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冠盖满京华 >

第331部分

冠盖满京华-第331部分

小说: 冠盖满京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弟那脾气蚜导有个人治治,否则就得得意上天了。…”
           陈澜嘴里这么说,眼角余光却在打量杜筝。见小丫头挽着她的胳膊只顾埋头走路,脸上那红晕在冷风下仍然没有褪下,不禁有几分好笑。直到江氏伴着卫夫人进了惜福居正房,杜筝却寻空子说是要请教她针钱,结果到了东屋里头,却说出了另一番话。 
         “澜姐姐,爹爹前些天回家时,让我捎带一句话给衍哥哥。可他这几天人影都不见,说是大多数时间都在御前当值,我自然见不着。。”见陈澜面露诧异,杜筝就深深吸了一口气,随耶一字一句地复述着父亲的原话,“父亲说,等阳宁侯回来,请老太太主持分家了吧。…”   


第429章 姑嫂,大捷

那一刻,陈澜站在那里,心里一时间转过了无数思量。 
  杜筝看着陈澜那沉吟的神色,心里有些不安。父亲是让她对陈衍说的,两人虽定下了亲,但平日在母亲面前,来往并不如寻常未婚夫妻那般避忌,尽管不能说些悄悄话,可交谈一些有的没的却常常有,这话叫她带而不是叫她母亲,自然是为了他们将来是夫妻。可眼下她因为心里忐忑,把话直接说给了陈澜,是不是太莽撞了?万一让人家觉得,她是怕将来媳妇难当……
  “澜姐姐……”,“嗯?”陈澜这才回过神,见杜筝那分明显露出七上八下的表情,便冲她笑了笑,“杜阁老这话提醒得正是时候,多亏了你尽早说一声。毕竟,小四何时能有闲还难说得很,你早对我说,我也能早对老太太言语,及早有个预备。还有……”,具杜筝那有些紧张的样子,陈澜不禁含笑走到她身前,轻轻捋了捋她耳畔的一缕乱发:“冲你叫我一声澜姐姐,以后若是还遇到这种事,只管对我说才是,我还会不信你?”,“嗯!”杜筝赶紧点了点头,心中松了一口大气,待听得外间江氏和母亲卫夫人似乎正说得高兴,她冷不丁又牵扯了一下陈澜的衣袖,悄声说道,“澜姐姐,你的衣裳鞋袜尺寸,可能告诉我么?”
  “咦?”陈澜这一回货真价实诧异了,“你问这做什么?”
  “给澜姐姐您做啊!”杜筝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见陈澜似乎是愣住了”她才诚恳地说,“衍哥哥父母都不在了,除了阳宁侯太夫人之外,澜姐姐你就是他最看重的至亲了”这开箱礼我总得预备你的,否则怎么也说不过去。我本来想问衍哥哥的,可想想他毕竟和姐姐分开两三年,所以只好直接问你了。”,“你也太周到了些!”陈澜不觉哑然失笑,心中却觉得一暖,“那开箱矛嘟是敬献给翁姑伯婶这些长辈的,若是连我这个出嫁的姑奶奶也算了进去,你得多做多少针线活?哪怕你女红再好,说不得也要熬红了眼睛,心意到了就行了。”,“那怎么行”心意也不能是嘴上说说。”杜筝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随即又嫣然笑道,“澜姐姐在江南,逢年过节衍哥哥还登门转送你们捎带来的节礼,除了爹娘的”甚至还有给我的各色小玩意儿,单单这些我就亏欠了好多呢,一套衣裳算什么。对了对了,澜姐姐你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料子?”,在杜筝的连连追问下,陈澜只得放弃了劝说她的打算”于是便讨论起了针线手艺等等,恍如她在江南呆的那段时日里学的苏绣针法,比如江南如今最时兴的颜色,比如现如今那些名目繁多的绸缎布料…………总而言之,起初也只是随口说说,可禁不住杜筝那饶有兴致”她也就渐渐把话题引申了开来,竟是说起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外间庄妈妈挑起帘子看了好一会儿”随即才放下手转身蹑手蹑脚地走到江氏跟前。 
  见卫夫人露出了征询的表情,她就笑道:“咱们夫人和大小姐正说得高兴呢,看两人投契的样子,就走过一会也不定有兴致去赏菊。要不,夫人您和老太太一块先去瞧瞧?这儿正说着玄武湖呢,要把南京的风景名胜说完,不定要多少时间。” 
  “那我们先去。”卫夫人知道陈衍和姐姐陈澜最是亲近,也乐意杜筝和陈澜多说说话,当下不以为意地转头冲江氏说道,“我家这丫头看着伶俐,可其实却呆得很,就知道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候我都吃不消她。今天就只能让澜丫头受些累,让她有个说话的地方。”
