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巧姐的幸福生活 >

第34部分

红楼之巧姐的幸福生活-第34部分

小说: 红楼之巧姐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妹妹

  贾母屋里晚间从没有过这么多人,贾赦贾政均在此处;邢王二夫人坐着;尤其是王夫人;脸上惨白着;手死死地攥着元春赐下来的檀香珠串;手背都泛起白来。
  
  “还问什么;明摆着的事情。打一顿;报了官把她拿了去!”贾赦听了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回的话;大手一挥。
  
  马道婆连连磕头:“老太君;老爷太太饶命啊。是赵姨奶奶指使的;我也是一时贪心,也,也不过是诓赵姨奶奶罢了,哪里,哪里就有那等容易就害了人的事情。”
  
  贾政听闻此话,怒道:“不得胡说!你做了此等事,还要乱栽赃别人!到底是谁指使你的,你别乱嫁祸人!”说着,他的目光竟有意无意地扫了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手中的珠串咔的一声全散开了,噼啪落了满地。她的唇哆嗦着,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琏心下不忍,跪下道:“老太太,此事不宜声张。不如将赵姨娘请了来,当面问清楚。”
  
  贾政胡子一翘,便要发作。贾母已然发了话:“正是这话,凤丫头,带了赵姨娘来,我亲自问她!”虽然王夫人并不是非常如贾母之意,但是她生的孩子好啊,一个娘娘,两个儿子均入了贾母眼。再说王夫人再不好,比之赵姨娘来,终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得让自己儿子为了一个姨娘竟与大老婆吵起来的。她虽要向着儿子,终究是从媳妇过来的,如此一来,往常对王夫人的不满,减了不少。
  
  赵姨娘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便知道自己今天要糟。待听到小鹊儿回报说是王熙凤带了人往这边来了,赵姨娘差点没有直接瘫下去。
  
  “赵姨娘,老太太让你过去。”当帘子掀开的时候,王熙凤看到赵姨娘已经穿戴妥当,端正地坐在椅子上。
  
  赵姨娘怎么可能不怕,但是怕归怕,她正视贾母的目光的时候,心里反倒是镇定了下来。就算是为了探春和环儿,她也不能退缩。
  
  赵姨娘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结果目光在扫到贾母跟前的小鹊儿胆怯的神情之时,便知道大势已去了。她只是沉默地跪在地上,一句话未说。
  
  那么多人听到的证词,真相如何,根本不需要对峙。贾母现在头疼的是,到底该怎么报官。
  
  “若是周姨娘起了这等心思,如今怕是活不成了。只是,投鼠忌器。若是三姑娘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伤心成什么样。”平儿一面帮着王熙凤解外裳,一面说道。
  
  王熙凤接过巧姐递来的水,连喝了好几口,说道:“此事老太太自有理论。三丫头晚知道一点儿,也是好的。”
  
  只是,第二日清晨,天未大亮,便有人急急忙忙地来回报,说是赵姨娘在王夫人院子里跪了一晚上,晕过去了。
  
  探春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却不似往常一样发火,只是推病,将一应管家之物,全交与了李纨。李纨知她心里苦闷,好在眼下并无大事,倒常开导她。探春只道:“大嫂子说的话,我何尝不知。只恨我不是个男人,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赵姨娘也“病”了,贾母亲自下了令,让贾政在她“病”好前不要去她的房里。贾环让周姨娘暂时看着。至于马道婆,则以偷窃之罪,送了官。
  
  其实也合该是马道婆倒霉,那日她摔倒,踩着的却不是普通石子,却是宝玉佩着的那枚金麒麟。贾母一见到金麒麟,就想起了湘云,便一叠声催人请了去。
  
  湘云没来,倒是史鼎夫人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湘云订了亲了,订的正是卫家。贾母听了,勉力陪着坐了半天。史鼎夫人回去后,贾母便病倒了。
  
  太医一个接一个地来瞧了,都说是心病。巧姐现在是最闲的了,每日里都伴着贾母。她尽是说些开心的事情,比如书上的游记之类的,只为博贾母一笑。又因为贾母吃不下饭,巧姐特意做了话梅给贾母尝鲜,也给邢夫人王夫人各房里均送去了。除开王夫人外,家里倒有大多半都爱吃。巧姐一个人忙不过来,便特意把配方写了下来,拿到厨房去。但是贾母每日里猜话梅的出处当作了一大乐趣。
  
  时光如梭,转眼夏天要过完,宝玉的婚事就在中秋。养了这许久的贾母又躺下了,这回是巧姐怎么哄也哄不过来了。
  
  就在这个当口,扬州终于传来消息,黛玉要进京了。可是并不是她一个人来,而是随着调往京城的林如涛夫妇一道进京,并送惠如进京待嫁。贾母接到黛玉的亲笔信并她做的一副抹额后,心里终是痛快了些,虽然不如自己所愿,可是黛玉仍是想到自己的。
  
