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华特色文化谈 >

第11部分

中华特色文化谈-第11部分

小说: 中华特色文化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景之一:在迁港上海人聚居的楼上,依次映入眼帘的是孙太太和顾先生两家。孙太太和王妈的软绵轻快的上海话将人们仿佛带回到了上海弄堂的深邃处。由张曼玉扮演的陈太太……某出口公司的秘书苏丽珍出现在楼口。她穿着高领短袖旗袍,越发显得脖颈纤细,身材窈窕。她予人以飘泊之感,动人的微笑下似有隐忧。几乎与她同时,故事的另一主角……由梁朝伟扮演的某报馆总编辑周慕云也碰巧来这里租房子。他穿着整洁的西装,头发抿得光光的,是一副标准的白领形象,但是他的神情同样有一种落拓之感。毕竟,他们都将失去栖居之所,而急于找到一个住的地方。在孙太太和顾先生提供的狭小空间,两个人邂逅。不过,此种相遇还是淡淡的,它被表现为一种巧合,正像孙太太说的那样:〃真是巧,搬家都碰到一起。〃但是,观众不会被瞒过,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必然会发生,但故事情节又将如何展开?

    王家卫并不急于开展周苏二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要精细微妙得多,没有合适的机缘,没有一种前提,没有一种气氛,他们之间的邂逅就不会升华为一种爱。这种机缘、前提与气氛在影片中不是直接给出的,直接给出的是关于他人之间微妙关系的蛛丝马迹。对这种蛛丝马迹的勘寻、探查和领悟,恰恰使二人走到了一起,这是这部影片的关键。

    场景之二:苏丽珍与周慕云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自己的配偶正在与对方的配偶发展着某种隐蔽的关系。影片给出的证据仍然是间接的,最为直『露』的表现也具有隐晦的特点。在苏丽珍所在的公司里,时钟指向下午四点十七分。苏丽珍托辞推掉了何先生的邀请,然后给丈夫打电话,设计了一个圈套:她问自己的丈夫晚上出不出去,看来丈夫显然是撒了个谎。苏丽珍谎称自己要加班会回来得很晚。同时,在提醒丈夫不要忘记带钥匙的同时,还似乎在暗示丈夫,孙太太去喝喜酒,也不在家。她提前回到家里,给正在偷情的男女一个突然袭击,在这里,周太太只被王家卫处理为一个去开门的背影(这一背影还是由镜子折『射』的)和画外音:

    周太太:什么事,陈太太?

    苏丽珍:我听到隔壁有声音,我以为是顾太太她们回来了。

    周太太:还没有。你找顾太太有什么事?

    苏:没有什么事,想找他们聊聊天。你一个人?

    周太太:是啊……

    苏:这么早回来?

    周太太:我有一点不舒服,所以早点回来。

    苏:你哪里不舒服啊?我家里有『药』。

    周太太:不用了,我睡一会就好。

    苏:好,我不打扰了。

    ……

    门〃乒〃地一声关上了,苏丽珍站在门外,此时,由门内传来周太太怒气冲冲的声音:〃你的老婆!〃显然,她是在与隐藏于房内的苏的丈夫对话。

    苏丽珍虽然证实了『奸』情的真实,但是,她却失败了,这不单是由于自己的丈夫与周太太有恃无恐,更重要的是她的丈夫出现了移情,这份专爱,本来是属于她的。于是她痛苦地在淋浴的水线中哭泣。而在苏丽珍与周太太这番较量之前,周慕云已经独立发现了自己的妻子移情别恋的种种征兆。首先,通过陈先生之口,周慕云得知,自己通过苏丽珍托陈先生代买的电饭锅的费用,已经由自己的妻子交给陈先生,而他居然毫不知情。当然,也许压根儿周太太就没有付什么钱,这只当时还很时髦而今天已经司空见惯的电饭锅,是陈先生慷慨大度地送给周先生的、其次,周的好友阿炳转述了他的发现:他亲眼看见周的太太与一个男人在一起。于是有了第三:周采取了类似的求证手段。当她的妻子说她要加夜班而不能如期回家的时候,他谎称要接妻子去吃宵夜,亲自到妻子的饭店去寻找答案,结果正如所料,她当晚根本就不值班,而是早早就离开了。于是,我们看到受到伤害的周先生在街角惨白的白炽灯的照耀下一个人神情落魄地发呆,看到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吃宵夜的场面,真是好不凄凉。

    场景之三:情节发展至此,周苏二人对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奸』情可以说是心知肚明,但是,一个疑问出现了,虽然他们同为受害者,但双方都在猜测着什么,但假如他们可交流,他们会吗?这种悬念将他们的关系迅速推进了。他们有了第一次的约会。男人总是主动的,在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周慕云将苏丽珍邀到一家咖啡馆,有了如下一番微妙的试探:

    周:冒昧地把你邀到这里来,是有一件事要请教,请问你的皮包是从哪里买的?我妻子后天过生日,我想送给她生日礼物,能不能代买一个?

