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06部分

书香世家-第106部分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知道这块牛皮糖是冲着自己来的书华无语地瞥了他一眼,无意撞上二哥疑惑的眼神,不由心下一虚,又低下头去:“这些都是朝堂上的问题,书华只是一介女流,实在不懂这些事情。让殿下失望了,还请见谅。”

第65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

   “还是不肯说?”景安又看了她两眼,眼神充满了探究。
    书华的脑袋埋得更低了:“不是不肯,是当真不知。”
    见到这两人的反应,沈书才的眉头也随之微微一皱,他不是不知道景安之前打过自家妹妹的主意,如今见到他两一个订了亲,一个成了婚,之间的纠葛应该就此烟消云散了。但眼下见到景安的神态,心底不由生出几分警惕:“王爷,此事关乎朝廷,并非小事,舍妹年轻不懂事,实在不敢妄加猜测,还请王爷多多海涵。”
    景安随意嗯了一声,非但没有继续纠缠,反倒意外地同意了他的说法:“既是如此,那便作罢了。”
    书华趁机站起身,找了个借口退出了书房,见到君瑶正站在外面伸长脖子往里面看,上前一步问道:“二哥请来的客人呢?可否回去了?”
    “是,二少爷说家中来了贵客,暂时不方便接待他们,就请了他们提前回去。”
    书华点点头:“你去叫人将花园里的菊花收拾一下,再叫人端些菊花糕和菊花茶到书房里,记得进去之后不要多话,更不要随便乱看,失了礼数。”
    “奴婢省得。”
    等到君瑶离开之后,书华见到尹阳就守在书房门口,知他是个可靠的人,倒也放了心,又吩咐了他几句话,方才领着青巧回到兰苑。
    在兰苑里老实呆了个把时辰,有人过来通知书华,说是贵客已经走了,二少爷叫她过去谈事。
    书华很快就再次来到了书房,一进门就见到二哥坐在书案旁边的凳子上,望着手里的菊花茶出神。她轻步走了过去,唤了二哥:“想什么呢?想得这般出神。”
    “在想你和太子殿下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望着二哥直视自己的眼睛,书华知道瞒不过去,索性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只是将景安调戏自己的那一段给自动省略了。
    二哥听完了她说的话,眼神一下明一下暗,到了最后竟是化作了一身无奈的叹息:“傻丫头,祸从口出,你这回可算是惹到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书华沉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父亲生前千叮万嘱,让咱们千万不要卷进争储的漩涡里,可你倒好,现在还和太子拉扯不清,这事情万一被哪个有心人给拽住,定然又是一场是非风波”他顿了顿,又深深看了妹妹一眼,“太子虽说是未来的天子,可在他正式登基之前,一切都还只是未知之数。你要记住,我们沈家永远都只能跟随胜利者的脚步前进,在那个人正式成为胜利者之前,哪怕他有着十足十的把握得到胜利,我们也要坚持立场,绝对不能轻易屈膝”
    书华点头:“可是现在,沈家已经处在这个界限的边缘线上,太子若是执意不放手,咱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二哥沉默了一会儿:“可你也不该将儒家扯进来,你知不知道,如今在朝野里面,作为儒官之首的人是谁吗?”
    “……谁?”
    “丞相杜知秋。”
    还真是冤家路窄,这样都能碰上父亲生前来的老对头书华一愣:“太子一直揪着我说的话不放,是打算借此对付丞相府?”
    “如今朝野之中,党派之争尤为激烈,特别是丞相与太子之间的争斗,为了争权夺利几乎是拼尽全力。陛下虽然知道此事,不但不加约束,反倒听之任之。眼下,依照沈家先前与丞相府的恩怨,必然是不愿归顺与丞相一方的,所以只要沈家稍有动作,立刻就会被划入太子阵营,直接成为丞相一方的箭靶子。”
    书华猛地一拍脑门,悔不当初:“这块牛皮糖,居然又想拿我当枪使?”
    “总之,你今后的言行一定要小心,千万别再惹到那个太子”
    书华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头嘀咕:只要他不找上门来,她可以保证下半辈子都不和他搭上任何关系。
    在她发完这些牢骚后的第三天,某快恬不知耻的牛皮糖又摸到她的书房里头来了,这一回身后还带着个年轻的小厮,看样子是已经摸清了门路,出入沈家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
