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544部分

大明政客-第544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忌,临战之前,代善不会自伤士气,白白增加伤亡。”

众人都看着苏天成,从大家的眼神里面,苏天成看到了疑惑,这也是很少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苏天成做出了决定,大家都是严格执行的,但这一战太过于关键了,大家想到的也是完胜,出现质疑是很正常的。

“我又这样的认识,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个方面,后金鞑子畏惧我们的火炮,后金鞑子曾经在大凌河城、黑山、义州等地,吃了太多的亏,上一次的辽东战役,火炮给后金鞑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相信他们是畏惧火炮的,华庄这条道路,视野开阔,便于大军行进,但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便于火炮的攻击,你们认为,代善会因为选择速度快、行军方便不考虑火炮可能造成的杀伤力吗。”

“第二个方面,代善率领的正红旗,在朝鲜驻扎也有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了,朝鲜本来就多山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最主要就是腰熟悉山地情况下的作战,特别是骑兵能够在山地战之中完全适应,近两年时间了,难道你们以为,代善在平壤会睡大觉,不注意军士的训练吗,代善既然带领正红旗鞑子在朝鲜驻扎了这么长的时间,适用了山地作战,他为什么不选择一线天这样的道路来行军呢,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多少的行军速度。”

“代善身经百战,虽说是有些狂妄的,但真正作战了,代善会特别的清醒,会做出来最有利自身的决定,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代善的大军,一定会从一线天行军。”

苏天成说出来理由之后,众人都心服口服,后金鞑子畏惧火炮的理由,众人想到了,可朝鲜的地形,大家还真的没有想到,没有认识到代善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地形,偏偏苏天成想到了,这就是区别所在,伟大与平凡的区别。

苏天成挥手,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大军依旧在一线天设伏,按照原计划行动,为了预防万一,在华庄方向,安排五百疑兵,故弄玄虚,声势越大越好,办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树枝扬起灰尘,显示有大军埋伏,好了,今日我做出的决定,同样是赌博,若是这一次代善真的从华庄行军了,那我们就准备和后金鞑子展开持久战吧。”

第八百八十一章 对决(3)

从平壤出发之后,代善变得严肃起来了,面对厮杀,他历来都是慎重的。

皇太极的圣旨到了,说实话,安排济尔哈朗到宣州来协助进攻,代善是不反对的,不过他认为,济尔哈朗应该要服从他的指挥,大军应该如何发动进攻,两路大军如何配合,这些都应该是提前做好安排,而且自己率领大军,进驻平壤很长时间了,对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宣州的地形,与平壤附近的地形,虽有区别,但还是有共同之处,至少山多,这是相同的特征,从气候上来说,这边和辽东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两人的地位来分析,作为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如今的礼亲王,代善也应该是直接指挥这场战斗的,不可能是济尔哈朗来指挥,就算是多尔衮参与对宣州的进攻,也是代善指挥,从大清国的地位来说,除开皇太极,就要算是代善了。

时间很紧,代善知道,济尔哈朗将从铁山方向发动进攻,对照地图,代善也做了一些分析,认为自己从须弥岛方向发动进攻,济尔哈朗从铁山方向发动进攻,这是最完美的两路夹击的方案,代善同样想到了,济尔哈朗可以从皮岛方向发动进攻,但效果要差一些,权衡利弊之后,代善没有给济尔哈朗写信,带领大军从平壤出发,直插须弥岛方向。这就表明了,代善是同意济尔哈朗的安排部署的,要是存在不同意见,代善肯定是会直接给济尔哈朗写信的,或者是带去口信,为了大清国的利益,代善知道顾全大局。

至于说主攻的任务。肯定是正红旗承担的,这是不用质疑的,代善知道,济尔哈朗生性沉稳,绝不会和自己抢功劳的。

不过两路大军,重点还是在于配合。要是配合不到位,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优势,这也不符合皇太极的要求,大清国作战,历来都是讲究配合的,讲究集中兵力,压制对手,爆发最大的能力,击垮对手。

大军从平壤出发。军士习惯了在山路之间行军,遇到山高林密的地方,就下马行军,这样的情况下,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代善也不是很着急,反正距离不是很远,加之他内心的傲气。不过是两万江宁营军士驻守在宣州,自己带领两万正红旗的将士。济尔哈朗带领两万镶蓝旗的将士,一共是四万人,对付两万人,绰绰有余。

