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绣民国 >

第176部分

锦绣民国-第176部分

小说: 锦绣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驶出了俞州,画楼看着窗外送行的人,一大群或挥动着胳膊,或用帕子捂住唇哭。

    她抱着怀里睁大双眼好奇望着窗外的清歌,眼泪又落下来。

    当初来到俞州,似乎是她生命的一个开端。如今,白夫人这台戏,终于落幕。

    不管过程如何,总算有个完整的结局。

    她亲了亲清歌的脸,泪水蹭在孩子稚嫩脸颊。

    采妩来到画楼的包厢,同她聊天解闷。

    火车大约走了四个小时,离开了俞州的地界,有人敲包厢的门。

    采妩笑着起身去开门,她大约以为是奥古斯丁。

    包厢门打开,采妩倏然惊叫,连隔壁包厢的奥古斯丁都听到了,急忙赶过来。

    看到摘下副官帽子的人,奥古斯丁吸了一口凉气:“白将军!”



第二百七十四节  尾声(1)

    一九四零年的新加坡,华人旧历年刚刚过去,街道依稀有鞭炮声声,高大雨树树冠浓密葱郁,生机盎然;淡黄色迎春花在暖风里徐徐起舞,绮丽艳。

    绕过宽阔街道,一处庭院深深,高大缠枝纹铁门紧锁。

    透过铁门,庭院种满了纯白、粉红、艳红等各色玫瑰,与雨花石小径相得益彰。

    一辆天蓝色轿车快速开到了门口,使劲按着喇叭。

    穿着中式长衫的佣人跑来开门。

    这是一户富裕的华侨人家。

    车子驶进庭院,穿着棕色皮鞋的双足从车子里探出来,咖啡色西裤笔挺,双腿修长,更显得身姿高挑挺拔。

    是个年轻英俊的男子,鬓角整齐,雪色衬衫解开两颗扣子,有薄汗浸润着鼻翼两端。
 
    “妈,妈!”他尚未踏上大理石台阶,便大声喊了起来。

    管家跟在他身后,叮嘱道:“清歌少爷,您声音小一点,今日家里有客人……”

    白清歌不顾,直径风风火火进了客厅。

    大厅里铺着淡棕色长羊绒地毯,陈设着整套意大利家具,格调淡雅温馨。茶几上水晶花瓶里,白色玫瑰馥郁芬香。

    沙发里坐着好几位妇人,正柔声细语说话。

    看到白清歌进来,穿着湖色绣并蒂莲如意襟旗袍的中年女子眉目微扬,说了句回来了。

    白清歌叫了声妈,然后跟众人打招呼。

    这些人他都认识。

    一个是他的五婶白瞿氏,一个是七姑陈白云韶,一个是母亲的好友龙夏采妩。

    “妈,我爸呢?”白清歌见母亲有客人,原本想说的话咽下去,借故要离开。

    “跟你李叔叔跑马去了。”慕容画楼笑道,眸光恬柔慈爱。这些年她比刚刚来新加坡时丰腴了些,不及少女时婀娜曼妙,却也风韵妩媚,端庄宁静。

    “我们家马场还是李叔叔的马场?”白清歌起身问道,“我看看去。”

    “我们家西苑的。”慕容画楼道,“叫你爸爸别累着……”

    白清歌哦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片刻,院子里汽车一溜烟开走了。

    “清歌今年要高中毕业了吧?”瞿湘问慕容画楼,“大嫂,清歌去哪里念大学?”

    “我和你大哥都想送他去美国,他三个舅舅都在那里,帮我管着他。”慕容画楼笑道,“这孩子从小就调皮,眨眼的功夫就能惹事,我不放心他单独出去。”

    一九三零年的秋天,慕容千叠在俞州过得不顺心,托画楼帮忙,举家迁往美国,如今和慕容半岑比邻而居,交情日渐深厚。

    瞿湘便笑:“清歌又不是不知轻重的孩子。不过美国好,如今只有美国安静些,将来我们家春且和雨歇也送过去,正好有哥哥照拂……”

    白云展的长子白春且比白清歌小七个月,兄弟俩四年前才见面,却一见如故,从此混世玩闹,惹了不少事。

    瞿湘的次女今年十五,比白春且小两岁,取名白雨歇。

    “五嫂,您这不是找罪受?”白云韶抿唇笑,“您把春且放在清歌一起,只怕不出几天,美国政府要亲自送他们俩回来,您还要帮着善后……”

    说的画楼等人都笑。

    当初画楼南下,在香港落足半年后,就来到新加坡。白云归带兵打仗英武,做生意同样精明,自己买了几处庄园,做橡胶生意,兼营大米、瓷器,渐渐成了新加坡华人商会里资产最丰饶的商人。

