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119部分

武夫当国-第119部分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承禄无奈的说道:“就算是侥幸得到的认可,那终归还是认可。正所谓血浓于水,万一闹出什么意外,到头来背黑锅的人还不是我。”
于继芳继续说道:“什么呀这是,您是不知道,自从大总统认了袁肃这个侄子之后,袁肃仗着大总统侄子的名义,在滦州一直不安分守己,大总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对这个小子大发雷霆。可见大总统心中已经后悔认这个侄子了。”
吴承禄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总统的家事岂能单凭判断而定,更何况他原本就不擅长动脑子,自己又怎么可能看出这一层意思。
再次叹了一口气,于继芳摆出一副深沉的样子,他很清楚现在再埋怨吴承禄也无济于事,吴承禄的能力已经到了这个坎儿上,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当初没能提前看出这一点来。
“事到如今,袁肃这厮已成气候,实在是难办啊。”
“那,于先生,难不成就眼睁睁看着这黄毛小子胡作非为吗?”吴承禄着急的问道。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为今之计,就看吴大人您有没有这个胆量了。”于继芳表情和语气一样,都显出十足的凝重。
“还请于先生明示。”一听到这里,吴承禄迫不及待的问道。
“袁肃这厮如今在山海关广收民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吴大人而做铺垫。事已至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吴大人还是一副踌躇难定的心态,此事再无回天之力。”于继芳郑重其事的说道。
“都到这个份上了,不是他死就是我亡,这小子敢登鼻子上脸,那老子就跟他拼到底。”吴承禄气势汹汹的说道。
“很好,吴大人有这样的决心,那接下来就好办多了。当务之急,吴大人应该立刻调集兵马进城,然后火速包围赈灾总司令行营,先发制人将袁肃这厮扣押下来。”于继芳语气果决的进一步说道。
“这……这会不会太鲁莽了,兵戎相见可是大事,万一火拼起来,就算料定了袁肃也不好向上面交代呀。”吴承禄听完于继芳的话,整个人顿时又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脸色满是忧虑顾忌之色。他在山海关任上这么多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不喜欢的就是调兵遣将,自己的原则很清楚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近畿要地能不动武就不动武。
“我的吴大人,你刚才还说要跟袁肃这厮拼到底,怎么才一转眼的功夫又有这般顾虑?”于继芳简直哭笑不得,语气万分急切的说道。
“于先生,这里可是近畿要地,发生火拼当真是很难向上面交代呀!”吴承禄强调道。
“近畿要地,近畿要地!吴大人你可知道当初袁肃这厮是如何逼走了王镇守使的,这厮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他从来就没考虑过近畿要地不可轻易乱来。现在吴大人心中还有顾虑,等到袁肃这厮一切准备就绪,然后调兵遣将向吴大人您发难时,倒要看看是谁先挑事端。”于继芳声色俱厉里的说道。
“可是,就算把袁肃扣押下来,接下来又能如何是好?难不成就凭着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正X法了?总统特令上也说过,如果查证袁肃勾结洋人属实,那是要押送进京审查。更何况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纵然把他押送进京也没办法交代。”吴承禄说道。
“还需要什么交代,吴大人,你还打算交代什么呀?不管有没有证据,眼下吴大人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赶走袁肃,扣住他的人,押他进京审查,就算没有足够的证据也最起码可以让他不敢再打山海关的主意,不是吗?”于继芳语重心长的说道,说话时的语气就好像是一个教书先生在教导一个学童似的。
当然,如果单纯是帮吴承禄保住山海关的地盘和镇守使的职衔,这全然不是他的本意。
他所要的做的,就是要替昔日的旧主子王怀庆报仇雪恨。只要吴承禄能把袁肃抓起来,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太多,没有罪证可以捏造、伪造罪证,就算再不济也可以雇佣几个杀手在押送袁肃进京的途中干掉这小子。
至于袁肃意外身亡之事,如果能糊弄过去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就算糊弄不过去中央政府追究下来也是吴承禄的责任。对于他来说,吴承禄只不过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自己从来没想过傍着吴承禄来飞黄腾达。只要事情办妥了,他随时都可以消失的无影无踪。





    正文 第12章,栽赃嫁祸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8:32:18 本章字数:2280