    书华无语地看着他,有气不能发,还要摆出一副讨好的嘴脸,行完大礼又要端茶倒水。等到二哥来了之后,她立刻就溜之大吉,躲回到自己的兰苑里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景安总是隔三差五地登门拜访,而且每次都是直接摸进书华的那件书房。他摸进去之后除了和二哥说事儿以外,就是将书华之前(炫书:。。)整 理好的那些书翻出来看,书华曾经暗示过他,如果他是喜(…提供下载)欢看这些书的话,大可以带一些回去慢慢。
    可是某块牛皮糖表现得很无所谓:“这里安静,本太子喜(…提供下载)欢呆在这里。”
    未必那么大个东宫就找不到个安静看书的地方吗?书华忍住想要咆哮的冲动,再一次气呼呼地离开书房,缩回到自己的闺房。
    景安这么频繁地来沈家,即便是偷偷地过来,但这世上又哪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就有人传言,说沈书才现在成了太子殿下的心腹,经常是下了朝就跑到沈家,与沈书才秘密商谈国家大事。
    不用怀疑,沈家现在在别人的眼里,已经完完全全地成为了太子一党的成员。
    原本还想挣扎一下的书华,很快就彻底放弃了反抗的念头,因为她二哥跟她说:“陛下昨儿个特意找我谈了话,让我好生帮助太子学习朝政之事,现在我每天下完朝之后,还得特别绕道东宫,与太子商讨国事。”
    还是皇帝老子厉害,见到自己儿子成天往别人家里跑,索性就将那人送到了儿子的家里头。
    既然沈家的立场已经被迫定了下来,书华这心里头反倒松了一口气,原本极深的愧疚感也随之减少了些。可事情还没有结束,某块牛皮糖的好奇心极为严重,他又悄悄向陛下请了旨,说是沈家藏书极多,想要到沈家多看看书,而且沈家较之皇宫要更加安静,少了许多眼线,更有利于谈论国事。
    陛下只当他是想要拉进沈家的关系,努力将沈书才培养成为他的得力心腹,很爽快地遂了他的心愿。
    于是乎,沈家几乎每天都多了一个白色的身影进出,而他选择与沈书才谈事的地点,就是书华那间书房。
    自己的地盘被别人霸占了,她还不能有丝毫的怨怼,脸上更得摆出一副受宠若惊千恩万谢的愚蠢笑容书华暗暗咬牙,她总有一天会被积压起来的怨气给憋得爆炸。
    景安对她的怨气视若无睹,找了个机会又问起了那个问题:“现在可以将你上次未说完的话说完了?”
    沈家现在完完全全成为了他的势力,想要安然躲过丞相府那边的爪子,他们唯有死死抱住太子这棵大树,等到他今后登基做了皇帝,他们才算是没有押错宝。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书华也实在没有了与他继续绕圈子的理由,就干脆地将话说清楚了:“我哥上次也没说错,儒家的以仁治天下本就是对的,可是除了这些,儒家还提倡亲君子,远小人等等主张。当然,这些也都是正确的,可是殿下有没有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仁’?什么才是‘真君子’?”
    景安略一思索:“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些是殿下对于‘仁’与‘君子’的见解,可是在儒家以及其他学派的眼里,未必就是这么一回事。如今孔孟等圣人早已不在,剩下来的都是些儒家学派的弟子,他们必然没有圣人的高尚情操与莫大智慧,他们对于君子与小人认知必当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庸不是错,可偏偏他们还没有容人之量,一旦有人质疑他们的观点,他们立刻就指着别人说是小人、奸臣、逆贼……甚至于昏君……”
    景安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之中还有这般因果关系,心里也不由地跟着生出了几分警惕之心。
    “举个例子,历史上的西秦皇帝重武轻文,瞧不起读者之人,甚至于将朝中文官当做猪狗一般辱骂呵斥,手下斩杀读书人更是不计其数。等到西秦被灭掉之后,史官将西秦皇帝骂得一文不值,让西秦皇帝的昏庸暴君之名遗臭万年。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史官也是读书人,对西秦皇帝怀恨在心,找到机会自然就要打击报复么?至于西秦皇帝生前带兵抗击匈奴人,维持边疆安宁几十年的功绩,却是被那些个大学者们一笔抹去。”其实书华是想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只可惜这个世界没有秦朝,只有一个叫做西秦的朝代,正好里面也有这么一段历史,她就拿来凑合着用咯。
    景安的眉毛开始皱了起来,脸色也不大好看了。
    “还有,西秦皇帝虽然贬低读书人,但皇宫里面还是收藏了好些珍贵书籍的。可是当初被楚国攻破王城的时候,楚人放火烧皇城,不但烧死了皇城之中的西秦皇帝,还烧毁了宫中所有的珍贵藏书,可是这些事情却从未在史书之中提起。在那些大学者们的眼中,罪魁祸首依旧是西秦人,楚人反倒是值得同情的,那些史官所写的是事实吗?”
    景安的眼中隐隐藏着怒气,原本俊秀的脸庞已被拉得老长。