    跟白云归一起南下新加坡的,还有奥古斯丁夫妻、唐婉儿和李方景。

    李方景的生意主要是娱乐行业。他到新加坡不久,就和唐婉儿结婚了。可婚后不到两年,两人貌合神离,唐婉儿跟着英国商人,抛弃了李方景,远走他乡。后来,李方景身边总有红颜知己,却再无结婚的念头。

    这些年跟白云归倒交情匪浅,两人越来越像挚友,总是一处打牌、钓鱼、跑马。

    奥古斯丁则跟白云归一样做实业,他的木材厂开遍了新加坡。五年前华人商会会长换选,改名叫龙永的奥古斯丁荣任会长。

    三六年的春节,白云归亲自回了趟俞州,说服白家众人移民到新加坡。到新加坡第二年,老太太身体不好,又水土不服,去世了。

    三个月后,老太爷突然也去了。

    他身体很好,没有病痛,他去的很突然。

    白甄氏对他们说:“爹这一生,片刻都离不得娘。娘去了,儿女们都成家立业,爹心中无牵挂,也跟着去了……”

    如今白家兄弟都在白云归的公司做事,平日里常来常往,一家人亲亲热热。

    正说着话,管家急忙跑进来通报:“夫人,三舅奶奶来了……”

    三舅奶奶,是慕容半岑的妻子高平莎。

    画楼惊喜不已,忙道:“人在哪里?她一个人来的,还是带了雪儿一起?”不等管家回答,迎了出去。

    慕容雪儿是慕容半岑的女儿,今年十岁,长得像慕容半岑,更像苏氏,容颜倾国,活泼可爱,最得画楼喜欢。

    等她回来时,挽着一位穿紫色短袖长裙的女子,三十来岁,模样清雅秀丽,长长卷发披散肩头,成熟干练。

    她就是慕容半岑的妻子高平莎。

    只是她眼底有掩饰不住的焦虑与忧色,不同于平常的练达沉稳。

    采妩等人瞧得分明,纷纷起身告辞。

    画楼也诧异,叫佣人端了茶来,问她:“这是怎么了?”

    高平莎捧了茶盏,垂眸间眼眶早已有了湿濡声音微哽:“姐姐,半岑不见了……”

    半岑不见了……

    “不见了?”画楼眉头深蹙,心底泛起阵阵寒意,“你们过年才来新加坡,也没听你们提出了事。怎么会不见了?”

    高平莎抬眸,眼睛浮动着水光。她知道画楼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解释道:“是他自己走的。”

    顿了顿,才道:“姐姐大哥做了霖城维持会会长,您知道吗?”

    维持会……

    霖城早在三八年年底沦陷。

    画楼在三六年的时候派人去接慕容半承和陈氏母子,慕容半承拒绝画楼的好意,他要留在霖城,哪里都不肯去。

    陈氏母子在俞州生计艰难,早些年就回了霖城。

    陈氏和已为人妇的慕容花影都恨画楼更加不愿意接受她的救济,死守霖城。后来抗战打响,中原一片混乱,画楼就跟霖城那边断了消息。

    慕容半承从此杳无音讯。

    不成想他做了汉奸!

    “祖国浴血抗战,美国的华人自动成立了救助赈灾协会,半岑任管事。”高平莎道,“我们前前后后,一共出了一百多万美元,支持祖国抗日。姐姐,你知道我们家的收入都是从前我母亲和外祖母留给我的生意。我公司里能周转的资金,都给了半岑。祖国有难,竭尽全力救济是华夏女儿的职责。可姐姐,半岑他只是个大学音乐教授却总是说要回国参军!我不准,他就跟我闹,我一次又一次从公司里拿钱出来捐给华夏政府,他才妥协……如今得知大哥当了汉奸,他留下一封信就走了,说什么要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支持祖国抗日……他又不是军人……”高平莎说到最后,声音哽咽,眼泪簌簌落下来,“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雪儿怎么办?他自己走就算了,他……他还把苏捷带走了!”

    “什么!”画楼脸色紫涨,猛地站起身来,“他什么时候走的,如今去拦还来得及吗?”

    “十天前!”高平莎见画楼亦急了,拉了她坐下,“姐姐,我跟妈说,他们兄弟去阿拉斯加滑雪了,又说香港这边有笔大买卖需要亲自过来,就到新加坡找您帮忙……姐夫以前的旧部肯定有人在军中任职,能不能让帮忙找找。要是苏捷有事,我怎么跟妈交代?”   
 
    “你放心,会找到的!他们是从美国回去,想进部队不是那般容易。”画楼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沉稳些,让高平莎安心。

    然后叫了管家,让他派人去西苑马场找白云归回来,就说舅奶奶来了,有急事商量。

    管家尚未出门,白清歌回来了。

    “舅妈?”他惊喜上前搂了高平莎,“您什么时候来的,舅舅、小舅舅没有来,雪儿没有来?”

    然后才发觉高平莎眼眶红红的,诧异问,“怎么哭了?是不是我舅舅欺负您?”

