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

第11部分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第11部分

小说: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知识分子往往习惯于自由劳动,他们的成就大小极难衡量,如果对他们安排适当,往往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相反,如果对他们安排不当,有时连一个工人的作用也不如。目前中外的大多数管理者,在这方面的管理研究还是欠缺的。

  对知识分子的管理,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适才适所,要尽量使他们负责他们所专长的工作,最好不要勉强他们去参加无止境和无意义的会议,这会剥夺他们许多展露才华的机会。作为领导者,特别是肩负重任的高层领导者,经常找知识劳动者谈论时,不应当是带有命令式或指令式的要他们干什么,而应当是带有征询意见式的探索。如:您看组织机构内的高层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有利于您的专长和您所负责的事务呢?是否阻碍了您的发展呢?是否给予了您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您想完成的任务呢?是否为您的工作完成创造了适当的保障条件呢?……

  安排知识分子的工作,应当恰好是他力所能及的任务。世界上没有全才,又何况知识分子的工作大多是趋向于高度专业化呢?一般领导者或许认为知识分子有文化,应当什么都能干,在分配工作时不善于考虑他的特长。当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感到他什么都不行,把他看成一钱不值。这都是片面的。对知识分子安排工作,还应当着重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个知识分子能够做些什么工作呢?他现在最能显露才华的是什么工作呢?他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呢?总之,首先应当考虑他们才能的差异,其次再安排给他合适的工作。这就是适才适用的道理。

  其次,我们再来谈一谈企业经营中如何管理好职工的问题。

  实践证明,重复性的生产劳动,如车床工人天长日久、春去秋来地开车床;银行的职工年复一年地在顾客的存折上画几个阿拉伯数字……,尽管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因无限次地重复,容易使人产生厌倦,由于厌倦会使部分人产生消极怠工行为,这是一种不利现象。

  怎样使职工的劳动丰富化,这就应该引起领导者们的重视了。使职工工作丰富化的目的,在于对职工习惯性作业注入新的、高度挑战性的成就感,使职工对工作不产生厌倦感。职工工作丰富化的方法也很多。我们下面就来简单地谈一谈。

  让职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决定其工作方法、工作手续、工作步骤,甚至在怎样合理、经济地使用原材料和设备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有显露其才华的机会。如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在汽车上装置了扬声器以减轻自己的劳动,使他扩大了自己的工作范围。

  鼓励职工和下属参与上层的决策,使职工们感到,他除了完成平凡的本职工作之外,还有其显露管理、决策才能的机会。由于决策的执行,必然与他的本职工作发生联系,就更能使他明白本职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和意义。

  努力扩展职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展职工与社会同行之间的联系。如让他们参加同行的学会、参加同行的表演竞赛,使他们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种启迪和激发,有助于他们不断地改进本职工作。

  不断地把组织机构、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告诉职工,使他们人人都明白整个组织的奋斗方向。使职工确实了解,由于他们的劳动,所取得的成绩对国家和集体的贡献。这种对本职工作意义的了解,可以使他们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

  尽量让职工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的信息反馈。如上海一家盲人工厂,专门生产各种螺丝钉。这件工作十分标准化、专业化,程序控制化,这种工作对于盲人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不过,这件工作无疑也是单调的。但当他们了解到,自己生产的螺丝钉,已被安装在飞机上、轮船上,各种机床上,这些产品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他们内心感到了安慰和骄傲,他们深深感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

  让职工自己分析工作环境的优劣,然后自己设法努力改变其现状。职工的工作往往是狭窄的,施展才能是有限的;如果在本职工作中注入丰富化的内容之后,就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甚至会为人类作出不朽的贡献来。许许多多的伟大发现、伟大发明,往往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产生的。

  当然,工作丰富化绝不可以无限制的任意实施,否则,整个组织将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诸如:

  技术问题。任何企业,绝对不能容许某个职工为了使工作丰富化而改乱一条专业生产自动线,因为这是一种较大的工作,是远非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必须有组织的、集中大量的人力来进行。

  成本问题。如果工作丰富化的成本太高,而产生的价值不大,并且见效太慢,也是不能允许进行的。

  对于职工的过分要求。如对工作的保障条件要求过高,或不满意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愿意接受必要的监督等,则不能迁就,更不能作为“丰富化”看待,这种情况下,还是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的。

  工作简化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工作简化,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它是利用集体参与的方式,有系统地运用一般管理常识来改进管理。换句话说,工作简化就是使职工的个别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相结合,充分利用职工的智慧,集思广益,为其本身的工作寻求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以达到改进工作、革新管理目标的目的。

  现代工作简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训练职工尽可能地运用各种专业、工程知识、巧妙地结合传统的工作简化步骤与技巧,加以积极的创造性思考,以便作为研究改进方案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另一方面,领导者应当尽量鼓励职工把自己当作经理人,自己管理自己,能自动地、自发地发挥其潜力,为事业的发展提出各种改进的方案,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繁荣的目的。工作简化的理论基础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动员职工参加管理,共同研究管理程序,寻求最佳方案。订立改进的方法和细则,务求体现“新、速、实、简”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企业管理的职工中,女性职工的合理化管理。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妇女得到了解放,在就业、入学、同工同酬方面,享有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比拟的平等权利。这一切并不能说明男女之间一切都一样,恰恰相反,男女之间的集团性差异依然是存在的,如女哲学家和数学家很少,而文学、艺术家则甚多。就拿领导者、管理者层次来说,女性领导者,比起她们的就业人数来说,比例就少得多。

  根据管理学者们的调查统计,女性职工与男性职工的主要差异有:

  男性职工革新、创造的欲望较强;女性维持现状的心理较强;

