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谋妃 >

第67部分

战国谋妃-第67部分

小说: 战国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不可?本公主入赵,君父定会遣媵相随,只是,翟姐姐身份高贵,实在有所委屈,不知赵宫是否与韩宫一样,美人众多,若无亲近之人相帮,吾实在惧矣,又如何与众多美人争斗?有翟姐姐在身旁,吾心安矣,吾这就去禀告王后。”
言完,不等韩翟回应,急急的跑出了屋子。
韩翟瞧着她的背景,长吐一口气,脸上挂着一丝笑容。




第102章:归赵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赵雍归赵己有十日,未曾想到,那日大殿之上竟是在韩的最后一见。
孟蝶立于亭楼之下,倚栏观雨,只觉心内愁绪来袭,横冲直撞,无处消融。雨滴恰似一串断线的珍珠,晶莹剔透,美得忧伤,四周枯树,像失去韶华的美人,剩下的只有油尽灯枯的萧萧迟暮。
孟蝶突感寒意,拢紧身上的披风,仍抵不过寒风的侵袭。
手里紧紧握着那把匕首,忆起陷入胡营之时,乃赵雍所赐,原本是让她自刎,却被她偷偷收藏,一年有余,恍如昨日。
罢,罢,罢,一切梦一场。
他将迎娶他的妻子,他终归不属于她。
孟蝶低头看了看匕首,隐于袖中,欲离去。
转身之际,吓了一跳,何时,阿止站在身后,她竟无查觉。
“阿止?怎会在此?”
燕职一如既往的笑容,“见蝶在此,随之。”
轻描淡写,却是道不尽的关怀。
孟蝶嫣然一笑,“阿止乃蝶之兄长,如此宠爱,蝶恃宠而骄该如何?”
“止之荣幸。”
“呵呵,”孟蝶笑出声来,刚才的愁绪渐失,长叹一口气,转身看向亭外,“如此绵绵细雨,堪是恼人。”
燕职上前两步,与她并排而列,悠悠而言,
“然,堪是恼人。”
随后,两人都未说话,一同欣赏雨景。
良久,燕职转身,瞧着她,突然道,
“燕国传来消息,满速入东胡借兵,势必攻入林胡,林胡乱也。”
孟蝶听言,嗖的转过来,瞪大着双眼瞧着他,又听燕职言道,
“止知,蝶一心复仇,若不是助吾一臂,想必,蝶己入林胡,刺杀满速也。”
孟蝶像是被说中心事一番,低下了头,喃喃道,
“蝶之力薄,如何刺杀?复仇之事,遥不可及。”
燕职对曰,
“蝶不可急燥,吾己令郭槐,密切注意东胡情况,一有消息,立即回报,可叹,止无兵权,不力干涉此事。他日,止归燕,定要兴兵讨伐。”
孟蝶听言,感动不己,再次抬头瞧着他,眼眶有泪,“阿止,谢谢你。”
燕职柔和一笑,“蝶之事,止从之,且,止在山村生活数年,也欲报夫子之仇。”
孟蝶点点头,思绪又飞回一年前,箕山之下的日子……
再言赵雍,一月后,回到邯郸,却未及时入宫,而是回到太子府,置车马劳顿不顾,于书房之内,唤来密探,详问在新郑时,所收到的消息。
原来,在赵雍离开邯郸之际,曾下令密探继续寻找孟蝶兄长的下落,终于,被其寻得,为了确定消息,赵雍未曾透露于孟蝶,有了吴名在手,他相信,终有一天,她还是会回到他的身边。
密探告之,他们于百金之士所驻扎的营地周围,探听到此人消息,原来,吴名一心想入兵籍,然,自从赵魏大战以后,吴名虽然逃脱了性命,腿却受伤折断,本不严重,但未得到及时救治,留下残疾。