    苏:周先生心真细。我的皮包都是我丈夫从日本带回来的。要跟我的一样颜『色』,恐怕你妻子会不愿意吧?

    周:女人会介意吗?

    苏:会的,尤其是邻居。我也想有一件事要请教。你的领带是哪里买的?

    周:我的领带都是我妻子给我买的。

    苏:其实,我丈夫也有一条跟你的一模一样的领带,他说是他的日本老板送给他的。

    周:我妻子也有一个跟你的一样的皮包……

    苏: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场景之四:夜幕下,周慕云与苏丽珍漫步在街头,开始了他们对偷情前史的勘察与还原,当然这种还原最初还是语言上的。

    苏:不知他们是怎么开始的。

    苏:你这么晚了不回家,你老婆不说你呀?

    周:我老婆从来不管我。你呢?你这么晚不回家,你先生不说你吗?

    苏:他呀,早就睡了。

    此时,周的手试图握住苏的手,而苏则表现得很冷淡。

    周:今晚别回去了。

    苏:我先生不会这么说的。

    周:总有一个人先开口吧?

    苏:我真的说不出口。

    周:事到如今,谁先开口有什么关系。

    此时,出现了苏丽珍手的特写。这只纤纤素手扭怩作态,极富诱『惑』力。但她突然又面沉似水,冷冷地说:〃你知道你的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这一段对话十分有趣,它是周苏二人对自己的配偶如何走到一起的一种想象式的描述,在对话中,他们分别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的配偶。

    场景之五:苏丽珍与周慕云第二次在咖啡馆相会。两个人要了对方配偶喜欢的西餐。

    苏:我想知道你老婆喜欢吃什么。

    周:吃得惯吗?

    苏:你老婆挺能吃辣的。

    苏:干嘛打电话到我公司?

    周:我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苏:你学得倒是挺像我丈夫的,油腔滑调。

    迄此为止的戏拟与还原活动,不管是对话、触觉(两次手的触『摸』)、躯体语言、味觉,大体上还属于对偷情前史的一种好奇与调侃,但是,这种还原是危险的,这种危险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周慕云的生病,证实了苏丽珍内心的隐秘情愫,她开始关心起周慕云来了。精心熬制的芝麻糊,倾注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两个人的距离拉近了,在此期间,顾先生有一次偶然醉酒,几乎不省人事,孙太太顾太太等人为了照看他,在堂屋打麻将打了一天一夜。而在这之前,苏丽珍恰好到周慕云的房间盘桓,这样一来,她就无法离开周的房间了。在这难耐而尴尬的时间里,两个人倦了合衣而眠,饥了吃一口方便面,醒时周就写武侠小说,〃大醉侠〃于此时出场了。周苏二人虽无偷情之实,但是,偷偷『摸』『摸』掩人耳目的心理感觉,估计这次是心领神会了。苏对周说:〃都是自己吓自己。我平时也常过来,有什么奇怪的。〃但是,这是欲盖弥彰,她其实心虚胆怯得很,所以,她直到麻将散场,才觑准机会,匆忙穿上周太太的高跟鞋,装作刚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返回自己的房间。周太太的鞋子并不合脚,而她自己的那双绣花拖鞋则造在了周慕云的屋里。这次突发事件,可以看作是对偷情前史的近乎〃实战〃的还原,准偷情的苦恼开始被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由此,情节就进了一步,周决定在一间宾馆里面租一个房间,准备专心致志地写小说,同时也是为了〃她〃的到来。据说,王家卫剪掉了苏周二人的一段床上戏,估计这段戏应当在此时出现,因为时间、地点、气氛和蓄积起来的情感都具备了,但是,导演没有那样做,而是让苏说出了〃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的!〃的话来。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止了情节的这一发展呢?据王家卫的解释,是因为他〃不喜欢他们两人做这个事,太白了,没有想像的空间〃。这种解释也很普通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发生了〃这个事〃会怎样呢?显然,这会成为一个转折点,不仅此后的情节会全局改观,而且此前精心营造的压抑感忧郁感就会被这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抵消掉,而压抑、感伤与忧郁恰好是这部戏的题旨所在。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困难,在如此适宜发生暧昧关系的情境中,凭什么来阻止它的自然发生呢?我们看到,王家卫赋予双方的矜持之物乃是一种意志、〃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的!〃在偷情的假戏即将真做的时候,王家卫呼唤来一种同样暧昧的道德感和意志上的优越感,将其强行中止了。这样,就保持并蓄积了受众的压抑感和优雅的感伤情怀。也许是为了弥补这里出现的一种生硬感觉,导演精心安排了二人对偷情前史的最后一场戏拟:他们假想了在餐桌上的摊牌,由苏来质问自己的丈夫,而周就扮做苏的丈夫。

    场景之六:在宾馆的2046房间,光线暗淡,两个人正在用餐,我们可以看到苏丽珍的脸和穿旗袍的侧面,而周则几乎背对着镜头。

    苏:(停著不食)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

    周:没有。神经病。

    苏:(凄切地)你看着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女人了?

