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谋妃 >

第20部分

战国谋妃-第20部分

小说: 战国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蝶猛的抬头,瞧着站在面前的楼园,一道鄙视的眼神瞧着她。孟蝶也毫不示弱,重重一哼,暗忖,手下败将,还敢在本小姐面前耀武扬威。
楼园自是被她这一哼气得满脸通红,却又不敢发怒,转身朝着寝宫走去。孟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紧跟其后。
孟蝶不知赵雍是何时回宫,自己一直守在门外怎都不知?而此刻的赵雍一身白色便袍,长发披肩,靠在塌几上闭目养神。
屋内灯光闪烁,青烟袅袅,香气袭人。
孟蝶跪坐在下侧,正不知从何开口,只见赵雍疲倦的声音传来,
“小儿寻孤有何事?莫是辞行乎?”
辞行?孟蝶抬起头来,瞧着妖孽脸上有着淡淡的红晕,颇有些醉态,甚是妖艳无比,心里莫明一跳,随即又暗骂道:花痴,什么样的美男没见过,还受其诱惑。
于是孟蝶暗自清了清嗓子,言道:
“小人不是来辞行,是想与太子做个交易。”
“交易?”赵雍缓缓的睁开双眼,眼神颇为好奇。言道:
“与本太子交易?孤若未记错,小儿曾言之,回吴邑为父母守孝,而如今为何失言乎?”
赵雍言完,脸上居然露出一丝诡秘的笑容。
而孟蝶自是没能捕捉到赵雍之神色,她一门心思都在思考着该用怎样的言辞才能让此妖孽留下她。
孟蝶正欲开口,又听赵雍言道:
“小儿之孝道孤实为感动,孤以为小儿一介妇人还是回吴邑方好。”
孟蝶听言心里不由得一慌,忙言道:
“大仇未报,怎能安于一隅。”
“哦?那小儿意为何如?”赵雍心里暗自喜悦。
“小人愿为太子麾下之谋士,为太子出谋献策,助太子谋大事,平四方,创霸业。”
孟蝶言完,赵雍久久不语,小儿之言铿锵有力,的确让人热血沸腾,但是,总之,却脱离了他的设想,心里的那份喜悦一扫而空,他陷入一种莫明的苦恼之中,心里也拥起一股子怒气,语气突然变得不悦:
“小儿谋士为假,想借孤之力为其复仇为真也。”
被说中企图,孟蝶也不恼,言道:
“四方平,霸业成,小人之仇复也,小人言之交易,即为太子,也为自己。”
“哼”赵雍冷言道:
“小儿好大的口气,孤帐下能人异士众多,孤之霸业岂靠一妇人为之?”
孟蝶对赵雍之话不以为然,“太子府贤士众多,却只有小人之策败满速,救代郡。”
“放肆!”赵雍厉声呵斥,真正有些气愤,“且不说你一介妇人如何为士?天下岂不耻笑于孤。再者,凭汝口舌之言孤如何信之?”
孟蝶对曰:“小人虽为妇人,若入太子麾下,自当以丈夫示于人前,从此世上再无小人,小人姓孟名蝶,乃吴邑布衣,自幼读书识字,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业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太子若不信,可试之。”
孟蝶的话让赵雍不由得抽了抽嘴,如此大言不惭之人,真是世间少有,同时心里总觉得很憋闷,言语之间又露出一丝嘲讽,
“汝乃一介野人,一介妇人,居然言之布衣贤士,自改身份,以丈夫行事,真可笑也,还通古博今,嗬!真乃大胆也。”
孟蝶迎上赵雍的嗤笑,正色道:
“成大事者,何须拘于小节,丈夫,妇人又有何区别,只要能助太子成事即可。”
“小儿之才孤己知晓,败满速乃为小儿误打误撞,说什么经天纬业,济世匡时,孤实难相信,汝若想成孤麾下之贤士,且来回答孤之凝问。”
这回轮到孟蝶憋闷了,这妖孽实在无懒之极,自己费尽心思,献计败林胡,却被他说成误打误撞,妖孽如此刁难,无非是我女子身份,即然如此,且听他有何凝问,若能对答之,想必也不会迂腐此身份,如再次为难,此人也不堪为名君也。
于是孟蝶言道:“不知太子有何凝问?”
赵雍瞟了瞟她,沉思片刻才说道:
“孤之凝问,若小儿能解,可入三等贤士,可出入大殿,议论政事,行丈夫之事,若不能解,就,就为孤之随侍,且永远不得有入士之愿。可否?”
“然。”孟蝶应答,虽知是陷阱,不管解得解不得,一切都是妖孽说了算,但也得闯一闯。
赵雍见她应答,心下又露出一丝喜悦,随即言道:
“适才在大殿之上,小儿言之对商鞅赞许有佳,孤实为凝之。如今天下纷争,各国诸侯探之富国强兵之政,各种学说林立,争论不堪,为何小儿喜商鞅之政,小儿可知那商鞅在秦国得罪权贵死于极刑,为天下之笑柄。”
孟蝶听言,不料妖孽却是对此事有凝问,细想之,觉得有些蹊跷,难道妖孽也对商鞅之政感兴趣?若真如此,那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而非赵国?
