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第96部分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96部分

小说: 弃妇的极致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美食,只是随便找了个话题,没想到这家伙倒来了劲,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再任由他天马行空的掰扯下去,估计等到宵禁,他们也说不到正题。

两人对视一眼。传递了个彼此明了的眼神。

魁梧士子先截住话题,道:“嗯,‘五云浆’确是极为难得的珍品,倘或今春咱们三兄弟考中,不愁没有美酒喝呀。”

文弱士子忙接过话头。说:“阿敬所言甚是。说到春闱,不知君直兄准备得怎么样?以君之兄的高才。定能高中状元吧?!”

这,就是在拍刘晗的马屁了。

刘晗喝了口酒,似陶醉的半眯起眼睛,掩住眼中的异彩。

微微摇头□晗谦虚,“阿封说笑了,我在策论上并不及阿敬,呵呵,从不敢妄想状元。”

这时的进士科主要考策论,细分的话,‘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

帖经主要是死记硬背,跟现在考试中的‘填空’差不多,只要把《论语》《孝经》等十二经背熟了,就能过关∫这一项所占得比例并不大,对士子而言也没有什么难度。

而策论不同,它既考校举子对时务的看法,还要求举子提出良策,这对于信息闭塞的古代考生而言,就有些困难了。

毕竟,在这里,没有‘历史技术贴’,没有时政交流论坛,连书籍都不能完全流通,偏远些的考生,能多读几本书都已不易,更不用说熟知天下事了。

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又怎么分析?!

“君直兄太谦虚了,我常年在家中苦读,怎比得上君直兄四处游学见识广呢,”

魁梧士子一听同伴竟把话题又扯远了,忙拉回来,道:“另外,还有件事未解决,此事不完结,慢说高中了,就是能不能顺利进场考试都是问题呀。”

刘晗一凛,他知道,正题来了。

果然,文弱士子紧跟其上,道:“可不是……君直兄,咱们相识一场,听说你又在崔相公的府邸借住,定能帮我们渡此难关。”

刘晗装作听不懂,茫然道:“怎么?两位贤弟还不曾去礼部交纳文解、家状及结款通保?”

所谓文解,是指州府开具的介绍信,简单介绍考生的籍贯、身份和学习情况;

所谓家状,是指举子自己填写的个人履历,其中最主要的是籍贯和三代名讳,也就是说明自家的家庭出身,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是做什么的,这很重要,直接关乎考生未来的前途。家状必须按实际情况写,且有标准的格式,如有违逆,轻则受责骂,重则直接被‘驳放’,即取消考试资格。

何为作保呢?这更简单了,为了确保考生填写的资料是否真实,考生考试的时候会不会作弊,朝廷要求,参加春闱的举子必须通保。

通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举子相互作保,一种则是请朝中大臣作保。

一旦举子有什么‘不轨’,作保的人与举子一并严惩。

刘晗暗自思忖: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两人找他应该不是为了商讨考试细节,估计是想拉他‘通保’。

ps:嗷嗷,查资料查得差点儿吐血,(⊙o⊙…(未完待续。,投推荐票、月票,,。

第148章 麻衣如雪(三)

~日期:~TXT小说:…③ωω1月04日~

这次,刘晗却猜错了。

两人的问题,比‘通保’麻烦得多。

“……什么?你们不曾回原籍参加乡贡?”

刘晗听了两人的诉说后,吃了一大惊,他放下酒盏,深沉的目光来回在两人身上转来转去。

“是呀,”被刘晗看得有些不自在,文弱士子讪讪的笑了笑,辩解道:“其实,君直兄也知道,朝廷虽明令‘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为本县考试’,但实际上,彻底落实这一点并不容易,‘寄籍’者逐年递增,早就是士林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这也是实情。

时下交通不便利,比如有那外出做官,或者游学的人,基本上都不在原籍,若是严格按照朝廷法令,返回原籍参加乡贡就太麻烦了。

若是跑得远的,光路上就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途中再有个意外,极有可能赶不上当年的考试呢。

当然,这是‘寄籍’现象形成的客观原因。

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科举入仕的大军中。人多了,就容易产生竞争。有了竞争,就有人开始琢磨找‘捷径’——这是‘寄籍’形成的主观因素,也可以称之为古代版的高考移民。

木错,在大唐,乡贡取士的时候,也存在地域差别。和后世一样,长安所在的京兆府以及同、华二州,获得乡贡推荐的几率更大,引得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争相在这几个地方投刺报考。

这么做,虽然违背法令,但律法中也只是说考试要回原籍,并没有点名不回原籍考试有什么后果。

所以,为了多几分考中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寄籍’考试的队伍中。渐渐成为士林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一般情况下,包括考官在内,很多人对这样的事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非得罪了什么人,被人刻意举报。

