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张三丰 >

第13部分

张三丰-第13部分

小说: 张三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完,君宝心里也暗暗郁闷,杨过怎么单独就去了呢,也不和我们说一声,我可是打算同你一起去的啊。

  君宝不禁摇了摇头,心道,看来只好自己去了。

  这时便听郭襄在旁边惋惜道:“可惜,本来我还想看看杨大哥如何捉九尾灵狐呢,他倒是独自先去了。”接着问道,“君宝,你想不想去看看杨大哥如何捉灵狐?”

  君宝自然连连点头。

  她仿佛很满意君宝的表情,接着道:“杨大哥肯定还没有走远,不如我们现在就追过去,应该能够追的上呢。”

  君宝也正有此意,于是点头答应。二人也不惊动其他人,只在杨过留下的那张纸上面,落款的地方添了郭襄、君宝,然后仍将之放回原处。询问了院子里面的佣人,知道了杨过的走的方向,和黑龙潭的一些情况,二人便追了下去。

  幸好前几日下的这场雪,不然他们还真的不容易追踪杨过和神雕。便见雪地上每隔一丈左右就有一个浅浅的脚印,若是不留神,还真的注意不到,可见杨过轻功之高,已经快到踏雪无痕的境界了,不过大雕的爪印倒是很清晰,这使他们的追踪容易了许多。

  却说二人一路上追着杨过的脚印和大雕的爪印,往黑龙潭方向而去。三十余里的路程,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算远。半个多时辰之后,便远远的望见黑龙潭了。

  但见:四周的地上都有积雪覆盖,阳光下闪着微光,显得白玉一般;而这黑龙潭却是完全另一番景象。方圆十几里的范围,不见半点积雪,全是黑压压的一片,死气沉沉,仿佛眼前是一个盛满黑色污水的大湖。

  黑龙潭本就是一座大湖,后因水源枯竭,逐年淤塞,成为一片污泥堆积的大沼泽,其上飞鸟不落。

  因为知道此地危险,二人不再大步前进了,而是小心翼翼试探着走到了黑龙潭边。然后放目望去,一边打量黑龙潭,一边找寻杨过的身影。眼前除了一片死气沉沉的黑泥,只有一堆一堆的枯柴茅草,展延甚广,估计那九尾灵狐就藏身其中。不过眺望片刻,却是不见杨过的身影。不过他的脚印确实是在这里消失的。

  郭襄顿时担心起来:“杨大哥不会是一不小心,给陷到这泥潭里了吧?”

  “不可能,以杨施主的功夫,你根本无须为他担心。”君宝安慰道,“也许他进入到黑龙潭的深处了。”

  毕竟黑龙潭方圆太广,再加上里面一堆堆的枯柴茅草,很是影响视线。如果杨过到了黑龙潭的里面,在这里看不见也是正常。



第十一章 黑龙潭边 得遇一灯大师
更新时间:2009…1…28 17:56:47 字数:3179


  却说君宝郭襄二人在黑龙潭边举目了望,终不见杨过的身影。但毕竟黑龙潭方圆太广,再加上里面一堆堆的枯柴茅草,很是影响视线,在这里看不见也属正常。
  君宝从潭边树上折下一根三尺余长的树枝掷入潭中。只见那树枝初时还插在潭上,过不多时便渐渐陷落,下沉之势虽缓慢,却绝不停留,不到一刻钟,三尺长的树枝已是没得全无踪迹。

  郭襄看得不禁骇然,道:“树枝分量甚轻,尚自如此,这淤泥之上怎能立人?那杨大哥岂不是……”言罢,双眼水汪汪的,怔怔望着黑龙潭方向,确是在为杨过担心了。

  君宝笑道:“被刚才那树枝的情景吓着了吧?!大小姐!呵呵,你不必担心,杨施主肯定没有危险。”接着手指黑龙潭,自信道,“莫说杨施主可以进去无事,就连小僧也可以进退自如。”

  听得君宝如此夸大,郭襄转过头,惊讶的看着他,满脸的不相信。不管她的惊讶,君宝从旁边树上,折了两根树干,都有碗口粗细,每根长约五尺,略一修整,缚于脚底。

  再三检查之后,君宝冲她道:“我先进这潭中走上一番,让你看看,我是如何来去自如的。”说罢,先天真气自如运转,身体向前一挺,便飞也似的从脚下的积雪上滑了开去,进入黑龙潭中。但觉脚下的泥沼松软,不可持久停留。还好有脚下的五尺树枝缓冲,再加上他速度快慢随心可控,片刻之间,已能在黑龙潭上面,轻松自如的滑行了。但见他东滑西闪,左转右折,却并不在潭上作瞬息停留,在潭泥上转了好几个圈子,这才重新回到原地。

  郭襄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笑着赞道:“原来如此就可以了啊!”

