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初唐美好生活 >

第40部分

初唐美好生活-第40部分

小说: 初唐美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叔玑回过神来,看看裴氏担心的样子,心里挺不舒服的。转移话题道:“娘,玑儿没什么,只是在想定亲的事情。”
  
  裴氏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这定亲的事你就别担心了,尽管去上好你的闺学就好。娘和你崔姨会打理的,要娘说啊,你阿耶答应你和处弼的婚事,最高兴的人估计就是你崔姨和卢国公了。他们明里暗里都跟娘和你阿耶提过很多次了。这次亲事终于能成了,又事关两个国公府的脸面,现在咱们府上又不缺银钱,娘肯定会好好的给你办的。”
  
  这才几个赚钱的铺面啊,怎么就让娘亲裴氏有了暴发户的感觉了呢?魏叔玑颇有些无语的撇撇嘴,“娘,只是纳采和问名而已,又不是成亲,您要那么大的排场干吗?咱们要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就行,管那么多干嘛啊?没来由的招人家嫉恨。”
  
  裴氏一想也对,一拍手,“那好,那咱们就低调一些,娘给你好好准备嫁妆。这女人的嫁妆啊一定不能少,少了就会让婆家看不起的。以前你大姐二姐是家里没条件好好置办,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那几间挣钱的铺子一时半会还能给家里挣些银钱。你和你兄长们,娘谁也不偏心,娘早就和你阿耶商量过了,以后府上挣得银钱娘都好好记着,然后分成7份,你和你几个哥哥一人一份,一份家用,一份留给娘和你阿耶养老。这样不管是谁,以后都怨不了娘不公平。咱们府里可不辛兄弟为了家财闹得不可开交,要是这样,你阿耶和娘亲自是死不瞑目的。”
  
  “娘……”一听这话,魏叔玑的心底酸酸的。忍不住劝慰道:“娘,兄长们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干不出为了钱财不顾兄弟情分的事情。您就放心吧。”
  
  裴氏摇摇头,“这可不好说呢。这长安城的公侯之家为了家财兄弟闹翻的丑事又不少。娘也没其他的希望,只希望你兄长们能争气点。”
  
  这话听得魏叔玑心里一阵阵难过,裴氏这样子,很像电视上那些老人交代遗言时的感觉。忍不住转移话题:“娘,既然要将玑儿许给程处弼,那玑儿的音律是不是就不用学了啊?玑儿想多学学医术。”
  
  裴氏一顿,“这个闺学的事情,娘还要和你阿耶好好商量商量。娘可做不了主。不过既然你有这个想法,你阿耶应该会同意的。”
  
  魏叔玑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她跟裴氏提起这件事之前,就明白肯定是要老爹魏征点头的。至于裴氏刚才说的财产分配问题,她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跟几位兄长念叨念叨。至少要让他们明白爹娘的苦心。

第七十七章 定亲(中)

  第七十七章?定亲(中)????魏叔玑一松口,她和程处弼的亲事就这么决定下来了。魏征、裴氏和程咬金、崔氏都松了一口气。纳采、问名渐渐的要放上日程。
  
  魏叔玉魏叔琬心疼魏叔玑,总认为她应了这门亲事是委屈了。毕业魏叔玑自幼长的细皮嫩肉的,所受的闺学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大家闺秀,她长大了应该嫁给一个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才子才对。而程处弼一家都是粗犷不羁的武夫,自家娇娇弱弱的小妹要嫁给一个四肢发达的兵卒,怎么想都不对劲么。他们兄弟挨个私下里问了魏叔玑无数遍,她是不是真的不觉得委屈。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兄弟几个还是不放心,找了个机会在国子监堵住程处弼来了个君子谈话。
  
  话说程处弼多少也觉得委屈啊。虽然之前救了魏叔玑的时候,自家老爹程咬金也曾跟他讨论过和魏叔玑的亲事,他想着反正自己以后都是要娶妻的,与其去娶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姐,还不如娶一个从小认识、信得过的大家闺秀。而且自己之前救了魏叔玑的时候,确实是和她有了亲密的接触,这让自小受到要勇于承担责任教育的他明白了魏叔玑说不定就是自己的责任。而且魏叔玑那柔软、香香的身子完全不同于经常玩耍的同伴,带给他不一般的感受。之后有时候夜里躺在床上他也会偶尔想起。所以后来坊间流传他和魏叔玑的流言,父亲又问他亲事时,他才点头答应。
  