斥候一路侦查,三天之后,大军进入了宣州境内了。

大军从平壤出发。就带有向导,代善对这一带的地形,算是比较熟悉的,但也不是很清楚,进入宣州。他面临选择了。

向导找来了一个本地人,看样子是小商贩,长期在这一带做生意的,对道路状况很是熟悉的,大军的向导是长期在平壤到宣州一带活动的,对宣州境内的道路情况,比不上长期在这一带做生意的商贩。

小商贩是满人,尽心尽力的介绍了前往宣州的三条道路,而且还在斥候的指导下,画出了图形,大致标出了三条道路的形状。

轮到代善做出来选择了,大军究竟选择哪一条道路前进。

可供选择的也就是华庄和一线天两条道路,靠近须弥岛的道路是不用考虑的,小商贩介绍那条道路,行走的人很少,以前都是土匪出没或者是须弥岛上面渔民选择出行的道路,主要考虑是路程很近,没有成型的道路,这对于大军来说,是一种灾难,沿途还要开辟道路,代善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心,也不会去消耗那么多的气力。

究竟选择哪一条道路,这需要代善做出来决定。

午时,大军休息,代善独自思考了一阵子,召集了几个甲喇前来商议,确定大军究竟从哪条道路行军,其实代善的内心,已经定夺了,只不过想着看看,自己的手下是不是还有什么成熟的意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与下面的军官符合,可不要小看下面军官的意见,这能够显示出来,诸多的军官是不是与主帅的想法一致,要是分歧太大,代善还需要认真的分析,统一众人的思想,而不是简单要求了事。

五个甲喇,四人建议从华庄行军,一人建议从一线天行军,无人建议从须弥岛旁边的小路行军,这令代善略感欣慰,至少不是一边倒的局面,至少还有人能够认识到,大军必须要从一线天行军。

五名甲喇没有说出来理由,这是他们的习惯,在军队里面,他们的习惯就是服从,这类征求意见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旗主说出来了意见,他们就遵照执行,不管是打战冲锋,还是埋伏布置等等,不用多思考。

代善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了。

“你们中间,有四人建议从华庄行军,不错,这条道路是宣州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开阔,便于大军行动,速度也能够快很多,可你们想过没有,大军从平壤出发,驻守在宣州的江宁营军士,会无动于衷吗,可能性不大吧,估计他们会做好相应的准备了,换做你们,会做什么准备呢。”

五个甲喇都没有说话,看着代善,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也不会开口说什么。

“难道你们就不想着在某地设伏吗,等待大军通过的时候,突然袭击。”

代善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在沉思,皇太极的信函里面说的很是清楚,必须要防备明军的火炮,他们的火炮太厉害了,这一点代善还是会注意的,在沈阳的时候,他就知道,大凌河城之所以被那么快拿下了,就是因为江宁营的火炮太过于犀利了,竟然活生生的将大凌河城的城墙炸开了一道口子,导致进攻的大军直接从缺口里面进入了城池,驻守城池的军士来不及做出调整,由此可见火炮的犀利。

华庄这条道路,的确是最佳的选择,但代善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江宁营在任何一个地方设伏,利用火炮来进攻,那将是大军的灾难,对方甚至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依靠着火炮,就能够给大军造成巨大的伤亡,从华庄到宣州,道路开阔,视野很好,这是野战的最佳选择地点,更是火炮发挥威力的最好地点,要是江宁营军士在某地准备好了火炮,恐怕大军躲避的地方都没有,眼睁睁的被轰炸。

选择从一线天行军,就没有这么多的问题了,这条道路,主要以崇山峻岭为主,火炮难以找到合适的发射位置,就算是明军布置了火炮,威力越是有限的,大军可以适当的躲避,依靠着地形周旋,可能造成一定的伤亡,但不会太大。

正红旗的将士,在平壤驻扎快两年了,对于山地地形,基本都熟悉了,选择走一线天这样的道路,也不会感觉到吃力,连续三天的时间,基本都是走的山路,军士行动自如,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不适应的。

想到了这些,代善看了看没有说话的众人,终于要做出来决定了,不过在做决定之前,他还是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

“你们绝大部分都认为应该走华庄这条道路,这很好理解,前面我说到了优点,但还有缺陷之处,没有说出来,华庄是宣州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来往的行人是不少的,宣州被江宁营军士占据了一段时间,谁敢保证,没有人时刻在这一带监视,大军从华庄向宣州城池行进,大军行踪难以保密,这也为江宁营军士设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要是骑兵对决,我们的勇士无所畏惧,可明军的火炮,你们考虑过吗,明军可以不动一兵一卒,对我大军造成巨大的伤亡,这样的情况,本王是不能够接受的。”

