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张三丰 >

第26部分

张三丰-第26部分

小说: 张三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见师兄道:“哦,那你爷爷怎么称呼?”

  李庭芝道:“爷爷名讳延松”

  旁边明性师兄恍然道:“阿弥陀佛,原来是延松师叔!不过,我记得你们家在汴京啊,你怎么在这里。”

  李庭芝道:“前些年,汴京战乱,我们家为了避祸,便搬来这随州居住了。”

  李庭芝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迫西山,于是向我们道:“各位师叔定然一路旅途饥饿,不如随我到家中休息一番。家中长辈若知道众位师叔驾临,肯定非常高兴。”

  明性师兄道:“我也有近十年未见延松师叔了,既然路过,确是要前去拜见。”

  我们都点头称是。

  于是由李庭芝头前引路,我们便一路进入了这随州城。

  随州城并不大,此时又近傍晚,许多人家都已是炊烟袅袅了。鸟儿也已经归林,路上不多的行人,看着也都是归家的模样。

  我们行了不久,便来到了一处大院落旁,但见,黑漆大门,旁边有一些栓马木桩,门上悬一牌匾,上书“义门李府”。

  这时看门的一位中年人见到我们到来,便迎上来道:“少爷回来了。这几位师傅是……”

  李庭芝道:“这几位都是我少林的师叔。忠叔,你去里面禀报爷爷知道。我这先引几位师叔到客厅去。”

  之后他便引着我们到会客厅,待我们在坐下,又吩咐佣人们上来茶水。

  茶色如琥珀,上漂几片碧叶,煞是好看。我们正是一路饥渴,便喝了一口,顿时肺腑都一阵舒服,又觉唇齿留香,看来确是好茶了。

  这时侯便听到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接着便见一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进得厅来,身后还跟随着两位面貌仿佛的中年人。

  他看了我们一眼,笑道:“原来是明性师侄啊!”

  明性师兄起身道:“明性拜见师叔。十余年不见,恭喜师叔依然康健如前!”

  接着明性师兄又一一介绍我们:“这位是南少林的法相师兄。这两位是明见师弟和君宝师弟。”

  我们也都起身一一见礼。

  老爷子身后的两名中年男子分别叫李长文,李长章,是他的儿子。看来这位老爷子自己习武,倒是想让下一代从文了。李庭芝这时也分别见过爷爷和父亲,叔父。

  显然此时的李老爷子很是高兴,谈起了当年在少林学艺的种种趣事。

  当晚饭后,李老爷子道:“七日之后,便是我的六十寿辰了。如果几位师侄不急着赶路的话,便在老头子这里多住上几日,如何?”

  我们听得此言,知道李老爷子是要诚心留我们,不得不在此多住几日了。毕竟是长辈过生日,还是六十寿辰,这个在古代可是大事。

  余下的几日,我们便在这李府住了下来。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炫ǔмDтχт。сοм书网



第二章 送机缘 庭芝得秘籍
更新时间:2009…2…9 11:51:48 字数:2258


  新的一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此后的几日,我们便在这李府住了下来。等着为李老爷子祝寿。

  法相师兄和明性师兄或与李老爷子父子闲聊,或帮他们准备几日后的寿宴。而明见师兄和我则相对比较清闲了。于是在明性师兄示意下,我们空闲的时候便指点着李庭芝武功。李老爷子见此甚是高兴,倒像比给了他一件贺礼还高兴。

  世间的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就如你夸一个孩子聪明的时候,他的家长往往是最高兴的。现在我们向李庭芝传授功夫的时候,比送李老爷子自己一件礼物,还能令他高兴。

  李庭芝虽然年纪尚青,但聪明过人,悟性奇高,又肯下苦工,因此之前的根基打得甚是牢固。此时又有明见师兄我们一旁指导他,他也知道这是自己一次难得的机遇,因此比平时更加的用功。每日天未大亮,便已起床,而繁星漫天之时方才休息。短短几日,他的功夫明显的又有了进展。

  他还有一个妹妹,叫李庭兰,刚刚五六岁的,小脸蛋粉嘟嘟的,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再加上童稚的声音,煞是惹人喜爱。家中这几日忙于老爷子的六十寿辰,无人照顾,所以她便也跟着哥哥,也就是由我们照顾了。

  随州城外,林中广场。

  场中三人,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一个五六岁的女娃,一个十六七岁的僧人,自然分别是李庭芝兄妹和我了。今日李府中比较忙碌,明见师兄有了其他任务,今日不能来了。

