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公务员与MPA >

第15部分

公务员与MPA-第15部分

小说: 公务员与MPA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略,通常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组合、改变或『操』作问题的给定条件,以弥补问题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

    策略的作用就在于减少尝试与的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成功的概率。

    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首先是要提出问题,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必定是一个会提出问题的人,因为提出一个好的、新颖的问题往往会促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并且提出问题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尽管提出问题的人并不一定能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和善于寻找资料的人往往能够很快的创造过程中弄清问题的本质,生成许多新颖的思路,并经过权衡以后选择一个最好的计划去执行。回顾总结使创造『性』的过程精益求精,也使创造者的创造经验不断丰富。

    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只要能把握住最初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不重要。比如说,当你已经找到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还没有足够的材料来支持你将这个问题作为解决的对象,因此你可以回到上一步再次寻找事实。再如,在产生创意时,你会发现产生的创意和最初的问题并不一致。这样,你就要回到寻找问题这一步,可能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

    2。发散加工与收敛加工

    发散加工与收敛加工是创造的心理『操』作,也是创造策略的横向结构。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加工与收敛加工的互补。

    不可否认,在创造『性』思维中,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往往是通过思维的发散获得的。因此,发散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那么,创造『性』思维是不是像不少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包括思维的发散加工呢?显然不是。诚然,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加工可以使人的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能提出种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方法,特别是能提出许多别出心裁的、出乎意料的创见。

    然而,如果在创造过程中,仅仅把思维停留在发散加工阶段,那么,就会使人们面对众多的方案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达不到创造的目的。

    因此,在创造过程中,不仅要发散,也必须有收敛,实现发散加工和收敛加工的互补。这种互补『性』表现在:

    (1)只有收敛才有发散,创造开始于问题,而问题的最终产生往往是收敛加工的产物。所以,收敛是发散的前提和基础,收敛是为了更好地发散。

    (2)只有发散了,才能进一步收敛。在思维中,要收敛,就得有收敛的东西。只有发散了,才能为更高层次的收敛提供材料,才能在每次收敛之后产生新的成果,才能逐步地向最终问题的解决接近。

    二、创新过程前期

    创瓣过程前期包括提出问题、寻找资料、弄清问题、生成方案四个阶段。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阶段,要对结果和障碍进行发散。所谓结果,指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得到的好处;所谓障碍,指阻止解决问题的各种因素。要列出可能的结果和障碍,这样才会使你更加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且更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提问法是该阶段发散加工的的基本方法。可以使用下面的问题对结果和障碍进行提问。对结果的中提问:〃如果……会多好?〃(结果句)。对障碍的提问:〃如果……会多糟?〃(障碍句)。在发问时不要作出判断,让你的思绪自然流动,尽可能得到更多的问题。思路受到阻碍时,做一些休息,一会儿再回来继续提问。

    列举缺点和希望点是提问法的一个变式。

    列举缺点和列举希望点本来是两个独立的寻找问题的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在程序上的相似『性』和在应用上的相同目标『性』,使得两者可以融合在一起。

    列举缺点即首先将问题分成若干层次,然后分析事实,尽力挑出其中缺点,并从中找出可能改进的地方。简单地说,列举缺点就是找错误。

    列举希望点与列举缺点恰好相反。它通过提出对事物的希望或理想,将问题的目的聚合成焦点来加以考虑。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画家律普曼十分贫寒,画具很少,修改用的橡皮只有一小块。一天作画时,不小心出了个失误,须用橡皮把它擦掉,但找了好久他才找到橡皮,但等到擦完想继续作画时又找不到铅笔了。这使他非常生气,于是产生了拥有一只既能作画又带有橡皮的铅笔的想法。最终,他找到了满意的方法,即用一块薄铁皮,将橡皮和铅笔连接在一起。后来,律普曼借钱办理了专利申请手续,并最终由pabar铅笔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价钱是55万美金。

    列举属『性』法可以看作是提问法的另一个变式。

    列举属『性』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技术。实施该法时,首先将事物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并针对各个部分找出每一个属『性』,然后针对各个属『性』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代替方案和方法。

    该方法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如果事物分得越小,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各种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属『性』。

    可能你已经提出很多问题,但部分问题也许对你毫无意义。关系收敛的意义在于,选择一个具有重要的个人意义的领域,保有这个领域中的问题,你才会觉得有解决的必要。

    只有当你对一个问题能产生影响,并且有动机去解决它时,你才真正拥有这个问题。

    例如,你是一个管理人员,并感觉自己完全可以解决公司订单减少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增加信息量或改变一些现有的情况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你还感觉到自己对这个问题负有责任,这就可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动机。这样,你才真正〃拥有〃这个问题。

    善于创新的人对问题均有着非同一般的敏感。

    一个砸在头上的苹果引发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思考,从最平凡的小事中揭示最深邃的自然规律,这个事例最典型地说明了牛顿对问题的非凡的敏感。

    可以运用三个基本的方法磨练自己对问题的敏感度。

    (1)增强问题意识

    将问题意识也可以称为问题的感受能力。创造活动首先源于问题意识。因为,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一个新问题也就不可能提出,而创造也就无从谈起。

    一个刚上完创造『性』问题解决课程的学生,老师问他有什么感受。他信心倍增地回答说:〃我相信我掌握了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果你给我提出一个问题,我就一定能够根据学到的方法解决它。〃这个学生恰恰忘记了一点,即提出问题也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这个学生太缺乏问题意识,虽然接受了创造力训练,但仍然没有关注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2)信任好奇心

    真正的好奇心经常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新。如果你已经对某个领域了解甚深,这个领域有时似乎无端地会引发你的一些好奇心,假如你跟着这个好奇心走,常常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

