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四喜临朕 >

第9部分

四喜临朕-第9部分

小说: 四喜临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陛下能遵从先帝遗愿,勤政爱民,先帝在天之灵必然欣慰,也算是陛下的一片孝心。”俞镛之出列奏道,语气淡然。
    “俞爱卿说的甚是,这是孝心,也是本分,”沐奕言忽然放下衣袖,双目炯炯有神,一脸的慨然,“除了这个,朕还曾在父皇灵前发下了重誓,要为父皇守孝三年,这三年内,朕不选秀不纳妃,多谢王尚书一片好意,朕心领了。”
    “这……这……”王尚书张口结舌,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从前继任的帝王,都是早有嫔妃,到了沐奕言这个年纪,小皇子都起码有一两个了,礼部也就不必着急,可现在沐奕言后宫嫔妃一个都没有,这样成何体统?要说守孝的话,只要不纳后,不行大礼,便无损于孝道。
    可沐奕言抬出先帝,他们还能怎么说?藐视先帝,有亏孝行的大帽子在哪里,谁戴得住啊?
    “爱卿们不必太过感动,这都是朕应该做的。”沐奕言按着扶手缓缓地站了起来,略略侧过身,从下面看上去,好像在抹泪一样,旋即,她挤出了一丝伤感的笑容:“朕心里难过,今日早朝散了吧。”
    看着沐奕言的身影消失在大殿里,俞镛之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几乎可以肯定,沐奕言八成笑吟吟地躺到她的软榻上继续修身养性去了。
    一旁的几位老臣面面相觑,眼带忧虑,王尚书更是长叹了一声,冲着俞镛之拱了拱手:“俞大人,陛下虽然这样说,但我们身为臣子,还是要早点替陛下琢磨琢磨啊。”
    俞镛之管沐奕言的学问都管得身心交瘁,立刻轻轻松松地把这皮球往旁边一踢:“凌兄怎么看?六公主和陛下兄妹情深,想必会有个两全之策。”
    凌卫剑无奈地说:“陛下有此孝心,咱们为人臣子也不能太过干涉,裴兄你看呢?”
    裴蔺若有所思地看着沐奕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只怕我们都看错陛下了,陛下心中自有主张,旁的人想干涉也轻易干涉不了。”
    凌卫剑有些头痛:“不如待我回去和公主商量商量?”
    刑部的卢英燮轻咳了两声,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这个……如果陛下只是守孝,依下官看,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少年人血气方刚,等陛下尝到了个中滋味就不怕了,怕就怕……陛下他……”
    他住了口,意味深长地朝着大伙儿看了看。
    几位大臣面露忧色,显然这也正是他们所担心的,沐奕言自从那次朝房闹剧后,断袖的名声传得沸沸扬扬。
    “俞大人,凌大人,这还要你们多多费心了,”王尚书忧心忡忡地说,“你们和陛下亲厚,劝一句比我们说十句都强,平日里风流不羁也就算了,可这皇家子嗣传承,非同儿戏啊。”
    几位朝臣一合计,都隐晦地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沐奕言真的有没有断袖的癖好,这个重任便理所当然地压在了俞镛之、凌卫剑和裴蔺这几个年轻的重臣的身上。
    三个人谋划了片刻,照凌卫剑的意思,直接把沐奕言哄到哪个烟花之地,找几个清倌人喝喝花酒,到时候往房里一送,这是不是断袖便一清二楚。
    俞镛之和裴蔺却都极力反对,都说这样非君子所为,更何况,烟花女子怎么配和九五之尊有一晌贪欢?
    “那不如送几个公子进宫,看看陛下动不动心?”凌卫剑沉吟了片刻道。
    “万万不可,到时候陛下若是真的动心,这些个人该如何安置?”俞镛之断然拒绝。
    “我觉得也不太妥当,那种迎来送往之人,有什么真心?到时候陛下喜欢上了,却一片真心错付,岂不是太伤元气?”裴蔺也不答应。
    凌卫剑气乐了,来回看了看这两个人:“好啊,你们这也不肯,那也不肯,看来陛下是你们的心头宝,你们说有什么好法子?”
    俞镛之眉头微蹙:“不如我们找个时间试探一下……”
    裴蔺苦笑了一声:“陛下打马虎眼的本事可比你我都强,更何况若是试探的话……”
    两个人对望一眼,心里明白,从平日的言行来看,只怕沐奕言十有七八是喜欢男人的,剩下的那两分,他们俩不敢试,也不愿试。
    凌卫剑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梭巡,忽然拍了拍脑袋笑道;“有了!俞兄、裴兄,在下有个主意,简直就是一箭双雕,百无一失!”