  李庭芝一身短小打扮,正在场中练拳。此时他打的正是一套伏虎拳法,这是前两日明见师兄刚刚传给他的。但见他出拳如风,脚下有力,一长身,气势顿出,让人仰视;一俯身,如饿虎冷窥,让人生畏。我在旁边看的连连点头,两日功夫,已经初步掌握了这套拳法的要点,并懂得以势制人,确实难得。

  此时身边的小丫头此时看着好像比李庭芝还兴奋,她为哥哥不断的喝彩加油,小脸也看的激动的通红,一双大眼睛闪烁着羡慕的神色,不断移动的双脚,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

  不过少林功夫,多是走的阳刚一路,比较适合男子修炼;若是女子修习的话,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看了看小丫头那艳羡的神色,我的心里一动,拉住她的手,道;“兰儿,也想和哥哥一样练武么?”

  小丫头自然连连点头,娇声道:“师叔也教教我吧,好不好?”

  我微微一笑道:“你哥哥学的这些功夫,练习起来太辛苦了,不适合你们小女孩练习。再一个这些师叔我也没有学过啊!”

  小丫头顿时小嘴突了起来,脸现失望之色。

  我话锋一转,道:“不过,师叔可以教你一套简单易学的。”

  小丫头顿时阴转晴,大眼睛直直的看着我,拉着我的手一阵摇曳。

  我微微道:“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身体的情况!”

  小丫头依言闭上双目。

  我则默运九阳,分出一缕先天真气,进入她的手少阳经脉,然后沿着经脉,到达头部百汇,之后入足三阳经脉,直达脚底涌泉穴;再转入足三阴经脉,抵达丹田,最后再转入手三阴筋脉,如此运行行成一周天。我如此运行了三周,留下一丝真气,方才停下。

  望了望她一脸舒服的表情。我道:“兰儿,睁开眼睛吧!”

  小丫头看着我道:“好了么,师叔。”

  我点点头,道:“刚刚那道真气的运行路线,都记住了吧?”,见她点头,接着道,“以后没事的时候,自己按照这个路线运行就行了,保证小兰儿以后百病不生!快快长大!”

  她惊喜的道:“真的!”

  小孩子那个不是想快快长大;那个不知道生病的话又难受,又要喝那些难以下咽的苦药。因此听的我如此言语,小丫头顿时欣喜若狂了。

  机缘已经给了她,就看她能不能够抓的住了。

  一天匆匆而逝,西方又只剩一片晚霞,林中鸟声也已隐去,鸟儿都已归巢,场中只有李庭芝兄妹和我了。

  李庭芝此时刚刚打完一套伏虎拳,也停了下来,正在肃立闭目调息。

  我看着额头满是密汗的李庭芝,沉思了片刻,暗暗下了决定。

  “庭芝!”我肃声道,

  李庭芝睁开眼睛道:“师叔,有何吩咐?”

  我道:“延松师叔六十大寿,我们也没有什么东西给他老人家的。因此你明见师叔传了你一套拳法,算是给师叔的贺礼了。如今我也送你一两套武功。”

  说着我从怀中掏出两本书,看了一眼,递到他面前。又嘱咐道:“这两本秘籍,是我受一位前辈所托,欲找一个传人。庭芝你刻苦勤奋,悟性又高,正是上佳的人选。”

  又解释道:“这两门功夫是当年武林中铁掌帮帮主的独门绝学,一旦修炼有成,当能独步天下。希望你能够好好珍惜!”

  李庭芝听得是眼中放光,神情激动

  一本武功秘籍,就能惹的武林大乱,当年的九阴真经便是如此。而自己一下就得到了两本,怎能不激动。

  我又再三叮嘱道:“不过,这件事情,就不要和师叔他们讲了。”

  这两本秘籍就是以前在百花谷时,慈恩大师交我保存的,是一套铁掌掌法,一套水上漂的轻功。现在我将之传给李庭芝,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对于李庭芝,不管是论悟性,还是人品,我都是信得过他。也许若干年后,又会有一个铁掌水上飘横空出世吧。

  在晚霞的余晖中,我们三人走向了义门李府。

  -----------------

  新的一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炫ǔмDтχт。сοм书网



第三章 夜宿古庙 江南风欲起
更新时间:2009…2…9 18:30:28 字数:2236


  第二更,虽少了一些。也请大家多多支持!
  ------------------------------------

  黄昏,荒山之上,一座荒废的古庙中,燃着一堆篝火,映着跳动火光,四周的景象时明时暗,在明暗之间,可以看到古庙四周的墙壁已经很是残破,上面的白灰早已脱落,露出斑驳的泥土和砖石,墙上的一扇窗也缺了一半,山风从此灌入,吹的火光更加跳动不已;神龛里面的释迦牟尼像也早已没有了光彩,并如杨过般断了右臂,神龛前面的香坛还在,却是被冷落了许久,里面有的只是灰尘了。

