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燕回 >

第14部分

穿越之燕回-第14部分

小说: 穿越之燕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不予诧异,忙起身道:“别,我可受不起这个大礼。”
  苏蔺目光炯炯地看着江不予,道:“原本我以为办学堂这个想法最终无法实现,因为即使我考不上,我的师长也不会同意我辍学回村,但见识过孩子们用来学习和游乐的房间,并借阅了这些书籍之后,我便知道,以嫂子的学识,给村里的孩子启蒙绝对是足够了。”
  江不予犹豫道:“何不请个夫子来更好?”
  “哪有夫子会愿意来我们这个小村庄啊?”苏蔺苦笑。
  “可……我是个女子。”
  “只要能教孩子识字,村里的长辈们是绝对不会介意夫子的性别的。”
  
  江不予沉默,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倒是件好事,但是她平时要忙的事也不少……
  “嫂子,请务必答应三郎这个请求。”苏蔺又行了行礼。
  叹了口气,江不予说:“让我考虑下好吗?”
  “这个自然。”见江不予没有一口回绝,苏蔺十分高兴,“但是,希望嫂子能在我离村之前给我一个答复。”
  江不予点头。
  
   

20、田园书舍 。。。 
 
 
  晚上,江不予哄孩子们睡了之后,来到苏何氏的房间,一边帮她按摩一边把今天苏蔺所说的话叙述了一遍。末了问道:“婆婆,您觉得如何?”
  苏何氏沉吟了一会,问:“你自己忙得过来吗?”
  “时间是有点紧。”
  “那就推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苏何氏淡淡说道。
  江不予点头。虽然办学堂是件造福乡民的好事,但是自己似乎没必要揽下这个担子。
  想到这里,她心里便有了打算。
  
  第二天,江不予把苏蔺请来,推拒了此事。
  苏蔺沉默一会,诚恳道:“嫂子,咱们村的孩子不多,你真的不能帮帮他们吗?”
  “我需要忙的事情比较多,实在没时间给那些孩子授课,到时误人子弟反而不好。”
  “嫂子,求求你。”苏蔺朝她行了个大礼,“村民们托你的福,生活越来越好,将来说不定有能力送更多的孩子入学,但在这之前,需要有人指导他们。嫂子,目前唯有你有此能力。”
  江不予看他说的如此情真意切,有些心软,想了想回道:“这样吧!学堂暂时还是不要开了,以后让村里想识字的孩子分批到我家来,我让他们和我的孩子一起学习。但是只能是下午得空的时候,而且我只负责给他们启蒙。”尽管她识得这个时代的文字,但是对这里的诗词歌赋、文章经义都不太熟悉,这些需要进入正规书院学习。
  
  苏蔺听到此话,眼中一亮,立刻道:“这样也好,只要能尽早地给孩子启蒙,将来入学的机会才会更多。”
  “我的能力有限,只能尽可能地帮帮忙。所以,三郎还是不要期望太高。”
  苏蔺笑道:“嫂子能帮忙已是大幸。我这就把这件事告之村长,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会非常高兴。”
  说着便告辞离开,直奔村长家。
  
  当天下午,村长便带着几个长老亲自来到江不予家,慎重地表示感谢,并且坚持要建一座学堂。也许现在村里的孩子不能成为真正的学子,但将来总有希望的。而且一所学堂也花不了多少钱财和精力,村民肯定都乐意帮忙。
  同时,村长还承诺在江不予教学期间,她家的一切杂税都由其学生家里以及村里长老们分摊,并且逢年过节都有钱粮分发。
  江不予没想到他们会如此慎重其事,这会再反悔显然不太合适了。但是想想,以后也只是有空的时候教教孩子识字,应该没什么大碍。于是她应下了。
  
  果然,在知道了要办学堂的事之后,村民们都纷纷响应村长的号召,准备在江不予家旁边选地动工,同时还决定将她家的住宅用地扩大,与不久将建起的学堂相连。
  看村民们如此积极,江不予也特别画了设计图,不能破坏自己家的整体美观,还要把学堂建的明亮、整洁有特色。既然要建,就建一座特别一点的,以后也可以作为村里孩子休闲娱乐的地方。
  学堂的设计参照了现代的一些校舍风格,左右墙壁对称开了四扇窗,因为没有玻璃,所以江不予将它设计成了推拉式的木质窗,漆上淡蓝色的彩漆,绘上几条垂落的柳叶枝,使其看起来简单大方又带有装饰感。
  窗子相隔的墙面上挂着“勤思好问”、“诚实勇敢”、“知错能改”、“尊老爱幼”等字轴。
  