吴承禄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立刻意识到于继芳的话正好说到了点子了。虽然袁肃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胆敢觊觎他的位置让人大为光火,如果能寻一个机会给严肃一个教训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即便不能教训袁肃,只要能摆脱这个麻烦的人也算可以息事宁人。
于继芳说的一点都没错,管他是否能够给袁肃定罪,只要能想方设法赶走这小子就行。
一念及此,他缓缓的点了点头,深沉的说道:“于先生你所说的不错,那么,你觉得我应该什么时候行动才好。”
于继芳斩金截铁的说道:“自然是越快越好,今晚连夜调兵,明日凌晨即包围赈灾总司令行营拿人。为了保险起见,吴大人最好再抽调一支人马驻守抚宁县,谨防袁肃这厮滦州驰援而来的人马。”
吴承禄沉思了一阵,随后咬着牙说道:“好,就这么办。不过,抓住之后呢?”
于继芳又说道:“抓住之后,扣押到军营大牢之中,然后立刻请来那位中央派来的赵大人,由其负责主持宣布袁肃罪状。至于证据……大可花一些钱顾几个洋人来作证就是,除此之外能栽赃的就栽赃,反正罪名越大越好。到时候中央详细查证起来,没有八九也有六七,这厮以后便再无翻身之希望。”
吴承禄煞有其事的说道:“于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这罗列罪证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这几日也不知道赵特使人在何处,据说是去了北戴河那边跟洋人们在一块儿。”
于继芳颇有自信的说道:“这都是小事,只要人抓住了,接下来再花三、五天的时间来搜集证据都可以。赵大人那边,吴大人还是赶紧派人去联络联络,连夜就去,确保赵大人明天一早可以回城来。”
吴承禄沉吟片刻,下定决心的说道:“那好,就这么办。”
随后,他立刻派出亲信前往城外和附近驻营地区传达命令,除了留下一个营镇守使山海关关口之外,其余五个营的兵力接到命令后火速拔营进城待命。不过考虑到五个营的兵力人数众多,而且旧军系统开拔起来十分复杂,尽管各部距离县城不算太远,可也需要十多个钟点的时间来行动,为此他特别先命令城中的两个营集合到镇守使署衙这里,由自己亲自指挥。
城中的两个营原本是周营官、胡营官的部下,结果周、胡两位营官双双阵亡牺牲,部队里一片乱糟糟。之前的几个连长、副官等人都已经来过镇守使署衙,名义上是为周、胡两位营官之死鸣不平,实际上则是希望能接替二人的位置成为代理营官。
吴承禄正为袁肃的事情烦恼不已,一时半会暂时没有想过选派替代人选,也正因为如此,既然两个营群龙无首,那索性就全权由自己来直接统辖。
天色刚刚暗下来,县城内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收敛喧嚣。城中巡防营的人马调动难免会引起附近老百姓们的好奇,自从关口被难民们围堵以来,还从来没见过山海关巡防营的人们有如此规模的行动。起初人们还以为是难民们聚众闹事,可是细细一想前不久才刚刚开始疏散难民,再加上这段时刻袁司令赈济工作开展的很积极,怎么可能会有难民闹事?就算有闹事,也不至于闹到要出动这么多士兵的地步。
等到几个钟头之后,老百姓们发现这些士兵居然是向镇守使署衙的方向前去,不由自主的意识到情况大有不妙。虽然任谁都猜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任谁心里都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各家各户早早的关闭房门、掩上窗户,只希望这一晚能平平安安熬过去。
与此同时,赈灾总司令行营,经过小半个月时间的筹备,袁肃的第一步计划俨然水到渠成,他同样知道时间不等人,因而一定要尽快向吴承禄采取行动。就在这天晚上,他找到陈文年、赵山河、孙德盛三人一起吃了一顿晚饭,饭桌上则开始商议展开下一步计划的安排。
“该准备的都准备清楚了,就连赵方毓那小子都已经在证供上签字画押,指责将克扣的五万赈灾款分给了吴承禄两万。算上吴承禄之前的失职之罪,还有最近大排筵席的行为不检,完全可以先拿下来问罪。”赵山河一边嚼着一张大饼,一边神态亢奋的说道。
“除了这些罪名,另外还要加上包庇和勾结窦神父合谋作奸犯科之罪。”袁肃喝了一口气汤,继而不疾不徐的说道。
陈文年、赵山河、孙德盛三人听到这里,禁不住惊诧的看向袁肃。
“大人,这罪名……会不会……有点悬乎……”孙德盛十分犹豫的问道。
“放心,今日下午英商会理事长罗伯逊来找过我,他已经打通好北戴河那边的关系,万福堂那边的人会出面指证此事。”袁肃气定神闲的说道。
“若真是如此,那再好不过,这个罪名足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陈文年点头说道。
“没错,没错,这次咱们一定要先发制人。大人,您说吧,什么时候开始行动。这都已经快到九月中旬了,没必要再等下去。”孙德盛有几分急切的说道。
“老孙说的对,免得夜长梦多。”赵山河连忙附和着说道。
袁肃自然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今天请三人到场来商议的原因之一。这段时间在民间散播的舆论已经到了一定火候,关于吴承禄贪赃枉法、克扣赈灾物资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就等着一个导火线来点燃民众的情绪。
“你们说的没错,明天一早把消息放出去,就说我原本在明天准备疏导第二批难民,结果发现赈灾款账目不对。我就要通过这件事来煽动难民的情绪,只要民间的呼声起来了,接下来就能顺理成章的去办事。”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
“这个好,这个还是交给我来办,一天之内,必然要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孙德盛自告奋勇的说道。
“如此甚好,如果明天就有了反应,后天一早我们就去突袭镇守使署衙,迅雷不及掩耳的抓住吴承禄。只要走好这第二步,第三步我们便能走的很轻松。”袁肃掷地有声的说道。
“就这么决定下来,明日我便叫兄弟们都做好准备。”赵山河跟着点头说道。
…………………
【昨天忘记更新晚上的一章了,实在抱歉!】