当时的他,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吴邑山村,入眼的却是荒废一片,杂草纵生,秃鹰盘旋,那有家人的身影,后来得知,林胡袭村,毁入火海,吴名悲痛万分,一路行讨,经过半年时间,终于回到邯郸,本欲入兵报仇,因身体残疾,不得入,于是周游于士卒扎营之地,终日乞讨为生,然,那一颗复仇之心,并未泯灭。
他时常藏入纵林之中,观看士卒练兵,每到如此,他都兴奋无比,眼冒仇光,仿佛此刻,他正立于沙场之上,手刃仇敌,然,每到夜晚,他就会嚎嚎大哭,其哭声,震天动地,嘶声肺裂,即让人心酸,又让人惧怕。
他曾被士卒发现,显些以细作之罪杀之,之后,被当成疯子对待,任士卒打骂,绝不还手,还喃喃自语,杀光胡人,杀光胡人……士卒对其放任不管,时常取笑。
赵雍听完密探诉言,闭紧双眼,似是同情吴名遭遇,暗忖,若是小儿得之兄长情况,会是怎样的心酸,他令密探领路,欲寻吴名之处,仇夜于一旁进言,
“主公,君上知其今日回城,应先于宫中请安,大事为重。”
赵雍思索,也罢,令仇夜接吴名于太子府,待回府后再详问之。
赵雍等人,又马不停蹄的朝赵宫而去。
这一请安,就花了整整一日。
赵雍与肥义于大殿之上,回报了韩国之行的情况,对于坠崖一事,简单诉之,赵侯一心放于结盟之事上,并未细细相问,想着赵雍无事即可,不过,还是重重责怪一番,堂堂一太子,怎能不考虑自身安危,国家社稷,为了他国一罪臣,险些丢了性命,并责罚了他身边的一干家臣,护卫。
原来,世上皆以为赵太子坠崖乃是为了追捕韩国叛臣,对之贤举,自是大力推崇了一番。
赵雍一一受教,言道,
“儿臣以后行事,自以江山为重,不得涉险为之。”
赵侯点点头,随即言起出兵攻魏一事,言语之间,数次咳嗽打断,众臣面面相视,赵雍自是瞧出异端,离开数月,赵侯像是苍老了许多,云冠之下,渗出斑斑白发,赵侯四十不到,然,常年的出征,早己掏空了身子,自上次病倒之后,虽说己愈,身体却大不如前,赵雍瞧之,心里升起怜惜,似乎一下拉近了对他的感情,那种疏远甚至带些怨恨的感觉,被一种血亲之情而掩映。
“君父,身体有恙,出兵之事,还是暂缓”赵雍不由得言道。
“请君上,保重身体!”众臣齐呼。
赵侯挥手打断众人之言,饮了寺人递来的汤药,无谓道来,
“诸位无须担忧,寡人只是偶感风寒,寡人身体硬朗,这次再征魏国,寡人为中军元帅,然,前锋之将,还请诸位推荐,何人适合?”
堂下议论纷纷,这时,只见赵成出位,持笏而言,
“下臣以为,先锋者,非赵汤将军不可。”
“然,然,”
堂下一片符合之声,赵雍斜眼瞧之,尽为赵成附庸之人,老权贵者居多,然,还是有些大臣,紧抿双唇,不言语,看来赵成势力自从上次借赵业一事打压之后,有所锐减。
赵侯听言,也微微点头,
“赵将军征战数年,经验丰富,确为可选之人。”言完,看向赵雍,又道,“太子,可有异?”
赵雍的眼神与肥义对视之后,随即出位,揖手言道,
“赵将军军功显赫,自是当仁不让的赵之大将,然,赵将军为左右元帅,更为合适,而先锋之将,儿臣举一人,足可胜之。”
赵成听言,微皱眉头,退回列位,瞟了瞟赵雍,低头不语,只听赵侯言道,
“但且言来。”
赵雍曰,
“有乐池者,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真大将之才也!”
众人听言,议论纷纷,乐池?似乎并未听过此名。
赵候对曰,“乐池,中山国乐氏一宗乎?”