    周:(略作迟疑)是啊。

    苏丽珍夸张地抽了对方一个耳光。

    周:对方都承认了,你还打得这么轻。再来一次。

    于软个人又将上面的台词重演了一遍。此时,苏丽珍已经泪珠泫然,不由得伏在周的肩上抽泣道:〃没想到,我真的很伤心。〃这句话似乎是在暗示苏的两难境遇:她其实割舍不下她对家庭的留恋,因此也就无法将这段排练好的摊牌拿来对付自己的丈夫,至此,苏周二人对偷情前史的还原已经完毕,他们终于醒悟了〃他们是怎么开始的〃的答案,正像周慕云对苏所说的那样:〃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来的,原来我以为我不会,现在我知道我会的。〃为了避免偷情结局的出现,周慕云只剩下一条路,这就是自我放逐,到新加坡去。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部戏由此往后就归于平淡无奇了。虽然有一些瑰丽而苍茫的画面,但总的来说无波澜壮阔可言了。较有寓意和震撼力的是那两句内心独白:〃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但是,导演让他们真正说得出口,一旦说出来,或拒绝,或同意,都会破坏整部戏的感觉。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处理为一种内心的欲望。其中这份独白饱含一种期待,都是期待着对方的速行动。但是,这一步由谁来首先跨出呢?苏丽珍当然不能首先这样做,而周慕云一旦这样做,就会破坏他的绅士形象。正如片末特意打出字幕所说:〃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见,抓不着。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玻璃,他会回到那逝去的岁月。〃那块玻璃当然不会被冲破,这对周苏二人而言都是如此。不过,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的满足方式:苏丽珍重新租回了那间曾经充满温情的日房子。周慕云则将他对苏的刻骨铭心的爱恋最终隐藏在柬埔寨古老寺庙的一个墙洞里,令其与天地同朽。

    从上面所列六个场景,应能对王家卫的叙事方式的特点有所领略。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部片子的艺术风格:孤艳、含蓄、苍凉、节制。这种风格对于表现和演绎那种复杂微妙难以言喻的情感正合适。《花样年华》中叙事的别致和巧妙,确实地饱含一种独具匠心,表达出来效果也非常。其实。这部片子着力表现的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偷情故事,单就此点而言并无新奇之处。《花样年华》的新奇在于,它将这种偷情处理为立体与纵深,这就揭示了情感的深度。实际上,在这部戏中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偷情故事:第一个故事,苏丽珍的老板何先生与余小姐。何背着何太太经常与余小姐幽会,此种幽会受观众完全可以将其想象为具有偷情『性』质。中年人的偷情理『性』大于情感。领带的象征意义。细微的差别。何老板对花梢领带的攻击,仍然喜欢扎旧领带,这也许意味着何与余小姐感情上的危机。何先生带给何太太的生日礼物:一条由苏丽珍代买的围巾。何对苏的细心的感激与奖励。在何太太与余小姐的这场隐蔽的战争中,何太太终于取得了胜利。何的负罪感。第一个偷情故事的不圆满的结局,导因于中年人的谨慎和理『性』及某种道德观念。这种偷情对何先生来说是偶一为之,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不会永远。他不可能真正离弃他的结发妻子和家庭,也不会容忍这种偷情破坏他的事业和成就感。对于何先生来说,这一爱情具有自私的『性』质,是对一时的感情饥渴的慰藉。苏丽珍对这一偷情事件洞若观火,她的态度虽然隐讳,但仍能看出,她是希望何先生回到太太的怀抱的。这一态度似乎也暗示着苏丽珍对自己婚姻的态度。第二个是周的朋友阿炳的偷情故事。阿炳受到朋友的怂恿参与赌马活动,结果赔掉了老婆的钱。之后他又去嫖『妓』,并名之曰〃冲冲喜〃。这一叙事构成了与主要故事情节的对比。这一故事被处理成具有下层的『性』质。阿炳的言语和举止十分粗鲁,短粗的脖子和臃肿的身躯具有福塞尔所说的下层贫民的典型特征。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