  黛玉到的时候,宝玉的婚期已经在眼前了,府里之人忙上忙下。饶是如此,贾母强留下林如涛夫妇,却不让他们住梨香院,单辟了一所近的房子让他们住下。家具一应东西全是贾母亲自瞧过的。林太太推辞不过,只好住下了。
  
  贾母见了黛玉,又哭了一场,心里积着的抑郁之气倒是疏散了不少。王夫人只是露了个面儿,便特意在黛玉面前说宝玉亲事准备进度。贾母本就不耐烦此事,又恐黛玉多心,忙挥手道:“你自去吧。”
  
  黛玉却假装没听见的样子。邢夫人却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拿出了自己的架势,对黛玉嘘寒问暖,还代表了全家都感谢林太太在扬州对贾琏一家的照顾周到。贾母对邢夫人也和颜悦色了许多。黛玉仍住潇湘馆,贾母见了惠如心里喜欢,也命园中住去。林太太推辞不过,惠如就跟黛玉一道住了潇湘馆。
  
  人多的时候,王熙凤说不上几句话。等到散了,王熙凤才带了巧姐亲自往林太太这边去了一趟,仔细琢磨了一阵,又回了贾母,送了好些摆件过来。巧姐本来还想往潇湘馆去,无奈天太晚了,只得作罢。
  
  府里为宝玉的亲事,忙得昏天黑地。巧姐担心黛玉心里有芥蒂,第二日清晨便早早梳洗了往黛玉这边来。
  
  走到半路,她迎头便碰上了已经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贾兰。巧姐只觉得头皮一紧:只顾着担心黛玉了,却忘了还有这位。自己回来的时候,他正好在考试。貌似,昨天是听人说兰哥儿回来了。自己只担心着黛玉,倒忘了这一茬。巧姐用眼角描了一下他的身高。都长这么高了,应该比以前出息了点吧。
  
  贾兰其实本打算在请安后就去找巧姐的,倒不承想在路上就碰见了。他心里本是欣喜,暗暗打量着巧姐,觉得她貌似高了些,瘦了些,还有就是,他的目光扫过她微微隆起的胸口,顿时觉得有火从心上掠过,还有就是她长漂亮了。隔得这么远,他似乎也能嗅到她身上传过来的香味,和母亲身上的味道是不同的。他的脑袋逐渐地混沌了起来。
  
  “哥哥,有什么事吗?”眼前的人儿抬起头来,清脆的嗓音似乎和以前有些不同了,倒唤地他心里痒痒的,想伸手去挠挠,却不知道何处着力。
  
  巧姐看着他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一会儿挠挠脑袋,却一句话也没有,就在这里傻傻地站着。想到自己找黛玉的事,她清了清嗓子:“那既然哥哥没事的话,我先去找玉姑姑了。”
  
  “妹妹!”贾兰下意识地伸手。巧姐不防贾兰会来拦自己,于是两下里一凑巧,她就撞入了贾兰怀里。
  
  温香软玉。贾兰此刻才将这个词体会的淋漓尽致。他能感觉到巧姐的发丝在自己脸上轻轻扫过的清香。他正在陶醉,忽然听见一声断喝:“你们在干什么!”
  
  巧姐和贾兰同时回过头来,看见李纨扶着素云满脸愤怒的样子。巧姐退开一步,非常有礼地给李纨行了礼唤了声:“大伯娘。”
  
  李纨的脸色顺了些,轻轻恩了一声。巧姐心里松了口气,抬起头来对着贾兰道:“兰哥哥,如果你有什么要问我父亲的,晚饭后他估计就回来了。请问你还有什么事吗?没事的话,我就先去找玉姑姑了。”
  
  巧姐说着,便绕过贾兰往潇湘馆走去了。就算不回头,她也能感觉到身后那两道投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贾兰,台阶给你铺下了,只是你母亲不怎么相信,那么,你自己惹出来的事,你自己负责摆平吧。
  
  李纨看着贾兰看向巧姐的目光,心里紧绷的那根弦儿,终究是啪的一声断掉了。自己最怕他因为这些事移了性情,如贾宝玉一样,所以贾兰亲近巧姐的时候,李纨想着堂兄妹,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如今,这模样,竟不是哥哥妹妹那般简单了。想着前儿听见的黛玉的流言,李纨的眸子黯淡了一下:贾兰可没有一个疼他的祖母和曾祖母来帮衬着,就连父亲也是没有的,这些事情,还是要自己给他打算才是。
  
  巧姐并不知道李纨在心里的盘算,只是对她来自己家里的次数感到好奇。不过,她继续埋头写她的字,反正不关自己的事,有什么事情,现在的王熙凤是绝对不会把自己卖了的。
  
  王熙凤觉得有些好奇,前儿北静太妃旁敲侧击问巧姐有没有人家相看,现在李纨也在问。晚间得了空儿,她瞧着正在灯下打络子的女儿,越看越觉得标致,突然开口说道:“巧丫头也大了,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巧姐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起头来看着王熙凤,似乎没听清似的:“母亲,你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喵。。。要说亲了。。




☆、黛玉归来

  王熙凤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坐到了巧姐的身边;轻抚她的头发:“一眨眼;你也十二了;也该是说亲的年纪了。如今你宝叔玉姑姑她们的事情忙过了;就该是你的事了。”
  
  巧姐觉得脸上有点烧:“母亲;我;我还想多陪你几年。”拜托;十二岁诶;难道王熙凤打算让自己一手持小学毕业证一手持结婚证吗?
  
