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

第63部分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第63部分

小说: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合作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技术产业较之以前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不同,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如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
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纤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
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在世界大市场中吸取对自己有积极作用的高新技术,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80年代
和9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代表的无数新科技成果,使跨国性的经营活动更加便利,大大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使世界经济更加全球化。
  自9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跨国公司大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80年代。根据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在1979—1988年期间为4.5%,而在1990—1996年期间则提高到6.2%。最近7年,国际商
品和服务贸易额接连突破4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大关,由1989年的3.73万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6.535万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看,进入90年代,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在制成品贸易中,新技术产品贸易最为活跃,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据统计,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高科
技产品出口占整个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比重由1974年的15%上升到1993年的25%,其中美国上升到37.3%,日本和英国分别上升到36.7%和32.6%。1996
年,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已占到他们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约40%。在国际贸易中,有关信息和电信产品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在1983—1993年期间达到
两位数,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制成品。
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够使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因为科技革命能够推动贸易变革。在工业革命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和内燃驱动的机车和机器,使生产力得
到第一次的大解放。社会经济由单一走向社会化大生产,交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无论是交易规模和交易产品都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经济进入第一个飞
跃时期,这时的交换,是资本主义贸易方式的开始。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电带动了社会化大生产向更大规模自动化方向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第二
个飞跃期。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的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交换的国际化,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规范,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使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这就需要寻求市场和资本输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市场和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
知识经济时代,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现代生物技术、纳米制造技术、能源技术等的
革命性进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今的国际贸易,不仅是信息传递加快,电脑控制既安全又准确,并出现了无纸贸易、电脑报关等新的
贸易方式和手段,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贸易进一步全球化自由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开始运行,标志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1994年,关贸总
协定主持“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在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①5
年内,缔结国应在1986年基础税率基础上把关税平均削减40%。②实施减少或限制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要求对非关税措施实现关税化。例如,原来30%以上的农产品受制于配额或进口限制,现在基本上改为关税调节。③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围,将纺织品贸易和农产品贸易纳
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轨道,把国际贸易规则首次延伸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及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广泛的经济领域。④赋予世界贸易组织广泛权力,
使其具有更大的法律约束力,拥有严格的审议机制、监督机制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运作,对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维护
国际贸易秩序、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开始产生。50年末和60年代,是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跨国公司的地位不断加强,在国际投资、生产、
贸易等经营活动中正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在日益先进的运输、通讯手段及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的帮助下,这些公司形成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及销售,共同构成一个全球市场的力量。据统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为世界总值的40%、世界贸易的50%、工业产品的80%、生产技术的90%,他们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75%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一些专家学者预计,未来的半个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绝大多数科技水平高、规模大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来进行。
  进入90年代后,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商品、服务、资本、专业人员与技术工人流动及企业流动的技术壁垒和政策壁垒减少了。这种减少的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和资料的交换和传递不再受距离的约束,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人员的流动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教授斯蒂芬·巴利对此评价说,电动机、内燃机等“基础结构技术”
一度为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创造了条件,而电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结构内部的转化,电脑基础结构替代了电力机械结构,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们都
求助于电脑技术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正式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变“小”了就是一项突出的变化。90年代以来,美国很多大公司不断裁减雇员。迪吉多公司的员工从1989年的12.6万人减至不
到10万人,苹果电脑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员工目前都只有1万多人。全美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吉尼特希公司只有2100名员工。导致这种“小公司”取代大公司
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