很显然,求到刘晗这里的两个士子,便苦逼的被‘悲剧’了。

“君直兄,我知道这事儿有些麻烦,可、可……”

魁梧士子一提起这件事就郁闷。端起酒盏一口饮尽杯中酒,重重的把酒盏放在食案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唉,也不是我们想取巧,只是现在大家都这么做,为何偏偏抓住了我们兄弟?”文弱士子紧跟着长叹一声,无比委屈的说道。

“……”刘晗不知说什么好,他也只能跟两人一样,挤出一副苦逼相,以证明咱们是兄弟,你们纠结我也不开心。

魁梧士子见刘晗不做声。继续道:“君直兄,崔相公曾在礼部任职,且他的长子是现任国子司业……君直兄能否帮忙引荐崔司业?”

“是呀,这事儿对我们而言,是事关前途的大事。可对崔相公和崔司业而言,只是一句话的事儿。”文弱士子也凑近刘晗。低声说着。

“这……”刘晗沉吟不语。

两人紧紧的盯着他,目光热切的等着他点头。

良久,刘晗缓缓摇头,苦涩的笑了笑。无声的拒绝了两人的请求。

楼上,崔薇兄妹都看到了这一幕。

“哥,我看这个叫李敬的士子,言谈不俗,器宇不凡,他日定能有所成就。”

崔薇收回目光,纤细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的说道。

“嗯?三娘,你的意思是想帮他们?”

说实话,崔六也有这种想法,他倒不是看出这个什么李敬有何过人之处,而是想着自己日后要进官场,能多结些善缘也是好的。

而楼下这两位,能想到钻‘寄籍’的空子,应该不是迂腐之辈,像这样的人,在官场都能混得极好。

再者说了,就如同那瘦弱的吴封所言,这种事儿,在大伯父和大兄那儿不过是一句话。

但对他而言却是有益无害:成了,他崔六收获人情,不成,他也没什么损失。

不过,崔六对小妹的‘识人’本领有些好奇,问道:“只是三娘如何看出这李敬不俗?”

楼下三人的谈话,他们兄妹从头看到尾,崔六还真没看出李敬、吴封有什么惊艳的才华。

崔薇一窒,停顿几秒后,笑道:“也没什么了,就是有种直觉,看他虽是求人却还能不卑不亢,不似那姓吴的曲意讨好巴结,应是个有气节的人。”

其实吧,崔薇和崔六还真不愧是亲兄妹,两人的想法差不多。

崔薇也是想让六哥多帮几个士子,道理很简单,“哥,不求回报的施舍,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现在咱们不过是多说一句话,或者多写几个字,但结下的确实个潜力无穷的关系网。对你日后的仕途,也会有极大的帮助呢。”

说起来,崔家酒肆正是萧南兑换给小柳氏的,起初崔薇想把这房舍建成茶坊,按照后世吧’的思路经营,茶水、点心收费,但可以免费提供给来喝茶的士子读书、抄书,好为崔六广结人缘。

但,崔六两口子商量一番后,并没有采纳崔薇的想法。

施恩的办法很多,没必要为了施恩却把挣钱丢到一边,他们稻香院还没有富裕到用钱收买士子的地步。

而且,这酒肆说到底是小柳氏的嫁妆,具体经营什么,还要听柳家人、也就是小柳氏的弟弟柳思安的意见。

柳思安是个市井俗人,他才不管什么收买人心、广结善缘,他只知道,做生意为的是赚钱,不赚钱的买卖,傻子都不做。

再说了,卖茶水能有多少赚头,他就是把利润抽走一半,也不够他花用呀。

几个人研究到最后,崔六拍板,放弃茶坊选择酒肆——酒肆做好了,也能让士子们开诗会嘛。

随后的事实证明,酒肆确实很能赚。

尤其是柳思安向某个平康坊的酒肆老板请教后,也在崔家酒肆加了点儿‘花样’,使得酒肆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也让崔六和他的风流雅士们有了免费聚会的地方。

挣了钱,崔六也有了底气,这才开始琢磨当初小妹说的话。

恰逢秋日天下举子汇聚京城,国子监附近的几个坊都是麻衣如雪,士子如云,流连崔家酒肆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

整日里听士子们聊天,崔六知道了他们的许多情况和难处,偶尔也在能力范围内帮了几个人,比如帮士子们寻找便宜的旅舍,帮寻求‘通保’的士子牵线拉桥等等。

当然,崔六也着实交了不少朋友,单看过年的时候,前往崔家拜会他的人比往年多了好几成,便能看出崔六前些日子的努力有多成功。

不过像今天这般,动用家里的关系帮士子的忙,还真是头一回。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一听说自己是崔相公的侄子、崔司业的堂弟,并可以帮他们递句话,李敬和吴封激动地脸都红了。

