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267部分

大明政客-第267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天成感觉到,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来了,也难怪,养心殿里面,都是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员,自己一个四品的知府,这样的时候,还是少说话的好,朱由检总是询问自己,岂不是显得其余大臣能了。

“皇上,臣以为,孙大人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朕知道,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苏天成抬起头,朱由检正在看着他,四目相对,苏天成从朱由检的眼神里面,看出来了期盼,这期盼是什么,他当然明白,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皇上,臣以为,后金刚刚建国,此时此刻,一定是想着挑衅我大明边镇,以示威武,所以说,边镇需要加强戒备,臣建议,朝廷派出大人,主持北边的军务,抗击后金,如此看来,朝廷似乎是两面抵抗的局面,其实不然,重点还是在于剿灭流寇,对于后金,主要采取防御的步骤,不主动挑衅,维持目前的局面。”

朱由检微微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

“好,看来诸位爱卿都有这样的认识啊,朕相信,只要我等君臣一心,一定能够渡过难关的,后金建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朱由检站起身来,突然说到了江宁营的事情。

“朕看,江宁营还要扩军,对了,那个炮兵营,作用很大啊,朕仔细看了战报,炮兵营的作用至关重要,若是有机会,要推广啊。”

“兵部拟出条陈,江宁营改建为都司,与北京京营、南京京营同级,下设卫指挥使司,可自行确定卫所多少,苏爱卿兼任都指挥使,洪承畴出任监军,其余军官,苏爱卿仔细斟酌之后,迅速呈报上来,江宁营的驻地,暂时设立在洛阳县。”

苏天成感觉到眩晕,朱由检的这句话,完全改变了江宁营的地位。

用几百年后的话来说,江宁营以前是集团军,转身变为大军区了,下辖诸多的集团军了,此时的明朝,按照地域划分有二十三个都司使司,基上一省设有一个,统管省的卫所,从管辖的范围来说,江宁营将直接归属兵部管辖了,地方上不能够干涉江宁营的任何事情了。

这恐怕是朱由检的真实想法了,尽剿灭流寇,而后江宁营将成为对付后金的主要力量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杨嗣昌出山

孙承宗和洪承畴同时上门来拜访,苏天成知道,一定是朝廷有大动作了。

朝廷一直没有派出大臣主持北边对抗后金的事宜,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与后金对抗的战事中,朝廷陨落的大人不少了,都是赫赫有名之辈,从熊廷弼开始,到后来的袁崇焕等人,包括孙承宗,都是在抗击后金的战役中栽跟头的,这说明,对付后金不是简单的事情。

三人在书房坐下之后,孙承宗首先开口了。

“苏大人,老夫和洪大人来,是告诉你一件事情的,皇上下旨了,兵部尚书张凤翼敕封太子太保,出任辽东经略,主持朝廷大军与后金的战争,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

可能是想到苏天成对杨嗣昌不是很熟悉,洪承畴在一边补充了。

“苏大人,杨嗣昌大人崇祯元年的时候,就是河南副使,右佥都御使,巡抚永平、山海关,崇祯七年的时候,担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在抵御后金的战役中,是立下功劳的,因为父母相继去世,回家丁忧,这一次皇上启用杨大人,也是考虑到杨大人的能力啊。”

杨嗣昌这个人,苏天成当然是知道,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历史对杨嗣昌的评价,褒贬不一。负面的评价多一些,给杨嗣昌所下的结论,勤于任事、欺上瞒下、葬送了明朝生存的最后希望。

出任兵部尚书之后,杨嗣昌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的围剿计划。全面剿灭流寇,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专防,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协剿,四正六隅加起来。称之为十面。

这个办法,开始是非常不错的,取得了不小的战绩,甚至李自成遭遇惨败,带着残部十七人躲到了大山里面去了。

其时,杨嗣昌权倾一时。深的朱由检的信任,民间称之为杨阁老、杨相。

可惜的是,杨嗣昌用人上面,犯下原则性的错误,他重用熊灿,总理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熊灿一介人,不能够认识到流寇的性,在罗汝才、李自成等人陷入绝境的时候,居然相信了流寇的诈降,轻易放过了流寇。

此外,卢象升抗拒后金,不同意议和,与杨嗣昌的意见不一致,杨嗣昌居然利用自己掌控兵部的便利,处处掣肘卢象升。令卢象升孤掌难鸣,屡战失利,最终战死沙场。

杨嗣昌最终的结局也是悲惨的,因为熊灿的失败,不得不亲自领兵剿灭流寇。可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掉福王朱常洵,第二日攻陷襄阳,杀死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忧惧交加,乃至于病入膏肓,后脸面见皇上,自杀身亡。