孟蝶对历史细节并无所知,先秦历史,她只知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有就是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而这些都是她在部队所学。再者就是儿时读书时老师讲的先秦名人,如商鞅就是一位。她甚至连赵雍是历史上那位诸侯王也不能肯定。她无心改变历史,也改变不了历史,但她有着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复仇,只有赵雍强大了,她才能借其力量平林胡灭满速。
孟蝶不管结果如何,总之,她要让赵雍看到她的才能。于是,她结合前世的种种知识,缓缓道来,
“众人只知商鞅死于极刑,身败名列,却不知秦国因商鞅之政而变得强大。秦国乃荒蛮之地,自秦穆公以后,国力不堪,与中原诸国实不能相提并论,然如今秦国富国强兵,商鞅乃第一功臣。废井田,开阡陌,废封分、建县制、编户口,除世卿,奖军功,废世袭,如今兵马强壮,家给人足。”
孟蝶言完,停顿片刻又道:
“商鞅之法实为与时代俱进,因而颇有成效,但,以儒,墨,道等之学说,孔子向往周文王之世,墨子向往大禹之世,道家向往太古之世,并非无可取之处,但却实为复古守旧之说,并不适合此时战乱之际。”
赵雍对曰,“如今形势,又该如何?”
孟蝶言之:“商君书,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如今七国争雄,要想脱颖而也,还得看谁的拳头更大,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赵雍又言:“谁的拳头大?又如何行之?”
孟蝶对曰:“势,术,法乃如今治国之本,势即‘权势’,术即‘权术’,法即‘法规’,也言之,刑与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然此治国之策,也并非十全十美,只不过应当今之形式而己,然任何新政的实施都将会引起血雨腥风,商鞅就是其一。”孟蝶本来还想说韩非,但估计此刻韩非还未出现,不为众人所知。
赵雍听言,一身的疲惫早己一扫而光,孟蝶的句句言语可谓是说进他的心里,如今百家争鸣,天下众贤士都在谈治国之道,然而引起赵雍感兴趣的还是法家学说,虽然此学说还未形成一定的模式,但崇尚之人也为数不少,其中就有肥义,义公,赵雍也许是受他之影响,但不管怎样,此学说却是为争霸之王道。
赵雍兴致勃勃,有着秉烛夜谈之际,然此刻孟蝶却话峰一转,言道:
“太子,小人拙言不知能解之凝问?”
“这……。”赵雍这才回过神来,在他面前侃侃其谈的居然不是他麾下的任何一贤士,只是一个妇人而己,赵雍的脸色有些难看。
此妇人不仅聪慧,还如此的有学问,赵雍居然升起一份妒忌之心,这让他大吃一惊。不由得喃喃而道:
“小儿之言颇为有理,只是这治国之道也不是汝三言两语就能道出。”
“然。”孟蝶脸上有些嘲弄,暗忖,刚才听得那么入迷,嘴上还不肯承认乎。
孟蝶又道:“小人可入士乎?”
“这…。。。”赵雍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居然哑了声。
只听孟蝶又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曾是赵雍说过的话,而此时孟蝶回还于他,赵雍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言道:
“汝乃一妇人。”
“小人在前日被太子投入暗房之时,就己死去,如今站在太子面前的是孟蝶,孟子的孟,破茧成蝶的蝶。”
听着这一名字,赵雍发现事情的进展似乎超过了他原本的计划。




第30章:锋芒毕露
孟蝶成了太子府的食客,三等食客。宽大的灰青色广袖深衣,在她的一番改动后,穿在身上倒也有模有样,她本就瘦小,胸部也没有发育完全,但也不敢以布裹胸,这样岂不像裹脚的妇女一样摧残身体?她自做了一件小巧的胸衣,裹住她那两个“小馒头”倒也显现不出来。她头发挽起,一丝不苟,因未达及冠年纪,没有加冠。她脸色苍白却也清秀冷俊,身体瘦弱却也神采奕奕,真是人靠衣装,她己是翩翩少年郞了,不仅如此身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仿佛她天生就该是一个高贵之人,谁还能看出她是一名女子。连赵雍瞧见她这一幅穿扮时都有一阵失神。
入住贤士馆,即使是三等食客都有各自的小屋,每日二餐还有肉食美酒,虽然比不上一,二等食客的待遇,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孟蝶来说也是最佳的营养。但是她的出现并没有引来众贤士的好感,他们瞧着这个年青的少年都露出鄙视的眼神,在他们眼里,一个黄口小儿居然能入住贤士馆,岂不是对他们这些饱读经书的士人最大的耻辱。就连同样的三等食客,落迫的贵族,布衣人士都提出了严重的抗议,他们上书太子赵雍,要求赶孟蝶出贤士馆,有的还言之太子把吾等贤人与一个黄口小儿相提并论,纷纷表示了离意。对此孟蝶不能为然,来到贤士馆两天,她就成了众矢之的,而赵雍的态度暧味不明。
贤士馆乃是众贤讨论学问及天下大事的地方,这里收聚着各国书籍名家著作,储藏丰富让孟蝶咋舌,这里也是食客们居住的地方,赵雍每隔三日都会来此听众贤士谈治国之道,论各国之政,辩各家之学,国家大事赵雍也会与众贤讨论之。这里的食客有四五十众,都是跟随赵雍从邯郸而来,他们虽以赵雍马首是瞻,却也坚持着自己的门派学说,虽比不上当时齐国的“稷下学宫”,却也是众多食客比较向往的地方。战国养士,己成风气。
贤士馆的大殿内,众贤士有的在翻阅书籍,有的在高声辩论,有的在抚琴舞剑,“学习风气”甚浓。孟蝶悠哉悠哉,装腔作势的踏进这里,不管怎么说,自己在这里白吃白住的,总得有所表现吧,就像这里的贤士一样,有滥竽充数之人,有夸夸其谈之人,而所谓的表现就是看看书,练练字,搞个辩论赛什么的,能哄住一人算一人。
然而,当孟蝶出现时,热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众贤士看向她的眼神带着不屑与愤怒,孟蝶轻笑两声,瞟了瞟周围众人,轻狂而高傲的神态引得众人嗡嗡而语,尽是责备之言。
孟蝶不以为然,直直的走向书架,却被一贤士拦住了去路。孟蝶挑眉瞧着他,此人三十来岁,八字胡,一脸正义,只听此人言道:
“兀这小儿,此处可是汝来之地?”