  “大小姐性情人品样样都好,哪里会有什么呆气,要真是那样,我家媳妇怎么会拉着人说这么长时间话?不瞒夫人你说,她这人看着和气,其实也挑人,要是平常那些夫人小姐,这淡淡地说上一会儿话,就能让人知难而退了。”这平常人口中乃是挑剔媳妇的话,江氏说着却自豪得很,但转念间就想起对面还是客人,见卫夫人面上笑容不减,这才放心,忙起身举手相请,“说是暖房菊huā开得好,其实也都是衍哥儿送来的,还有那一对仙鹤,我就借花献佛了。” 
  卫夫人随着江氏去暖房看花,陈澜和杜筝的话题也渐渐从游山玩水渐渐发散了开来,到最后兜兜转转竟然说到了陈衍。听杜筝在那眉飞色舞地说着陈衍曾经在杜家院子里舞剑,在杜微方面前被考较功课的老鼠见了猫,一次送礼时捎带给她的一只小兔子,许诺带她去骑马……尽管还只是相持以礼的未婚夫妻,可听在陈澜耳中,却怎么都觉得这两个人之间有些前世里纯真爱情的滋味。 
  “听上去,小四还真是挺会哄人的。”,“是啊,尽说些好听的!”,杜筝嗔了一句,可紧跟着就耳根一红,赶紧解释道,“他在娘面前总拣好听的说,结果娘就总是夸他这样好那样好,在爹面前也老是帮他说话。” 
  “哦,难道你就没有老帮他说话?”,陈澜戏谑地问了一句,见杜筝那红晕一下子蔓延到了整个耳朵,她自是更觉得有趣,只不过知道小姑娘终究脸嫩,她也就没继续戏谑下去,而是拉着杜筝到一边梳妆台前,笑着开了那个三层的梳妆盒。杜筝站在旁边看着陈澜一层层抽屉拉开,见那雕工精细,每一层都分门别类摆着各式各样的首饰,不禁看huā了眼。可等到陈澜在最末一层里头拿出一样东西递给自己,她才愣住了。 
  “澜姐姐,你这是……”,“不是现在送给你,只是先给你瞧瞧。”,陈澜微微一笑,见杜筝接过此物,好奇地左看右看,没发现什么端倪又双手送还了回来,她这才笑道,“不认识是不是?这是老太太当年给我的印章,凭这个可以调动诸多产业和人手。这是侯府的东西,我如今只是代管,终有一天是要给你的。”,在两位赏huā说笑高高兴兴回来的长辈看来,当陈澜拉着杜筝的手从屋子里出来时,那一幕显得无比融洽和谐。虽说江氏笑说让陈澜再带着杜筝去暖房看花,可一来时间不早,二来卫夫人终究放心不下家里,当即只能约定了下一回再来。然而,婆媳俩亲自把人送将出去没多久,随杨进周去兵部的一个家将就匆忙赶了回来。 
  辽东大捷!   
  尽管并不是自己的儿子领兵大捷,但江氏毕竟曾经历过丈夫儿子两代人征战沙场,深深明白那些为出征男人担心的家人是什么滋味,此时情不自禁地双掌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好一阵子,她才轻轻吁了一口气道:“也不知道这一仗打完,是不是就消停了。朝廷这些年总是打不完的仗……” 
  说到这里,江氏突然醒悟到这话题多说犯忌,便连忙住口。一旁的陈澜见那家将犹疑不决仿佛还有话要说,便冲他问道:“老爷还让你带什么话回来?” 
  “回禀夫人,老爷在兵部见了杜阁老,后来又进宫去了,说是元辅宋阁老召见。小的在东安门外等了好一阵子,却有一位公公捎信说,让小的先回来,皇上召见。小的赶紧回了来,在路上就听到辽东大捷。只不过错过了信使,可就这么回来也听到了好些人议论,有说杀敌十万的,有说镇东侯威猛盖世的,也有说本朝天威更胜太祖的,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是好话就行了。”,江氏笑着点了点头,让那家将退下,和陈澜一块往里头走的时候,不免又轻声说:“这些天你们俩在外游玩,我在家时还听说过,朝廷要派全哥去辽东。如今那边大捷,想来是用不着他了。其实这本就没错,他一今年纪轻轻的将领,不过是因为天恩浩荡机缘巧合,再加上自己敢打敢拼,于是立下微劳,哪里就比得上那些功勋彪炳的名将老将?” 
  当母亲的江氏不希望杨进周出征在外,陈澜这个为人妻子的何尝乐意?此时在自己家里,她虽是笑着附和,但心里却难免颇有思量。 
  才只是刚刚报捷,街头巷尾就仿佛点燃了引线一般立时议论了起来,那家将一路回来就能听到这些,难道只是因为坊间百姓对辽东战事特别关切?婆婆说是战事定了,于是万事皆休,可天知道这是接下来不用打仗,还是仅仅一次普通的捷报?不过,当今天子确实于战事上头有一种额外的热衷,从威国公平缅之后,紧跟着北疆打过仗,琉球打过一场不大不小的,如今又是辽东……尽管尚难和异时空大明那有名的万历三大征相比,但前车之鉴犹在,这样一直打下去,其他的不说,国库是否还能支撑? 
  天塌了是有高的人顶着,可如果自己的丈夫便是别人眼中的高个之一,那她怎么也没办法用那种旁观者的漠然角度看这一切。否则,当初在江南,她怎么会费尽千辛万苦,通过种种法子,在那一部几十本书里头,好容易“译”出了几本书来送到京城。





