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失国体 作者:天如玉 >

第24部分

有失国体 作者:天如玉-第24部分

小说: 有失国体 作者:天如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绍失礼,打扰了公主和宁都侯,既然宁都侯在忙,公事就暂且不提了。”她冷冷说完,转身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荀绍:我火大!
  日更君:给你虎摸。
  作者:给你……呃……护手霜?
  好吧,我果然越来越会破坏气氛了﹁_﹁
  PS:感谢小菊花妈妈开课了和栗小兔滴地雷^^
  


☆、第三五章

  犯人被移交给了廷尉;案情前后的情形也上报了朝廷;荀绍没有亲自参与。
  初夏的洛阳叫人舒适;她换上将军朝服,入了宫。
  御花园里百花争艳;半支莲、千日红、茑萝、茉莉;香味混合在一起;一派郁郁芬芬的深宫繁华。幼帝身边的小太监李园在前面领路,一面笑眯眯地和荀绍说着铃铛在宫中的表现。
  “荀小公子聪慧过人,和陛下相处也很好,将军放心。”
  荀绍虽然正直;这种时候也知道该怎么做;从袖中取出块成色极足的玉佩塞进他手里:“有劳李公公多多照拂了。”
  “将军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李园眼睛都笑成道缝了。
  穿过御花园;到了清昭殿外,忽见宫人们正在左右奔走,一片混乱。
  李园快步上前一问,原来幼帝见今日天气晴好又稍有微风,忽然来了兴致,拿了心爱的纸鸢出来玩,可惜两个半大孩子不会放,又不肯让宫人帮忙,最后就眼睁睁看那纸鸢一头栽到了宫殿顶上。
  荀绍上前见礼,幼帝无心理会,抱着胳膊在一旁生闷气,铃铛扑上来叫了声“姑姑”,指着房顶道:“他们还要去搬梯子,太慢了,姑姑你上去拿下来不就完了?”
  荀绍笑笑,提息终身一跃,攀到了顶上,一眨眼的功夫就将纸鸢取了下来。
  幼帝看呆了,仰头看看屋顶,又看看荀绍,一脸不可思议:“你刚才那招式怎么使的?再使一次!”
  荀绍忍俊不禁,一手揽住他道:“陛下恕臣失礼了。”说完带着他跃到了宫殿顶上。
  “啊啊啊啊……好俊!”幼帝激动地朝下面的铃铛挥手。
  李园在下面急的呼天抢地:“哎哟陛下,您赶紧下来啊,若是被太后知道了那还得了啊!”
  荀绍闻言,不敢再让幼帝多待,提着他又落到了地上。
  幼帝心情大好,对荀绍态度也亲昵起来,兴高采烈地道:“不错不错,朕今日方知荀将军果然武艺高强。”
  荀绍忍着笑道:“谢陛下夸奖。”
  铃铛冲过来拉着荀绍的手:“还是姑姑厉害,以后我也要学这功夫。”
  幼帝脸上露出纠结之色,“朕……能不能学?”
  身后有道柔柔的声音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手下千军万马,何需亲自学这些?”
  荀绍转身,原来是永安公主。
  “今天赶巧了,来见陛下,竟然遇到了荀将军。”永安公主笑着上前,对荀绍道:“那日匆匆一见,未能详叙,今日不知将军是否有闲暇呢?”
  荀绍讪笑了一下:“但凭公主安排。”
  二人向幼帝道了别,一同走入御花园深处。荀绍身形高挑,又着了武官官袍,站在繁花丛边,更显得公主娇柔。
  “这次子岸遇到了大麻烦啊,不过本宫听说将军在西北积极捉拿凶手,给他帮了大忙。”
  荀绍道:“还人清白,本就应该。”
  永安公主笑了笑:“荀将军为人正直,果然不假,否则又岂会以名节担保子岸无恙呢。”
  荀绍蹙眉:“不是臣以名节担保,臣只是叙述事实。”
  “说起来真是多亏了将军这个‘事实’,如今太后不再防着本宫,又开始防着你了。本宫想趁此机会和子岸成就良缘,这可全都是将军的功劳啊。”永安公主微微舒了口气:“子岸艰辛多年,若能得到驸马之位,也是多了一份保障。”
  荀绍默不作声,她知道自己不需要开口,只需要接受这个消息,否则公主何需拐弯抹角地传达给她。应璟对公主向来顺从,也许二人早就敲定了吧。
  出宫时已经过了午时,荀绍尚未用饭,竟也没觉得饿。快到宫门,后面忽然传来叫唤,她转头一看,居然是许久未见的郭公公。
  “荀将军,太后刚看了您递上来的证据,说有些事情要亲自问一问您。”
  荀绍暗暗苦笑,今天真是黄道吉日,刚应付完公主,又来了更棘手的太后。
  到了寿安宫,发现等她的不止太后一人,老丞相和周丰容竟然也在。
  荀绍恭恭敬敬见了礼,垂头站着等问话。
  “荀将军,哀家看了你递上来的折子,物证没问题,人证也在审,宁都侯若真能摆脱嫌疑,你功劳很大啊。”
  荀绍如何听不出她语气中的嘲讽,装傻说:“太后谬赞。”
  太后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不过以荀将军一贯的作风,人证物证都需要彻查才是。”
  “作风?”荀绍微微抬头:“还请太后明示。”
  太后的手指搭在桌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老丞相和大将军都是知情人,哀家有些丑话也就直说了。你在都中时便惹了不少风波,如今又用名节替宁都侯担保,其中可有私心作祟?”
  都城的风波是指她先后与幼帝和周丰容那订了又毁的婚事吧。如今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她已成了为人不齿的笑柄,先是勾搭大将军不成,便又和国舅纠缠不清了。
