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5部分

我为王-第5部分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叔安好;一路辛苦了!”走进大堂;一眼便看见路鸿高大的身影;他正与身侧坐着的一个年轻人说着话;那人的年纪;比起高远稍许大了几岁。看到高远走了进来;路鸿高兴地站了起来;走到高远的面前;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倒真好得极快;先前我还不信你已经完全好了;好;好样的。”

“多谢叔叔的看顾!”高远躬身道:”叔叔此行还顺利么?”

“顺利;顺利;给太守大人拜了寿;又遇见了不少老兄弟;不免多盘桓了几天;倒是叫你挂念了。哦;对了;你受伤后记不起来了;这是路超;我的儿子;也是你的大哥。”

高远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文文静静地一直坐在哪里;与路鸿那一看就是武人身材的身板显成鲜明的反差;倒还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呼鸿的儿子。

“大哥好;大哥见谅;小弟受伤之后;忘了很多事;连大哥也认来得了。”

路超摇摇头;”没事;这些天我随父亲去郡里;没有去看兄弟;兄弟莫要见气!”

“不敢;不敢。”

“自家兄弟;这么客气做什么!”路鸿摆摆手;”这一次咱们家是双喜临门;第一喜高远的伤完全好了;我这一次去郡里;也替你弄到了正式的官身;只要与县令大人知会一声;你就是扶风县的兵曹了;第二喜;则是超儿了。这是我这一次去郡里最大的收获;刚刚还跟超儿说起。”

“不知是什么喜事;叔叔不妨说来让侄儿也高兴高兴。”高远凑趣地道。

路鸿哈哈大笑道:”我们武人一向被那些士大夫们瞧不起;便连我们太守;当年在京城里也吃了好大一个瘪;从哪以后;我就立志一定要让我的儿子从小读书;超儿也争气;这些年苦读有成;这一次我去郡里给太守祝寿;竟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高远摇头。

“李儒;李儒啊;一代大家啊。他可是在各国都受人尊敬的大家啊;真正没有想到;他也会来给太守祝寿;后来问过太守才知道;原来太守在李儒年轻的时候救济过他;我可是在太守门前跪了一个时辰;太守才答应替超儿引见李儒;不过不能保证李儒一定会收超儿为弟子;要知道;能成为李大家的弟子;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啊;超儿也争气;现在你大哥已经是李大家的弟子了;这一次回来收拾收拾;就要随着李大家去游历了。哈哈只一;谁说我们武人家里不能出读书人。”路鸿仰天大笑;”连太守都称赞我生了一个好儿子呢!”

“恭喜大哥;贺喜大哥!”虽然不知道李儒是何许人也;但高远仍然凑趣地连连向路超贺喜。

“今天不许走;既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又是你大哥即将远行游学的送行宴;你在这里吃了晚饭才许走。”路鸿大笑道。

“一定得好好敬大哥一杯;好祝大哥此行学有所成;大展鸿图。”

“借你吉言!”比起路鸿的狂喜;路超虽然得意;却显得冷静多了;倒也不愧是读老了书的人;喜怒不形于色;不像他老子;是个什么心情;一看脸色就知道了。

第八章:边县现状

路鸿家里人丁也不兴旺;除了夫妇两人之外;便只有路超一个子息;家宴便也只有四人就坐;高远算是第一次见到了路夫人;倒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妇人;不过与路鸿对自己的格外看顾比起来;路夫人便显得淡然了许多。

菜并不多;五六碗而已;不过厨子水平看起来倒还不错;荤素搭配;有色有香;桌上四人;倒是高远最小;既是家宴;高远倒也不客气;没把自己当客人;率先提起了桌上的酒坛;拍开泥封;准备给四人倒酒。

路鸿捻须微笑;似乎这一切本是理所当然。

“今儿个高兴;倒须好好喝上几杯;这坛酒可是吴县令早年送给我的珍藏;四五年都没舍得喝;高远;今天你有口福了。”路鸿哈哈笑道。

“侄儿这一次躺了近一个月;倒是真不知酒是啥滋味了。”高远笑着便替四人碗中倒上酒;酒一倒出来;高远便不由一怔;这酒闻着倒挺香;但色泽着实不怎么好;有些昏浊;比起自己前世所喝过的那种清纯如水的酒的品相差了许多;该不是放的时间久了;坏了吧?高远心中暗自道;但看路鸿神色;却一无异常;心中不由暗自称奇。

端起酒碗;高远也不坐下;郎声道:”这第一杯酒;侄儿要敬叔父叔母;多谢叔父叔母多年的看顾;高远父母早亡;叔父叔母便是高远的再世父母了。侄儿先干为敬。”

高远敬路鸿夫妇;路超便也站了起来;笑道:”超作陪!”