历史依旧发生了根性的改变。

至少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的围剿计划用不上了,流寇龟缩在陕西一省,就连孙承宗这个总理五省军务的兵部尚书,也不需要关注其他省的军务,专注于陕西军务,完全可以了。

当然,从朱由检的态度看,孙承宗很有可能下一步主持对后金的战事,只要他的身体能够承受,毕竟孙承宗在对付后金方面,有着一些战绩和心得,当初规划出来宁锦防线,如今已经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防线了。

这个时候,杨嗣昌上任了,出任兵部尚书,能够做出来什么事情呢。

苏天成还是有些担心的,江宁营升格了,直接归属兵部领导了,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就是他的直接领导了,会不会突发奇想,调遣江宁营,直接进入陕西剿灭流寇。当然,江宁营的威名和特殊,杨嗣昌应该是知道的,就算是皇上朱由检,都很少直接调遣江宁营,放手让苏天成指挥江宁营。

杨嗣昌这人究竟怎么样,苏天成不知道,反正还没有实际接触过,至于说欺上瞒下,利用权势攻击某些人,好像大明朝的官,几乎都有这样的毛病,不仅仅是杨嗣昌这样的。

穿越这么多年了,苏天成的心性早就变化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些时候,眼睛里面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对江宁营的奖励也出来了,朝廷奖励五十万两白银,因为江宁营建制的改变,对于军官的嘉奖,需要重拟出条陈来,所以这次没有牵涉到军官的升迁。

苏天成的任务已经完成,需要马上回到河南府去了。

他的任务很多,江宁营的建制改变了,内部的机构设置,军官的安排,完全不相同了,这些具体事情,必须要他来操心,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来拜访了,其中有些人,想着能够进入江宁营,也有一些人,想着到河南府去。

徐尔一已经出任了兵部右侍郎,这都是沾了苏天成的光,苏天成陪着徐尔一,痛饮了一番,陈于泰和吴伟业都来拜访过了,两人照旧在翰林院,一直没有动,大概是温体仁手下留情了,没有算计两人,但也不会提拔两人的。

苏天成也想过,是不是在合适的时候,让陈于泰和吴伟业到河南府去,不过这个想法,最终放弃了,他们的理念不一定相同,何况陈于泰和吴伟业,总体来说,还是心高气傲之人,没有遭遇多少的波折,远远不如张溥。

恐怕这件事情,要等到张溥主政河南府之后,才有可能操作的。

管家匆匆来禀报了。

“老爷,兵部的杨大人来拜访了。”

“兵部的哪个杨大人啊?”

苏天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他的脑海里,兵部尚书依旧是张凤翼。

“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大人。”

苏天成很是吃惊,禁不住站起来了,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来拜访他这个河南府知府,虽然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使,也是正二品的品秩了,但主官还是河南府知府,上级来拜访下级,这样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管家,你去陪着杨大人,我马上就来。”

收拾了一番,来不及思考,苏天成迅速来到了会客室。

一个长相清癯的中年人,映入了苏天成的眼睑。

杨嗣昌背着手,正在仔细看挂在墙上的地图。

会客室里面挂着地图,这是苏天成的要求,他对字画不感兴趣。

“不知道杨大人来访,下官怠慢了。”

“苏大人客气了,官刚刚上任,仰慕苏大人的风采,特意来拜访的。”

“大人切切不要这样说,下官惶恐啊。”

杨嗣昌脸上带着微笑,不过,眼神里面,透露出来惊奇,在他的印象里面,战功卓著的苏天成,应该是器宇轩昂的,殿试榜眼,主动请求外放,到了江宁县,不到三年时间,江宁县成为了朝廷的钱袋子,到河南府不过一年多时间,河南府已经成为陕西、山西、河南最为集中和富庶的地方,隐隐超过开封府了。

这样一个奇才,这样年轻的奇才,态度竟然是如此的低调。

瞬间,杨嗣昌感觉到,这个苏天成,真的是不简单的。

“苏大人,我是真心来拜访的,向你请教啊,在我看来,江宁营堪称天下敌啊,活捉紫金梁、张献忠,逼迫老回回自杀,前后剿灭流寇十余万人,中都之战,苏大人远见卓识,识破了流寇的诡计,预先设伏,大败流寇,全歼其精锐,是以四千将士,抵挡流寇五万之众,齐岳山之战,以最小的损失,击溃五万流寇,活捉张献忠,这都是经典之战啊。”