  ☆、第14章

沐奕言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别人的算计中,她提早下了早朝,回到点墨阁里,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和沐恒衍套套近乎,来消除这一个煎饼带来的后遗症。
    她叫来了洪宝,让他去打听一下这个人的喜好,洪宝在一旁磨蹭了片刻,迟迟没有动身。
    “这是怎么了?脚上沾了胶了不成?”沐奕言斜靠在椅子上,慢条斯理地问道。
    洪宝嘟囔着说:“陛下,奴才觉得,那个厉王看起来不是善类,虽然长得一等一的英武,只怕沾上了陛下要吃亏。”
    沐奕言噗嗤一声乐了:“怎么,你当朕喜欢他不成?”
    洪宝鼓起勇气道:“难道不是吗?陛下你不是明明喜欢的是俞大人吗?再不济,裴大人又好看又体贴,也比厉王强多了,陛下可不能见异思迁……”
    沐奕言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胡说八道什么,被他们俩听到了,仔细你的脑袋。”
    洪宝的神情有些悻然:“陛下心里想什么,奴才明白的很,喜欢几个男子又有什么?喜欢便是喜欢了,还能有什么法子,难不成从心里面剜去不成?”
    “说的好,”沐奕言赞道,“那些大臣们还不如你一个小太监有见地。”
    洪宝高兴了起来:“奴才的命都是陛下救的,陛下喜欢什么,奴才就做什么。”
    “马屁精,要是朕是朱厚照,你就是那实打实的八虎之首!”沐奕言笑骂道。
    洪宝不太明白,不过他听得出来,沐奕言没有恶意,便笑嘻嘻地说:“陛下把奴才比作老虎,可真是抬举奴才了。”
    沐奕言摆了摆手:“放心,朕对厉王没有兴趣,打听他的喜好是另有用处,你快去吧。”
    洪宝这才放下心来,乐不颠颠地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沐奕言有些感慨,这个洪宝,当初在一个妃子的宫中得罪了人,小小年纪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扔在尚礼局外面奄奄一息,是她把他讨了回来。她很早就明白,自己身上背负的秘密,必须要有一个忠心、可靠的太监随身伺候,万一有了纰漏,也还能遮掩一二。
    现在看来,洪宝还算忠心,也并没有发现她的女儿身,只是,从前寒舍孤苦他不觉得,现在经过了这权利的熏染之后,他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那份忠心吗?
    没过两天,洪宝便把自己收罗到的一手消息放在了沐奕言的案头,沐奕言左看右看,一筹莫展:那个沐恒衍,看起来就好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无从下口。
    “年少从军,生活简朴……不喜好女色,不涉烟花之地……冷酷无情,御下甚严,曾经杖杀了一名行贿军曹……”沐奕言把那张清单翻来覆去,不敢置信地问道,“吃喝嫖赌都不喜欢,连银子也不放在眼里,他是准备去当和尚吗?”
    洪宝绘声绘色地说:“是啊,听说在西北军中,他的外号叫冷面修罗,刚接手西北军时,有几名将军欺他年少,怠慢了他,他一口气斩杀了数十名兵士,血流成河,从此之后,他的将令无人不从。”
    沐奕言倒抽了一口凉气,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杀过一只鸡!“他就没什么心头好?”
    洪宝连忙把清单翻到最后,指着上面一行小字说:“这个,沐王爷喜欢书画,尤其是仕女图。”
    沐奕言立刻嗤笑了一声:“我说呢,一个男人怎么会不喜欢女色,这好办,等会儿朕便去藏宝阁找几幅父皇珍藏的前朝珍品,包管让他直了眼。”
    “不对,陛下,沐王爷收集仕女图很有讲究,很多人进献了那种孤本的古画,或者是本朝一些书画大师的名作,都让他退了回去,倒是几幅的不入流之作被他收入府中,他也从不轻易示人。”洪宝解释说。
    沐奕言摸了摸下巴一脸的沉思,旋即暧昧地笑了:“有蹊跷……莫不是他喜欢的是那种……嘿嘿,男人嘛,朕懂。”
    说着,她从笔架上提起笔来,在那一条上重重地戳了一下:“好,就这么办!”
    话音刚落,俞镛之从外面走了进来,诧异地问道:“陛下要办什么?”
    沐奕言立刻将清单飞快地收了起来塞入袖中,把前几日涂的几份杂稿挪过来摆在案几上鱼目混珠:“朕正在潜心向学,奈何总是就这么半瓶子晃荡,不知何时能赶得上俞大人一二。”
    俞镛之狐疑地往桌上瞧了瞧,果然,上面是沐奕言的笔迹,他顺手拿过一张来。
    “他微笑起来就好像夜空中高挂的冷月,月满霜华,清冷骄矜。”
    “他一袭白衣站在落花之间,微风吹拂之处,衣袂飘飘,仿佛下一刻就要散入花间。”
    “他手持线书,口若悬河,才贯古今,气质华贵,令人侧目。”
    “他眉头微蹙看向一个人时,那目光只怕连石头人都会羞愧垂首。”
    ……