然而,在公司人员变少的同时,经营范围却不断扩大。前不久,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一种“世界轿车”,其生产过程充分体现了国际化生产的大致轮廓。
这种汽车名义上是由设在英国和德国的福特公司产品开发部设计,然而这个产品开发部的主要作用只不过是协调开发的过程和最终定方案。新车的动力装置、
自动变速箱和六缸发动机是在美国设计的,而六缸发动机、手动变速器和车身的设计工作却是在欧洲完成的。1993年初,设在比利时的福特公司组装厂开始
生产新车,汽车的零部件来自欧美各个分公司和分包商,甚至来自东南亚国家。
许多管理学家和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断言,如果不走国际化的路子,跨国公司要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是根本不可能的。福特汽车公司估计,
通过使产品开发、采购、供应和其他活动的全球化,公司每年可以节约至少30亿美元。日本化纤巨子东丽集团在面对成本上升时,决定今后东丽将向意大利
的著名服装制造商们学习,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原材料,以日本为中心组织全球生产、销售网络,以低成本、高质量、周到服务争取客户。日本著名的汽车零
部件制造商矢崎总业在23个国家设立了72家分厂,其海外生产量已超过了国内生产量。在全球1000家最大跨国公司排行榜中占第四位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70%的销售在海外,80%的利润来自海外。
近几年,跨国公司企业内部网络得到了空前发展,对跨国公司国际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员工采用了“无固定办公桌”
的工作方法公司的职员可以在自己的家或客户的办公室等地方利用移动电话或普通电话、带有传真卡的便携式电脑随时随地与公司保持联系,并处理自己
的日常工作,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为公司节省大量的办公场地租金。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告诉记者,他在自己办公室里安装了一个21英寸的大型电脑
显示器,屏幕被分割为四个画面,这样他就可同时掌握来自家庭和公司的各种信息。公司所有员工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建议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投在比尔·
盖茨的电子邮箱中。
四、相互依存的跨国管理
国际秩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总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紧密相联、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世界格局反映着一定时期主要国家和国家
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力量组合、力量配置的基本结构和态势,而国际秩序则体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和目标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应该是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全面、高度概括了国际关系准则,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深刻反映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它能够为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服务,可以为世界所有国家接受。它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着世界多样性的需要,适合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处理好国家间的关系,是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应该共同承认的基础。
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关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实现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和平与稳定,以
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平等互利,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两件事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建立政
治新秩序可为建立经济新秩序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经济新秩序可以为建立政治新秩序提供牢固基础。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二者要同步
进行。
(二)建立新型的国际合作关系
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这是新型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特征。平等就是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一律平等,
不允许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互利就是这种经济技术必须对合作双方都有利,而不能为了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
顾别国的利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该互惠互利。
各国和平共处,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要积极地开展各个领域的友好交往,特别是根据平等互利原则不断扩大经济技术合作。这包括发达国家与
发达国家的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即所谓“北北合作”、“北南合作”、”南南合作”,都应该是平等互利的。
一方对另一方援助,不应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能以“援助”为名,行要挟之实,要求享受什么特权。援助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赐予,发达国家拥有雄
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发展中国家则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双方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彼此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潜力很大。关键是要恪守平等互利
的原则,以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关于“南南合作”,因为发展中国家有过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面临着加速经济建设的共同课题,更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发展友好互助关系。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很不相同,所以这种合作应该考虑到各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和要求,使参加者各方都受益,并且对最不
发达的国家的特殊困难给以优先照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而且积极参加“南南合作”。国际合作在
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严格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不附有任何政治条件和特权。在经济上是互利的,不损人利己,符合双方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在合作
中从双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和潜力,努力取得实在的经济效益。在合作中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因地制宜,探索
多种渠道和方式,既可摘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合作开发,又可开展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技术交流,智力开发;不仅可以进行双边合作,还可以进行多边合作。
通过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增强双方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从实际情况出发十分公正的积极合作,具有广阔的
前景,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世界经济的整体管理
随着技术进步和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的建立,世界上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发生的事态,立即会波及全世界。最典型的是金融市场,现在已经同步化了,交
易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管理。科技的发展使货币金融能够进行全球范围的管理,增加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的同时,也还有一股区域化
的趋势,各大洲、各不同类型的国家,各个经济区建立了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经济联系程度不同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一体化包括宏观的经济一体化和微
观的经济一体化。前者主要指几个主权国家在一个实体内的经济联合,后者主要指跨国公司。我们说的整体管理主要是对宏观经济一体化而言的。
根据一体化的内容可以分为: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货币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等几大类。对不同的一体化内容要进行不同的管理。
地区经济一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