    高平莎拉着他的胳膊,苦涩笑了笑。

    白清歌一头雾水看了画楼。

    画楼眼眸有些严厉,问他:“找到你爸没有?”

    白清歌耸耸肩:“没有,他们不在马场,我去的时候,马场的人说爸爸和李叔叔走了好一会儿……”

    画楼起身,给李方景的花园打电话。

    那边的管家说他们家先生早上出门就没有回来,去马场了。

    画楼只好再派家里的佣人出去找。

    “你先住在新加坡,等国内有了消息,我叫人跟你一起回国。”画楼对高平莎道。

    高平莎颔首。

    傍晚时分,跟朋友去打网球的白素约回来了,看到高平莎,亦是兴奋不已。

    高平莎很会讨好孩子,每次都给他们带很精致的礼物。

    派出去找白云归的佣人纷纷回来,说找不到老爷。

    画楼微微蹙眉。

    往常,不管发生何事,白云归都会在晚上七点准时回来。

    今天,过了七点半,白府开饭,画楼等人吃了饭,还是不见白云归。

    倒是把李方景的管家等来了。


第二百七十五节  尾声(2)

    李方景的管家斯文儒雅,笑容谦和道:“夫人,我们家先生出海打渔,白先生同往,一个月后才会回来。他们临时起意,让我告诉您一声,您不用担心,最近没有大的风暴……”

    画楼眉头微蹙。

    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他跑去打渔了。

    画楼没有深想,因为半个月前,白云归就屡次说,想出海打渔,还想带着清歌和素约去,被画楼拒绝。

    他身子不好,海上风雨无常,她担心他的身子吃不消。

    白云归身子里两颗子弹打在骨头上,无法取出,每隔几个月,他就要发病一次,身子越来越虚弱。

    年纪越大,抵抗力大不如从前。

    “去叫了易秘书来。”画楼对管家道。从前跟过来的易副官,后来自愿退伍,跟在白云归身边做生意,现在公司里的事都是他帮忙打理,跟画楼夫妻亦成了好友。

    既然白云归暂时联系不上,画楼需自己布置一番。

    这十八年在外,跟国内几乎断得干净,可有些交情一直在,比如现任国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的李争鸿。他的妻子卫幽每隔几年就会带着孩子来新加坡小住几个月。

    还有现在显赫一方的章子莫。

    易秘书很快就过来了。

    画楼把白云归出海打渔、慕容半岑去了国内的事,直言不讳告诉他,吩咐道:“你想法子跟李师长联系,让他托关系,帮忙阻拦慕容半岑和苏捷参军。”

    易秘书忙道是,又道:“我现在去办,有消息打电话给您……”

    画楼说了句多谢。

    高平莎这才微微安心。

    第二天早上,易秘书亲自过来说:“夫人,国内形势比较紧,外面的电报不容易进入军方,要联系李师长,没有半个月只怕不行……要不要我亲自回去一趟?”

    “不用。”画楼叹气道,“日本人狂轰乱炸,飞机不安全。先生身体不好,公司是你主事,你不能冒风险。算了,我另外想法子。”

    易秘书想了想,没有坚持。

    国内炮火纷飞,不是想找死的,都不愿意回去。

    高平莎急了起来:“姐姐,还是我亲自去找李师长,您写的帖子给我引荐一下。”

    白清歌也道:“妈,我陪舅妈去。”他说到回国,眼眸倏然发亮。

    画楼眼刃微凛,看了白清歌一眼,沉声道:“你别捣乱,就算你爸爸不在家,还有妈呢。”

    白清歌撇撇嘴,很不甘心。

    学校的学生会每天都有同学组织去街头募捐,支持祖国抗日。白清歌是年满十八岁的男子,倘若他还在国内,正式上阵杀敌的年纪。如今却躲在新加坡海港,看着祖国受人欺凌。

    他上次偷听到父亲和李叔叔说:“……我是军人!每天的报纸上都说华夏被日本人占领了多少,飞机大炮吞噬着我们的河山,我却带着老婆孩子,躲在英国人的海港里!我最近睡不踏实,闭上眼就是日本人的飞机在头上嗡嗡响……”

    父亲是想回国参军,他的骨子里抹不掉军人的血性。

    白清歌知道父亲身体不好,不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将军,只是个身体多病的男人,母亲肯定会反对的。

    清歌没敢透露一个字。

    画楼训斥了儿子,才对高平莎道:“国内乱得很,你一个女人行走多有不便。这样,我托了可靠的人去见李师长,等有了消息,你再去。”

    发电报是不可能的,只能亲自派人去。

    画楼把夏应找了来。

    他也是当年跟着白云归和画楼南下的副官之一,如今亦在白云归公司做事,除了易秘书,画楼最信任他。

    “国内不太平,你是知道的,到处都是日本人的炮火,不慎就有生命危险。现在电报不方便,我需要一个人亲自回去一趟。你倘若有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