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谋妃 >

第74部分

战国谋妃-第74部分

小说: 战国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国虽为攻赵,其心不坚也,任何一国若有二心,其盟必破,这就是战国,诸国之间,即相互争斗又相互依赖。
赵雍听言,哈哈大笑,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朝着肥义深深一拜,
“义公,赵之功臣也。”
言完拉着肥义之手朝着议事殿而去……
赵国以赵成为使,出使越国,以重金贿赂越国攻其楚国边境,赵成本与越国关系密切,赵越也是婚姻之盟,虽然,公子业被诛,越姬被囚,但有赵成当说客,越国必愿意与楚开战。
赵国以另一大夫为使,出使楼烦,以重金贿赂楼烦王攻打中山,楼烦与中山本就时常发生战争,如此由赵国出钱,楼烦也愿出兵。
同时,肥义也派其食客前往燕国,策化燕国内乱。
几方人马分别行动,一时间几国对峙的局面有望打破。
孟蝶与肥义拜别,大厅里,肥义举起酒樽,行大礼,显示对孟蝶极为的尊重,
“老夫以薄酒相敬,一为感激孟君之策,二为孟君壮行,此番出燕退兵,老夫定上报国君,封君食邑,千金相赠。”
孟蝶赶紧辑手还礼,
“赵相如此大礼,某实不敢受,某此番入燕,定不辱使命,然,还请老相尊守吾等之约,入赵之事,某羞与赵王之言。”
“这是为何?孟君大才,何不位于赵之朝堂,吾王登位,正须贤人辅之,再者,如此乱世,孟君也可一展经伟之才,封侯拜将,留芳青史,且,君与吾王,本有君臣之交,若吾王知解赵危之策出自君谋,必不会责于当日弃赵之过,还望孟君三思。”
言完,赵相再次深深一拜,赵相诚心诚意,誓要为赵雍留一贤士。
孟蝶见赵相如此坚持,不仅为赵雍有如此臣子而感到欣慰,不好当面拂之盛意,只能敷衍以对,
“赵相之意,某己知,此事还须于还赵之时再做商议,然,此时,还望赵相为某守之秘密。”
见着孟蝶己有松口之意,肥义松了口气,脸上浮出了笑容。
孟蝶与肥义一拜再拜,登上马车,一行数十人出城门而去。
孟蝶以相国府食客的身份,秘密入燕,会见太子平,欲加大他与燕相子之的矛盾,从而引发一场燕国内乱,逼燕退兵。
孟蝶一行人并不招摇,均做一般商贾打扮,因为赵国扣押了五国商队,他们所持有的是韩国文书,扮着韩国商人经赵前往燕国。
邯郸的街道上,像他们这样一个小型商队,比比皆是,没有人看出其中的凝点。
孟蝶坐在马车上,悄悄挑起一侧窗帘,看着街道人行色匆匆的人群,听着耳边起伏不绝的吆喝声,心里想着,这一去,是否就真的不再回来了?
她的计策不仅仅是燕国内乱燕兵将退,且还有利于阿止归国,太子平是阿止归国最大的阻碍,如果太子平失势,阿止不仅归国有望,还有可能登上大统之位。
此番入燕一石二鸟也!
孟蝶命令马车缓慢而行,只想把邯郸城的一切都留于脑海里,包括这些错踪复杂的街道,古代雄伟的建筑,质朴陌生的人群……
终于还是要离开这里,一年前她费尽心思的离开,一年后却是如此的恋恋不舍,只因为这里有他的存在,一个不可奢求的男子……
突然在她心里有个强烈的欲望,如果此刻能再见他一面该多好,那怕是远远的瞧上一眼,就当留下最后的记忆。
孟蝶放下帘子,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有跳下马车的冲动,然,理智还是告诉她,虽然她重生于战国,但他们仍是相隔太远,她开始怨恨老天爷为何不收去她的记忆,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古人,或许她就不会在意他的身份,不会在意他身后的那些女人。
男人三妻四妾在这个年代是那样的平常,平常得犹如日常小事,从来没有人去质凝过,就像不会去质凝为何要日升而劳,日落而息,为何每日只须二餐一样,那己是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孟蝶怎敢去与整个天下为敌?
孟蝶正在胡乱想像之中,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到了城门,等待着士卒的检查。
孟蝶再次挑开一些帘子,瞧见城门口己排起长长的队伍,都是准备出城的百姓与商队,城门检查十分严格,因而队伍流动缓慢。
孟蝶观察了城防布局,己改成了她所提出的方式,脸上露出了笑容。
正当她放下帘子时,突然前方发生一阵骚动,接着是“的的的”的马蹄声传来,街上的百姓都伸长了脖子,孟蝶也跟着望去,只见一队铁甲兵驶来,马蹄声伴随着重甲的铿锵声,整整齐齐,震慑于耳,
“是王宫的护卫……”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人群有些骚动,孟蝶心咯噔一跳,迫不及待的于队伍中收索着人影,竟不怕被识出身份来。
铁甲兵面无表情驶过,以现代的话言,酷得毙了,在众多一模一样的影子之中,她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也是一身铁甲,然头盔上红红的羽毛,让此人格外的注目。
这不是楼园是谁?即然他在,那么赵雍呢?
