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243部分

武夫当国-第243部分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祺瑞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其为人耿直并且一心一意为了北洋,眼下好不容易能谈到一块一致对外,自然会竭尽全力来为战事出谋划策。
不过,他心中依然还是惦记帝制一事,也不知道这次坚持收复青岛的决定,能不能成为拉拢段祺瑞站在自己这边的重要契机。
“你稍后带话过去,此次辽东一战事关重要,我完全放权于陆军部来操持此事,芝泉可千万不要负我所托,务必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瞧。”袁世凯语重心长的说道。辽东开战到今天,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提点陆军部,之所以还要说这样的话,无非就是在给段祺瑞制造一种暗示罢了。
“在下明白,一定转达到位。”傅良佐毫不怠慢的说道。
“战事虽然吃紧,不过我相信区区一个日军师团还没有翻天的能耐。若前线需要增援,北京、天津、山西三省皆可立即调派增援。”袁世凯做出了指示,他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没有什么很大的芥蒂,但是以全国之力来对付一个日军师团,必定还是很没有面子。说这句话无非还是希望能稳住自己以及众人的情绪。
从国政办公厅回到怀仁堂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
袁世凯没有立刻休息,只是在洗漱完毕之后来到后院二楼私人书房,在这里草拟了一份电文。电文是要发还在上海活动的杨度等人,内容一方面是要求筹安会集合目前辽东的局势,加大帝制的宣传工作,另外一方面则还是希望筹安会能从正面方式,来继续为支持中国收复青岛一事推波助澜。
不得不承认,他现在的心思一半是放在辽东方面,另外一半还是在帝制一事上面,毕竟当初自己决定收复青岛,本来就是基于利用此事来为帝制做铺垫。
可是就目前辽东战况而言,似乎并不是很明朗,也似乎有不小的危机暗藏其中。
做事肯定还是要留一条后路,如果辽东那边作战事例,他也要竭尽全力保全个人以及北洋政府的声誉,并且利用国内和国外的舆论压力,进行最后的外交努力。
安排人把电文发出去后,袁世凯这才回房休息。
不过天色才微微亮时,侍从室接到一通北海陆军部打来的紧急电话,忙不迭的又将袁世凯从睡梦中叫醒过来。陆军部在几十分钟前连续收到奉天发来的两份急电,头一封电文的内容是告知日军舰队突然运载登陆部队,于凌晨五点钟时向营口发起了登陆突袭作战;第二封电文则是与营口总司令部五天前制订偷袭丹东作战计划有关。
无论是日军针对营口的登陆作战,又或者是袁肃制订偷袭丹东的作战计划,这两样可谓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件。袁世凯顾不上发脾气,甚至仓促之间也没有洗漱整理,披上一件外套便出了怀仁堂中庭,由侧门乘坐马车径直的奔向北海陆军部大院。
来到陆军部大院刚下马车,便看到走廊上段祺瑞行色匆匆的身影,可间段祺瑞也是刚刚接到通报,急忙的从居住处赶回到陆军部来。袁世凯没有叫住段祺瑞,而是紧随其后往陆军部作战统筹室赶去。
………
【青年节了!】





    正文 第1章,扩大战场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5…5 1:28:33 本章字数:2884