两人一干而尽。

路夫人端起了酒碗;笑道:”高远以前可没有这么会说话;想不到这一次二世为人;倒真是懂事了许多;这么说来;这一次挨了一刀倒也挨得值。”

路鸿嗬嗬大笑着;显得极是满意。也是将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碗;高远眉头不引人注目地皱了一下;刚刚路鸿说这是他珍藏了好几年的老酒;但喝在嘴里;实实寡淡无味;倒类似前世的那种黄酒;说句老实话;实实算不上什么好酒;但看路鸿那珍而重之的模样;便不好说什么。

“这第二碗;便祝大哥此去游学有成;他日大哥大展鸿途之日;可别忘了提携小弟。”高远笑道。

路超点点头;”那是自然。”两人砰的一声;又是一饮而尽。

看着高远连着两碗下肚;眉毛都不眨一下;路鸿倒是有些担心起来;”你伤刚好;少喝酒;多吃菜;要是喝醉了可就不好了;来日方长。”

高远心中暗笑;就这酒;那一坛子自己一人全喝了也不见得就醉了;前世之上;五六十度的纯粮酒;自己一气儿喝上二斤;照样神情如常。

一顿饭吃得是其乐融融;高远看得出来;这一家子倒还真是将自己当成了家人一般;心中不由感动;前世之时;自己不知温暖为何物;每日所面临的;不是冰冷的器械;就是生死的格杀;何曾有过这样的温馨。

吃过饭;路夫人自去后院招呼;路超亦告辞回房读书;高远却被路鸿留了下来。

“高远啊;我本意是不想让你再当兵的;当年也曾让你与超儿一齐读书;但你耐不住性子;性情跳脱;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也怪我;你父母早亡;我便惯了你些儿;不然以你的聪明;如果读书;今儿的成就定然不在你大兄之下!”路鸿唏嘘不已。

“叔叔;其实侄儿倒更喜欢带兵;爽快!”高远笑道。

“当兵;便少不得沙场杀伐;你父亲战死沙场;你母亲郁郁而亡;我实是不愿意你再上战场;不过你不愿读书;这条路子便堵死了;也只有去当兵搏个前途;这一次我给你谋了兵曹这个差事;叔叔手下有两个位子;你愿意去哪里;自己挑挑。”路鸿道。

高远心道有个当官的叔叔倒也真不错;工作倒可以尽着自己挑。

“叔叔是县尉;麾下有三百正兵的编制;共有四个兵曹的位置;现在空出了两个;一个是跟在叔叔身边辅助做些杂事;另外一个便是去带兵;你选那个?”路鸿问道。

“侄儿去带兵。”高远毫不犹豫地道;”在县衙里做些案牍文事;侄儿实在耐不得这个烦。”

“倒也符合你的性子;不过军营之中;可与其它地方不一般;叔叔可以安排你去;但你能不能站住脚又是另外一回事;军营之中;力强者胜;你就算有叔叔这个后台;下头也不见得服你。”路鸿笑道;”你想去带兵也行;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压不住;就回来;那个位子我给你留三月;如何?”

“不必叔叔;我既然选了去带兵;定然不会回头;你就瞧好吧。”高远大声道。

“和你爹倒是一个性子。嗯;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扶风县的情况;咱们扶风县一共有三百正兵;其中一百人驻扎在扶风县城;另一百人驻扎在远离扶风城五十余里的居里关;还有一百人平时散布在全县各乡里维持治安;这是三个兵曹;平素一年一轮换;你这一次带的这一百人;正好在城里驻扎。不过过了年;可就得去居里关了。”路鸿道。”那可不是一个好去处。”

“侄儿能吃得起苦!”高远认真地道。

“不是能不能吃苦的问题;而是我们辽西郡是边郡;而我们扶风县又是辽西郡最接近敌人的地方;居里关首当其冲。东胡蛮夷年年骚扰抢掠;居里关每年总要折损些人手。”

这段日子里;高远与张一无事闲谈;张一在路鸿身边做事;对边地之事倒也了解不少;高远也知道;辽西郡最大的敌人便是东胡人;东胡势大;辽西郡基本上处于守势;说白了;也就是被动挨打的模样。想要对付东胡人;除非大燕全国动员;才有胜算。

“叔叔;我有一事不解;咱们扶风县是正面东胡的第一边县;怎么才有三百正兵啊!”高远心中有些疑惑不解;”这点人手;打起仗来;能济得什么事?”

路鸿大笑;”一听你这话;就知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高远;咱们扶风县有三百正兵;已经不少了;辽西郡十几个县;扶风县的正兵是其它各县的三倍;养一个兵要花多少钱你没有算过吧?光是一个月一贯钱的饷钱;一年下来;便是三千余贯;其它服装;兵器;粮食;每个兵一年又花上十贯;也就是说;这三百正兵;一年下来;我们要拿六千余贯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扶风县情况特殊;每年太守大人拨给六成的预算;也就是三千六百贯;我再从县里挖两成过来;这是一千二百贯;还有一千二百贯的缺口;得自筹。”

“自筹?”高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路鸿点点头;”对;自筹;高远;实话给你说吧;我这手下三百兵;人数是齐的;但每年我发饱;也只有去居里关的那一百人是全饷;毕竟在那里驻扎说不定要丢命的;其它两部驻扎在县城和去各乡村维持治安的;每年发一半的饷钱就不错了。”

