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之林海 >

第54部分

红楼之林海-第54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某地某女得了甄大人的青眼,留情一夜以致珠胎暗结生下一女云云,甚至连林如海迟迟不到任都传成因为路上捡到了这个女儿,留心查访其母的缘故。那个命数神奇的女儿如今寄养在林如海林大人的府上,而远在金陵的甄家老太太听闻后不但责骂了儿子一顿,还派人送了不少各色衣料小女孩的玩意儿之类到林府,更添了不少银两,只是知道徒景之在,不好派下人过去招眼,全凭林府为甄家姑娘配置丫鬟婆子之类的就是。甄老太太又道自己年纪大了,不然一定亲自抚养这个苦命的孙女儿,唱作俱佳,将那认亲的戏码演得齐全。

如此英莲便是甄府小姐甄英莲了,她转眼间从被拐卖的孤女成了高门贵女,可她已然记事,知道全是因为林大人和徒老爷要让她陪伴林姑娘才有这等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她又是个实心的,虽是此后处处和黛玉一样待遇,两人姐妹相称,相处甚欢,但在黛玉面前,英莲只当自己是个婢子,对待黛玉更是全心全意。

====================================

作者有话要说:哎呀(躺倒)累死我了,这个大招不错吧!昨天写到5000字的时候,你们知道我有多想标个(上)发出来啊…………

(爬起来敲门)快递来了!这回是个大包裹,你们都要留言签收!!

82第 82 章

第八十二章竹马青梅春日长

英莲虽是翅儿想要调/教,大些好卖了挣钱的;可他自己肚里没有多少墨水又没有恒心;养了两年看着英莲样貌好看,养起来费神又费力的,就想着打扮一下卖给妓馆算了;没想到竟被黛玉和徒景之碰上,因缘际会之下;甄家姑娘从此在林府长住。甄应嘉得了这个由头;不时借着看女儿的名义过来向太上皇请安;四时节礼不说,各色书画、珍宝、古董之类更是搜罗了送来赏玩。看在外人眼里,便成了“连深得太上皇器重的甄大人都要巴结今上的老师林大人,可见新帝的帝位如何稳固”云云;到让几个江南地方上对景仁帝还有些摇摆的竟收了心安心做事不提。

自英莲来到林府,几个孩子叙了长幼,英莲比林忆还要大上一岁,由此便是徒七、英莲、林忆、黛玉的排次。待红菱给甄家姑娘安排下大小丫鬟和侍奉的嬷嬷,又张罗着给她备下了四时衣物,林府虽大,也不另选地方,就将她安置在黛玉的院子里的,正合两个小姑娘的心意。诸事停当,方才寻了个吉日,让英莲跟着黛玉到了书房去拜见老师。

贾化贾雨村自丢了陕西某道某府知府的官,“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便要学先贤游览天下胜迹。他先到了金陵,正巧甄家在为甄大老爷的幼子甄宝玉找西席,他这般中过进士有些傲骨的,在一干争相应聘的人中最是打眼,得了留守金陵的甄家二爷的青眼,将他聘为西席。可教了不到半年,贾雨村便请辞,实在是甄老太太对这个小孙子爱护备至,这孩子读书上虽有些灵气,可每每上学必得两个女孩跟着方才能够安心不说,做老师的偶尔问责几句,回去便对祖母哭诉,那甄老太太往往派人传话,将甄家二爷叫过去大骂一顿,到让贾雨村更不好自处,将将过了半年,实在忍受不了,遂留书一封一走了之。

到了扬州,正赶上林海到任不久,林府也要请西席。贾雨村深知新任盐政自然比貌似荣升实为夺职的体仁院总裁有实权得多了,正好林海府上一个门客与贾雨村是旧识,就将他荐至林府。林海和徒景之与贾雨村谈了一席话,见贾雨村器宇轩昂,肚子里也颇有墨水,又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问了问过往,贾雨村一概不隐瞒,只道自己做官时的确对下行事太急又不懂得上下打点,被革职也属自然云云。回到后堂,林海还在沉吟,徒景之却道:“此人虽然可用而不可信,不过经历倒是正好,林忆是个好动的,正得有些经历的方能压住他。”林海也知自己当初得周游天下的朱轼教诲,受益良多,如今他初到扬州,来自荐的举子不少,出过扬州城的却没几个,贾雨村虽然目光闪烁,又是被吏部革职的,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朱轼当初不也是被夺职之后方才周游的么?便将贾雨村留下了。

贾雨村自己到没想到除了徒七和林忆,还有一个女学生,好在他也知有些人家将女儿充作男孩教养,也不吃惊。倒是教了几个月下来,黛玉进度比林忆快了好多,得了不少老师的赞誉。贾雨村也知徒七公子志不在科举,林姑娘再好也是女孩,自己的重点对象是林公子,便使出浑身解数,尽量深入浅出又联系实际,总算让林忆对四书五经不那么抵触,多少安下心来读书。

却是腊月放假,待过了个年回来,书房里又多了一个小女孩,下人说那小女孩是甄应嘉甄大人的女儿,因与林姑娘交好,便留在府里了云云。贾雨村是在甄家做过西席的,有人找他问询八卦,他也只是含糊过去。单有一日叶澄观来找他,摒退众人,开门见山,只道贾兄当初能入京会试,全凭姑苏阊门甄士隐的相助,只不知对甄家的事情知道多少?