  他年纪虽小,但作为一个小小男子汉,既然答应了父亲。他就会把魏叔玑当做自己的媳妇的。他们家还没有对娘子不好的人呢。现在魏叔玉他们这样诘问自己,虽然他感动于未来的大舅子们对未来的娘子的关爱。但是他也不想被别人不信任啊。不过他还是郑重的跟魏叔玉几兄弟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对待魏叔玑的。
  
  既然议定了亲事,郑国公府和卢国公府就忙着纳采和问名。卢国公特意去钦天监请人帮忙算了良辰吉日,并且合了八字。待得到“天作之合”的批言后,两家人都乐得很,卢国公还厚着脸皮去找李二陛下请了赐婚的旨意。还好李二陛下算是难得的明君,没有作为君主常有的猜疑,不然郑国公和卢国公府,一个文臣一个武将。搜索?儿女结亲,说不定要被认为是结党。其实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很不明白,这郑国公和卢国公一向是文武相轻,互看不顺眼的。可谁能想到这两家会结为儿女亲家呢。
  
  匆匆忙忙。这正月里剩下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魏叔玑很有怨言,魏征借口她已经定下亲事。不能随意抛头露面,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都把她拘在府中不让她出去。话说她还想感受一下宋词里面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呢。
  
  还好魏叔玉几兄弟心疼魏叔玑整日只能呆在府中,花了私房钱让下人买了不少精致小巧的灯笼,挂在府中倒也哄得魏叔玑一笑。毕竟有胜于无。卢国公府也让人送来不少特制的灯笼。再加上宫中赏赐的内制宫灯,一时间。郑国公里也有些元宵灯会的感觉。一个个有趣的灯笼挂在树上、走廊上,映得整个府邸颇有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意境。
  
  这段时间对魏叔玑来说,跟平常的日子没什么大的区别,每日都重复着之前在闺学忙碌的生活,最多就是以前学的音律的课程少了些,而应她自己的要求,医术的课程多了些。然后有时候裴氏忙着管理家务的时候,她要跟着学学。
  
  学了一段时间,魏叔玑就觉得熟悉了。这女主人管家跟前世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相差无几。除了没有多少实际的操作,她觉得自己现在懂得说不定比裴氏还多。
  
  一进入二月份,两府的联系就更加多了起来。就连几个小辈的接触也比之前多了不少。两个当家主母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即使纳采和问名算不上是真正的成亲日子,要准备的东西也很多。毕竟二月二十二就是钦天监算好的良辰吉日,早日把这亲事定下来,他们做长辈的也能放下心来。
  
  知道了郑国公府和卢国公府即将联姻,闺学的师傅侧重给魏叔玑说了古时成婚的规矩。
  
  古人结婚,大约要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周朝礼记》中规定的,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当然,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吉凶。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
  
  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亲迎,古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注意新娘所乘之马车,一般都由女方自备,事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谓之“反马”。
  
  因为程处弼年岁还小,魏叔玑也还没有及笄,这六礼只能行纳采和问名。本来按道理是可以行前五礼的,只是崔夫人觉得这样太过仓促,正好两个孩子都还小,距离成亲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行这些礼。于是就和魏征与裴氏仔细商议了才决定先行纳采和问名。
  
  魏叔玑未来的大家这么体贴,裴氏很是感动,自然投桃报李的让魏叔玑亲手做了些女红送给婆家众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些简单的荷包、衣袜啥的。
  
  魏叔玑很是汗颜,虽然前世的时候她没少绣十字绣,但唐朝的女红跟十字绣是完全两个概念,她学的时间又还短,做的东西根本就拿不出手,真不知道裴氏为什么会想起这一茬。不过裴氏回来反馈的消息说未来婆家众人对自己做的简单的东西都挺满意的,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
  
  魏叔玑自然是有自知之明的,裴氏这么说,肯定是安慰自己呢。不过她内心对卢国公一家还是挺感激的。她一向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卢国公府为自己做到这份田地,她也想着要好好为他们做些什么。想到貌似某本穿越唐朝的小说里提到过程咬金很好吃食,她就写了些唐朝不常见的、精致的菜式让人帮忙送到卢国公府,算是孝敬程咬金和裴氏的。
  