苏天成看着杨嗣昌,没有说话,他不知道杨嗣昌的目的是什么,身为兵部尚书,杨嗣昌肯定有自身的想法,特别是在如今的大好局势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剿灭流寇,转而全力对付后金,若是立下了这样的战功,杨嗣昌很有可能成为内阁辅臣,甚至成为内阁首辅了,孙承宗的年纪大了,不可能去掌权夺利了。

“苏大人,我今日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是否可以在年内,对流寇发起全面的进攻了。”

苏天成愣了一下,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杨嗣昌,曾经在朱由检的面前夸下海口,三个月时间,剿灭流寇,结果成为了笑谈。

“大人,下官以为,年内剿灭流寇,有可能,但如此做,不是最佳选择。”

“哦,我想听听是什么原因啊。”

“流寇之所以能够肆掠这么多年,主要还是因为百姓生活贫困,走投路之下,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流寇造反之初,我大明朝一部分军士哗变,也投入到流寇队伍中间了,这些年,各地卫所的情况好一些了,基没有哗变的军士了,但百姓的生活依旧不如意,特别是多年的灾荒,若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民生问题,即或是剿灭了高迎祥,可能还会出来高迎祥、马迎祥的,流民可以成为流寇军士的来源,源源不断。”

“如今流寇被困在陕西境内,想必做不了多大的事情,张献忠的结局,他们肯定是知晓了,这个时期,相对平静一些,若是趁着这个时机,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至少能够吃饱饭,慢慢瓦解流寇的队伍和斗志,时机成熟之后,朝廷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剿灭流寇。”

第四百三十六章 诚恳的建议

杨嗣昌频频点头,看来对于苏天成所说,是表示赞同的。

苏天成没有得意忘形,杨嗣昌的想法,从刚开始的提问中间,已经表现出来了,这里面有可能牵涉到朝廷内部的争斗,也可能是杨嗣昌想着最大限度展现自身的能力,如同杨嗣昌这样的情况,大明朝是不多见的,父亲杨鹤,显赫一时,三边总督,曾经是剿灭流寇的主要负责人,因为自身坚持的政策问题,罢官回家,不过几年时间,杨嗣昌子承父业,卷土重来,一门心思的剿灭流寇,谁知道杨嗣昌会不会急切的展现自身的能力。

见到苏天成就说了这么多,没有继续开口,杨嗣昌很开口了。

“苏大人所说,涉及到问题的根了,我都差点忘记了,苏大人是武兼备啊,考虑问题都是站在全面的角度,不仅仅要剿灭流寇,还要考虑到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才是彻底剿灭流寇的最佳办法啊,受教了,受教了啊。”

“大人客气了,下官说起这些是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想起来也不过纸上谈兵。”

“苏大人可不是纸上谈兵,看看江宁县与河南府的情况,苏大人是身体力行,如今看来,江宁营将士的俸禄,值得称道啊,不过这次皇上下旨了,兵部拨付的军饷,按照京营的标准,恐怕有些不足,还需要苏大人自行想办法筹集啊。”

“下官感谢大人对江宁营的关心。”

“苏大人可不要这么说,这是皇上的关心,我不过是奉旨执行。”

气氛明显缓和下来,经过一会的闲聊,苏天成感觉到了。杨嗣昌态度确实是诚恳的,就说这江宁营的俸禄,朝廷拨付俸禄,不是层层克扣,但江宁营的情况不同了。按照标准,兵部直接拨付到位,中间不存在任何的截留,这就是杨嗣昌上任之后,定下来的规矩。

饷银的拨付,有一个过程。全国的税银是直接入库的,户部总管,根据开支的轻重缓急,依次拨付,军饷是排在最前面的,尤其是这几年以来。朝廷剿灭流寇,开支了大量的银子,说到军饷的时候,不仅仅是户部头疼,朱由检都头疼,好在各地的市舶司,一律按照江宁县市舶司的规矩。加上征收赋税,令朝廷的收入大幅度的增加,面前能够维持了。

兵部争取军饷,也有一个过程,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虽然说军饷是应该拨付的,但户部可以找到诸多理由,军饷的开支过于庞大了,户部可能以缺乏那么多的银子为理由,暂缓拨付。或者是减少拨付的数额,这样的情况,朱由检都是知道的,也是可奈何的。

江宁营升格为都司,朝廷需要拨付军饷。压力骤然增加,如此的情况下,杨嗣昌首先保证江宁营的军饷到位,这是很大的诚意,苏天成不可能熟视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管杨嗣昌出于什么理由,这份情苏天成是要认账的。

杨嗣昌刚刚上任,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关键还是后金的攻击。

皇太极刚刚建国,成立了大清,需要鼓舞士气,以展示大清的实力,这个时候,选择进攻先对孱弱的大明边军,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说,杨嗣昌上任之后,必然要面对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