孟蝶看向他的身后,果见一辆豪华无比的四轮马车驶来,马车极大,占了大半条街,八匹骏马像是踏着优美的舞步,黑得发亮的车壁晃花了眼,车厢如一间移动的房子,四周封得严严实实,但孟蝶知道,赵雍定在车内。
孟蝶心跳加速,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她微微侧了身子,把自己隐于帘子之后,其实她这动作毫无意义,外面的人本就看不到她,也未去注意这个小小的商队,及如此普通平凡的马车。
街道两边都站满了百姓,铁甲护卫拥着这辆豪华的马车行驶在宽敞的路中,不少百姓都发出了欢呼声,表示对这位新君的爱戴。
孟蝶屏住呼吸,悄悄的注视着马车从她身边行过,虽然她看不到他,然她能想像出此刻他在车内的神情,定是表情严峻,正襟端坐,闭目养神,或许还皱着眉头,对外面欢呼的百姓充耳不闻,他就是这样,在众臣及百姓面前是一幅温和的笑容,独处时,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冷。
没人会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就连孟蝶善于查颜观色之人,也无法猜出他的内心,他温柔时犹如三月的湖水,发怒时犹如万年寒冰,会随时刀剑相向,他占有欲又是如此的强,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对于这样一个男子,她为之心动,却又避之不及。
看着他渐渐的与自己“插肩而过”,她的眼前一片朦胧,正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铁甲骑士们也都勒马驻立,原本有些喧闹的街道,安静了许多,孟蝶的一颗心瞬间跳到了嗓子眼。




第113章:孟蝶入燕(2)
赵雍的马车就停在她的前侧,孟蝶缩在自己的马车里,一动也不敢动,更不敢“窥视”外面的情况,紧张得手心渗出了汗。
片刻,只听外面传来楼园的声音,
“……去相国府……”
原是他在下达命令,随后,车轮轱辘声再次响起,伴着百姓的欢呼,越来越远……
孟蝶这才缓过神来,心跳逐渐平息,然而也感到一丝失落,惆怅。
约莫等了一个时辰,队伍终于出了邯郸城,行驶在官道上,孟蝶挑起帘子,回头看着高大的城池,看着城墙上那“邯郸”二字,心纠在了一起,华策马走近,瞧着她,蹙起了眉头,
“适才赵雍马车经过,蝶不去相认,于这里后悔,又有何用?”
华的语气带着不悦,他实在不明白,明明是心悦,却又总是避之,再一次表达了对她这“软弱”举动的不满。
孟蝶白了他一眼,却不言语,长叹了口气,只听华又道,
“赵雍去相国府,蝶真有把握赵相不把此事言出?”
华之言,让蝶一怔,似乎好像她还真的没有把握,孟蝶再次向身后瞧去,仿佛听见了马蹄“得得”声,还有黑压压的铁甲兵向她冲来,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华之言真的灵验了,赵雍去相国府就为拜会赵相不愿言起的那位食客,然而终是晚了一步,当赵相在赵雍的追问中不得不言出此人的身份时,赵雍只觉头顶上一个惊雷,震得他一双俊眼瞪得如铜玲,呼的从席位上站起身来,拂袖而去,令赵相半天未回过神来。
官道上马蹄阵阵,扬起的尘土盘旋于半空之中,久久不散,赵雍戴着一顶沙帽,策马奔在最前例,在他身后的是楼园和一队铁甲兵马。
“驾!”他不停的抽打着马儿,心思焦虑,远远的把众人甩在了身后。
终于,他看见了一行商队,与赵相描述相似,心里一阵喜悦,然,此商队却是相向而来。
赵雍勒紧马绳,马儿瞬间停了下来,赵雍高坐于马上,厉声道,
“可是赵相派出入燕的商队?”
商队护卫听言立马警惕起来,抽出了身上的佩剑,此番入燕乃秘密行事,此人为何得之?
正在这时,身后的楼园等人赶到,
“大胆,此乃赵王,还不下马行礼?”
商队护卫不识赵雍,不过瞧着身后的铁甲士卒,顿时明白过来,纷纷下马行礼。
赵雍不予理会,翻身下马,直奔马车,然而,当他嗖的挑起车帘时,里面空空无己。
不悦的皱起了眉头,猛的转过身来,怒眼看向商队众人,
“人呢?”
