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园青坊老宅 >

第48部分

园青坊老宅-第48部分

小说: 园青坊老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心。
  我想了几天,觉得办法还是有的。老房子拆了以后,政府肯定要还给我们新房子,虽然不能指望能分给我们家两套房,但我们家有五口人,四个成年的孩子,将来还给一套三室的房子是可能的。这样,让二姐素梅搬到学校去住,你们三兄弟就一人有了一间房,也基本可以满足你们结婚的需要了。
  我已经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又得了这么一个头晕的毛病,整天躺在床上,连为你们烧饭都不行,活着就是一个累赘了。我也活够了,不能总这样躺在床上,像你们父亲那样让人来伺候,让我和你们的父亲相会去吧。
  我走了,不要去找我。古人说: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一介妇人哪儿不能长眠?这样,也可节省一笔丧葬费。现在家里还剩有两千零十五元,五元缴这个月的电费,剩下两千零十元你们三兄弟平分,我算了一下,一人可分六百七十元。
  孩子们,母亲最后只有一个愿望,不要忘了你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胞兄弟,相亲相帮最重要,切切。
  不用悲伤,我走得很快活。
  母亲月清亲笔
  月清把一张纸上写得满满的,写的时候很平静。月清写得一手秀丽的小楷,虽然多年没有写过字了,但当年习字的功底还在,纸上的每一个字都笔透纸背像刀刻的一般,深深地印在下面的书上。月清想尽善尽美地表现她的文字功力,连最后一个句号也画得很圆。此刻,她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穿着学生服坐在窗前习字的女中学生。
  写完信,她从枕头套里掏出一个旧信封,把信封里的钱又数了一遍,又从自己裤子口袋里掏出那十五元钱,然后将它们分成三份,连同那封遗书一起放在自己的枕头上面,让孩子们回来一眼就可以看见。
  做完这一切,月清打开衣橱想找一件像样的衣服穿上出门。可找了半天,竟然找不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最后还是穿上了那件紫色的春秋衫,当年爬了蚕以后,她就不敢再穿,只有它还没有破。然后又梳梳头,由于多日睡在床上没有梳过头,头发已经打结了,竟把那塑料的梳子别断了。月清把满头灰白的头发抹抹顺,就出门了。
  拿定主意想死以后,这几天月清就一直在想怎么死法。喝腌菜的卤水不行,卤水死得慢,容易被家人发现。服毒也不行,谁能保证街上卖的老鼠药是真的?上吊,只有上吊这一种办法了,想想还是不行。自己死在家里,孩子们还怎么在这个家里住?最好死得干干净净的,不拖累孩子们,不让孩子们多花钱。于是,月清想到了长江。长江每年要收多少冤魂,也不在乎多她一个。顺着长江可以一直流到东海,到了东海,孩子们就找不到她了,她也算干干净净地走了。
  月清为找到了最好的死法,感到一阵欣慰。
  跨出家门,她转身把门锁上,然后又从门缝里把钥匙塞进去。孩子们都有家里的钥匙,回家会自己开门,然后看到她留下的遗书。
  经过厅堂,穿过那道自己每天要经过无数次的门,进入雨廊,经过厨房,穿过那一人小巷,进入后院,看见孙拽子和绑着绷带的赵大队长在下棋。
  月清好像看见铁姑坐在孙拽子旁边。
  经过他们身边时,赵大队长还抬头和月清打了一个招呼:“出去呀?”但也只是客套一句,接着又低头聚精会神地下他的棋。
  月清回答了一句:“是,出去了。”
  也只是一句,月清跨出了老宅后院的门,然后朝着江边头也不回地走去。
  江风吹乱了她刚刚梳顺的头发。
  月清失踪了。邵家的三兄弟满世界找,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两个女儿天天哭,哭她们对不起自己苦命的妈。素梅抱着母亲的枕头,哭诉着说:“妈,要是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我就不上班了,在家陪你,女儿对不起你。你命再苦,也不应是这个结局呀,苦命的妈妈——”三兄弟顺着江堤往下游找,郊区的江堤旁种满了防洪柳,三兄弟在柳树丛里一棵一棵地找,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母亲。那一声声呼唤母亲的声音,让人听了心寒。
  找了多日,仍然没有找到月清,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月清可能真去了东海。几个儿子虽然平时谈不上多孝顺,月清失踪后,儿子们可是尽心尽孝了。
  这天,户籍警老段来了。他在月清家里坐了一会儿,安慰了几句,把一杯茶喝干了,对同年说:“人死不能复生,想开一点。找个时间去把户口销了吧。”
  同年冷冷地问:“谁死了?”
  老段睁大了眼睛:“你妈妈……”
  同年没让老段把话说完,“我妈妈是失踪了,人没找到怎么说就是死了呢?”
  “嗯?”老段语塞了。
  同年把老段往门外送,边走边说:“段叔叔,谢谢你的关心。你是公安人员,最懂得讲究证据,没有找到一个人的尸体,怎么能断定她死了?我妈妈没有死,她只是失踪了。说不定哪天又回来了,怎么能去销户口呢?”
  同年的一席话说得老段一头雾水,以为这几个孩子因为母亲自杀悲伤过度,没再说什么就转身走了。
  其实,邵家的几个儿子心里都明白,母亲是必死无疑了,但他们异口同声地不承认月清死了,当然,月清那封遗书,也绝对不会向外透露。他们想,只要不承认母亲死了,将来还房子的时候,就要考虑他们还有一个母亲,还多了一代人,总不能让母亲和儿子睡在一间房里吧?
  在这一点上,三个儿子空前的一致。

