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落魄嫡女升职记 >

第106部分

落魄嫡女升职记-第106部分

小说: 落魄嫡女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瑶看顾左右一番后,和韩施巧两人一道,把恭人冠服脱了下来,再用剪子把缝在里衣的遗诏取了出来。

韩施巧那是又惊又喜,“遗诏,真有遗诏,这下镇远侯和二公子有救了。”

袁瑶却没有韩施巧这般乐观,道:“娘娘别忘了,皇上对太皇太后有怨,遗旨一旦昭告天下,还不知皇上会做何种应对,臣妇只能赌,赌皇上能明白太皇太后的苦心。”

正文 15814日的更新在这里

韩施巧一听心上便也急了;“那怎么得了?太皇太后是皇上的逆鳞,你不见前些日皇上杀了的那几人,就因提了太皇太后的和亲进贡之策。有太后的遗诏在,皇上面上是不能忤逆,就怕暗地里会对侯府下手。”

这些日子以来;祯武帝的阴私手段韩施巧也见识过的,韩施巧只觉毛骨悚然。

袁瑶一件一件穿回礼服,安慰道:“娘娘放心,臣妇只会全揽在自己身上,和侯府不相干。”

“瑶哥儿,我虽粗笨,但你别哄我;事故都在你身上了,你又如何脱身?”韩施巧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袁瑶和霍榷,侯府的其他人都和她韩施巧不相干。

虽说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可事到临头,袁瑶也是发憷的,要死了谁不怕的,所以袁瑶怔忡了好一会子,才勉强笑道:“娘娘方才不是也说了,就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皇上明面上是不敢忤逆的,故而面上是不能为难臣妇这么个妇道人家的,只要皇上放臣妇出了宫,不怕皇上道高一尺,臣妇也能魔高一丈。”嘴上是这般说,也只有袁瑶自己知道,今日进来怕是再也出不得宫门去了。

“真是这样?”韩施巧半信半疑道。

袁瑶再笑道:“自然是真的,娘娘,臣妇何时欺哄过娘娘了?”

韩施巧回想过往,的确袁瑶从未欺骗过她,于是便信了,“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袁瑶收拾起那些不安的心绪,道:“臣妇近不得千和殿,想借娘娘一臂之力。”

韩施巧忖度片刻后,道:“好,我知道了。”说罢,韩施巧唤来肖姑姑,“摆本宫仪仗,移驾千和殿。”

肖姑姑听罢,一惊不小,“娘娘要到外朝去?!这如何使得。”

韩施巧从榻上站起身来,一挺微凸的肚子,道:“本宫就看谁敢拦。”

再看此时的千和殿前。

白玉砌的重叠三层基台之上,千和殿恢弘肃穆。

千和殿前的腾龙驾雾丹陛两侧与月台上,群臣匍匐而跪拜。

虽说不少人已面上青白,口唇失色,还不时有人翻了白眼晕了过去,被殿前的内侍抬走,但依旧泪流满面地跪求千和殿中的祯武帝收回成命,一波倒下了被抬走,醒来又回殿前跪谏,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

这时还不是最热闹的时候,已经在千和殿前当值了两日的小林子看看天色,心中默默道:“也该是太后娘娘来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就见千和殿东侧的台阶上,太后的凤驾浩浩荡荡而来。

一干小内侍连忙跪迎。

小林子匍匐在地,不敢抬头,只见一双金丝绣翟纹的青袜舄从凤舆上下来,踩在小林子的面前过来,微微带起一阵沙尘,眯了小林子的眼睛,立时让小林子连这些个贵人的脚都不敢再偷觑了。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山呼。

太后的到来可谓是阵仗十足,气派非常,只是她方到千和殿门前便站住了,不敢再往里头一步,因上回欲硬闯千和殿被祯武帝命人送回宁寿宫的尴尬还在,太后颇有十年怕井绳之故,所以哪怕如今祯武帝势弱不得人心了,她也不敢公然进千和殿去的。

“皇帝,”太后一派集天下正义于一身的凛然,扬声道:“百官之声所传达的正是天下的民心。天下百姓一心思定,谈和乃大势所趋,纵然是天子也不可逆了民心。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皇帝!”