    这些赞誉的话直白浅显,简直好像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写出来一样,却透着继续真情实意……俞镛之读了两句,狐疑朝着沐奕言看了过去:“这是你写的文章?”
    “是啊,都是朕的肺腑之言,虽然简略了些,俞大人你——”沐奕言随手接过一张,刚瞟了一眼,立刻打了个趔趄,急急地便想去夺,“哎呀错了错了,不是这个!”
    俞镛之侧身一让,沐奕言扑了个空,她的脸腾地红了起来,呐呐地道:“你……你别看了,这不是上次要朕写的如何赞誉一个人,朕随便乱涂的……”
    “学了这么久,怎么写出的文章还是平仄不通,什么微笑起来好像……”俞镛之一边蹙着眉头一边念了几句,只是声音越念越轻,最后几不可闻,他聪明如斯,自然看出来,沐奕言这些话中说的是谁。
    尴尬之余,他只好又从案几上拿了一张纸,佯作随意地看了起来:“还有那篇税制的文章呢?让臣瞧一瞧。”
    沐奕言立刻把桌上剩余的几张都递给了俞镛之:“都在这里了,朕瞎写了几笔,写的不对,俞大人尽管批评就是。”
    俞镛之扫了两眼,忽然把目光落在了其中几行字中:交这么多柴米油盐布匹有什么用?大米要交,其余的交上来没用都烂掉,不如直接交铜板。
    “交铜板?这不是加重百姓的负担吗?”俞镛之随口问道。
    沐奕言凑了过来,一边不动声色地想去抽下面的两张纸,一边信口开河了起来:“俞大人你这就错了,铜板定得少些,实物大家都去市场上交易就是了,你非得让人交几匹绢布,人家不生产布,还不得去别人那里买?这不是大家都麻烦嘛?更何况这绢布交上来,你还得找地方堆,又得找人看,一不留神还被贪官污吏贪污。铜板多省心啊,朝廷要布再去市场上买呗,这就叫流通,货币流通,你们现在实物税太土了,得慢慢向货币税转变啦。”
    俞镛之愣了一下,这话在他听起来满是漏洞,可一下子却真找不出话来反驳,他带着疑惑又往下看了两眼:徭役赶紧废除吧,人家忙着种田的时候你让人去服什么力役,忙着进货的时候让人去修坝……
    俞镛之有点吃惊,这一点他也曾和几个交好的大臣商议过,也多次让户部征税的税官避开农事忙碌的时候,但人多事杂,终究难以完全避免。
    “废除徭役,那修坝筑路那些货让谁去做?”俞镛之紧盯着她的眼睛,不动声色地让了让,沐奕言抽纸的手落了个空。
    沐奕言尴尬地收回手来:“这个嘛……这个可以出银子雇人做啊……”
    “这些都是你写的?你怎么想到的?”俞镛之沉吟了片刻,怀疑地看着她。
    “那还有假?还有谁能写出这么雅致的字来?”沐奕言挺了挺后背,矜持地笑了笑,“自从俞大人交代这篇文章之后,朕日思夜想,晚上做梦都做到这些,想来是先帝在天之灵托梦而来。”
    俞镛之的嘴角抽搐了两下,这狗爬似的字还好意思说文雅秀致!他也不好戳破今上的牛皮,盯着那行字喃喃地道:“以铜板代替力役和徭役,然后用这些银两去雇人,一箭双雕……”
    “奸诈!”沐奕言瞪了他一眼。
    俞镛之精神一振,抓着那几张纸,如获至宝:“不错,陛下的学问一日千里,还有什么说来听听?”
    沐奕言得了夸奖,心里也喜滋滋的:“朕每晚都在想,一点都不敢懈怠,比如现在税制科目众多,应该都要取缔合并为按财产征收,可以减轻百姓负担,还有朕听说现在的税收都是户部直接定好要收的赋税,层层分派到各地,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税收之本,应该是量入为出,怎么可以量出为入?”
    “这……前朝曾经量出为入过,结果却是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所以太祖才博采众家之见,定了此种税制。”俞镛之摇头说。
    “你们这就错了,这不是因噎废食嘛,前朝一定很多贪官污吏吧?中饱私囊了吧?末期的时候和早期比一定又增加了很多税目吧?百姓们交不了索性就逃走不交了呗。”沐奕言瞎猜了几句,反正一朝一代的覆灭,十有*是离不开这些的。
    俞镛之思忖了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
    “还有,税收不足是你们征收的对象出了偏差,老是向百姓征税,换个思路,按财产多少收税嘛,银子一定会哗哗哗地来的。”沐奕言朝着他挤了挤眼。
    俞镛之沉默了片刻道:“很难。”
    “当然难喽,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拿银子出来,就好比在割肉一样,朕那日还做梦做到了有个人为了要改革被人判了车裂,好惨啊,”沐奕言想起从前读到的商鞅的下场,不禁唏嘘了起来,“朕随便写写,俞大人你也随便看看就好。”
    俞镛之瞥了她一眼,目光奇异,旋即,他将那几张纸小心地折了起来,淡淡地说:“为民谋福,为大齐谋强盛,为陛下谋强国,臣不惧身死。”
    沐奕言大吃一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古往今来,虽然变法到了最后能让国富民强,可率先提出实施变法的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