  这一做法自是让程咬金和崔氏很满意,对魏叔玑这未过门的儿媳妇更上心了。
  
  听说魏叔玑很爱看书,夫妻两人拖了关系搜寻到不少孤本古籍送给魏叔玑,倒是让魏征和魏叔玉几兄弟羡慕不已。魏家一家都是文臣之家,自然是极爱书本的,只是因为战乱和印刷术的问题,世上所存的书籍不多,更别说那些孤本了。魏征即使一直在搜集,只是由于府上的经济问题,搜集到的孤本不多。而卢国公府送给魏叔玑的古籍孤本一下子就比魏征这些年收集的多了,自是让魏征很羡慕。当然,这是后话了。
  
  到了二月二十二那一天,正好是官员和国子监学生休沐的日子。因为两家私下里已经议定了亲事,卢国公府就不用请官媒向郑国公府亲。一大早,郑国公府就有能说会道的官媒带着礼物上门了,她们只是正式代替男方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卢国公府不愧是武将之家,现下结亲男方一般送的不一定的活雁,也有其他活的禽类。而卢国公府送来就是两对活的大雁,也不知道现在这时节,他们是怎么捉到这活雁的。
  
  有了这活雁做礼,又有了李二陛下赐婚的圣旨,郑国公府众人自然觉得脸上有光。毕竟这也显示了夫家对魏叔玑的重视。这以后魏叔玑嫁过去,想必应该受不了委屈了。
  
  第七十七章?定亲(中)更新完毕!

第七十八章 定亲(下)

  初唐美好生活_第七十八章?定亲(下)????而随之而来的问名礼,让郑国公府的众人见识到了武官之家的粗犷不羁。也更加明白了卢国公府对魏叔玑这个未来媳妇的重要性,府中的下人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对待小娘子要更加细心了。
  
  尽管六礼没过全,但整个郑国公府也忙的团团转,魏征和魏叔玉兄弟忙着招待客人,作为当家主母的裴氏自是忙的脚不沾地,一会儿要招待女眷,一会儿要忙着府中的各项事务。
  
  魏叔玑倒还好,她作为当事人,闲得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最后她只要在问名结束之时出面亲自去接官媒带来的、卢国公府准备给未来儿媳的一套翡翠头面。
  
  等客人离开后,看着那套即使她这个业余之人也能明白那些翡翠头面不是凡品,魏叔玑颇有些无语。就这么自己就定下亲事了?与前世常见的订婚仪式不同,今天的二礼她就连未来夫婿的面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穿得花红柳绿、涂成血口的官媒。不得不说,她是有些失望的。她还想着也许程处弼能给她一丝不同呢。只是瞪着那套翡翠头面,魏叔玑有些自嘲道,难道还希望一个古板的古人能有什么浪漫的举动吗?
  
  魏叔玑正想着自己的心事到入神,就听到房门外春桃咋咋呼呼的声音:“小娘子,小娘子,你快出来看啊!”
  
  魏叔玑有几丝不耐烦,她刚才已经吩咐春桃没事不用叫她了啊,不过听着春桃的声音貌似有些不对劲,很明显能听出春桃声音里颤抖。她只好勉强自己站起身来,走出房门去。“又怎么了啊?”
  
  春桃并没有回答,待魏叔玑打开门一看。就见自己的房门口的地上不知什么时候竟多了只竹篮。几个哥哥和春桃正蹲在地上瞪着竹篮里。几人脸上都是一副既震惊又欣喜的表情。
  
  魏叔玑好奇了,春桃那个大大咧咧的性子这样很平常。可就连大哥魏叔玉和二哥魏叔琬都是这种表情就很不正常了。她忍不住扬了扬眉:“大哥,你们在干什么啊?干吗蹲在门口啊?”
  
  魏叔璘眉飞色舞的直接扯着魏叔玑的衣袖,拉到竹篮那边才道:“小妹,你来看看,这是刚才有人放在门房的。说是咱们未来妹婿给你准备的,娘亲就派人送了过来。我们刚才看了看,里面是一只还没睁开眼睛的小狗崽哦。嘿嘿,看来咱们的未来夫婿对小妹你挺上心的哦。”边说着,还边向魏叔玑挤眉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