祯武帝从千和殿内出来,站太后跟前,瞥殿前月台上的百官,嗤笑道:“就他们这些个连一斗米要多少钱都不知的伪道学,代表民意?”

太后脸上一阵讪讪,又道:“且不说他们,就说如今两军阵前。镇远侯无能,节节败退,让蛮夷入我大汉如同无人之地,这等尸位素餐,只管自己能全身而退的东西,皇帝不杀之而再定能者待之,还留着做什么?”

祯武帝两手背负在后,此时不禁紧握成拳,一直垂首弓背的御前总管太监王永才就见祯武帝的拳,指节泛白青筋暴露。

“常言,双拳难敌四手。镇远侯以不足三十万人,敌蛮夷五十万,岂有不败的道理。就是诸葛孔明在世也难做无米之炊的巧妇。”祯武帝虽已尽力压制心头的怒火和暴戾,可话说到此,到底也泄漏了一二,一时脸上微微狰狞,让太后不禁被他的那份戾气给镇住了,下意识地退后了两步。

可祯武帝步步紧逼,又道:“如今镇远侯在阵前拼死阻拦蛮夷,带领这百姓逃亡,也使京城不能一时受蛮夷践踏,倘若朕此时将他召回杀之,那才是逆民意,寒了天下人的心。”

就在祯武帝和太后针锋相对之时,袁瑶和韩施巧到了。

后宫的仪仗自然是不能到这里来的,可韩施巧仗着自己的有孕在身,到底没人敢使劲拦她。

可到了千和殿的三层台基下,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再往前了,袁瑶对韩施巧道:“娘娘快请回,到了这娘娘就不便再往前了,而臣妇却能凭遗诏进去,无人敢拦的。”

韩施巧那里放心的,“你勿用劝我,你我姊妹一场,如今我虽不能给你富贵荣华,可到底也不能大难临头,让你一人独自而对的。”

袁瑶明白韩施巧的心,可此时多一人随她一道去,只会多让一人随她赴死而已,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袁瑶便糊弄道:“娘娘,你随臣妇前去,只会让臣妇一条挑唆后宫干政的罪名。可要是娘娘不随臣妇去,臣妇宣完遗旨便能脱身了。”

“这……这……”韩施巧一时也没了主意。

袁瑶艰难地扶着腰跪下,“请娘娘离去。”

韩施巧又是焦急,又是心酸,又是不安的,最后她指了肖姑姑和几个得力的内侍,“你们扶送夫人上去,宣完旨意,你们要全须全尾地带回来,如若不然,拿你们是问。”