·20·

第二十章
  月清失踪,让老宅人很是伤心了一阵子。几乎所有的邻居都倾注了一份同情,近邻谢庆芳、何惠芳、齐社娟都帮着寻找过,住得远一点的钟贵珍、张翠霞,甚至包括朱银娣也到月清家陪着孩子们流了一阵眼泪,就连杜媛媛也让小郑和月清家的孩子们一道去找了几天。唐秋雁更是甩着大脚丫子满世界找,没找着,就跑到月清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月清啦!你这个苦命的人啦!为什么想不开?马上就有新房子住啦!”唐秋雁的哭,是对月清下落不明的一种悲痛,对月清苦命一生的一种同情,却无意之间把大家另一种心情表露出来了。
  自从测量队走了以后,大家就在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结果,可好多天了,没有一点消息。大家期盼住新房子的心情,冲淡了月清的失踪带来的沉重气氛。大家心里都明白,月清凶多吉少。那么一个单薄的人,又刚刚从医院里出来,又能跑到哪儿去呢?
  之所以不停地寻找,是因为月清的几个孩子坚持说他们的母亲没有死。[奇+書网…QISuu。cOm]
  这一天,杜媛媛又在母亲杜阿娇的房里守着老宅的大门等成虎。得不到消息的时候,大家就找成虎,老宅里不知道的事都找成虎,大家说:“成虎应该知道,他就是不知道,也能打听到。”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人找成虎,以至于每天成虎回家,楼下都有人在等他,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大家就都出来了,把成虎团团围住。
  杜媛媛更是如此,一天不见成虎心里就急,今天干脆什么也不干,一直在家里等成虎,只要大门一响,她都伸头看看是不是成虎。其实,成虎也一直没有打听到准确的消息,而且他这段时间的心情也不好,当然也是为了房子问题。
  那天开发公司来测量面积时,成虎正好出差,是成虎的妈妈赶到老宅里来陪着测量队员量的面积。结果,成虎的妈妈和测量队员大吵起来,准确地说,是成虎的妈妈气得大骂,测量队员倒没说什么。成虎的家是三进二楼的厅堂隔出来的,二楼的厅堂本来就不大,当时为了给楼上东厢房的曹老太和西厢房的齐社娟家留出过道,又往后退了一截。这样,测量的结果,满打满算,包括那个汪经理让的两平方,成虎家也只有十七点七平方,就是四舍五入也只有十八平方。盼星星,盼月亮,最后只盼来十八平方的房子,只够还一个客厅。所以,成虎的妈妈气得大骂。
  这段日子,成虎一直在打听情况,但几家开发公司都是一个声音:正在研究,请耐心等待。成虎去“老城办”找到老袁和小乔,他们说的也是一句话:还没有最后决定。至于是谁做最后决定,开发公司还是市里?他们讲得很含糊。
  今天晚上下班前,成虎终于从跑城建的记者汪平那里打听到了新消息,他带着这个新消息回到老宅。
  成虎刚进老宅大门,就被杜媛媛喊住了:“小成,正等你呢,今天还是没有打听到消息?”
  成虎把自行车一架,兴奋地说:“有了,有消息啦。”
  杜媛媛听了,拉着成虎的手不放,“快说说,快说说。”
  园青坊大街的改造,由于工程比较大,所以由几家房地产公司分段开发。最头痛的就是原住户的拆迁补偿问题,所以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儿。各公司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公司方案都做了好几套,抽调了最强力量,甚至在进入前做了演练。可是没想到,前段时间在测量摸底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原住户。园青坊大街是老城区,是宜市的老商业街,临街的房子不少是店面,百货商店、照相馆、点心店、水果店和杂货店,还有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戏院。他们都知道改造后的园青坊大街是个配套完备的新商业中心,店面的价值会直线上升,都想趁着老城改造在补偿上多要一些,个个都狮子大开口提出很高的赔偿和返还条件。
  而几家房地产公司的利益也在这里,开发后商铺铺面的价格远比商住楼高,如果答应他们的条件,自己的利润就很薄了。眼下,开发公司和那些商店为了各自的利益正在博弈。几家开发公司联合给市里写了一个报告,通过“老城办”把情况反映了上去。这段时间拆迁处于停滞的原因就在这里。
  市长看到报告后,批示分管城建的李副市长负责协调解决问题。军人出身的李副市长,有一股雷厉风行的作风。他接到批示,立即投入工作,尽心尽责,天天都在现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所有国营的集体的单位都跑到了,强调以大局为重,协调双方的利益,做通了大家的工作,并且亲自监督他们把所有的协议都签了下来。