却是进得了林府的人,锦衣府必得将其过往查的清楚,甄士隐家的往事虽然十天半月的查不清,徒景之又存了个将英莲留在黛玉身边的意思,便将甄应嘉拿出来做由头。可即使阊门大火十不存一,锦衣府的人广撒网勤调研,终究挖出有几个老人还记得当初英莲走失,甄家夫妇的嚎啕之状,待叶澄观将其与文社里的甄士隐对上号后,甄英莲的身世也就明了了。只是暗中身世虽明,一来明面上英莲已经是甄应嘉的女儿了,二来甄士隐抛下老妻封氏修道去了,封氏又回了娘家依傍父亲,如今也还算安稳度日。林海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将英莲生母找个由头接到一起,让她们母女团圆,徒景之却想得多,只道既然寻到英莲生母所在自可安心,且过几年看看金陵甄家的表现,倘若诸事安好自然万事皆可,倘若有事,只怕封氏这里还是一步可用之棋,便道这事就这样了,不许再提。

叶澄观来得林府,林海视他为臂膀,又有朱轼的担保和过往的情分,过了些时日便将徒景之的身份告知,且逐渐将公务上委以重任。叶澄观吃惊之余,倒想起当日林海写信就是为了这个徒老爷,他在京中蹉跎几年早就看开,又真心将林海当做朋友,又感激林海、朱轼和苏锦华的恩情,更兼自己虽没有官身,可林海对他如此信重,渐渐在扬州城里,人人都知道他乃是林大人第一得用的门客,便更存了以国士回报的意思。

甄英莲的身世,便是在林府,也只林海、徒景之和他知道而已。可贾雨村的过往被锦衣府梳理了之后,叶澄观便找上了贾雨村。贾雨村当年穷困潦倒时在姑苏阊门外的小庙寄住,得了甄士隐的襄助方能入京会试。可那时他专心读书,与甄士隐相交也不过是吃酒论道,内宅之事实在不知,叶澄观如此问询到让他心里起了疑惑。不过他也是个聪明人,也算游历不少地方有了些见识,林府上下人等礼法规矩比之累世大族的甄府还有过而无不及,如今自己的过往又被晾了出来,他心惊之余却更存了要讨好的意思,便顺着叶澄观的意思,和盘托出往事,还强调了不知道甄家内宅之事,让叶澄观深为满意。

林府的书房如今越发热闹,英莲认的字还不多,黛玉便自告奋勇要和英莲姐姐一起认字读书,可如此她的进度便慢了下来,黛玉自己自是不当回事,她有了英莲这样的好姐妹,就连徒七和林忆也要靠边。可她这边每日里当个小小先生,高高兴兴地教英莲写字,两个女孩在书房一角亲亲热热地并头写字,不时娇笑连连,那边却惹恼了一个人。

往日里林忆进度慢些,徒七总有大把时间和黛玉玩闹,他深知自己读书无用,也和林忆一样喜欢格物之术超过四书五经。他在京中林府得了些彩工坊老人的教导,对织染调色很是感兴趣,连带着内宅的胭脂花色也起了兴致,到了扬州,自己无事之时,把行宫里的花花草草弄了来,每每弄出些自以为新鲜的花色,便要拿给黛玉赏玩。那时见了黛玉给林海绣的荷包,虽是花色最简单的万字纹路,可也透着十分的精致。因着黛玉还在母孝中,过年时他给黛玉调了好几种素色胭脂,方得了黛玉“有空时给你也绣个荷包”的言语。

可黛玉本来最粘七哥,自从来了个甄英莲,就把七哥丢到一旁。她绣工虽好,可又哪里愿意每日拿出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开年进书房读书以后,更因在英莲面前充作小先生而十分得意,学着父亲当初的样子,每日里准备纸笔,又央求徒景之写大字,好给英莲临摹用,忙忙碌碌却很是快活的样子,至于给七哥的荷包?虽不曾抛到脑后,可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绣出来。

英莲本就喜欢黛玉,见黛玉对自己学字读书如此上心,便也拿出十二分的功夫来,每每写好了一张纸就要让黛玉检查品评方能安心。可这样便占去了黛玉的时间,徒七心里便有些不高兴。

一日贾雨村给林忆讲《论语》,说到“学而不思则罔”一段,徒七百无聊赖,看着林忆在那里苦恼,便走到黛玉和英莲处看她们做些什么。

黛玉这些时日对作诗起了兴致,从林海那里拿了本《唐诗集精解》,闭着眼睛正在默背诗句,暖春的阳光透着琉璃窗投射到她的脸上,晶莹剔透仿佛玉石发光一般,徒七一时看的呆了。半晌方回过神来去看英莲,英莲正在临字帖,徒景之知道林忆进度到了论语,便也写论语中的字句。徒七看英莲认真描画,却撇嘴道:“甄家妹子只知写字,可知这些字句的意思?”