第四百三十章 连心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杨进周方才踏进家门。

厨房的饭菜已经热了两三回,但江氏等不到儿子不愿意先吃,陈澜则是仿佛路上疲累了,这会儿完全没胃口。于是,杨进周才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就只见庄妈妈带着人布置好了饭桌,须臾就摆上了满桌子的菜。

“出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我也忘记先让人回来报一声让你们先吃,我在乾清宫已经吃过了。”

这句话让江氏吃了一惊,陈澜却在庄妈妈等人退下之后,笑着打趣道:“就算是御前赐宴,谁不知道人在宫里,哪怕皇上不在眼前,也没人敢大快朵颐,多半是吃个半饱都难能,怎么说回来都得多吃些。再说,不等到你回来,娘和我都是心里不安,而且我还真是没什么胃口。之前陪着杜阁老夫人和杜大小姐,也已经用过点心。”

江氏虽说没见过皇帝,但赐宴是怎么回事想也知道,因而她自然也是同意陈澜的话。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只见杨进周面色微微露出几许尴尬,好半响才说道:“御前赐宴的时候,因皇上不在,荆王殿下作陪,我生怕隔墙有耳,索性埋头苦吃,结果一桌子菜几乎被我们两个一扫而空。”

一想到那时候两个人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采取的举动,杨进周就不禁有一种苦笑的冲动。而陈澜尽管不曾目睹,可想也能想象出那种诡异的情景——两个人相对而坐,却有意谁都不看谁,在那举着筷子如抢食一般猛吃猛喝,最后落得个杯盘狼藉。忍俊不禁地笑了一声之后,她就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荆王殿下就回去了,皇上召了我去,说辽东大捷,问我是否有意前去立功带兵。”

此言一出,江氏立刻紧张了起来:“那你是点头了?”

“娘,我又不是没打过仗。这看似立功受赏的大好机会,但镇东侯既然已经打出了那样的大好局面,我这样过去,便和顺势去摘桃子没什么两样。我直说对辽东并不熟悉,何况资历浅薄,并不足以担此重任。”杨进周说着就斜睨了陈澜一眼,见其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他便笑道,“放心,看皇上的模样,应当也只是随口一问,听我这话倒是笑吟吟赞我不贪功,还问我觉得谁可胜任平东军副帅。”

杨进周的卖关子让江氏很是着急,当即又忍不住问道:“你荐了谁?”
“是南京守备许阳。”杨进周见陈澜冲他会心一笑,母亲江氏亦是恍然大悟,便站起身来给母亲和妻子先后盛了两碗饭,“一来,他是之前的辽东总兵,于带兵打仗上颇有一套;二来,我在南京的时候,就已经和他合作过几回,大略知道一些他的带兵的方略宗旨;三来……我想皇上大约也对他颇为属意。否则也不会我提出来,皇上就毫不意外的样子。”

“阿弥陀佛,总算是没遂了别人那番挑拨的算计!”

不管怎么说,心中那块大石头落下,江氏立时就开了胃。既然知道杨进周在宫里塞得饱,她也就不去管他了,自己用得香甜,竟是没注意陈澜只是有些懒洋洋地拨拉着碗里剩下的那大半碗饭。然而,杨进周却看在眼里,等到夫妻一同回房的时候,他少不得轻声问道:“怎么,回了家反而没胃口?”

“下午厨房做了枣糕,和筝儿妹妹在一起时多吃了半块,也许积了食,刚刚一点胃口也没有。”陈澜并没有在意,毕竟,她在外头的胃口是太好了,如今回到家看着满桌子菜吃不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杜筝对她所言之事,她也就借着这机会拿了出来和杨进周说,末了就叹道,“我如今只愁一点,若是要分家,老太太究竟跟着谁过?”

“如果按照惯例,阳宁侯是老太太的儿子,当然得一辈子奉养老太太。可要真是那样,小四不愿意不说,老太太自己也不会觉着舒心。不过,小四分家之后自然得离开侯府,若是让老太太随他一块搬出这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感情上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杨进周想着想着,剑眉已经紧紧拧在了一起,“我今天在乾清宫见到小四了。只不过是面圣,没能说得上话,但出宫的时候夏公公送了一程,据说,自从我们走了之后,小四就几乎一直都是当值,没一天休息过,怪不得看着人显得瘦了。”

“什么?”

陈澜一下子就停住了脚步,脸上一下子露出了紧张的表情;“按理勋卫都是三日一轮班,他怎么会一直当值?夏公公可说过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他就没回过侯府,他的文课武课怎么办?婚事当即,不少事情也是要他自己操办的……”

面对连珠炮似发问的陈澜,杨进周起初还想打断她,可看着那种犹如护犊子小母牛一般紧张兮兮的妻子,他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