高远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默算一下;路鸿每年从郡里和县里拿来四千八百贯钱;居里关一百人花去二千贯;这是不能少的;其它两队如果半晌的话;也只有二千贯;这便余下了八百贯钱;如果再在其它地方比如说粮食兵器之上克扣一下的话;数目绝对要超过一千贯;这笔钱去了那里;自然是心知肚明;搞了半天;自己心中形象高大的叔叔也是一个喝兵血的。

“你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也知道这剩下的钱去了哪里;我也为难啊;不但要养家糊口;还得供你大哥读书;请先生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再者;每年的上下打点这也是一大笔钱;如果仅靠这点钱;当真连打底儿都不够;所幸还有其它一些收入;叔叔勉强才做到一个收支平衡。”

“可是叔叔;我有一些不明白;既然咱们扶风县是边县;如果东胡人打来了;那该怎么办?就凭这连饷银都发不齐的三百兵?”高远有些无奈;谁叫路鸿是他叔叔呢。

路鸿嗬嗬一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东胡人每年都要来打秋风;不过规模都不大;他来了;咱们据城而守;除了三百兵;还可以临时征发青壮;东胡人不会攻城;抢抢没关系;但真想打县城;那仇就结大发了;朝廷和郡里不会坐视不理;那就是大仗了;真要大打起来;东胡人心里也没底;前些年太守就集结了上万人马;去和东胡人打了一大仗;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下;他们也便老实多了;真正能打的兵都在郡里;咱们这些地方;也就是摆摆样子罢了。东胡内部也不平稳;他们是部落联盟;心思也不齐;这下;你明白了吧?”

高远点点头;总算是搞明白了;东胡人来抢;只不过是抢些城外的村子;只要不攻城掠地;大燕也就懒得理会;只是这样一来;城外的村子就倒了血霉了。

“不发饷;士兵不闹啊?”高远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就要看带兵的兵曹的手段了!”路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高远;”下头来钱的路子多了去了;就看你会不会弄。”

“我明白了!”高远点点头。

“想要带兵;首先得要兵服你;而要想服你;不但要勇力过人;还得让大家都有饭吃。”路鸿道:”你这次要去的队已经欠了大半年饷钱了;我给你准备了一百贯;也就是一个月的饷钱;我也就能拿出这么多;这也就是你;换了别人;就没这么便宜的事情了。”

高远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路鸿行了一礼;他心中明白;这一百贯其实是路鸿特别给自己的;换个兵曹;肯定是想都别想。”多谢叔叔。”

“嗯;你明白就好。”

第九章:孝心

说完了公事;路鸿便换了话头。

“我听张一说;你对叶氏娘子家里的那个小丫头很有些意思?”

高远不由脸一红;”也不是;就是看她们可怜;接济一下罢了。”

路鸿摆摆手;”在我面前;也就不用不好意思;叶氏娘子家的女儿;长得还不错;就是瘦弱了一些;好好养养;也不定便能养好;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你;这家人来历有些古怪。”

“她们一家母子三人;连吃饭都吃不饱;能有什么来历古怪?”高远好奇地问道。

“嗯;她们不是扶风本地人。”路鸿想了想;”来扶风应当十来个年头了吧;其实每年总会有一些外来人口;我本来也没注意这事儿;不过他们住在你家隔壁;我就留意了一些;有一次不经意间发现;这家一家三口都识文断字;这就古怪了。”

“这有什么古怪的?”高远想不明白。

“你呀;当真是有些糊涂;读书可是一件耗钱的事情;而且他们来扶风县之后;又从来没有请过先生;那就只有种可能;就是这叶氏娘子本身就识字;这年头;读得起书的男子都少得可怜;一个女子居然识文断字;这可就奇了怪了。于是我查了查;楞是没有查到这家人的根脚;就好象他们从天下掉下来一般。”

“也许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叔叔才没有查出来。”

“也许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这叶氏娘子平常看起来与一般女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但偶尔露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让我砰然心惊;高远;不瞒你说;我也见多了不少贵妇人;但偶尔那叶氏娘子露出来的仪态;只怕连我们太守夫人也摆不出来。而且那叶菁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看就不一般;昭平元年;出了很多事情;不少大家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我就怀疑他们与当年的那些事情有关系;这可不是小事;你当真对那小丫头有意思;这一节不得不考虑。”

“昭平元年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高远问道。

“这你就别问了;总之;当年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问;能说的。如果这一家人当真与当年那事有关联;我劝你还是别招惹他们;否则惹祸上身;到时候别说是我;连太守也保不了你。”路鸿严肃地道。

高远不由砰然心惊。”我知道了叔叔。不过这事儿已过了快十年了;物是人非;也不见得就能招祸惹灾。”

路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高远;”看来你对这丫头当真是动了心了;这事;你晓得就行了。”

“多谢叔叔关心。侄儿还有一事要求叔叔。还请叔叔应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