    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电的生产方法。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明确目的的指导,他突然问自己:如果让一个铜圈在马蹄形的磁铁两极之间不停地转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出乎预料,他发现铜圈上有微弱的电流生成。结果,一个更伟大的发现就这样产生了。

    (3)掌握问题产生的途径

    掌握问题产生的常见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一个人对问题萌芽的敏感度。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科学问题产生的途径。

    1抓住经验事实同已有理论的矛盾

    这是科学问题最常见的产生途径。每一个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以及大多数反常现象,都可能与现有的理论概念发生冲突,当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现有理论即便再修改辅助假设也难以解释这些经验事实。这个时候,新的科学问题就必然会产生。

    2抓住理论的逻辑矛盾

    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其内部应该是和谐的,或者就是自洽的。如果一个理论的内部出现了逻辑矛盾,它就必然会推出两个互相对立的论断。所以说,抓住理论的逻辑矛盾往往是发现问题并实现理论突破的关键。

    爱因斯坦发现电磁学方程在伽利略变换中不具有协变『性』,而这就意味着电磁理论同经典时空观的矛盾,这引导爱因斯坦探求狭义相对论。

    3盯住论争

    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论争,是科学史上的常事。因为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开争论,所以激烈而尖锐的论争总能够促进科学问题的解决。

    譬如,物理学中关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论争,就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光的认识。最有意思的是,论争的两方对光的本质都只是局部的把握。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在量子论的基础上认识到光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而是兼备粒子『性』质和波的『性』质的微观体。

    4盯住不同知识领域的交叉地带

    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而一些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则通过注意科学中的交叉地带,找到许多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并作出开拓『性』的贡献。

    20世纪的许多横断『性』科学,几乎都是从一些交叉地带产生的。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在科学哲学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叉,以及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交叉,都深化着人们对科学本『性』的认识。

    2。寻找资料

    寻找资料阶段的发散加工包括了找到与问题区有关的尽可能多的数据,然后在收敛加工中尽量找出最重要的数据。

    寻找资料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到与已提出的问题有关的尽可能多的材料。但这些资料中有些与要解决的问题无关,这就需要将有关的信息与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找到对解决问题有意义的事实材料。

    最忌讳的是,一找到目标,就埋头找解决方案,在实施方案时则发现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甚至根本就没有可实行的条件或完全不是对症下『药』。所以,一定不要忽视寻找资料的重要作用。可以将寻找资料看作提出问题的延续,通过寻找资料,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该阶段的发散加工,主要是收集与目标区有关的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但并不对信息进行任何评论。

    该阶段的收敛加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击中事实

    在收敛开始时,首先通观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对那些看起来与选择的目标有关的作出标记。这些〃击中〃的项目可以是你最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与目标有联系的。

    (2)寻找相关

    寻找相关,就是在击中的项目中进行有目标的查找。

    (3)分析本质

    在收敛的第三步,对相关进行分析,看哪组击中的项目代表了问题的本质。

    (4)判断优先

    最后对发现的各种关键『性』问题的优先『性』进行分析。它们中有一些比其他的更需要尽早地得到解决,因为对它们的解决如果被延迟了,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寻找资料过程中,可以运用如下特殊技巧:

    (1)着眼大处

    在寻找资料的时候,为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定要学会经常后退一步,用更宽阔的视野审查资料。

    (2)留心小事

    要留心小事,因为事物发展的最关键的链条常常在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3)盯住最显而易见的部分

    你很难直接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因为你的眼睛已经完全做到对它们的熟视无睹。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总是忽略最显而见的事物。

    (4)转移注意的焦点

    我们总是习惯于注意自己已经注意的地方。结果经常这样,我们绞尽脑汁,也只能看到自己已经看到的地方,而对其他的信息视而不见。

    (5)多角度审视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只有一个属『性』,任何一个材料都不会只有一个用途。无论材料的多寡,富有创造力的解题者总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已有的材料,尤其是那些表面上关联不大,但感觉上却总是很有用的材料。

    (6)看看其他领域

    眼睛盯着一个问题领域,这往往会阻碍自己发现更新鲜、更充分、更漂亮的材料,因为思维的惯『性』很容易使自己在一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中做循环思索。这个时候,就需要跳出来,看一看其他领域,从别的地方寻找一些材料以启发自己。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都源于广泛涉猎多个领域,并将这些领域的某些材料应用于自己的问题领域。

    (7)信息暴『露』

    有时候人们过于看重自己的能动『性』。譬如,在寻找材料阶段,解题者多数会赞成这样的一个观念:一份努力,一份收成。要获得必要的资料,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

    大体来说,这样的观念没什么错,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信息的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许多时候,你只要将自己暴『露』在一个大的信息环境里,相应的信息就会随意地进入你的视野。这就是信息暴『露』法寻找材料的意义。

    (8)随意寻找

    设想你静静地坐在一间屋子里。突然,一个人在你背后大喊一声:〃好大一只蜘蛛!〃那么:你会怎样去找这个蜘蛛?

    再设想,这个人大喊一声:〃看那只大蚂蚁!〃

    再设想,这个人大喊一声:〃蚊子!〃

    再设想,这个人大喊一声:〃大黄蜂!〃

    在如上每一个情况中,你的眼睛似乎都知道如何有选择地寻找目标。你会查看墙壁和天花板寻找蜘蛛;你会查看地板寻找蚂蚁;你会注意在附近的空间寻找蚊子;你会扫视窗户寻找大黄蜂。并且,多数时候,你果真是毫不费力地似乎仅仅凭借着直觉就找到了这些目标。不妨说,你的眼睛,抑或你的潜意识知道从哪里寻找目标,这就是随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