  “不早了。当初你与我说了那美玉之事后;我这心里始终是惴惴不安的。”王熙凤拿过了梳子;给巧姐梳着头发,“尤其是娘娘的公主夭折了以后,我总是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放下。现在想来,却是你的事。你且别忙,先让我说完。”
  
  巧姐安静下来,感觉到梳篦在她的头上轻轻刮过,心也安静了下来。
  
  “前儿说的那祭田之事,早已没影儿了。如今家里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却是人人不自知,还想着摆场面铺架子,恨不得迷了所有人的眼。甄家已经败了,薛家如今的境况,你宝姨竟耽搁了下来。虽然是紫微舍人之后,只是有几个人愿与商贾之家联姻的。就是小门小户,你薛姨奶奶也是瞧不上的。女大不中留,果然是留来留去留成愁。
  
  “在扬州的时候,当真是吓着我了。这回北静太妃隐约提了你的亲事,想探探我的口风。当初你父亲与我说了,你玉姑姑的堂叔曾经说过那傅家的事。他的母亲是北静太妃的侄女,往常家也是多走动的。你父亲也探听清楚了,家业不大,读书人家,也不像我们府里这般复杂。只是,受人之恩,我怕你受委屈。”
  
  王熙凤这番话确确实实是推心置腹了。巧姐觉得眼底润润的,她将头搁在了王熙凤肩上,轻轻闭上眼,低唤道:“母亲。”在别人眼中,王熙凤是辣子,是厉害的当家奶奶。可是她在巧姐眼里,却只是一个母亲,一个会为孩子打算,一个会为孩子患得患失的母亲。她双手环住了王熙凤的腰:“母亲,让我再多陪你两年吧。还有三姑姑他们呢。”
  
  “傻丫头,如今只是帮你相看着,哪里就越过她们了。让你心里有个数,若是你不愿,横竖也没有放在明面上,我想法回了就是。”王熙凤将她鬓边发别在耳后,“人你也见过了,心里是怎么想的?”
  
  巧姐怔了一下,略微有些窘迫。貌似她在古代接触到的同龄男子也不过就三个,板儿、贾兰和傅越。如果是这三个人的话,傅越确实算佼佼者了。只是巧姐觉得,这范围是不是小了点儿。她只得含糊地回答了一句:“我也没有见过其他人。”
  
  王熙凤听了,哑然失笑,细细一想还真是。只是听这个语气,王熙凤心里有数了,也就不提了。
  
  再说时间倒回到黛玉初来那天,宝玉那天正好去了北静王府,晚间回来后才得知黛玉回来了,便急急忙忙要去瞧。袭人拉了他:“林姑娘那边还有她的堂妹,今儿才过来,天晚了,她们还要收拾屋子呢。二爷如此忙忙慌慌过去,她们还要招呼你呢。”
  
  宝玉听了,竟句句在理,闷闷不乐地坐了回去,只不理袭人。晴雯见了冷笑一声,掀帘子出去,也不触这霉头。
  
  第二日一早,宝玉去了潇湘馆,竟得知黛玉已去了贾母处。他急急赶往荣禧堂,自己掀开帘子进去,顶头看见贾母身边坐着的人儿,不是黛玉是谁。宝玉顿时怔在了原地。
  
  察觉到门口的动静,黛玉抬起头来,触到宝玉的目光,仅是那么一瞬,便起身行礼:“二哥哥。”
  
  宝玉快速上前两步,在离黛玉两步远的时候停下了,眼里竟泛起了水光:“林妹妹,你一向可好?”
  
  “我很好,劳二哥哥挂念了。”林黛玉欠身,声音平静。
  
  贾母最是喜欢两人的,现在看了两人的模样,越看越登对,不过转念便想起了两人的亲事,心下的欢喜散了一大半,招手道:“宝玉过来。”
  
  宝玉坐在了贾母的边上,眼睛不住地往黛玉的方向瞄。王夫人一进来便看到这副景象,眉微微皱了一下,随即心里又泛起了得意。就算老太太心里早有打算又如何,只要有娘娘在,还不是得听自己的。想到这里,她的目光再瞄一眼黛玉:沾上了南安太妃又如何,自己这门亲事可是娘娘首肯的。王夫人敛了敛衣裙,上前去道:“老太太,新房已经收拾完毕了,还请老太太移步去瞧瞧?”
  
  巧姐眉一皱,这话里的得意连自己都能听出来,那黛玉就更能听出来了。果然,王夫人此话一出,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