  篝火四周,围坐着四个僧人,两名中年僧人,一个面色肃穆,一个满面平和;其余两名僧人,一个是二十余岁,面貌清秀,另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相貌平实,一脸书卷气。这就是法相师兄、明性师兄、明见师兄和我了。

  我们在随州李家足足呆了九天,等到李师叔的过完六十大寿的第二天,我们这才离开李老爷子家,继续我们的福建之行。

  今天我们便来到了这荒山古庙,并准备在此过夜了,虽然不比客栈舒服,不过比起露宿旷野,却又好了一些。对我们来说,这倒也算不得苦。

  不过看着眼前的破败寺庙,想着我们少林的繁盛,我不禁一阵感慨。这眼前的破旧庙宇,它应该也有自己的香火繁盛之时吧。世间万物,有荣就有苦,有繁盛就有衰败。哎!

  这时候,法相师兄道:“我们带的干粮已经吃完了。不过我记得前面一座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我去那里买些吃的。你们先在此等候吧。”

  明见师兄马上站起来道:“师兄,还是我去吧!”

  我也忙起身,道:“我和明见师兄一起去吧,两位师兄在此歇息一下吧!”

  说着,我和明见师兄便已经走出庙门。后面法相师兄,明性师兄的声音传来,“那有劳二位师弟了,一路小心!”

  果然,翻过面前的一小山,便望见了山脚下的小村庄,约有五六十户人家,现在十余户人家里都亮起了灯,在夜幕之中,十余盏灯光,灯光闪烁,隐隐与天上的星星相和。

  我们加快脚步,来到了小村前,走到最近的一户院门前,三间木棚房屋,里面亮着灯光,隐隐有说话的声音传来。

  我们刚刚来到院门前,便听得院中阵阵犬吠,确是家中养着猎狗呢;接着便听到屋里一个男子高声道“阿黄,回来!”,然后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到了院中。

  那汉子借着灯光看了看我们,略微有些奇怪,道:“两位师傅,有什么事情么?”

  明见师兄道:“这位大叔好,我们师兄弟,路经此处,无奈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在此想向大叔买些吃的。”

  那中年汉子听的我们言语,顿时爽朗的笑着道:“原来是这样啊!两位师傅客气了,来,快先进来吧!”说着便上前为我们拉开柴门。

  这个山村的人家都是猎户,以打猎为生,这位大叔家也不例外。

  屋中很是温暖,在桔红的灯光映照下,更是弥漫着家的温馨。屋中还有三人,一位中年的妇女,面色慈祥,见我们进来,冲我们笑了笑;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长的倒也算的上清秀;一个只有八九岁的男孩,这应该是他们的一双儿女了。

  他们正坐在屋中吃饭呢,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了。

  餐桌上,两盘青菜,一盆炖山鸡,算的上丰盛了,看着他们生活过的还不错了。

  这位大叔也是爽朗,直接在餐桌旁加了两把凳子,便要让我们坐下,和他们一起吃饭。

  我们看了看桌子上的山鸡肉,相视一笑,摇了摇头,我道:“多谢大叔盛情!只是我们还有两位师兄,现在正在山上的古庙中等着我们回去呢,大叔只须为我们准备些干粮即可。”

  那汉子恍然道:“哦,原来如此!”又转头对他妻子,“看看咱家厨房还有没有多余的干粮,给这两位小师傅带回去。”

  那妇女道:“咱们家里的不多,怎么够他们四个人吃呢!”又对我们说,“我去后边几家去看看,两位小师傅先在这里吃点饭,等一会啊。”说着便站起身,出的院去。

  我们便坐下来,和这位爽朗的猎户大叔闲聊。少女显的很是文静,在一旁静静的吃饭,听我们说话,而那小男孩就活泼了很多,不时的在我们间插嘴,或说这里的生活,或问我们的事情。他长的虎头虎脑,很是壮实,看来长大后应该和他父亲一样,能成为一个好的猎户。

  不多时,那位面目慈祥的女主人便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竹子编的小篮子,里面摆满了烙饼或米糕,还有几盘素菜。

  我们接了小篮,准备给他们银两,他们却是再三推却,铁了心的不要,猎户大叔直接大声道:“如果我们收了钱,那不是折我们的福么!”

  我们只好道谢不已,暗暗祝福他们一番,然后走上回路。

  -----------------------------

  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