  荀绍以前觉得应璟言过其实,太后并没有他说的那般不通人情,但她今日才知道,太后记仇的本事比谁都好。
  “臣所做一切都无愧公道,太后尽可去查,臣无话可说。”她掀了衣摆跪下:“此案结后,臣自请调回西北驻守,以示清白。”
  她会这么说倒让太后没想到,她还不想打压荀绍,毕竟这是份力量。但她也绝对不希望荀绍和应璟站到一处去。今日也是出于点醒的目的,只是她习惯了高高在上,说话难免刻薄。
  殿中气氛有些尴尬,还是老丞相打破了僵局:“太后还是赶紧派人彻查吧,宁都侯谦谦君子,定然不会因私愤而谋害魏国使臣,一定要还他清白才好。”
  太后干咳一声,顺带略过了荀绍,“也好,丞相言之有理。那便这么办吧,都退下吧。”
  荀绍没得到答复,满腹窝囊地出了殿门。
  老丞相先一步走了,周丰容与荀绍同行,快到宫门口时,忽然道:“你不用回西北驻守,若是介意太后的说辞,我可以去解释,你我的事错不在你。”
  荀绍怔了一下,抬头正对上他的脸。他有些不自然,抿了抿唇道:“你若真像自己说的那样无愧公道人心,又何必因为太后的怀疑而离都?这段时间相处,我觉得你为人洒脱,若真这么做了,倒不像你了。”
  周丰容还是第一次跟她说这么长一段话,荀绍有些受宠若惊:“大、大将军的教诲末将铭记在心。”
  周丰容原本还有话说,见她这般拘谨,最终也没开口。
  太后所谓的彻查无非是走个过场,她还没能在应家物色好得力之人,暂时还不能将应璟扳倒。何况真要扳倒他,仅靠这件事也不够力度,连老丞相都态度暧昧,她又能如何。
  应璟虽然被禁足,却并未断了消息,荀绍搜集到的证据他都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此事解决的实在太顺利,只怕未必就这么简单。但不管如何,他的禁令能解除了。只是这次办事不力,被罚了一年俸禄,范一统因此念叨了好几回。
  荀绍收到消息后,独自在后院开了坛酒喝了,犹豫着要不要回西北。
  周丰容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永安公主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一句证词就引出这么大反应,她得避嫌。
  酒至半酣,耳边传来脚步声,她以为是竹秀,倚着廊柱头也不回地道:“别急,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要不要回西北。”
  “你要回西北?”
  她愣了愣,转头一看,应璟站在身后。
  “不劳宁都侯关心。”话说出来就后悔了,她从不会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语调说话。
  应璟没做声,缓缓走到她身前,背对她看着院中的池水,手指把玩着折扇上的坠子。
  “我与公主结识是在老太尉府上。当初我初回都,得不到任何机会,应家也无人帮我,我只有去求和伯父交好的老太尉。当时家母刚刚过世不久,我心情抑郁,便与他说了一些往事。不想那日公主也在,与其夫人隔着一扇屏风听得清清楚楚。没多久,我忽然得到了先帝召见。后来听老太尉提及,才知道当时是公主心怀同情,替我在先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荀绍不料他忽然说起与公主的旧事,当初公主还说是他亲口告诉她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应璟转过身:“虽然后来因为太后干预,我必须出使西域三载,但若无公主相助,我连这个机会也未必会有。”
  “所以你才在她面前一直那般顺从?”
  “是。”
  荀绍勾勾唇角:“挺好啊,公主对你有提携之恩,又深情一片,如今终于苦尽甘来能共结连理,实在可喜可贺。”
  “共结连理?”应璟眼珠一转,笑道:“你是为这个才要回西北的?”
  荀绍冷笑:“我要回西北是我的事,与你何干?”
  应璟走近几步,放柔声音:“那日其实是我自己在敷药,公主忽然来访,我未及遮掩,她非要帮忙,这才让你看了笑话。有时连眼见都未必属实,又何况是耳听来的消息?公主其实从未对我言明过什么,又何来的共结连理之说?你别生气了。”
  荀绍倏然起身:“我没生气!”
  “真的?”
  她咬了咬牙,手紧捏成拳:“我气的是我自己,我不希望自己变成现在这样,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我觉得分外厌恶!”
  “你没有变,只是你心里多了牵挂而已。”应璟微微笑起来,走近一步:“阿绍,这牵挂可是我?”
  “胡说八道!”荀绍震怒,抽出腰间软剑挥了过去。
  应璟并没有退后,手中扇柄挡开了这招。荀绍震怒,再不客气,挥剑又袭,二人在狭窄的回廊上你来我往,一个势如雷霆,一个波澜不惊。
  荀绍心中气恼愤怒层层叠加,出了狠招,应璟原本还格挡,此时忽然垂了手。她一惊,连忙收势,剑尖险险停在他眉心前半寸。
  应璟静静地看着她,迎着剑尖就朝她走来,荀绍连忙退后,他竟不依不饶,仍然往前。
  “你想死吗?”
  “你忍心杀我?”
  “你……”荀绍的背已经抵着柱子,恨恨地扔了剑:“若非念在你有官爵,我……”
  应璟已到了她身前,手扣住她腰,低头轻笑:“哪里变了,还不是这么嘴硬?”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君今天好乖,准时出来了哟~~~╮(╯▽╰)╭
  应璟:不留言对得起我傲对冷剑吗!!!(╯‵□′)╯︵┻━┻