  教室的后墙,安装了一个直径大约5米的可以转动的轮盘,形如花朵,厚约二十厘米,由很多节小盒子组成,小盒子外面可以贴上名字,用来存放学生的个人用品。
  而教室的正墙,自然是用来给学生演示各种图文的。不过江不予不知道黑板粉笔的做法,只能参照团团他们学习室里的大木板,把需要展示的东西往上挂。
  另外,为了节省纸墨的消耗,江不予特地在每个课桌旁都摆上一个沙盘,平时练字,就用木棍在沙盘上写,待熟练后再写到纸上。
  
  除了用来学习的教室之外,江不予还把旁边的两个房间分别设计成了休闲室和藏书室。前者,除了可以用来休息之外,还放了围棋、象棋、改制版的飞行棋、跳棋以及积木、拼图等等,多是些用来开发智力的小玩意。后者自然不用说,是用来存放各种书籍的地方。暂时没什么规模,只能等以后慢慢积累。
  休闲室和藏书室的地板和教室的土坯地面也不一样,用的是木质的,孩子们进去需要脱鞋。不过三间内室都装了斜角相对的两个壁炉,以防孩子们冬天受冻。
  
  教室之外还有个很大的院子,边缘种些花丛树木,中间则架设了跷跷板、滑梯、单双杠、秋千、行走吊桥、蹴鞠坪等等,用以丰富孩子们的室外活动。
  
  由于江不予的设计大多闻所未闻,所以这座学堂的建设花了不少功夫,但两个月之后,她的新居和苏田村第一所学堂依然顺利地竣工了。
  当天,大部分村民都参观这所新奇的学堂,见者不无惊叹。
  
  很快,村长找人把刻有“田园书舍”的匾额挂上在了学堂大门上,又将收集的第一批学生的名单交给了江不予。目前村里准备入学的孩子有十七人,加上团团他们总共才二十人,年纪从最小的3岁到十四岁不等,差距虽然大,但是起步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苏蔺应该已经到达都城开始会试了,而江不予也即将正式开始她娱乐式的教学生活。
  
  江不予的启蒙教学与这个世界的大不相同,得益于前世的汉语拼音发明,以此为基础,给孩子启蒙要快速很多。只要学会了字母拼读方法,就可以自行阅读书籍了。江不予给孩子们准备的都是重新编辑过的标有拼音的书本,音字对照,识别起来十分方便。
  
  在当初为团团他们编绘书本时,她就从苏蔺家借阅了不少这个时代的书籍,系统地把这里的文字学习了一遍。
  幸运的是,这里的文字与中国古代的繁体字大致相同。前世,她除了雕刻之外,书法也练了很多年。因为她的老师说过,书法中的笔锋和筋骨,有益于雕刻技艺的提高。所以像王羲之的《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清静经》等古人名家的字帖,江不予都多有研习,虽然说不上自成一派,但她的毛笔字法度严谨,骨力道健,还是颇有特色的。
  也许苏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认为江不予完全有能力开办学堂,传道授业。
  
  每隔两天或者几天的下午授课时间,除了一个时辰的正课之外,江不予多数时间会给学生讲各种小故事,或者教他们玩启智游戏。与这个世界的书院的严谨不同,江不予喜欢将各种知识穿插在游戏中,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甚至还会根据个人的还好特长,进行不同的业余指导。
  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这十七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比较笨拙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坚持学下去。当然,她自己的三个孩子进步更加明显,也许是有了竞争,他们对原来不想学的东西都开始专注起来,这对江不予来说,也算意外的惊喜了。
  
  开办这所学堂,让江不予有些忙碌起来,平时做家务,照看后院的蔬菜瓜果,制花茶,雕刻,招待来问病的村民,帮苏何氏按摩,帮三个小家伙洗漱,上山收集植物信息,然后偶尔给孩子上上课,玩玩游戏……整个人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分外充实,时间也过得很快。
  
  到秋末,粮食都收割完毕,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很好,除去用来交税的部分,还剩余不少。但是由于边城战事愈演愈烈,粮食的价格不断攀升,各地商人开始四处收粮,连苏田村附近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这天,秦叔家的二宝用过午饭,正准备去学堂时,看见一个陌生的中年人在和自己的父亲说话。他好奇地走过去,才知道这人是来收粮的,收购价比以前卖给商铺的价格还略高,看起来秦叔有些意动了。
  
