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落魄嫡女升职记 >

第167部分

落魄嫡女升职记-第167部分

小说: 落魄嫡女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家大郎拿起了字据一看,顿时就怒了,“混账东西,你当我等是来打秋风的吗?没听说过外孙孝敬外祖父还要立字据为凭的,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婆子立马就苦着脸道:“哎哟,三位舅老爷息怒,这不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嘛。虽说如今我们府里也是二奶奶当着家,可二爷和二奶奶到底也是分了家出去自立门户的不是,这边府里的钱账都不同那边府里的相干。这才有了立字据新规矩,分清楚两边府里银子的去向。三位舅老爷也别急着火了,瞧清楚了这虽是字据,可不过是写着银子的用处,也未说是赊是欠的不是。”

冯家三兄弟细一看,果然是,可细一看又不得了,“才九十九两银子?”

婆子又笑道:“我们二奶奶查了先头太太的账,知道太太每年都给一百两银子凑份子的,二奶奶是小辈不过越了过去,减一两才是道理。”

一时冯家三兄弟又哑巴吃了黄连了。

因着霍夫人面上每年是只给娘家一百两银子说是凑份子给冯老将军办寿宴的,可暗地里那回不是八百上千两地给。

而在外头外孙给一百两凑份子也不少了,可回去若是按人头分,老爷子得四十两,他们兄弟三房人才各得二十两,这都够什么使的。

但也没外孙子拿大头给外祖父办寿宴的,传出去他们这些做舅舅的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所以兄弟三人虽嫌少,也没的道理开口让再多拿银子的。

见冯家三兄弟犹豫不决的,婆子就催促道:“三位舅老爷赶紧按了手印,奴婢也好到账房去支银子的,要是迟些时候了,外头铺子的掌柜来对账,还不知什么时候账房才得空给称银子的。”

冯家三兄弟只得都在上头签押了。

婆子拿着字据就往账房去称了银子封好,冯家三兄弟拿了银子和米粮就走了。

晚上回威震府里,霍榷亦从小祠堂里回来用饭,袁瑶就将今日冯家来要银子的事儿给说了。

霍榷道:“就该如此,他们只当我们家给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且最是会得寸进尺,可一到有了事儿就别指望他们能帮上一把的,让人寒心呐。这样的事儿以后怕还会不少,他们来了你不要不给,但给也不要多,还要他们回回都立字据,日后我自用处。”

袁瑶点头应道:“我记下了。我也是怕好心没得好的,以后还被倒打一耙这才留的心眼儿。”

也不袁瑶和霍榷小人之心了,此时再看冯家的态度就知没多此一举的。

就说这冯家三兄弟回了大将军府,没有不抱怨的。

冯家二郎就道:“大哥,在妹妹面前就算了,可在一小媳妇跟前也受这窝囊气,不觉着憋屈吗?”

大郎道:“哼,她一个年轻小媳妇的,要拿捏她还不容易的。明儿二弟妹和三弟妹寻个由头一道上威震府去,那边可是她自己的家,我看她拿什么由头让立字据的。”

三郎也附和道:“霍榷那小子,每回就给点鸡零狗碎的,只拿我们当叫花子一样的打发,好个吃里扒外的白眼狼,也不想想当年要不是我们护着他们娘俩,到如今都不知道他坟头上的草多高了。”

这兄弟三人所谓的“护”,全是马后炮,知道有事后就闹上门去,得了银子又闭了嘴,坐等下回霍夫人和霍榷在霍老太君跟前又受了委屈。

而他们口中的鸡零狗碎,霍榷每回都给五十两银子,同往日里霍夫人的成百上千的比自然是不能比的,但也不少了,还耐不住他们一回一回地来,次数多了也不是一笔小数了。

可见这冯家兄弟都是什么人的。

只是二郎一时又迟疑了,道:“霍榷那小子装聋作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要是大嫂和弟妹过去了落了没脸,我们家也不好看吧。”

大郎理直气壮道:“敢给不好,爹在朝上参他一本对长辈不敬,就够他受用的。”

三郎也同意道:“也该给这小子一个教训了,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的。”

翌日,等霍荣衙门去,霍榷又到小祠堂去了,果然三位舅母就来了。

打的是佑哥儿试周时,一家子不得闲不好来,如今才得了空来给佑哥儿见面礼的旗幌,也不来镇远府只到威震府的。

什么那时候不得闲的,是怕备不上礼,在人前没得脸罢了。

白日里头,袁瑶都是在镇远府的,见宫嬷嬷亲来回这事儿,袁瑶原是要回去待见的,一来见霍老太君不高兴的,二是脑中转了转有了别的主意,便没动身。

袁瑶只招了宫嬷嬷来说:“都小心伺候着,不许怠慢了……”后面的话就小声在宫嬷嬷耳边交待的,没谁听清楚的。

宫嬷嬷得了话就回那边府里去了。

到了威震府这边,就见苏嬷嬷撑着伞跟在佑哥儿的轿子边,后头跟一只稍大点的老虎和一只幼小的老虎,走在雨里往追远堂去的。

轿子里佑哥儿手上还抱着一只波斯猫,钻出轿的窗口,指着两只老虎,“落汤喵。”