只见一人战战兢兢的上前,跪拜于赵雍脚下,
“孟君己离去,留一文书,吩咐属下交于相国。”言完,颤抖的从怀里拿出一份帛书,双手呈上。
赵雍接过,拆而观之,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一行丑陋无比的字,
“赵相亲启,鄙人拜上:今番入燕,祸福不知,某思之,一行众人,恐败其踪,故散之,某只身前往,可避敌耳,某深受赵王之恩,赵相之惠,此行,必不辱使命,他日归赵,再拜恩惠。”
赵雍看完,只觉胸口怒气难平,握紧拳头,紧抿双唇,放眼望着漫漫黄沙的官道,弯弯曲曲直达天际,那还有什么踪影,突然,他一拳击在车壁之上,发出“咚”的巨响,指节上渗出丝丝血迹。
“君上!”众人跪了一片……
话说孟蝶,弃了马车,散了众人,与华一幅游侠打扮,策马于官道上,星夜兼程,只为早些赶到燕都蓟城。
燕国位于中原北地,蓟城在今北京一代,越往北越有一种荒凉之感,燕国与中原各国相比,文化武力皆落后,其国力为七国之未,百姓耕种还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全国持戟者仅有三十万,在战国中期,燕国才开始有所发展。
战国游侠众多,各国之间互相“游窜”,因而孟蝶两人顺利通过各个关卡,行了十来日,终于来到赵燕边境,官道变得凹凸不平,村庄,城镇皆为荒凉,孟蝶突然忆起历史上著名燕国荆轲刺秦事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悲壮的一幕仿佛都呈面于眼前。
又行了十日,两人终于立于蓟城城下,抬头仰望着高高的城池,孟蝶心里想着,阿止,这就是你生长的地方吗?
蓟城虽未有邯郸的繁华,却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都城,街道宽阔,人群川流不息,车马交错而行,市井之上,买卖吆喝四起,酒肆遍地,
商铺招牌旗帜高高飞扬,倒映出几分“歌舞升平”的景像。
两人进了城,寻一驿馆住下,孟蝶换了一身长袍,做儒士打扮,和华进了一间酒肆。
两人择位而座,要来酒食,一边饮之,一边观察周围详情,酒肆是这个时期,唯一聚众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听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消息,八卦,在这个信息传递缓慢,民智闭塞的古代,这些消息显得无比的珍贵,虽然有些消息往往是在事情发生数月后,才传至各国。
酒肆内剑客,布衣众多,豪放的谈笑声十分热闹。
孟蝶以为能在这里听到关于“五国围赵”的消息,却未料到众人谈论的是布衣入士的情况,只听一剑客言道,
“听闻剑客莫离因救了大夫羊肩的性命,分得食邑一处,并得赠美玉一车,美人十名,可有此事?”
众剑客纷纷言道,“然也,然也,”
另一剑客道,“这有何奇,蓟城公卿,禅世袭之位于一食客,连着府邸,美姬一并赠之,而此公自认无才,甘愿隐于山林。”
“哦?”众人听言,连连称奇。
孟蝶瞠目结舌,燕国还有这等事?
片刻又一剑客言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吾等布衣之人,终有封侯拜将之日。”
接着,众人又论起哪位权贵有惜才之举,又是如何赠地赠金,哪位布衣又是如何列入卿位……
孟蝶细心的听着,只叹燕国权贵如此重贤,国风实在与众不同。
这时又见一位布衣举着酒樽而言,
“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燕若能授贤为政,国之幸也!”
“然,然”这一言论得到众人的支持,纷纷点头称赞。
……
孟蝶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剑客,布衣皆为墨子的追随着,因为墨家极力鼓吹尧舜禅让,尊重,提拔,任用贤人,这一“尚贤主义”在当时颇为时髦之政,受到很多布衣人士的追捧,在分封世袭的战国,为这些欲出士的布衣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连秦孝公都要让位于商鞅,魏惠王让位于惠施,听闻燕王宠臣,苏代与鹿毛寿皆崇尚墨家理想,天天在燕王身边吹嘘禅让制,以至于燕王对墨家也颇为崇拜……
在战国那个特殊的时代,布衣的掘起,也意味着国家的强大。
燕国更是众多墨家子弟的天堂,因而才会有如此多的墨家剑客,布衣聚集于此,只为受到重用,封侯拜将。
孟蝶听着一直低头不语,然而,脑子里又一个计谋形成。
她并没有按照计划拜访太子平,而是终日在城内溜达,东看看,西瞧瞧,要不就是窝在酒肆里,听众剑客们畅谈之言,华十分疑惑,孟蝶含笑不语,这样过了数日,才吩咐华照着她的新计划行事。
蓟城十里之外有一条大河,众多渔民在这里打鱼为生,孟蝶入城十日后,蓟城突降大雨,此雨来得凶猛,整整下了一天一夜,河位上涨,不少临河的屋居被河水冲垮,次日,整个蓟城一片闹腾,酒肆,街坊,红馆,学院……都在谈一件怪事。
此事从市井处传出,原来渔民在河岸上捕得众多被河水冲来的大鱼,拿于市场叫卖,却无意中发现好些鱼背上居然刻有字迹,仔细辩之,是为“子之”二字。
子之乃燕国之相,颇有才贤,善玩弄权术,掌握朝堂大权,与太子平互相倾辄,此名出现在鱼背上似乎预示着什么?
再一日,又有人伐木于山林,一块巨大的石头立于山顶之间,石上刻有字:哙禅子之,燕之福矣!
又一日,修筑城墙的劳役,在土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