    正文 第13章,深夜变故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8:32:19 本章字数:3200


深夜,临榆县县府后院官邸,吴立可熬夜至此才刚刚宽衣上榻,迷迷糊糊好不容易睡着过去,忽然有人急匆匆的敲响寝室的外门。身边的姨太太惊醒过来,顿时闹起情绪,又是吵又是闹。吴立可没被敲门的声音吵醒,反倒让姨太太给闹醒。
“什么事,什么事,这都什么时辰了!”吴立可坐起身来,恼火的对门外喝问道。
“老爷,老爷,城里出大事了。”门外传来管家急促的声音。
吴立可一个激灵,再没有多余的废话,立刻下榻赶到门口。他拉开门缝走了出去,随即又把门带了上。只见站在门外的正是二管家陈福禄,对方一身正经的穿着,脚上穿着的还是出门的鞋,额头上一片大汗淋淋,刚才说话时都还有些许急喘。
“怎么了这是,城里出什么事了?”吴立可迫不及待的问道,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甚至在问话的时候因为紧张的情愫而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
“老爷,小的刚刚从外面回来……外面好都兵啊,都是吴镇守大人的兵,城里可见的是要出事了。小的还特意去打听了一下……”陈福禄有些许语无伦次的说道。
一听到这里,吴立可立刻皱起了眉头,倒是并非因为“城里到处都是吴镇守的兵”,而是二管家这么深更半夜的时候竟然还有心思外出。
他冷声冷气的打断了对方的话,一脸责备之色,斥问道:“大晚上的你还跑出去,说,是不是又去赌博了。这都第几次了!”
陈福禄顿时难堪不已,支支吾吾好一阵,硬着头皮转移话题的说道:“老爷,吴镇守这么晚还调兵遣将,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呀……小的已经打听过了,听说……听说吴镇守是打算包围赈灾总司令行营呢……”
吴立可激恼的说道:“你少跟我东扯西扯的说一些废话,家有家规,你这……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陈福禄暗暗松了一口气,继而绘声绘色又加重语气的说道:“老爷,听说吴镇守今晚调动兵马,正是要向袁司令下手呀。”
吴立可只感到这一瞬间背脊发凉,冷汗如同暴雨一般顷刻间袭遍全身,他楞了足足半晌的功夫,然后才下意识的郑重问道:“此话当真,消息是从何而来,你怎能打听的到这件事?”
陈福禄连忙说道:“小的回府路上正好遇到一队兵,领队的正是小的同乡魏大人。小的上前散了一支烟与其闲聊,魏大人就把这件事神神秘秘的说了一下。看他的样子,这件事显然不会有假,今晚可真是要出人命了。”
吴立可自然是知道陈福禄有这个姓魏的同乡,平日关系还不错,而且还经常出入一些赌坊,说不定正是陈福禄今晚与姓魏的同乡一起赌博,碰巧姓魏的同乡临时接到命令。
他在心中直叫大事不妙,万万没料到吴承禄居然能下出如此狠手,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要对袁肃下手了。要知道袁肃这厮打吴承禄的主意,还免不了要先做好一系列准备,又是收买人心、又是秉公执法,为的就是能够出师有名。现在可好,吴承禄还真是破罐子破摔,索性其他一切都不顾了。
“老爷,您看,现在该怎么办呢?”
吴立可瞪了陈福禄一眼,他也想知道该怎么办,可偏偏这件事着实难办,正在气恼的头上居然还问这样的问题,当真是火上加油。然而,他没有大发一通脾气,一阵寻思之后又觉得这件事与自己能有什么瓜葛?他早先已经提醒过袁肃了,让其趁早收手赶紧离开,可袁肃依然我行我素,现在把吴承禄逼的狗急跳墙,这能怨得了谁?
反正这件事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打算掺和进去,自己既没有帮助袁肃,也没有在吴承禄面前说三道四,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