  君宝见她眼光中尽是艳羡之色,脚下也跃跃欲试,便笑着说:“你也不妨试一试?”郭襄顿时连连点头。

  君宝正欲折树枝,耳边忽然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接着便听那人说道,“老僧一灯求见,盼瑛姑赐予一面。”

  “一灯大师!”君宝心中一喜,这次来得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拜会一灯大师。此时听到他的声音,自然十分欢喜。当下停住身形,仔细辨别了一下一灯大师的发声之地,对郭襄道:“我们现在先去拜会一灯大师吧,之后再陪你进黑龙潭。”

  郭襄也曾听母亲说过,知道一灯大师是前辈高人,曾救过母亲之命,又是武氏兄弟之父武三通伯伯的师父,只是她从未见过,这时忽然有人自称“一灯”,自是又惊又喜,当下点头赞同。

  郭襄四下望去,却并不见人影,心中大奇,刚刚听这声音并不响亮,明明是从近处发出,但四下绝无藏身之处,这说话的人却在那里?

  见郭襄面露疑惑的四处寻找一等大师,君宝微笑着解释道:“一灯大师所使的是一门上乘的“千里传音”之法。当然这功夫虽然号称“千里传音”,自然不是当真声闻千里,不过只要中间并无大山之类阻隔,功夫高深之人便可以音送数里,而且听来如同人在身侧,越是内功深湛,传音范围越是宽广。”

  郭襄恍然,问道:“那一灯大师现身在何处?”

  君宝道:“就在此处东南方向,离此尚有数里。你跟我走就行了。”

  言罢他并不将脚下的树枝摘掉,便用此在雪地上滑行,脚下略一用力,便向前急滑十余丈,速度快捷之极,如同后世乘雪橇滑雪一般。君宝感觉自己僧袍飘飘,若驭风而行飘逸自如,不觉欣喜异常。正当他陶然享受这种御风的感觉的时,猛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望旁边一看,却原来是不见了郭襄。回头看去,只望一个紫色身影站在雪地上,却原来一瞬间已将她远远的丢在身后了,君宝苦笑着摇摇头,暗自悔恨自己不小心。

  待君宝驭树枝滑到郭襄身旁,却见她正绷着脸,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委屈的撇了他一眼,并不说话,只是一步一步的狠狠踏雪前进。君宝摇了摇头,这下可得罪了这位大小姐。

  君宝用左手拂了拂脑袋,尴尬的朝她笑了笑,道:“刚才我太投入了!要不这样,我带你一起滑吧。算我赔礼道歉!”

  郭襄道:“怎么带我?”

  君宝指着脚下的树枝,说:“你可以站在上面,我载着你滑行。”

  郭襄道:“这还差不多。”说着便站到他身前的树枝上。

  看她站定,君宝便说了声“出发!”,之后便身体往前一顷,脚下的树枝便载着二人在雪地上滑行开去。刚开始时候,由于惯性,郭襄往后倒去,幸好他手快,赶忙扶着她的肩膀。

  少女的心情如六月的天气,雨下的急,天晴的也快。

  片刻过去,郭襄便高兴了起来,她那清脆如黄鹂鸟鸣般的笑声点缀了一路。因有身后有君宝的双手扶着,她也不虞有跌下去的危险,便见她仰头迎着微风,将那修长的双臂伸展开来,感受风吹的感觉,此时的风已不寒冷,还微微带着春意。

  君宝双手轻扶着她的肩,虽隔着冬衣,却依然能感觉到她皮肤的柔韧。她那紫色的裙摆随风扬起,不时的拂在他身上,还有她的秀发,也时常在他的脸上脖子上挠痒痒,并且带来她身上那特有的芳香味道。此时的君宝,陶然而醉,如在梦中一般;心中只希望时间就此停止,或此行此景就这样一直进行下去,永不停止,直到永远,永远……

  然而梦总是要醒来的,而且越是好梦往往醒来的越快。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就见郭襄手指着前方,道:“那便是一灯大师么?”

  君宝顺着她的玉指方向,远远的望见黑龙潭边雪地上站着一老僧,白须垂胸,身披灰布僧袍,一脸平和,必是一灯大师无疑了。当下加快速度,向前而去。

  此时便听得一熟悉的声音朗然道:“弟子杨过,叩见一灯大师。”却是杨过也到了。

  郭襄惊喜的喊道:“杨大哥──”杨过也朝二人挥手打了个招呼。

  眨眼间,二人也已到了一灯大师的近前。

  却见杨过来到一灯大师近前,便要拜倒在地。一灯大师站处已在黑龙潭的污泥之处,见他要拜倒在地,忙伸手扶起,笑道:“杨居士别来无恙,一别经年,神功进境如斯,可喜可贺。”

  君宝二人也都对着一灯大师躬身施礼,

  “少林张君宝见过一灯大师!”

  “襄阳郭襄见过一灯前辈!”

  一灯大师也微笑着一一还礼。

  这时候,三人就见一灯身后地下还横卧着一人,脸色蜡黄,双目紧闭,似是一具死尸。杨过凝目看去,却不禁一呆,惊道:“慈恩大师怎么了?”