  男性多关心工作的创造性机会如何;女性则对工作的物质环境选择较注意,希望有较多的自由时间;

  男性多善于思考、推理、判断;而女性多愿意从事标准化、定型化的事务性工作,不喜欢从事判断性的工作;

  男性的忍耐能力较差;而女性的忍耐能力则较强;

  男性往往注意全局较多;女性则注意细节较多,工作比较细致;

  男性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女性则不喜欢改变工作的环境;

  ……

  上面的统计显然是一个相对的事实,客观上,有些男性同样具有女性的特征。某些女性,其创造才能、竞争能力远远超出一般男性,这些情况显然只是少数的。不过,男女之间的集团性差异,在多数情况下是存在的,合理地安排工作,科学地管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利的。我国的纺织、钟表、仪表、医院等部门,较多地发挥女性职工的作用,对生产显然是有利的;反之,在好些建筑、重工业部门,女性职工则少得多。充分掌握其女性心理特性,以求在一切部门都合理地安排女性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近些年来,对女性心理特性和女性工作才能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对传统的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挑战,这些是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

  有的学者认为,男女之间之所以存在某些集团性差异,是因为过去妇女长期受歧视的结果,使女性的才能被埋没了、低估了。

  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女性自己低估了自己的才能。据心理学者们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的受社会制度方面的约束,使女性在社会上多是被动的。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太专业化了,很少有参加决策过程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她们总是低估自己的成就,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一时的运气,即使自己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很强的竞争能力,但他们仍然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与此相反,担任高层领导者的男性们,则总是十足有把握地相信自己有极大的领导者的能力。

  其二,缺少在社会上锻炼成长的机会。美国两位社会主义心理学家合著了《管理界的新女性》一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歧视女性的一种揭露。书中记载了他们对125位管理界妇女的访问和面谈结果。为什么女性管理者如此之少呢?通过研究,他们分析认为,大多数女性从来就没有进入高层领导层锻炼的机会。而这125位女性之所以能进入到高层的领导管理层次,是因为她们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蓄意栽培,受到与男性同样的社会陶冶。她们从小就与男性一样滚打奋斗,有强烈的自尊心。成人之后,她们就进入到领导“金字塔”层次的中层。于是,她们抛弃了一般女性感到忸怩的念头,而集中注意力做好她们的工作。当然,这些女性有时也会遇到双重身份的矛盾感受,不过,由于时间的熏陶,她们一方面渐渐地丧失了女性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已慢慢地学会解决心理矛盾冲突的方法,如忙里偷闲,处理一些必要的家庭问题,扩大一些生活层次面。但总的方面,她们与一般的女性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社会习惯势力的偏见。西方曾有一位管理者试验女性的管理才能,就让她监督一条生产线的工作流程,但不向工人宣布这一授权。当她在纠正工人的工作方法时,工人们纷纷埋怨道:“她究竟有什么权力来指挥我必须这样做呢?”工人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她也无可夺何,试验失败了。那位管理者也因之得出了结论:女性是没有能力管理的。其实,这正说明社会的恶习造成了对妇女极大的偏见。

  英国最近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其结论是女性的管理才能并不亚于男性,甚至某些方面还有超过。

  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妇女的地位与旧中国相比,显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半边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女性才能的研究还会深化,万万不可得出一个僵死的结论。我们应当承认差别,并依据差别进行管理;同时也要研究形成这种差别的社会因素,消除偏见,冲破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这样,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科学的管理女性职工的正确结论。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企业经营中,怎样科学地进行老件人才的管理。

  近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口明显地增加,高龄人越来越多。

  面对老年人的增加,老年人才的研究正在受到极大的重视。老年人才确实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必须加以认真探索的。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几乎都有他们的特殊用途,总有发挥他们余热和光辉的舞台。

  当今中外的杰出政治家,几乎多属老年,他们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成熟、老练、沉着、稳操其复杂的局势,他们的作用显然毋庸置疑。即使是那些已经退居二线,或者不再在职权的知名政治人物,依然有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他们对一些重大政局的表态,更容易被人接受,他们的言行,往往比其它人有更大的感召力。

  老年的科技人员,由于其体力和精力的限制,他们不得不从科学研究的第一线退下来,恰恰在这个时候,是他们总结经验、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知识财富的大好时机。

  从事体力劳动的职工,是不是老人就不起作用了呢?事实证明结果也不是这样的。近几年来,我国一些退休的技术工人,在被新的企业聘用之后,很快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开创了新局面,在这方面,他们也是起了绝对性作用的。经验表明,在一些特殊的工作方面,老年职工要胜过青年人,如:需要吃若耐劳、耐心持续的工作;需要从事判断和组织上高度信赖的工作;对工作的质量要求胜于数量的工作;默默无闻、不被社会重视、但又必不可少、青年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一般来说,年长的职工已经养成了严密的、谨慎的、勤勉的工作习惯,每当遇到适合于这种情况的工作、而又不需要大的体力时,老年人则比青年人显现出其特殊的用途。如在某些技术攻关的难题中,由他们帮助出主意、想办法;由他们负责某些特殊使命的组织、管理工作;对青年人实行传帮带的工作;传授历史知识、鼓舞士气的工作;胜不骄、败不馁的表率作用,现身说法的示范等等。

  总而言之,一个组织或企业,启用少量的、经过挑选的老年人工作,非但无害,反而有益。松下就采了这种方案。与使用老年人的趋势相适应,老年人的培训也受到重视。中外均已出现了年愈古稀的大学生,他们仍继续勤奋好学,渴望吸取新的知识。现代领导者在使用老年人才时,依然不应当持临时观点,不可把它当作权宜之计,而应继续担负起对他们的培养任务。心理学、医学知识还表明,对于老年人而言,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是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