“是,娘娘。”肖姑姑领头应罢,就扶起袁瑶来,目送着韩施巧的仪仗离开。

韩施巧到底不肯离远,只到西六宫的夹道处张望,看着身子笨重的袁瑶在肖姑姑的搀扶下,两手高捧遗诏过顶,边艰难地踩着台阶一步一步而上。

“霍门袁氏奉太皇太后遗诏前来。”袁瑶走一步,鼓气全力喊一声。

袁瑶高亢清脆的嗓音,回荡在千和殿四周的空旷之上。

跪在丹陛两侧的官员听闻,起先是震惊,后听清是太皇太后的遗诏,一时便纷纷退开,让袁瑶通过。

等到袁瑶登上三层的台基走上月台,早已气喘吁吁。

百官都不禁起身张望,只见一位身怀六甲的夫人高捧明黄绸缎前来。

袁瑶微微挣脱了肖姑姑搀扶她的手,几番深呼吸吐纳,稍稍平稳了气息后,独自一人依然毅然走向了面露晦气的太后和眉头紧锁的祯武帝。

“太皇太后遗诏。”袁瑶面上不畏太后和祯武帝的威仪,将高捧的遗诏向前再一递。

祯武帝双唇紧抿,望着着袁瑶由远而近,,最后目光紧盯那份遗诏,面上看着平静可那紧要的牙关,让祯武帝的两颊不住抖动。

天子之威,到底让人敬畏,袁瑶胸膛的心擂动如鼓,但袁瑶逼着自己不可退却,和祯武帝做无声的较量。

祯武帝最终还是让自己隐忍了下来,一掀龙袍前下摆,慢慢跪下。

太后此时恨不得吃了袁瑶的血肉,脸面气得都扭曲了,可就连祯武帝都跪下了,她不能不跪了。

见状,袁瑶慢慢展开遗诏,蓄了气力,高声宣读道:“太皇太后遗诏:老身侍奉三代君王朝政,自兴文帝起便以‘以民养息,无为而治。’为根本,才有我大汉今日之国力,可到底根基尚浅。老身知道,皇帝一心抗胡,可胡丹历来骁勇善战,我大汉这些年来却疏于军务,怠于选拔良将,贸然与之开战定将诸位先帝所积蓄下的成果毁于一旦,故而老身一直压制着皇帝。”

听到此处,不少老臣,特别是内阁众位大臣,顿时痛哭流涕,跪爬到袁瑶跟前,“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此起彼伏地唤着。

而祯武帝紧握成拳的掌心,早被他的指甲深陷,一丝丝血红渗出。

袁瑶稍顿,复吸几口气填了胸腔,再度大声宣读道:“可强国之路,到底是为一雪国耻,令四方臣服。老身自知命不久矣,不能看到我大汉征讨蛮夷之雄风,但老身敢肯定,此之扬我国威壮举,定在我孙儿宋渊手中得以实现。”

到此,祯武帝全身一僵,一直低垂的眼眸慢慢地抬了起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一时便不可掩盖眼中的缓缓继续而起的水汽了。

祯武帝嗫嚅道:“奶……奶。”

“皇帝不再是雏鸟,也该放手让皇帝高飞。老身立下这份遗嘱交予镇远侯,正是令他适时斩断皇帝的束缚,助皇帝展翅。”

这道遗诏无疑是将祯武帝身上的最后一道枷锁给斩断了,在场的都知道,真正的祯武帝时代要来临了。

正文 15915日的更新在这里

遗诏宣读罢;袁瑶将遗诏小心对折,双手捧起。

此时千和殿内外陷入诡异的平静中,不论是太后或是在场的那一个人,脸上都是难以置信。

太皇太后竟然留了这么一道遗诏,那意味着以后不管是太后又或是其他的什么人;都不能再约束祯武帝。

唯独祯武帝面上一片平静,他缓缓站起,那君临天下的气势愈发了。

袁瑶垂首躬身,双手献上遗诏,“皇上,霍家愿为皇上血染沙场,拱卫汉室江山;誓死效忠。”说罢,袁瑶扶住腰腹,艰难地跪在祯武帝面前。

祯武帝拿过遗诏,心中百味陈杂,那些曾经被压制的日子,那些壮志不能酬的抑郁,说从来不曾怨恨过太皇太后,他却是连自己都骗不过。

他比太后更为怨怼太皇太后,只是他都掩藏了起来,不为人知。

可今日一道遗诏为他斩断枷锁,却又让他的怨和恨,不知该何去何从了。

“不可能。”一旁因震惊而失神的太后,终于回过神来了,猛然站了起来,不想踩着遮膝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太后顾不上自己的狼狈,一指跪在地上的袁瑶就发难,“若遗诏是真的,也只会在镇远侯手中,镇远侯绝不可能会给你这种人,所以这道遗诏绝对你是伪造的。”