“然!”赵雍继续言道,“乐氏一族于中山国之变,而逃于我赵国避难,乐氏一族人才备出,若赵国能得之其人,必国力大增。”
“哦?既有如此贤人?何不早荐?”
赵雍对曰,“贤能者,隐于林,周文王寻贤,经历万苦,才得姜公,儿臣愿学周文王,入林寻贤。”
赵侯听言,沉思片刻,言道,
“可,若为贤者,我赵国均受之。”
赵雍揖手而退。
退出朝堂,赵雍令肥义亲寻乐池,自己急急回府,却是为了见吴名。
此刻,天色己晚,太子府内灯火明亮。
代姬一身华丽服裳,往赵雍寝室而去,一如既往的被士卒挡在门外,
“主公尚未回府,夫人请回,若主公欲见,定会传召。”
士卒的话生硬,冷寒,代姬之心,早己被刺得千疮百孔,就连小小的士卒都能给之脸色,代姬暗然而退。
她己有半年未见赵雍,想想都觉可笑,本为夫妻,同住一处,他待她却不如外人,那些贤士还能天天相见,为何自己见一见夫君都如此艰难,当初,她为他出卖父母,出卖族人,虽然换来了夫人之位,后苑之主,却得到了比以前更加的冷漠。
早早闻之,赵雍己回府,却数次被挡在门外,她情以何堪?
代姬伤心的拭着眼角,火光拉着她的身影,孤寂凄凉。
突然,不远处传来急切的脚步声,身旁的奴仆,喜悦而言,
“夫人,是太子,太子来了。”
代姬立即抬头望去,见一行人匆匆而来,朝着她的方向,为首的正是她日夜思念的夫君。
火光映在他的脸上,俊美绝伦,深邃的眼眸,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高贵优雅,又霸气十足,半年无见,代姬竟呆了去。
直到赵雍近在身前,她还一愣愣的,连行礼都忘了,奴仆拉了拉她的衣角,这才忙忙曲膝行礼。
原以来,赵雍会扶起她,然而,等了许久,都无响动,微微抬起头来,却瞧着赵雍一行人早己越她远去。
心里有什么被打碎一般,四分五裂,他竟未瞧她一眼,他竟未瞧她一眼……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代姬踉跄一步,险些摔倒,扶在木良上,就这样愣愣的瞧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于黑暗之中。




第103章:家书
吴名被安排在后院一小屋,当赵雍踏进屋时,晕暗的灯光照映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少年,正跪坐在一张破旧的几旁,狼吞虎咽的吃着鼎里的食物,对赵雍的来到置若罔闻。
一奴仆上前喝道,“吴名,太子到来,还不起身行礼?”
然而,回应他们的还是一阵咀嚼食物的声音,他连头也未抬,双眼死死的盯着面前的食物,仿佛眨眼之间,食物就会消失一般。
奴仆气恼,上前两步,欲再次喝斥,却被赵雍止住,
“再去取食?”
“诺!”奴仆含胸退出。
“都退下。”赵雍随即又对身后的护卫命令道,
楼园,仇夜与众护卫都弓身而出,守于门外。
赵雍于吴名面前跪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他,片刻,奴仆又端来食物,吴名这才无意识的抬起双眼,然,目光又被食物所吸引,再次无视赵雍。
赵雍不怒不恼,一眼不眨的打量着他,他真是小儿的兄长吗?此人脸色污垢不堪,长发蓬松杂乱,像一堆野草,身上也散发出一阵恶心的酸味,然,细瞧之,此人倒有几分俊色,特别是那双眼睛,并不浑浊,像极了某人,赵雍心里为之一震。
“可是吴名?”
此人没有回答他,手里拿着一支羊腿,大口撕扯着,赵雍又道,
“可识孟蝶?”
赵雍心跳急切,眼神带着某种期待,然,此人毫无反映,继续与羊腿奋斗,赵雍皱起了眉头,不认识?怎会不认识?
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
“可识娃?吴娃?”