  李副市长连口气都没有来得及喘,又把所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找来开会,他说:“现在主要是拆迁户的工作了,这个工作比较复杂。拆迁返还和赔偿,虽然市里有统一的文件规定,但是老百姓的利益,你们要保证,不能昧着良心赚钱。”他语重心长地说,“老百姓几十年就住在这样的旧房子里,今天他们的期盼值可能高一些,我们既要执行政策,也要充分保证他们的利益。具体工作你们谁开发,谁负责,马上就要开始,‘老城办’协调配合。这都已经过了中秋了,时间不等人。”
  各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都在会上表了态,他们见李副市长已经帮他们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心里也很过意不去,剩下的老百姓的事,在“老城办”的帮助下,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解决了。其中两家公司搞过旧城改造,有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新地房地产公司,刚刚在园青坊附近开发完两个项目,更是胸有成竹。
  “我估计,恐怕就在这两天就有消息了。”成虎最后说。
  门厅里没有灯,黑乎乎的。成虎说完以后,一回头,发现身后黑压压地站满了人。大家大气都不出一声,生怕听漏了一个字,静悄悄地站在那儿。
  成虎一落声,大家就纷纷议论起来。
  张翠霞说:“这下好了,市长亲自过问,我们大概不会吃亏的。”
  程基泰说:“我们本来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嘛,不就是一家要求一套房嘛。”
  杜媛媛想,她和母亲住了两处,应该还她们家两套房,马上说:“那也不一定,各家情况不同,不一定都是一视同仁。”
  同月站在身后,立即插话说:“对,还要参照各家的人口。”
  程基泰只好修改自己的意见,说:“我说的是至少,至少一套房。”
  成虎觉得事情恐怕不会像大家想得这么简单,但也不愿意破坏了大家的好心情,就转身推车往里走,边走边说:“等着他们公布结果吧。”
  同月立即上来帮着成虎推车,边推车,边对成虎说:“小虎哥哥,哪天把自行车送到修车铺来,我帮你擦擦油,调调车圈,好像车轴缺机油了,这样骑起来累。”
  大家也边议论边散了。
  杜媛媛本来想跟到成虎家里,请成虎帮着她具体参谋参谋,下一步该如何与房地产公司谈判。同时也想问一下成虎,认不认识房地产公司里的人,有熟人总好说话。但看到同月推着成虎的自行车往里走,也就作罢了。她拉着小郑回到房间,说:“下一次要单独问小成,让这么多人都知道,一人一条心,弄得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了。”
  这一夜,老宅里家家都兴奋,家家都睡得晚,家家都在憧憬又宽敞又明亮的新房。大家对新房的期望值更高了:市长都过问了,小小老百姓的问题还能不解决吗!
  程基泰听到成虎带回来的消息后,睡了一个好觉,一觉睡醒来已是九点多了。
  前段日子,程基泰一直睡不好,女儿越是没有消息,就越是牵肠挂肚地想她。想得多,又睡得少,就觉得女儿在香港日夜遭受着像黄瀚浩这样的男人们的蹂躏,那心就像被揪了似的一阵一阵的疼。一闭上眼睛,女儿那清秀白晰的脸庞,充满无助的痛苦神情就出现在眼前。
  女儿虽不是自己亲生,但自小就抱回家,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带大,他熟悉女儿的一颦一笑,甚至身上的胎记。他清楚地记得,女儿屁股上有一个疤,那是小时候不小心碰到煤炉上烫的。很小的时候,他将女儿抱在怀里,女儿喜欢用小手摸他的脸。一生未婚娶的他,感到那只温柔的小手从脸上往全身传递着一种令他陶醉的舒畅,这是一个男人最大的享受。他真的希望女儿不要长大,永远像这样躺在自己的怀里,那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比亲生的还要亲。
  长大了,女儿就渐渐疏远自己了,她发现了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程基泰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