英莲歪头想了想,道:“姑娘和我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要是我心里喜欢的,我就会认真做好它……”

她这厢话音未落,那边林忆得了启示,对贾雨村急急道:“是了是了。我先好之,再乐之,自然就能学而思,自然不会罔不会殆了!”

贾雨村见他虽解得粗糙,却得了真意,也就点点头。林忆得了老师首肯,更加得意,向着妹妹这边探过头来,叫道:“甄姐姐,谢谢你啦!”

英莲只一笑,继续低头临字,黛玉听了哥哥的大呼小叫,睁开眼皱眉道:“这世上只你一个学书不成?我这里刚得了句子就被你打断了……”

往常徒七必然跟着去说林忆,这次却道:“林叔说了,要我们把《唐诗集精解》背熟再去想自己作诗的事情,林妹妹你莫要着急。”

黛玉一向都有徒七这个盟友,本来正等着徒七给她接话挤兑林忆,不料徒七竟反过来说自己,她也不多话,哼了一声,只道:“英莲姐姐你看,他们都是一样的,根本就不管咱们。走,咱们不在这里讨人烦了!”拉着英莲的手就走,英莲赶忙丢下笔,冲着徒七和林忆带着歉意笑了笑,跟着黛玉走了。

徒七见黛玉恼了自己,立时觉得自己说的不对,林妹妹如此聪慧,便是只读了一首唐诗只怕也是能自己作诗的,这下自己说错了话可该如何是好?

林忆见了徒七立刻手足无措的样子,哈哈笑道:“七哥你还不去找妹妹赔个礼?”

徒七如今正值十一二岁好面子的时候,本来要追出去,可听了林忆的话又停了步子,只对林忆道:“你且别说我了,今日正是父亲检查功课的日子,我看你到时候怎么交差!”

林忆立时垮了脸,悻悻地回身看书,道:“徒伯伯怎么对我比对你还要严厉……”

徒七笑道:“那自然是因为我不用去考试呗。”那副得意的样子,让林忆看了更加恨恨,只在心里咒七哥至少三天得不到妹妹的好脸色不提。

这日徒景之和林海一起出门赴宴,晚间回府后,徒景之检查功课时,对林忆自然少不得提点半晌,又道如今书房里四个学生一个老师,未免各人进度不一互相影响,便另请一个女先生教导黛玉和英莲,贾雨村只带着徒七和林忆就行。

徒七自是不愿意,可他在徒景之面前从来不敢多话,只唯唯而已,林忆叫唤了几声也被压制。到让徒七想着以后分开上课只怕和黛玉见面更少,第二天立时去找黛玉赔罪,好话软话说了一箩筐,终于让黛玉笑意盈盈,还拿出了给七哥做好的荷包,让徒七喜不自胜。

================

作者有话要说:嗯……你们这些坏人,我再也不求你们留言了……(忧伤地爬走)

83第 83 章(修)

第八十三章秋声蝉噪老树藤

林府内宅的小儿女之事;林海听过也就笑笑罢了。徒景之虽是想给黛玉和英莲找个女先生,可挑来挑去总也没有满意的;几个教养嬷嬷虽然日常生活上照料的好;可论胸有诗书还差得远。倒是有一日叶澄观领着夫人拜见徒老爷,又让夫人与黛玉和英莲讲了几句《论语》,两个孩子对叶夫人很是服气,便想着让叶夫人兼个女先生,教导两个女孩。可叶澄观又岂敢让夫人去做林姑娘的老师?只是百般推辞,徒景之自不当回事,林海却知叶澄观的心思,于是叶夫人就此留在两女身边;半师半友地处着。

因着贾敏已逝;天京城里的贾母来了几回信;想将黛玉接到京中,也好教养一二。因林府如今并无正经女主人,林海母亲早逝,他又不愿续弦,林忆又还小不曾娶妻,黛玉如今是丧妇长女,倘若没有个女性长辈教导,只怕于将来婚嫁上有碍,算来算去,也唯有贾母这个外祖母是最亲近的长辈了。女有五不娶,丧妇长女正是之一,这是自两汉便流传至今的风俗,便是徒景之和徒行之也没有好办法回避的。林海也知岳母是一片好心,可他舍不得女儿,便只推说黛玉一来年纪还小离不得自己,二来身子不好总需调理好了再想其他,好歹拖过一两年再说。

此后林府渐渐犹如在天京城里时一样,从姑苏、扬州、金陵调来几个彩工坊的老师傅,给徒七和林忆又开了格物课,贾雨村有时见徒七和林忆上午跟着他之乎者也,下午竟和些短打扮泥里来水里去的,心中大叹有辱斯文,可也不敢去管。

待到景仁二年的时候,随着林海在扬州渐渐站稳脚跟,有时有些并非官面上又有些清雅的宴请,他也会带着徒景之一起出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