言毕,只见此人动作一滞,猛的抬起头来,瞧着面前衣着华丽,俊美如斯的贵人,瞬间愣住,惊讶之情在脸上表现无凝,嘴巴微微张开,满嘴的羊肉滑落下来,眼中闪烁着光芒,瞬间被泪水所吞没。
此人的反映,证明了他的身分,他是吴名无凝。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嚎嚎大哭,吴名甩开羊腿,用污垢不堪的手紧紧的抓住赵雍,朝着他连连磕头,嗓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莫急,吴娃无事,她活着。”
……
赵雍从小屋出来,己是深夜,他令两个奴仆照顾吴名饮居,又令巫医查看其伤口,除了腿伤外,周身上下皆是鞭打之伤,几乎没有一处完整之地,赵雍叹息,幸而未让小儿瞧见,等其伤愈,再告之,或许,喜悦之情,大于悲痛之感。
赵雍原为寻找吴名逼孟蝶回到自己身边,然而,此刻的他,却心升愧意,自己明明能寻得他的踪迹,为何不早早寻之?自己明明能助小儿,为何不早早助之?难怪她对自己弃之不顾,对燕职情意难割,想必燕职对她胜过自己。
她是他心爱的女人呀,却从未为她做过一件事,还处处欺她,骗她,利用她,赵雍心如刀绞一般难受,抬头看着浩瀚的星空,那最亮的北辰孤星,他紧握着双手,闭上双眼,难道,真如小儿所言,自己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
两日后,焕然一新的吴名出现在赵雍面前,赵雍眼神一闪,吴名也就十七八岁,身子羸弱,乃受欺压所至,然,面色清秀,却也颇有几分英气,吴名朝着赵雍稽首行礼,神态激动。
赵雍赐座后,简单言起,曾救孟蝶于雪地之中,随后因寻得故人,而离去,如今在新郑质子府,临行时,曾恳求帮着寻找兄长下落,因孟蝶献策败林胡,赵雍允之,这才有今日相见一事。
并告之孟蝶就是吴娃。
吴名听言,早己泪流满面,心里渴望与其相见的心情不言而喻,赵雍长叹口气,言道,
“汝身上有伤,还须休养,且腿不方便,孤己令巫医珍治,巫医所言,腿伤虽不能痊愈,然,于行走无碍,只须静养数月。”
吴名一拜再拜,感谢太子搭救之恩,这时又听赵雍言道,
“汝伤好以后,可自行离去,孤会令人护送去新郑,也算孤还蝶一个承诺。”
赵雍之言,惊讶的却是一旁的楼园,仇夜,他们同时抬起头来,面露疑惑,暗忖,主公不是要引孟蝶入赵吗?为何还送吴名入韩?如此一来,孟蝶怎会回来?
两人互相瞟了一眼,又看向赵雍,见其表情严峻,并非戏言,心里更加疑惑。
这时,只见吴名用袖拭了拭泪水,哽咽道,
“名感谢太子恩情,然,名不想去新郑。”
众人听言,纷纷诧异,大惑不解,好不容易相见有望,他为何这般?只听吴名又道,
“名思娃甚重,恨不得立刻得见,然名更想上阵杀敌,林胡灭我村庄,杀我家人,屠我赵人,名也要灭其全族,以告家人英魂,名愿立刻入军,还望太子允许,名腿脚不便,然名定不输于寻常丈夫,上阵杀敌,必是冲锋之人。”
吴名一番慷慨陈词,自是引得赵雍等人刮目相看,他们从这个少年的眼中,不仅仅是看到了仇恨,还有一颗坚定的心,为了国家杀身成仁的气概,赵雍大为感动,如果赵国男儿都如此这般血性,赵国称霸不远矣。
赵雍对其大为好感,不仅仅因为他是小儿兄长,可他不去新郑,小儿如何得知?于是不由得问道,
“名不去新郑,与蝶如何相见?”
吴名对曰,“名可帛书一封,望太子遣人送至新郑,娃见此帛书,定会前往相聚。”
赵雍听言,面露喜色,一扫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