宫嬷嬷就上前道:“夫人让妈妈带佑哥儿到那边府里去,这事别让佑哥儿掺和的,怕到时有什么说不清楚的。”

苏嬷嬷也不喜欢冯家人,得了话就让人回头转向外头去了。

佑哥儿知能去看他娘,高兴地直拍小手,“娘,肉肉要娘。”

宫嬷嬷等苏嬷嬷和佑哥儿走远了,这才又往追远堂去。

进了追远堂,宫嬷嬷忙蹲福,道:“让三位舅太太久等了。”

这三舅母朝宫嬷嬷后头瞧了瞧,没见什么人的,就有些不悦了,又想起冯环萦没少在她这做娘面前提起袁瑶的霸道,便冷笑道:“你们家夫人呢?事务有够忙的,连我们都不得空见了?”

宫嬷嬷那里会听不出来的,只是装疯卖傻的,“可不是,这鬼天儿真不得了,这雨一下又是一个停不住的,那边府里老太太腿脚毛病又犯了,正不痛快呢。也是公爷信不过旁人,等太医来了,我们夫人又要守着等老太太施了针问症源,又要看方子,捡药煎药,都是我们夫人亲自操持的,如今还真是分不开身的。”

“你……”

人就是为了侍疾才到的那边府里去的,没得道理就为了你们三个来就撒手不管的,所以就是精明如大舅母和二舅母都没话说的,更别说冯环萦她娘这样浅薄没眼色了的。

宫嬷嬷故作没瞧见冯环萦她娘的脸色,又道:“我们夫人说了,佑哥儿年纪还小,试周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得三位舅太太就挂就已是他的福气,要不是那边府里的老太太跟前陪着,离不开,少不得要来给三位舅太太磕头才是道理。”

冯环萦她娘还要说话,但被二舅母给拦住了,就听大舅母笑道:“百行孝为先。佑哥儿小小年纪便懂了,那才是福气的。”

宫嬷嬷笑着就把话往佑哥儿身上一气说去不回头的,把那三人给急得,好不容易才把话往冯老将军身上提了。

“……这天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头,不说你们那边府里的老太太,就是你们伯爷外祖父身上也落了不好。”二舅母道。

宫嬷嬷一听,知道终于来事儿了,可也不好不接话的,就问道:“老太爷如何了?可请太医瞧过了?给我们老太太看的太医里头倒有几位好的,若是用得上我们伯爷就亲上门去请的。”

大舅母心里冷笑暗道:“等的就是你这句。”于是嘴上就说了,“只是年纪大了,年轻时沙场上的旧伤复发,一直给一位太医瞧的也都挺好的,只这回有些棘手,说是要根上好的百年老山参做引子才好。这不是听说你们伯爷正好有一支,就来问问了。”

宫嬷嬷不禁暗暗咂舌。

好的百年老山参少说也要五六千两银子的,最难的是有银子那也不是满大街能有得买的东西。

这冯家是打算狠咬威震府一口,让袁瑶和霍榷大出血的。

正文 24122日的更新在这里

第三七回急功近利(三)

可就是明知道人要你大出血的;你还不能不给;且还得给人说的上好百年老山参。

像威震府这样的人家,谁家都有几支上好的人参,可上好的百年老山参这样的好物就不见得家家都会有一支,这种东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人来找,开口就说你们家里有这样的好物;倘若给的不是她们说的上好百年老山参;也不管你们家是真有还是真没,她们前脚出大门,后脚就能嚷得满京城都知道威震伯不孝,隐藏好人参,也不拿出来给外祖父救命。

这里头的弯弯道道,宫嬷嬷是多少年的人了,又在宫里半辈子的人了,自然想得比谁都清楚的。

虽心里急,宫嬷嬷脸上也不显,一面暗地里打发丫头巧喜到那边府里回袁瑶,一面拿话说着拖延时候。

那边府里袁瑶一听巧喜说的,只笑了笑,让人随手切了半根新鲜的人参片包了起来,对巧喜又小声地吩咐了几句,就让巧喜回威震府了。

而宫嬷嬷这边也拖延了好些时候,三位舅母也觉察出味儿来了,冯环萦她娘最先发难。

“好大胆的贱东西,问你们夫人要人参,你就东拉西扯的故作玄虚。怎么?是不是你们夫人舍不得给,要是舍不得,我们也不是强人所难的,另寻别人问去。”冯环萦她娘作势就起身要走,要吓唬吓唬威震府上下的。

然宫嬷嬷是什么,能被这样的雕虫小技给镇住了,就不是能从宫里死里逃生投靠霍榷的人了。

只见宫嬷嬷依旧笑脸盈盈,道:“三位舅太太也说了,奴婢就一贱东西,不说上好的百年老山参,就府里的一根杂草都是伯爷和夫人的,那里有奴婢们这样的贱东西做主的道理,自然是得回夫人才是。”

“那你就去回呀,在这废什么话的,当谁都是闲着没事来说闲话的。”冯环萦她娘指着宫嬷嬷道。

这时宫嬷嬷也瞧见巧喜回来,知道袁瑶有法子,也不拐弯抹角了,道:“舅太太别急,已经打发人去回我们夫人了,这不是回来了吗?”

