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园青坊老宅 >

第41部分

园青坊老宅-第41部分

小说: 园青坊老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低头做饭,毕竟几十年的夫妻了,早已经忍让过来了。
  这种童子鸡的烧法有一定讲究,一是要整只烧,除了褪毛剖肚清除内脏,其他一点不能少,二是要用本地产的一种土糖红烧,三是烧好以后男孩子要连头连脚整只吃下去,一定要整只吃,别人不能和他分享,这样才能完全吸收童子鸡的精气。张翠霞认真地做,一丝不苟地做。
  儿子们一会儿放学回家了,大儿子叫大顺,不但学习好,而且知道心疼妈妈,放下书包就帮着妈妈干活。张翠霞不让他干,叫他去做作业。大顺说:“在学校已经做完了。”小儿子叫小顺,回到家就趴到桌上去做作业。
  饭快烧好的时候,女儿回来了。她一进门就先进了厨房,锅里正在烧那只童子鸡,女儿掀开锅用筷子夹了起来,然后叫着说:“妈,这只鸡怎么也不切开,叫人怎么吃呀?”
  张翠霞正往房间里端菜,听到女儿的叫声,像被开水烫了似的叫起来:“唉,别动!”说着冲进厨房里,看到女儿正用筷子夹着那只童子鸡,上前一巴掌把它打到锅里去了,然后急喘喘地说:“这是给你吃的吗?这是给你弟弟的。”说着,把锅盖又盖上了。
  女儿被她一巴掌打得眼泪花花的,然后就扯着嗓子叫了起来:“你就是重男轻女,我不是你的孩子吗?你眼里只有儿子。”
  这时,吴富生已经起来了,正在房间里摆筷子。他听到女儿在厨房里和妈妈吵,就进来了。做父亲的有点护着女儿,他做好人地说:“唉呀,什么大不了的事!算了算了,吃饭吧,吃饭吧,桌上有板栗烧鸡,也是童子鸡。”
  一家人坐到饭桌上吃饭,时间已经不早了,老宅里大部分人家都吃完饭了。
  张翠霞守着大儿子,看着他把那只整鸡吃完。大顺要分一点给弟弟,张翠霞不让:“不行,这是你一个人的,明年考上大学后,你弟弟就有得吃了。”
  小顺有点不高兴,张翠霞就哄他说:“你快吃,吃完,分月饼。”
  吴富生正在喝着小酒,此时抬起头来嘟囔了一句:“月饼怎么能分?”
  张翠霞没有理他。
  晚上,成虎在妈妈家吃完饭回来了。当他推开那扇斑驳的大门,大门一如既往地发出“呀——”的一声叫唤,这叫唤已经听了很多年了,成虎心里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这两天听到确切消息,市长办公会已经决定,园青坊一定要改造,也就是说老宅是一定要拆了,因为它严重地影响了市容,也影响了旧城改造和市里整体规划建设。现在就是几个问题还没有最后决定。一是规划的最后确定,未来园青坊大街总体定位为商业中心,但落实到规划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二是由谁来开发,市长办公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由市建筑总公司来开发,开发后的房子,小部分作为原住户返回房,大部分作为商品房出售,收回资金,用作市政设施建设;还有一种意见想干脆交给民营的房地产公司来开发,这样的好处是市里无需拿出资金,完全由市场化操作,市里从地价上收回资金,用于市政设施建设,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无论哪种办法,老宅是一定要拆了。所以,成虎听到这大门一如既往的叫声,会觉得依依不舍。
  老宅要拆成虎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在老宅里长大,这里的一切都和他的成长有关,老宅记下了他的成长历程,也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同时,这样阴暗潮湿的老宅里住了二十几年,让他在小学时害怕老师家访,成年后不愿意带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回家,这些心情甚至都影响了他的个性发展,潜意识中有些自卑。
  想着这些问题,成虎一步一步地往里走,走上前院那五级台阶的时候,他脚下突然踩着一样东西,他跳了起来,连人带车摔倒在台阶下,他以为自己踩着了蛇。爬起来一看,结果是一截粗绳子。
  成虎自小就怕蛇,别说踩到蛇,就是看到蛇都会头皮发麻。这也与老宅有关。
  老宅里什么样的蛇虫蚂蚁都有,成虎小时候就亲眼见过生吞了一只鸡的青蛇。
  那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一个暑假的午后,大人们都上班去了,成虎在三进后面的小院子里玩,院子里还有外婆为了给成虎增加营养养的几只鸡在觅食。成虎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练着玻璃弹子,突然一条青蛇从一个墙洞里伸出头来,缓缓地顺着屋角往前游,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只鸡。这时成虎弹出的玻璃弹子滚到了墙角,成虎捡弹子时发现了这条蛇。这条蛇足有一米多长,跟成虎小腿肚子一般粗,成虎被吓得愣愣地站在那儿不能动。突然,那条蛇箭一般地朝着离它最近的那只鸡冲去,一下就叼住了它。被叼住的鸡一声惨叫,就再也叫不出来了。其他的鸡立即炸了窝,惊跳起来,有两只鸡竟然飞上了屋顶。被吓呆了的成虎,眼睁睁地看着那条青蛇叼着鸡飞速地游回屋角的墙洞里。
  当天晚上成虎就病了,发高烧,还说胡话。外婆说成虎被吓得丢了魂,要为他招魂。她端来一碗凉水,三根竹筷,把盛着凉水的碗放在窗台上,将三根竹筷并在一起,蘸上凉水,轻点成虎的额头,然后手持竹筷像奉着一炷香一样朝着窗外夜空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成虎啊——回来呀——成虎啊——回来呀——”再将竹筷插在碗里的水中,淋上水,看看竹筷能不能在碗中立起来。竹筷没有立住,外婆又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了一次,朝窗外拜了三拜,再往竹筷上淋水,这一次三根竹筷终于立住了。