☆、第三六章

  是什么时候对荀绍动心的呢?
  初见时她才十岁;是个双颊还有肉的粉嫩。女娃娃,成天一本正经地跟在父亲身后舞刀弄枪,身边只有一群耿直的军人,没有勾心斗角。
  应璟本来和她并没有什么接触,倒是很羡慕她有这样的童年。
  直到有一次;他和荀老将军对坐以石子演练对阵;荀绍在旁观战;一局结束;她忽然给了几句评价,让他不禁刮目相看;这才开始留心起她来。
  后来渐渐熟识了,他故意要挑拨出她其他情绪,时常逗她。
  他曾特地从洛阳带回一盒绣花针给她;跟她说是暗器。她高高兴兴地收下来了,还专心练习了一阵,后来被婢女认出来才知道上了当,脸都气绿了。
  五年很漫长,她从一个孩子长成如花少女,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立功,喜怒哀愁,他都见过,但那时只将她看成一个妹妹,一个友人,针锋相对也是种乐趣。
  那一年应璟以少胜多光复西北六郡,大杀魏**威,意气风发。可是这赫赫战功最后并没有落到他头上,全都被周典夺去了,不仅如此,他还被调去了雍城。
  其实并没有什么部下作乱,真正要掩杀他的是周典。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窜的太快是种威胁,何况他不是周家亲信,还跟荀家走得很近。
  应璟眼睁睁看着跟着自己的士兵对自己举起武器,最终只能奄奄一息的倒在血泊里等死。
  荀绍杀过来时他已经无法动弹,虎口酸麻拿不动兵器,腿不知道是不是断了,早没了知觉。她的脸探过来,挡住了视线里泛白的月亮,他勉强动了动嘴角,证明自己还活着。
  后来他回都,三载奔波,千难万险,生死堆里走过无数遍,愈发觉得,在危急关头有人能伸出援手救你是多么的珍贵。
  他不再只将荀绍看成妹妹或朋友,他觉得她是知己,就算对你不屑甚至厌恶,在大事面前她也永远正直,是个真正的军人。
  一直到几年后他一步步爬上高位,西北巨变,荀家连丧两员大将,他又见到了荀绍,心思才有了变化。
  周典意图吞并西北军,他感念荀老将军恩惠,也想替他保留最后一点血脉,毫不留情地断绝了她的机会。
  那日直到百官退去,她才走出大殿,背对着他站在台阶上,冷冷道:“我不会认输的,总有一日我会证明我不比你们任何一个男人差!”
  远处残阳孤照,她的身上是来不及换下的戎装,被风吹得凌乱的发丝,背影逆光成一道剪影,应璟忽然觉得她像极了当初孤身行走大漠的自己。
  她不需要人给她遮风挡雨,她需要的是一个同路人,迷路时替她指个方向就行。所以她爱慕周丰容,觉得他才是可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人。
  应璟并不心急,他经历过无数挫折,几次险些丧命,三年才谋来一个官位,只要有心,这世上没什么是办不到的。
  周丰容不过是荀绍少女怀春时的一个美梦,等到发现梦里那个人和现实里根本是两回事,她就会彻底清醒。
  唯一没让他计算到的是他自己,荀绍居然会为他吃味,这让他始料未及。他当然能感受到这段时间荀绍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但以为这天要到来还要等很久,没想到真的到来了,他竟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他猜想荀绍应该比他更加措手不及,她会排兵布阵,勇猛胜过千军万马,在男女情。事上却简直是不一窍不通。
  “堂堂定远将军,喜欢个人都不敢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