第66章 捉奸

    “其实不仅仅是指儒家,还有其他学说也一样。孔孟老庄等人圣人都早已故去,他们本人留下来的言论其实少之又少,可是后来的弟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它们分成好多学派。为了排挤其他学说,他们势必坚持自己的学说才是最正确的,所有的是非观点都以他们的审判观点为基准,一旦有人触及他们的禁地,立刻就把对方置于死地再者,现在有关孔孟老庄等圣人的言论大都时有后人(炫书:。。)整 理而成,这其中的真假含量还有待考证不说,就拿后人为他们所说言论做出的注解来谈,就有很大一部分参入了自己的思想。换言之,就是谁对谁错的决定权全都捏在他们的手上,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他们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来越高,甚至于高过帝王……”
    景安猛地站了起来,绕过桌子急急地走了几步,面色显得极为愤怒:“岂有此理?简直是反了”
    历代君王之所以重用各种学说,就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一统天下,可若让某一思想过分壮大,就会适得其反。就像西方中的教皇制度,统治者本来是想利用宗教令人们臣服,可是在教皇思想迅速膨胀的最后,教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反倒超过了统治者。当初哥白尼不就是因为一个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的吗?这事儿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光是想想就觉得心里发寒。
    只不过事情都有好坏两面,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书华想了想,又道:“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存在也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儒家讲究礼义廉耻,尊重人伦孝道,为朝廷提供了礼法秩序的依据,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至于其他学说,也都各有各的长处,诸子百家,各有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均衡发展,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景安的眼神又缓缓沉了下去,似乎是在思索些什么。
    “百家学说多如牛毛,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倘若每一个都说得对,岂不会天下大乱?所以说,还是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学说出来做领头军,让他们给天下读书人做一个榜样。君王只需控制好这一个学说,再给其他学说一点点的发展余地,把握好尺度,就很好了。”至于其中具体的用人细节,自是用不着她来多嘴,这些事他心里应该更加清楚。
    巴拉巴拉地说了这么多的诛心之言,书华不免庆幸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还好还好,小命还在。
    该说的她也说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事情与她再无关系,此时不溜更待何时?她正要找借口溜走的时候,二哥正好赶过来了,书华随即停下脚步与二哥打了声招呼。
    景安依旧看着书华,眼色变幻莫测:“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些话,他们只想着如何给自己争取利益,你与他们不一样……”
    书华一愣,随即干笑了两声:“高处不胜寒。既然决定了要坐这个位置,定是要做好准备面对这些的。”跟他谈利益?她自认为自己还没得这般厉害的算计头脑,搞不好到头来不但没捞到好处,反倒被他给算计了
    景安的嘴角勾起一抹笑:“你倒是看得比本太子还通透?”
    “旁观者清而已。”
    “但愿你能一直清醒下去。”
    见到这两个人之间诡异的对话,旁边的沈书才似有不解,但又不好直接问出来,只得暂且忍了下来,等到事后再问妹妹。
    景安从腰间取下一枚精巧的金丝红玉小印章,放到她面前,“本太子赏罚分明,这个你拿去吧。”
    书华哪里敢要,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多谢殿下的好意,书华心领了,只是这么贵重的礼物实在是让书华受之有愧,还望殿下收回赏赐。”
    “不是什么贵重玩意儿,只是个章子而已,拿着它随意进出宫中的藏书阁。那里头的书多得很,你看完之后若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见解,可以再与本太子谈谈。”
    ……原来这家伙还是为了自己。
    书华在心里鄙视了他一番,但又转念一想,想到那座传说中的藏书阁,好多好多的书,全都是外面有钱也买不到的珍贵孤本……口水……
    见到她一脸痴迷的样子,景安的笑意更浓了:“看归看,可不能将书拿走了,那里面的每一本书都是有详细记录的,万一丢了一两本,足够将你的脑袋砍个十七八次了。”
    书华偷偷扫了二哥一眼,见到他微微点了点头,这才松了口气,将手放到裙子上擦了擦,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章子,捧在手里屁颠屁颠地退出了书房。
    她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兰苑,才刚刚将章子拿出来瞧了两眼,外面就有人跑过来禀报,说是太子妃来了。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了,当真是太巧了。书华赶紧让青巧去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