  一灯大师叹道:“他为人掌力所伤,老衲虽已竭尽全力,却也回天乏术。”

  君宝赶忙走上前俯身探看慈恩大师的脉搏,片刻之后,也不禁无力的摇了摇头,他的心脉已然被掌力震断了。只觉其脉搏跳动既缓且弱,相隔良久,方始轻轻一动,若非他内功深厚,并且心有牵挂,恐怕早已死去多时了。

  杨过惊讶道:“慈恩大师这等武功,不知如何竟会遭人毒手?”

  一灯道:“我和他在湖南隐居,近日来风声频传,说道蒙古大军久攻襄阳不下,发兵绕道南攻大理,以便回军迂回,还拔襄阳。慈恩见老衲心念故国,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斗一日一夜,慈恩终于伤在他的手下。”

  杨过顿足道:“原来金轮法王这老贼又来到中原!”

  郭襄奇道:“你怎知是金轮法王,一灯大师又没说是他?”

  杨过道:“大师说他连斗一日一夜,那么慈祥恩大师自不是中了旁人的奸计暗算。当今之世,能用掌力伤得了慈恩大师的,屈指算来不过几人而已,而这几人之中,又只有金轮法王是蒙古国师,是个奸邪之辈。”

  郭襄道:“杨大哥,你找这奸徒算账去,好不好?也好替这位慈恩大师报这一掌之仇。”

  慈祥恩横卧地下,双目紧闭,气息奄奄,这时突然睁开眼来,望着郭襄摇了摇头。郭襄道:“怎么?你不要报仇么?啊,你是说那金轮法王厉害,生怕杨大哥不是他的敌手。”

  一灯在旁边道:“小姑娘猜错了。我这徒儿生平造孽甚多,这十余年中力求补过,恶业已消去大半,但有一件事使他一直耿耿于怀,临死之际也不得瞑目。这决不是盼望有人代他报,将仇人打死,而是希望能获得一人饶恕,他便可安心而逝了。”

  杨过道:“莫非他是来求这烂泥塘中的老太婆么?这妇人心肠硬得很,如果得罪她,她是决不肯轻易饶人的。”

  一灯叹了口气,道:“正是如此!我们已在此求恳了七日七夜,她连相见一面也都不肯。”

  杨过心中一凛,突然想起方才那老妇人所说的孩儿受伤、别人不肯医治那一番话,说道:“那是为了她的孩儿受伤不治之事了?”

  一灯身子微微颤动,点了点头,道:“原来你都已知道了。”

  杨过道:“弟子不知此中详情。只是听泥潭中那位老妇人提过两句。”

  -----------------说明分界线------------------

  近几章中,会有一些文字“借鉴”神雕,大家莫要指责哦。



第十二章 七星针法 慈恩大师回光
更新时间:2009…1…29 11:46:43 字数:3036


  却听杨过道:“弟子并不知此中详情。只是方才听那老妇人偶然提起此事。”
  一灯这才轻轻的道:“阿弥陀佛!这本是一桩冤孽啊。她名叫瑛姑,本是我的妻子,她……”

  郭襄这时候才明白,却原来黑龙潭中居住一位老妇人,名叫瑛姑。当年一灯大师在大理国为君之时,瑛姑原是他宫中的贵妃。她与人私通,生下一子。后来裘千仞,就是现在的慈恩大师以铁掌功将那孩子震伤;而当时段皇爷,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施手救治,最后那孩儿死亡。段皇爷悔而出家,是为现在的一灯大师。而瑛姑从此便将一灯和裘千仞都怀恨在心,当年华山论剑之时,瑛姑在华山绝顶杀裘千仞不得、其后漫游江湖,终于在这黑龙潭定居。这次一灯大师携慈恩来此了结旧怨,每天均于此时传声求见,但瑛姑记着数十年前他狠心不救孩儿的恨事,心中怨毒难解,始终不愿和他相见,算而今他们到黑龙潭外已有七日了。

  杨过慨然道:“人孰无过,既知自悔,前事便当一笔勾销。这位瑛姑,胸襟也未免太放不开了。”他见慈恩去死不远,不由得大起侠义之心。

  郭襄也低声道:“况且她当年背着你,与人私通,她——也很不对呢!”郭襄虽天真无邪,涉世未深,也隐隐知道私通是一种伤风败俗的事情。

  杨过道:“大师,莫不如弟子放肆一次,硬逼她出来,当面说个明白。”

  君宝在旁也接口道:“不错!况且当年大家都有错,既然慈恩大师也已经悔悟,那么这场几十年恩恩怨怨,也该了结了。”

  君宝又看了看地上脸如土灰的慈恩大师,道:“不过,这种事情,最好由一灯大师、慈恩大师和那潭里的前辈你们自己解决。”看到他人不解我要说什么的神色,他接着道,“但此时慈恩大师,口不能言语,手不能动,则甚于不方便。小僧正好略懂岐黄之术,现在正有一法,可以令慈恩大师暂时回光返照,不过却也不能救得大师性命,只能保得七日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