  外婆舒了一口气,说成虎的魂被招回来了。高烧中的成虎,几次被沾上凉水点了额头,清醒了。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睁开眼时,看见窗外一排马头墙,墙头挑着半轮明月,月光下是那只放在窗台上的碗,碗里立着三根竹筷。
  从那时起,成虎只要看见蛇,就浑身发麻手脚冰凉。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从后门进了院子。院子里拉着晒衣服的绳子。突然一阵狂风把绳子刮断了,正巧落在成虎的脖子上,成虎以为又是蛇,吓得惊叫起来。晚上,又发烧了。
  病好后,成虎问外婆为什么不把蛇都打死。外婆说,老房子都会有蛇,这是家蛇。家蛇不能打,它是房子的守护神,打了它会不吉利。
  在老宅里好多人都看到过蛇,夜里还常听到屋梁上被蛇追得乱窜的老鼠的吱吱声。老宅里的老鼠很多,夜里经常爬上饭桌觅食。蛇是老鼠的天敌,如果老宅里没有蛇,那么老鼠更会泛滥成灾了。反过来,也许正是因为老鼠多,才会引来蛇。
  现在,成虎被一截绳子吓了一跳,额头上甚至都出了细汗。
  他想起老人说的一句话,在老宅里发生任何事情都是不奇怪的。他觉得这句话说得深刻。
  吴家吃完饭,撤去了碗筷,张翠霞把从店里带回来的几样水果摆上了桌子,有石榴,有苹果,也有梨。吴富生一把将水果刀抓在手里说:“其他水果都可以分着吃,只是梨不要分。”说着,吴富生就切石榴,一刀四开,鲜红的石榴籽就露了出来,几个孩子吃得很开心。
  这时,张翠霞从厨房端出一只大碟子,里面放着月饼。她把月饼往桌上一放,吴富生就叫了起来:“你怎么真的把月饼分了?!”
  张翠霞觉得孩子们刚刚吃完饭,一人也吃不下一个月饼,就在厨房里选了几种不同馅的月饼切成一块一块的。
  吴富生看着一盘子切开的月饼都是碎的,心里很不舒服,他生气地对老婆说:“中秋吃月饼,讲究一个团圆,你怎么把它们都切开了。”
  张翠霞不在乎地说:“什么方的圆的,不都是吃。”
  吴富生说:“不都是吃?猪也是吃,狗也是吃,吃和吃一样吗?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月饼?”
  张翠霞和吴富生永远都是你说生姜,我就说不辣。她说:“猪啊狗啊,和人一样,吃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人比猪狗会吃,挑着吃,猪狗不挑食。”别看张翠霞文化并不高,可她和吴富生吵架时,常常说得吴富生这个高中毕业的又爱学习的国家干部,无言以对,目瞪口呆。
  吴富生气得指着张翠霞说:“你、你,你这个人就是没文化!”
  张翠霞说:“你有文化?有文化的人还这样迷信?”
  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声音越吵越高,吵得老宅里的人都能听见。不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孩子们也习惯了父母亲的吵架,哪一天不吵架,孩子们回家后就会奇怪地问:“咦,家里怎么这样安静?”因此,现在谁也不来劝,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吵着吵着,突然听到厨房里“啪——”的一声响,把大家吓了一跳,两人吵架声也戛然而止。吴富生坐的位置离厨房近,他先起身进了厨房看,张翠霞也朝厨房走去。张翠霞看见吴富生走到厨房的门口,突然僵在那儿,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她不知是怎么回事,急走了一步往厨房里一望:妈吔!只见一道白影从厨房的案桌顺着窗棂直上了房梁。
  狐仙又出现了?!
  细心的大顺看见父母都站在厨房门口不说话,就问:“妈,厨房里有什么?”说着也往厨房走来。
  吴富生怕吓着儿子,说:“没,没什么,是只野猫找吃的,把盘子弄到地上去了。”
  张翠霞也反应过来了,接着丈夫的话音说:“这该死的猫,又来了!”
  吴富生一把捂住老婆的嘴,轻声地说:“你别骂她该死呀!她是大仙,你招祸呀!”
  从无顾忌的张翠霞今天也害怕了。她走进厨房,朝着那道白影消失的房梁直作揖,嘴里说:“罪过,罪过。大仙,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今后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上供,我一定给你上供。”
  第二天,张翠霞没有上班,从不相信鬼神的她在厨房里悄悄地设了一个神龛,神龛正中立了一个牌位,牌位上由吴富生用他那正楷隶书,工工整整地写着:大仙之位。从那以后,每天张翠霞都给大仙上供,供品有水果、糕点和一只褪了毛的半熟的鸡或一块半熟的方肉。一早一晚还按时给大仙敬香,口中朗朗祷告:“大仙,我们家是善良之家,有毒的不吃,违法的不做,祖祖辈辈渔樵耕读,只做善事。有什么错,都是我,我平时口无遮拦,冒犯了大仙,请惩罚我。只是请千万放了我的儿子,特别是大顺,他已经到了考大学的时候。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孝顺父母,尊敬长者,好做善事,望大仙一定不要惊吓他,请大仙保佑,请大仙保佑。”张翠霞一边祷告,一边直作揖,虔诚之极。
  神奇的是,她的供品常常见少,神龛前,也常常有糕点碎末。
  这段日子,张翠霞只想多做善事,免除灾祸,生怕影响到她的儿子。她把圆门台阶那里不平的地方垫平,每天把前院和小天井扫干净,给后院的张奶奶送吃的,弄得张奶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天吃完晚饭后,给大仙敬完香,督促孩子们做完作业,张翠霞就上床了,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总想找件事做做,否则心里老是定不下来。于是,她把白天从店里拿回来的几个苹果装在篮子里,给后院的张奶奶送去。
  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夜色像一盆浓墨浸泡着老宅,人们都已经入睡了。张翠霞往后院走,快到三进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人影站在三进的厅堂里,然后一步一步走过雨廊,朝后面的厨房走去。
  从走路的样子来看,这个黑影是个女人。
  张翠霞突然想到老宅里出现过的那个女鬼,吓得悄悄退回到自己家里,一夜未眠。

