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70部分

大明政客-第170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师的意思,我是明白的,我也认真考虑过了,此举可能造成一些影响,关键是对其他的卫所军士,有着不小的影响,实不相瞒,这次来应征的军士,其中就有军户,我没有特别的反对,主要还是考虑到军士的素质问题,至于说十万两白银,是必须要开销的,这是江宁营的规矩,一视同仁,再说了,这是江宁营第一次大规模的招募军士,第一次必须要做好,江宁营的名气出去了,日后招募军士,容易很多的。”

徐尔一点点头。

“江宁营的骁勇,满朝皆知,做出来如此的举措,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他的卫所,就是眼红,也无可奈何,兵部是有数的,不过,这借银子的事情,我也只能够帮助你说说的,十万两白银,数目有些庞大,我不能够做主啊。”

“恩师支持,我就放心了,江宁营的举措,要得到兵部的支持,做出来决定的时候,我就考虑过的,只不过这次招募军士,速度太快了一些,出乎了我的预料,很多的事情,来不及准备,万般无奈之下,才想到借银子的。”

“兵部支持的事情,我来负责,张大人对江宁营很是看好,这些日子,时常说到江宁营的事情,已经是有些偏袒了,相信江宁营做出来的一切决定,张大人都是支持的,这方面,你不用担心,安心做好事情,就可以了。”

苏天成点点头,兵部的支持,包括内阁的支持,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按照通俗的话语来说,江宁营已经是大明朝的王牌部队,有一些特殊的政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再说了,江宁营没有耗费朝廷的一两银子,没有哪个卫所,能够做到这一点。

“坤元,借银子的事情,我的建议,你不要找其他人了,直接找温大人,温大人要是表态同意了,事情就解决了。”

“可这点小事情,去麻烦温大人,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坤元,你不能够这样想,温大人是内阁首辅,统领朝廷百官,有机会,你还是要去拜访的,再说了,温大人是你的恩师,对你也是很看好的。”

苏天成感觉到了惊奇,这样的话语,从徐尔一的嘴里说出来,太奇怪了,谁不知道,徐尔一脾气倔强,不肯屈服权贵。

看见苏天成没有说话,徐尔一也知道,苏天成想的什么,他自嘲的笑了笑。

“坤元,你恐怕觉得,我说出来这样的话,有些稀奇吧,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和你交谈很多次了,我的想法,也出现改变了,凡事以大局为重,这句话,说出来简单,真正的做到,可不简单,我以前的认识,总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要据理力争,一定要达到目的,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还是太狭隘了一些,我到兵部的时间不长,可接触到了很多的事情,其中不乏为难的事情,甚至委曲求全的事情,不要说我这个兵部郎中,就是尚书大人,有些时候,也是很无奈的,若是人人都依照自己想的观点来做事情,那兵部就无法协调了。”

“恩师的这些想法,是完全正确的,我是真正的受教了。”

“呵呵,不要这么说,真正受教的是我啊,你的诸多认识,令我是真正的受教了。对了,这次江宁营招募军士,我听说,孙大人和鹿大人很是支持啊。”

“确实如此,要不是二位大人的鼎力支持,招募的事情,也没有如此顺利的,两位大人的嫡孙,都进入江宁营了。”

回到官驿,孙承宗已经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

“大人一定有好消息了。”

“呵呵,这一次,老夫不辱使命啊,见到了户部尚书侯大人,侯大人听说是江宁营的事情,表示支持啊,只不过这借银子的事情,有一定的数额,若是五万两白银一下的,侯大人直接就可以决定了,但十万两白银,需要内阁批准啊。”

“晚辈也想过了,直接去找温大人,这十万两白银,一定要借到的。”

“嗯,老夫觉得,借到银子,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这府库里存留的白银,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江宁县来的,就是拨付给江宁营十万两白银,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啊,对了,老夫还听说了,这次江宁营剿灭流寇,兵部提出来建议,奖励江宁营五万两白银啊。”

“这奖励的事情,晚辈还没有想过。”

“呵呵,应该想啊,斩杀了八十七名鞑子,按说奖励的银子,不可能达到五万两的,可朝廷提出来了这样的奖励数目,这里面,就饱含深意啊,你应该去体会一下,你是江宁营监军,不能够仅仅关注江宁县和江宁营的事情,还要多关注其他的事情,这次你去找温大人,就是很好的机会,老夫以为,江宁营日后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朝廷的态度啊。”