“大军驻扎在平壤,两年时间了,早就习惯了山地作战,连续三日的行军,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奔袭,选择走一线天,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一线天到宣州城池,对我大军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开火炮的袭击,就算是明军设置火炮,也不可能造成很大的伤亡,将士可以依托有利地形,避开明军犀利的火炮。”

代善说出来这些话,五名甲喇已经明白,旗主作出决定了,接下来他们就要不折不扣的去执行了,不需要说其他的理由了。

代善的话还没有说完。

“驻守在宣州的江宁营军士,只有两万人,若是他们在道路中间设伏,驻守城池的军士一定会少很多,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大军不要顾及到设伏的明军,不要与他们展开厮杀,目标是宣州城池,直接赶到宣州城池,与明军展开决战,你们记住了吗。”

五名甲喇点头,表示清楚了。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开始行军了,朝着一线天的方向而去。

代善没有想到,他低估了江宁营的实力,更是低估了炮兵营的威力,就算是在崇山峻岭之中,苏天成也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来对付他率领的正红旗军士。

第八百八十二章 对决(4)

江宁营将士埋伏的地方,令洪承畴等人感觉到吃惊。

刘铁汉侦察的埋伏地点同样是三处,大家认为最好的一处地点,距离宣州城有五十余里,这里的地势相对平坦,利于火炮的攻击,也就是说火炮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给代善的正红旗鞑子造成较大的杀伤,其余两处地点,不是很理想,从沙盘上看,这两处都是山谷之间,火炮难以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地方架设火炮,也没有地方能够集中发挥火炮的优势,可苏天成选择的埋伏地点,恰恰是众人感觉最不好的设伏地点。

这里是一处山谷,山谷的进口有四米左右的宽度,进口和出口两边都是悬崖,大军是不可能埋伏的,山谷的长度是三公里左右,山谷之中,就是一条独路,没有交叉口,出口的地方稍微宽一些,有六米左右。

在这样的地方设伏,洪承畴等人觉得,这等于是和鞑子直接展开正面的对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设伏的作用,而且大军设伏,也只能够在山谷之内,山谷的进出口是不可能埋伏的,难道说苏天成的想法,是在后金鞑子进入山谷的时候,与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厮杀吗。

山谷之中是开放性的,两边的坡度不是很大,但一些沟沟坎坎也不利于骑兵展开冲锋,再说两边山坡的坡度,想要固定火炮,也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当然,在这样的地方设伏,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其不意。

苏天成的解释也是这样的,其余两处的设伏地点,特别是大家最为看好的地方,这里也是代善最为注意和谨慎的地方。人家难道没有任何的防备,设伏的作用,是在于令对方猝不及防,这样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至于说火炮的作用,肯定是不能够忽略的。但也不能够因为有了犀利的火炮,一切都依赖火炮了,要知道代善若是计划带领大军从一线天进逼宣州,那就是考虑到火炮的犀利了,就是有了防备了。

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在代善认为最不可能设伏的地方,埋伏下火炮和将士,给予后金鞑子最为犀利的打击。苏天成提出来了要求,与代善正红旗鞑子厮杀的地点。就在这一处的山谷,不能够让鞑子离开这个山谷。

苏天成特别强调了,燧发枪必须要人人都佩戴,尽可能将所有的子弹都发射出去,不要吝惜弹药,一旦子弹发射完毕,就准备冲锋了。

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等人终于明白了。原来苏天成选定的设伏的地点,就是决战的地方。江宁营将士与后金鞑子的厮杀,就要在这里展开,双方都没有退路,这样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苏天成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设伏。一旦代善的大军进入了山谷,埋伏在山谷之中的江宁营将士将发起攻击。在火炮轰击之后,开始居高临下的射击,最大限度的杀伤鞑子,接着从两边的山坡杀下去,与后金鞑子剿杀在一起。如此的情况下,作为主帅的代善也是没有机会逃脱的,要么和军士一起拼力厮杀,要么成为江宁营的阶下囚,至于说山谷进出口的地方,自然会在厮杀开始之后,被江宁营将士封锁住的,等待苏天成最后冲锋的命令,加入到厮杀的战团之中去的。

山谷两边设置的火炮不多,以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为主,只有少数几门红衣大炮和大将军炮,其实在设置火炮的时候,众人看了沙盘上的地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