听了话,巧喜两手捧着一托盘,上头放着一精巧的琉璃小钵,进来了。

大舅母和二舅母各自的眉头就拧了起来,心说:“什么时候就打发的人去,我们怎么都没瞧见的?看来这袁氏身边倒有不少得用的人。”

巧喜先蹲福,口齿伶俐道:“回三位舅太太,因着奴婢到那边府里的时候,老太太施针正是要紧关头,奴婢不好扰了,就等了一会子,让三位舅太太久候了。”

冯环萦她娘最是耐不住性子,巴不得袁瑶立马就说没上好的百年老山参,好让她奔出门去就说不是去的,于是道:“少说些没用的,只说你们夫人到底给不给好参。”

巧喜端着东西,先冯环萦她娘又欠了欠身,“三位舅太太别急,听奴婢说来。三位舅太太也是知道的,那边府里的老太太也是因着雨天身上也是不痛快了好些时日了,太医来看说也是得用上好的百年老山参入药。正好我们府里就得了一支还用泥养着的,我们夫人自然就拿了过去,给老太太配药。”

这三位舅母一听,就没话说了。

不说亲祖母和外姓的祖父,那个更亲的,就说个先来后到。

人说了,人参有,只是先给霍老太君用了,你们这些后来要的,迟了,没了。

这样一来,就是她们三人没得东西,也没的道理出去说三道四的。

只是冯环萦她娘却还是不服,就道:“百年的老山参少说也有人小手臂大小的,你们老太太就一气子就都吃完了?”

巧喜就像料着这些个厚颜无耻的会这么问,就又笑道:“那里能的。虽说人参是上好补身子的良药,可就是入药也是有个量的,没有一气子全用了的道理,那时就怕是伤身了。”说着就将手里的东西往前稍稍一送,“这些就是我们老太太拿去入了药还余下的。我们夫人说了舅太太们也是来的巧,不然这些个也没有了,夫人打算用来炖汤给公爷和伯爷调养用的。”

冯环萦她娘不信,就自个打开了那个琉璃小钵。

只见里头一片粘连着一片的雪白参片。

“怎么成这样了?这样谁还瞧得出来到底是不是上好的百年老山参的?”冯环萦她娘有些瞠目结舌道。

巧喜心里冷笑道:“夫人说了,就是让你们瞧不出,才切的。”面上巧喜又道:“这不是正因我们老太太要入药的,才切成片了。舅太太放心,我们老太太用的东西还有假的不成?”

“可这……”冯环萦她娘还想纠缠,但一时也想不出话来说了。

大舅母和二舅母就比她瞧得清楚了,知道再为这人参纠缠下去没结果了,便又道:“果然是我们来得巧了,不然就白来一趟的。三弟妹还不快收下的。”

这边二舅母又道:“这人参有了,就缺半扇灵芝……”她这话没说完,宫嬷嬷就率先道:“还缺灵芝?那我们府里就没了。”先把她们的话给堵了,不然又出来个听说威震府有,又得吃个暗亏的。

二舅母一听这话果然脸上就不太好看的,只大舅母笑道:“也是知道的,灵芝这样的灵物那里是人人家里都能有的。昨个儿,你们舅老爷倒是瞧见有卖的,只是要价太高,非三千两银子不卖的。可家里一时不凑手只两千多两现银子,还差七百多两的,正犯愁的。”

宫嬷嬷听了就知道该做袁瑶吩咐的事儿了,面上忙佯装紧张道:“这等灵物想要的人可不少,而且还是给冯老太爷用的,越发不能迟了。巧喜赶紧到那边府里回夫人去。”

“是。”巧喜放下手里的托盘,转身就小跑出去了。

三位舅母就高兴了,总算让他们抠出七百两银子了,让袁瑶和霍榷心疼的。

于是三位舅母就耐着性子等着。

好半天后,巧喜一脸怯怯地从外头进来了,喘着大气,回道:“那……那边府……里,老太太行完针却……身上越发不得劲儿了,正生气,我们夫人又要哄劝,又要问太医道理的,真是拿刀子劈开八瓣都不够使的,奴婢才一进屋子给夫人回话就被老太太揪着就是一顿教训的。我们夫人也得法子,就让奴婢来问宫嬷嬷,看你手上还有多少能动的现银子,都给了舅太太使,要是不够的,舅太太说个卖灵芝的地方,等我们夫人得闲了亲自去买了,让伯爷送到大将军府去。”

那三位一听就迟疑,她们那里知道有什么卖灵芝的地方,不过是她们信口说来的,真让袁瑶找去就等着穿帮落没脸的。

于是二舅母忙道:“一来没有让外孙破费的道理,让做舅舅舅母的置于何地的。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