  二宝立刻把他拉进屋,小声问:“爹,你要卖粮?”
  秦叔点头:“这个价格很不错,比以前几年都高。”
  “价格高不一定是好事。”二宝说,“我记得先生跟我们讲战争故事时特别提过,每次经久不息的战争,都会造成物资紧缺,价格虚涨。我们平民百姓这个时候,不该图小利,而应该好好储备粮食,以免遇到灾荒或者物资匮乏时,能够自保。”
  秦叔想了想,感觉很有道理。卖粮不过是想给家里多积攒点闲钱,即使不卖,对家里的生活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还不如听取儿子的意见。
  于是,秦叔转身到门口,回绝了那个粮贩子,这人只好去寻找另外一家。
  
  之后二宝来到学堂,把刚才的事告诉了江不予。
  江不予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夸赞,心底却有了警惕。上完课之后,她便去了村长家,把今天有粮贩子来村里收粮的事告诉了村长。
  村长说:“这件事我知道,我二媳妇还卖了十来斗粮食。”
  江不予摇头道:“村长,如今局势不稳,粮食肯定会很紧缺,我们现在把粮食卖了,将来若遇上年景不好,家又没余粮,到时候想买粮食回来都没处买了。”
  村长沉吟了一会,没有说话。
  江不予继续劝道:“我们村也就这几年才好过一点,粮食交完税之后还有不少富余,足够温饱。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仗还要打多久,我们这会尽可能多的留些粮食,绝对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况且,卖这些粮食,也就比以前多赚个几百文而已。”
  
  村长没有接话,只是问了句:“丫头,你觉得这场仗还要打多久?”
  沉默了一会,江不予回道:“我猜不出来。但从打听到的消息来看,少不得还要个三、五年。”
  “居然,又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战争?”村长如今五十有八,在四十几年前离国就发生过一次历经十年的战争,那时整个国家都被卷入其中,战死、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景况可谓惨不忍睹。这才安生了三十几年啊……
  江不予不知道村长的思绪,只是安慰道:“村长也不用太担心,咱们村地处偏僻,只要不是被敌人长驱直入,那么这里还是相对安全的。”
  “我不是担心这个。”村长苦涩道,“如果战争真的要持续这么长时间,那么很快,第二次征召就要到了。”
  江不予先是一愣,然后惊道:“您是说……”
  村长点点头,忧心忡忡道:“咱们村的壮丁在三十几年前的战争中,差不多死光了。到如今,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又遇到了大战。想来过不了多久,村子里犹剩不多的壮丁都要被召走了。”
  江不予也沉默了,以前对这个时代的战争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如今,心底却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好了,不说这事了。”村长忽然站起来,对江不予道,“你刚才说的问题,我会通知全村人,让他们不要出售手里的粮食,你放心吧。”
  江不予也站了起来。
  村长一边背着手往外走,一边状似自言自语地说:“村里那些娃娃,好好教吧!他们才是咱们村的希望……”
  默默地注视着老人离开的背影,心想:其实这才是村里最通透的人吧!
   

21、逝与升(修) 。。。 
 
 
  从村长家出来,江不予有些感慨,但感慨过后,便觉得自己更应该好好生活,她现在不是一个人,她有家。
  “不予丫头。”突然,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响起。
  江不予回头看去,原来是大耘爷爷,这位老人是苏田村最年长的人,今年已有近90高龄。
  “大耘爷爷,您出来散步吗?”江不予连忙过去搀扶老人,笑着说,“就您身体最好了,逛村子一圈都不带喘的。”
  “哈哈。”老人乐呵呵地回道,“那是,想当年,老头子可是村里最健壮的小伙了。”
  江不予抿嘴直笑:“您还没吃饭吧,去我家吃吧。”
  “我也想啊!”老人笑道,“不过今儿个,隔壁的豆子说好了要给我送饭,这会回去估计就能吃上了。”
  “这样啊!那我送您回去。”江不予略有些失望。大耘爷爷是个风趣的老人,可惜一生坎坷,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又别无亲人,可以说最痛苦的事情都经历过了。其实,这个村子大多数孤寡老人都是这种情况,战祸、疾病、饥饿……导致这个时代出现很多无依无靠的可怜人。
  
  送老人回到家,江不予又问:“大耘爷爷,到秋末了,您家的被子厚实吗?衣服足够吗?若有哪里不舒服,记得告诉我。”
  “呵呵!知道了,你送的那些我都还能用,好着呢!”老人慈祥地看着眼前这个女孩,面带微笑。
  江不予放心地点点头:“那好,您快进屋吧,估计这会饭菜都在桌上了。我这就先走了。”
  “去吧,好孩子。”老人摆摆手。
  江不予转身离去,她没有发现老人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看了很久。
  
  第二天,就有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