南阳伯王諲等人一听太后发难了,那里会不响应的,也起身向袁瑶问罪。

“就是不论这遗诏的真假,偷取遗诏,也得先治个死罪再论。”王諲喊道。

“对,杀了她,胆敢窃取遗诏。”应和之声一片。

而和南阳伯一党历来不对盘的内阁党,若是往常有人胆敢质疑太皇太后的遗诏,早便和王家党针锋相对起来,可奇怪的是他们却没有丝毫动静。

于是不少人看向内阁首辅马殷,只见马殷此时闭目做思虑状,王諲等人对遗诏和袁瑶的质疑还有发难,他都似未闻。

见状,那些以马殷唯马首是瞻的内阁党,便也只得都作罢,静观其变。

马殷当然不去掺和了,他虽曾拥护太皇太后,可到了如今他也亦有自己的私心和野心了。

这道遗诏对他马殷也是十分不利的,这遗诏一旦得以承认,从今往后他便失去了可义正言辞对祯武帝进行制约的由头了,就意味着他手无法再和祯武帝抗衡,也意味着手中的权利会被慢慢剥夺。

所以这遗诏若是真的,对他马殷弊大于利。

可马殷又自诩非奸臣贼子,故而他不会和太后等一道同流合污,质疑、抨击、诋毁遗诏的存在。

马殷这是要坐山观虎斗。

以太后为首王家党的咄咄逼人,以马殷为首内阁党的明哲保身,这些袁瑶都看在眼里,可她比他们都看得清楚,这份遗诏对祯武帝有利,只要祯武帝希望这份遗诏是真的,哪怕遗诏是假的,那也是真的。

所以袁瑶从容面对那些跳出来指责她的人。

“太后质疑遗诏的真伪,那臣妇就先证明遗诏到底是真是假。”说罢,袁瑶又垂首向祯武帝道:“回皇上,侯爷出征前,将遗诏交给臣妇的夫君,并告诉臣妇夫君,太皇太后的遗诏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给了侯爷,另一份在尚书署第八御库房的第十一架内存放,以做存档。皇上可派人前去取来,验证臣妇手中遗诏的真伪。”

“好。”不待祯武帝说话,太后便迫不及待道:“南阳伯、周阳伯,哀家令你等前去取来存档。”

王諲和王允匆匆应了话,他们的爪牙随跟上,就往尚书署跑去。

途中王家兄弟慌忙中一个踉跄滚下丹陛,跌得不轻可两人也不去理睬身上的伤痛,一瘸一拐亦要奔尚书署去。

一时间,太后想捷足先登,毁掉存档,就成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了。

祯武帝紧忙道:“顾敏何在?”

就见带刀侍卫中走出一人来,“臣在。”

“朕命你前往尚书署护送太皇太后遗诏存档前来,若有人胆敢对存档意图不轨,可先斩后奏。”祯武帝令道。

“臣领旨。”顾敏得旨,带着御前侍卫奔赴尚书署。

太后知道祯武帝发狠了。

事到如今,就看到底谁能得手了。

成败在此一举,祯武帝一时也难掩焦虑,来回踱步。

这时就听袁瑶小声道:“皇上真正的遗诏存档,在尚书署,第六御库房,第七架,趁现在赶紧让人去取。”

袁瑶虽已尽量压低了声音,可到底太后和祯武帝是站一处的,所以祯武帝听到了,太后也听到了。

“你……”太后此时恨不得有把刀子,将袁瑶斩杀当场的,可到底还是毁掉存档才是要紧的,于是赶紧道:“真正的存档在尚书署,第六御库房,第七架。”

太后这一嚷不清不楚的,不少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而祯武帝在一怔之后,立时明白袁瑶原先说的不过是调虎离山,此时说的才是真的,立时喝道:“谁敢擅离千和殿,杀无赦。”

“是。”御前侍卫一下子就包围了千和殿上下。

等王家爪牙反应过来,已出不去了。

祯武帝回头命司马空,领一队御前侍卫前去尚书署第六御库房的第七架取来遗诏存档。

看着司马空带着人离开,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