·18·

第十八章
  中秋节过后,一直时断时续地在下雨。几阵秋雨,把老宅弄得湿漉漉的。秋雨带来了凉意,气温一天比一天低。老宅里忽然起了阴阴的穿堂风,走在宅中,人们会被突然而来的一股凉风,吹出一身鸡皮疙瘩。这种穿堂风,老人们吹了说头痛,小孩子吹了容易发烧生病,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老宅里阴气重。
  下午,雨仍在有一阵没一阵地下,街口来了一个瞎子,怀里抱着一把破二胡,摸摸索索地走到老宅的轿子门楼里躲雨。瞎子手摸到了门边的石礅,就在上面坐了下来,从胸前的布口袋里掏出一个破瓷盆放在脚前。这时,老宅里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程基泰也不在家,很安静。瞎子把二胡架在腿上,拉了起来。琴声从那破旧的琴筒里飘出,吱吱哧哧如同漏气的风箱。
  瞎子和着琴声唱了一首歌谣:
  月亮起山一盏灯,
  十七八岁到如今,
  郎哥走脱多少黑夜路,
  蹲脱多少岭路亭,
  头上蚊虫叮了三四口,
  脚踏蚂蚁半来升,
  走到山前鬼又叫,
  走到后山虎又哼,
  鬼叫虎哼都不怕,
  就怕娘子不开门。
  瞎子唱着唱着,感到面前蹲着一个人,就放下二胡收了声。
  这时,蹲在面前的人开口说话了:“哑的。”原来是老宅里的二傻子,不知道他说的是二胡,还是瞎子的歌声。
  瞎子好脾气,张着他那瞎眼望望天,笑笑说:“是啊,天阴。”
  “下雨了。”二傻子说。
  瞎子言归正传,说:“算命吧,随便给几个钱。”
  “当啷”一声,一个硬币扔在瞎子面前的瓷盆里。
  瞎子问:“算什么?”
  “命。”二傻子惜字如金。
  “请报生辰八字。”瞎子把二胡抱在怀里,伸出一只手,翘起了兰花指。
  “不知道——”二傻子说完就跑了。
  瞎子嘟哝了一句:“怎么跑了?”又把他那空洞的眼睛抬起,摸索着把手伸进那瓷盆里,捡起那枚硬币,硬币的中间有一个方孔。
  “咦?怎么是枚铜钱啦?这是人还是鬼呀?”瞎子没有眼珠的眼睛张得大大的,朝上一翻一翻的。这时忽然起了一股穿堂风,把那大门吹关上了,瞎子打了一个寒噤,自言自语地:“这里阴气怎么这么重?”说着,抱着二胡逃也似的走了。
  入夜以后,更安静了。似有似无的雨珠落在屋顶上没有一点声音。只是偶尔传来老鼠从天棚上跑过的声音和野猫的“喵喵”叫唤。
  这样的天气,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