孟蝶眼神寒冷,脸上却带着微笑,言道:
“太子许吾士之身份,难道汝有异乎?”
面对孟蝶搬出太子之命,此人也不退却,言道:
“小儿定是妖言惑众之徒,太子定是被你蒙骗,还不快快随我去向太子说个明白。”说完就要去拉扯孟蝶,孟蝶机灵闪过,并大声喝道:
“休得无礼!汝也是一代贤士,却做出此等市井之举,不怕辱没太子名声?”
孟蝶言完,此人一愣,的确刚才行为过于失礼,就连周围众人都对此有了不满,此人脸上微微有了羞色,正不知如何开脱之际,又听一贤士言道:
“小儿有何才能,居然能入士乎?”
孟蝶转过头去,却见是一位四十来岁的老者正捋须而问。孟蝶微笑着朝他拱了拱手,言道:
“不知先生有何能,己入士乎?”
老者被孟蝶的话呛得重重一哼,接着另一位贤士言道:
“此乃卫公,庄子门生,二等食客也。”
然而孟蝶听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一愣,面面相视,却听孟蝶言道:
“庄子一生不屑名利,追求自由,以无为求无为,不知卫公来到太子府,是求名利乎,还是追求自由乎?”
一句话问得卫公哑口无言,满脸通红,庄子乃道家学派人物,隐于乡野之中,多国诸侯请求出士,都不为所动,此乃真隐士也。
而孟蝶对于卫公号称是庄子门生,这种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沽名钓誉之人,向来是不会给予颜面。
随着孟蝶的犀利语言,另几个老者也讥笑出声,他们笑的不是孟蝶,而是那位称为卫公的贤士,随即又有两位贤士上前,向着孟蝶问道:
“德治,仁政,可谓治国之本乎?”这是儒家的观点。
另一人曰:“尚贤,尚同,非攻可谓治国之本乎?”这是墨家的观点。
原来这些人想拉帮结派了。可众人当中,有无法家之人?孟蝶打量了一番,微笑言道:
“吾认为,治国之本,乃以法为先。”
孟蝶的话自然是引起大家一阵骚动,就如那日在酒宴上,当孟蝶提出商鞅之政时,众人所表现出来的反对,而此刻大家又开始对孟蝶新一轮的反驳。
“荒谬,如此一来,周公之礼何存?”
“百姓不亲也。”
“战乱将起。”
……
孟蝶听着众人的言语,脸上一片云淡轻风,潇洒从容,待众人言毕后才讥笑出声,言道:
“当日,林胡攻城,众贤士怎的没献出一两策破敌之法,是以仁德克敌?还是以非攻克敌?或是隐于城门之内,等待破城灭亡?”
“治国与战争岂能混为一谈?”一贤士应道。
“那如今战乱时分,敢问各位贤士,以何平乱,以何治国,以何强兵,以何富民,又以何称霸?”孟蝶咄咄逼问,气盛高傲,又道:
“以各位之学,连区区蛮夷之人都无法克之,还在这里高谈什么治国富民之策,真是可笑之极。”
孟蝶的话犹如向众人投了一颗炸弹,众人紧握拳头,愤愤而言:
“此小儿实在无礼。”
“此小人胡言乱语,不可信之。”
“汝乃何人?来人,来人,还不轰出去。”
面对众人的指责,孟蝶却只是冷笑一声,暗忖:这就是赵雍的贤士?赵括谈兵,毫无用武之地。她再次大声言道:
“众贤士认为昔日大败林胡是何人之功?”
“此乃一贤士之策。”
“此乃归隐之人,懂兵法,善谋略。”
“得此人,乃我赵之福也。”
“呵呵。”孟蝶听言,轻笑出声,“那诸公可识此人?”
众人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