“大人说的是,晚辈准备立刻去拜访温大人的,借银子的事情,不能够耽误,晚辈一直都在江宁县,远离京城,对朝廷里面的事情,知之甚少。”

孙承宗的脸上,带着笑容。

“嗯,拜访温大人的事情,你去就可以了,老夫就不添乱了。”

看见孙承宗的笑容,苏天成忽然感觉到,诸多的事情,包括朝廷内部的一些事情,孙承宗都是知道的,都是冷眼旁观的。

第二百八十章 温体仁其人

《明史》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悉数都列为了奸臣,对于朱由检任用两人为内阁首辅,历来都是谴责的,甚至有不少的史书认为,明朝的灭亡,与两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也有完全不同的评论,说温体仁精明强干,清正廉洁,从来不与阉党交好,办事情也是干净利落的,至于说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之类的事情,只要是在官场上混的人,除非他一辈子不想有作为,否则不可能避免这些事情。

穿越之后的苏天成,或多或少受到了历史书籍的一些影响。

但他重点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具体的行动来体验。

应该说,东林党和复社,对士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一些认识观念,代代相传,为读书人所接受和宣扬,朝廷毕竟是读书人把握,历史也是读书人来记载,在这个过程中,谁知道有些读书人,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记载历史的。

苏天成对东林党和复社,已经是非常反感了,说得不客气一些,他要是做皇帝了,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压东林党和复社的。

所以说,苏天成不会盲从。

倒是有一种说法,他开始慢慢的接受了。

明朝的灭亡,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东林党和复社难辞其咎,周延儒和温体仁之所以被丑化为奸臣,是明末党政在遗民那里延续的结果。党领导和复社,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珩生不断,明末的大批士子文人。与东林党复社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他们在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竭力推卸东林党和复社的责任,周延儒和温体仁就成为了最好的替罪羊,当然,还有朱由检本人。

所以说,政见上面的分歧、人事调整上面的倾轧、排除异己的做法。被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政治的高度,予以无情的批判。

这样的情况下,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难逃历史的谴责,朱由检也成为了昏君。

苏天成和朱由检的几次接触,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至少朱由检不是历史书中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朱由检身边的大臣,也绝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没有伴君如伴虎的担忧,而且,朱由检对大臣是很信赖的,这种信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因为过于的信赖,过于的依靠,一旦这些大臣,做不好事情。辜负了期望,朱由检勃然大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朱由检不是很昏庸的皇帝,相反,朱由检一直都想着,能够很好的振兴大明,甚至以身作则,若是温体仁真的到了那样不堪的地步,朱由检岂会善罢甘休。

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对于东林党和复社的印象。

亲身经历的东西,实实在在。

东林党和复社,推崇清誉和道德,这种推崇,到了公开攻讦皇上的程度,到了不顾天下苍生、不顾实际情况、不顾朝廷的政务的程度,到了一味的突出自身地位和认识,甚至以遭受廷杖为荣的地步。

就说钱谦益和张溥,满嘴的仁义道德,说出来都是漂亮至极的大道理,听起来无从反驳,可惜他们说出来的那些大道理,过于的空虚,甚至是迂腐了。

苏天成想起来东林书院强调的慎独,国家到了这样的地步,慎独能够有什么作用。

更不能够容忍的是,东林党和复社,一味的复古,捍卫士绅富户的利益,这样的理论,贯彻到了实践中间,让有钱有权的人,越来越富裕,普通百姓越来越穷苦,贫富矛盾越来越突出,偏偏这些士绅富户,一毛不拔,愚蠢的保护自身的财产,加大力度盘剥百姓,终于导致了骚乱的爆发。

当然,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都不属于扶危定倾的人才,这是不能够否定的,不过,崇祯年间,这样的人才,一直都没有出现,这与个人的认识有关,与明末的政治气候有关,更是因为多年问题的积累,开始彻底爆发,大明朝已经是苟延残喘了。

来到温体仁府邸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温体仁是苏天成的恩师,如果端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到紫禁城去找温体仁,那显得冷冰冰的,也不利于融洽关系。所以说,选择休沐的时候,到温体仁的家里,是最好的选择。