吴封更是结结巴巴的说:“崔、崔六郎君果然仁义,早就听、听同旅舍的举子说起过您,他们都夸您是‘及时雨’、是赛孟尝呢——”

隔壁房间回避的崔薇听了,额上顿时滑下三根黑线——靠,你骂谁呀?我哥才不是宋江那厮呢。

李敬也感激莫名的说了句,“崔郎君高义,某铭记在心,日后郎君有用得着某的地方,某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崔六豪爽的摆摆手,“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且某也不敢确保一定能成,若最终不能帮两位,也请两位勿怪。”

李敬和吴封连忙拱手,迭声说不会。

原本刚才刘晗拒绝的时候,两人几乎绝望了,已经开始准备回乡重新考。

送走刘晗后,李敬结账的时候,崔六郎君却主动上来搭讪,三人谈了一会儿诗词,崔六郎君见他们谈吐不俗,又请他们留了墨宝,三个人越谈越投机,说着说着也就提起了春闱的事儿。

接下来的事更是顺利得出乎李敬的想象,困扰他们近半个月的麻烦,竟然如此神奇的得到了解决,让他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他只能在心底暗暗发誓,若此事能成,他李敬定会好好报答崔六郎君。

而崔六看到李敬谈吐确实不俗后,却又想到了一件事——唔,三娘已经十八了,若能嫁个进士及第的士子,倒也不算辱没了崔氏。

崔薇没想到,她不过是想像小说里那般帮哥哥招揽人才,却给自己招来了个纠缠一生的‘冤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清晨,萧南像往常一样先去给大夫人请了安,然后跟着大夫人去荣寿堂给老夫人问安。

荣寿堂里,二老夫人刘氏领着儿媳崔海的娘子袁氏、大孙媳妇赵氏、二孙媳妇柴氏以及小孙女崔荔,一行几人也来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坐在正堂中央,二老夫人率领的荣安堂女眷跪坐在右侧一列,而大夫人率领的荣康堂女眷则跪坐在左侧一列。

除了外放的崔润一家,崔家女眷都聚在了这里。

老夫人看着满屋子的女人们,很是欣慰,她轻咳一声,道:“呵呵,今儿来得真是齐整↓好,今儿是上元节,咱们也好好商量商量如何过节。”

按照规矩,接下来应该是二老夫人发话,刘氏也已经做好发言的准备。

不想跪坐在三夫人小卢氏旁边的姚氏却抢先开口,声音高亢:“咦?商量啥?不是说好去安邑坊崔里赏花灯吗?!”(未完待续。,投推荐票、月票,,。

第149章 大生意(一)

~日期:~TXT小说:…③ωω1月04日~

三戟崔家住在安邑坊,而崔里更是因为崔氏在此聚族而居得名。

听了姚氏的话,老夫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扫了她一眼,随即把目光落在刘氏身上,示意她继续。

刘氏是崔守义在任上娶得继室,既不是世家女,也不是勋贵之后,父兄只是品级不高的武将,因是崔守义老上司柴驸马的旧日下属,便由柴驸马牵线,把刘氏许给了崔守义。

嫁给崔守义后,刘氏一直跟着他四处做官,并没有在祖宅久住,所以她没有领教过老夫人的厉害。

去岁回京,刘氏见老夫人慈眉善目,且已年逾八旬的老迈样子,也没把她放在眼里——不过是个没嫁人的大姑子,崔家能养着她就不错了,她还敢对自己塔风不成?!

在外头做惯了老夫人,回到崔家,刘氏依然没有顾忌的继续做荣安堂的老大。

但,很快的,刘氏便领教到了老夫人的强硬手腕。

说起来,刘氏觉得自己很委屈,她不过是像过去一样,拜会了京中的几位军界大佬的女眷,她也没搀和什么事儿呀,怎么就招致了老夫人的不满?!

老夫人也是,她又不是自己的婆婆,却一副长辈的做派。

那日刘氏刚从侯家回来,还没换好衣服,老夫人便命人将她唤了去。

到了荣寿堂,老夫人二话不说,像训小辈一样把她训了个狗血淋头。

最后,更是一挥手,让她回去好好‘静养’,不要胡乱搀和男人们的事。

刘氏念着老夫人是长姐,并不敢十分反驳,只闷头听了训,怏怏的回去。

到了晚上□氏想跟夫君抱怨几句,结果崔守义根本不听她的话,直接砸下一句“照阿姊的吩咐办,倘有违逆,家法伺候,如若不服,只管离开崔家”,便气冲冲的去了书房。

刘氏气了个倒仰。叫来儿子崔海,哽咽的说了自己的委屈。又把侯将军的话转达给了儿子,命他休沐的时候去侯家。

果然是儿子更靠得住。

没过几天,崔海便去了侯家,并跟老将军详谈了许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