温体仁带着苏天成,直接进入了书房。

“坤元,听说江宁营在保定府招募军士的事情,很是火爆啊。”

“禀恩师,确实很好,学生来到京城之时,已经招募了五千余人,原来计划一个月的时间,如今看来,半个月足够了。”

苏天成内心暗喜,能够到书房来,说明温体仁是很看重自己的,这有利于结交关系,同时,温体仁的称呼,没有依照官场的惯例,这表明了,自己是能够得到诸多照顾的。

“嗯,这是好事情啊,不过,你借银子的事情,是不是考虑清楚了啊。”

“学生认真考虑过了。”

“那好,有两个问题,你解答一下,第一,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很高,已经引发了一些不满,前些日子,南京两大营的军士,已经有不小的意见,开始闹嚷了,朝廷正在尽力的维护,毕竟江宁营立下这么多的功劳,待遇高一些,说得过去,可你在保定府招募军士,还是按照在南方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北方的军士知晓了,找到朝廷不依,要求提高军饷,朝廷该如何的解释啊。”

“恩师,学生想过这件事情,不过江宁营的规矩,早就定下来了,而且江宁营所有的银两开支,都是自行负责的,没有动用朝廷府库的银两,更没有侵扰百姓,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宁营行得正坐得直,学生的考虑,江宁营的职责不一般,故而待遇稍高一些,恩师说到这个问题,也是学生考虑不周,学生没有站在朝廷的高度,想到最多的,还是江宁营。”

“你有这样的认识,是不错的,从激励将士的斗志出发,这样做完全可以,既然是早就定下来的规矩,骤然改变,也是不合适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四处宣传,好在你这次招募军士,没有提到军饷的事情。”

苏天成点点头,温体仁站的角度不一样,想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在养心殿的时候,你说江宁营需要三年的时间,恐怕有些不妥,你是我的学生,我也就实话实说了,能够给你一年的时间,算是不错了,京城的压力太大了,流寇和后金的骚动,都是在京师的附近,这样的情况,不能够时常出现,所以说,江宁营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你说实话,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

苏天成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

“恩师,三年的时间,可能是有些长了,不过一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仅仅是钱粮方面的积攒,就不可能达到目标的,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江宁营不是原地不动,完全可以参与剿灭流寇的作战,但不能够调防到辽东。”

“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有着这样的看法,从作战能力来说,后金满洲八旗等,远远强于流寇,按说最大的隐患,还是在于后金,可流寇活动在中原一带,这些年来,有着愈演愈烈之势,流寇作乱,属于内乱,攘外必先安内,这安内的任务,剿灭流寇,是很大的一部分,若是稳定了内部,老百姓安居乐业了,方可抽出来精力,一心对付后金。”

“学生以为,对付后金,不仅仅是防御,要和他们展开决战,从根本上,剿灭他们的武装力量,让他们彻底的臣服。”

温体仁微微点头。

“你说的是不错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啊,后金骚扰,流寇侵袭,朝廷不可能一心剿灭流寇,对后金侵袭视而不见啊。”

“学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想到了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学生以为,目前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与后金讲和,稳住他们之后,朝廷集中力量,重点剿灭流寇。”

温体仁惊得站起来了,在书房里面,走了好几步。

“坤元,你怎么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啊。”

“恩师,学生没有觉得奇怪啊,当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不也是和突厥讲和吗,赢得了时间,统一了中原,最终回过头来,剿灭了突厥,令唐朝无比强盛。这就是很好的例证啊。可能不少的士子认为,与后金讲和,是大逆不道,是出卖祖宗,是不能够忍受的屈辱,堂堂天朝,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学生觉得,那些士子的认识,是迂腐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困难,不知道真正的治国之道,更不懂得张弛之道,学生说的不客气一些,有些士子,就知道空谈,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嘴的仁义道德,狗屁不通。”

温体仁看着苏天成,眼神很是深邃。

好一会,温体仁才开口说话。

“坤元,你的认知能力,确实不一般,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不过,你的这些观点,千万不能够说出去,如今的趋势,不允许这类观点的存在。”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训练开始

顺利的拿到了十万两白银,苏天成的认识,也彻底发生改变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温体仁是不错的,至少在清正廉洁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十万两白银,不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