进了作战统筹室的大门,袁世凯简单的与段祺瑞打了一声招呼,随即直入正题的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段祺瑞也才刚到不久,还没了解的很清楚,他让一名昨晚值勤的作战室主任来详细介绍目前陆军部这边收到的消息。
作战室主任把电文和参谋室紧急做出的战况推测标识详细念了一遍,营口那边的登陆战刚刚打响。不过因为之前日军第二舰队连续多日的炮火压制,营口靠近海岸地区被总司令部撤空。再者营口本来就没有岸防工事,针对日军登陆部队的阻击力度不言而喻。
“参谋室推测,可能到八点时日军登陆部队就会完全占领营口东部地区。不过在奉天发来的电文里提到,从大前天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分批次撤出几艘战舰开始,营口方面已经意识到日军会有登陆突袭的企图,所以早先做好了相对的防备。”
“袁肃打算怎么防备?”段祺瑞冷声问道。
“营口总司令部那边决定放弃东城区,在营口城中部和北部地区设置防线,与日军登陆部队进行正面对战。”作战室主任说道。
“日军登陆了多少人?袁肃在营口又部署了多少人?日军有海军的火炮支援,他能坚守多久?”段祺瑞语气带着几分严厉,显然是对袁肃的做法不太信任。
“大人,现在我们这边收到的情报不算太多,参谋室和通讯室那边也都在催问前线的情况,只怕最起码还要过几个钟头才能收到下一封电文。”作战室主任有些为难的说道。
段祺瑞没有多说什么,快步走到隔壁参谋室去观看战况地图。
袁世凯并不是很清楚段祺瑞对袁肃的态度,不过当初举荐袁肃出任东三省统X战总司令的正是段祺瑞本人,如今辽东战况不算太好段祺瑞也不至于过于针对袁肃。更何况他对袁肃还是有几分信任,虽然这段时间作战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可好歹没有让日军突破辽东防线。
他相信既然袁肃前几天已经察觉到日军的动态,那么其所部署的应对办法哪怕再不济,最起码也能坚守上一阵子。
“刚才还说袁肃制订了突袭丹东的作战计划,这是怎么回事?”袁世凯没有跟着段祺瑞去参谋室,而是继续向作战室主任问道。不可否认,袁肃突然来这么一手真正是让人感到大吃一惊,原本这只是一场戒备并示威的防守战,却一下子变成了进攻作战。其不说一下子把战斗局面打开了,而且主动改防守为出击,势必会衍生出许多外交政治上的影响。
“袁司令此次针对丹东的进攻计划,在电文里说是五天之前便开始筹备,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目前日军集中兵力进攻盖州的压力。负责执行进攻行动的是驻防哈达碑防线中央陆军第十师,由副师长兼总参谋长陈文年陈大人指挥。”作战室主任连忙做了一番介绍。
“五天前开始筹划,为什么当时没有上报到陆军部这里备案?这么大的事,他做的主吗!”袁世凯有几分沉不住气的说道。
“奉天方面转达电文时,说是为了行动保密,所以事先不便有过多的联络。”
“行动保密?照这么说来,他倒是要真正的跟日本人干这一仗了!”袁世凯语气渐渐显露出懊恼的意思。眼下辽东战争是局部冲突,如果把握的有度那就是对中国有利。不是说不让袁肃扩大战争,日本人不敢扩大战争,那么见缝插针不是什么坏事。可一旦扩大战争会造成许多其他方面的影响,这件事非同小可,怎么说也应该上报到北京这边进行一番讨论才是。
哪怕北洋政府官僚主义严重,大敌当前也自然不会怠慢,无非就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罢了。
作战室这边还没有收到更多有关偷袭丹东的汇报,这个主任见袁世凯如此生气,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闷声闷气沉默了一阵,袁世凯继续又问道:“那现在第十师是什么情况,进攻丹东的作战计划到什么阶段了?”
作战室主任说道:“昨天下午第十师正式向丹东发起进攻,目前在丹东的日军只有一支铁路护卫队和几支零散的工程队,大约是六百人到八百人左右。如果一切进行顺利的话,今日中午就应该有攻占丹东的消息发回来了。”
袁世凯没有再犹豫,果断的说道:“马上发电报到奉天,催问丹东那边的进展情况,另外给我好好提点袁肃,这件事要万分慎重,占领丹东之后也绝不能有任何轻举妄动。再,派人把这个消息递到外交部那边,让外交部斟酌如何对外交代。”
作战室主任连忙点了点头应道:“是。”
交代完这些后,袁世凯这才动身前去隔壁的参谋室。
来到参谋室,正看到段祺瑞与一众陆军部的参谋、参议、各司司长、各处处长聚在一起讨论目前的情况。段祺瑞自然不是不关系袁肃主动出兵丹东的一事,此时此刻他与众人主要关注的事情就是这一件事。
相对袁世凯,段祺瑞对袁肃能大胆主动出击还是很欣赏,毕竟眼下与日本人撕破脸,就没必要再顾全那么多细节,更何况辽东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没理由不敢在本国的领土上作战。这一举不仅能大涨国人的气势,在战略上还能缓解盖州的压力,即便日军在营口发动了登陆作战,这个时候丹东遇袭必然会造成心力上的压力。
只是有好处,自然也会有坏处。
从之前几天的作战来看,日本发动对辽东侵袭战主要还是第五师团这一支部队,一旦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丹东,那就意味着是在扩大战争局势。到时候很有可能会激怒日本本土的一些激进派人士,更有可能会促使第十八师团和朝鲜方面出兵辽东支援。
如此一来,原本在国际呼声上一边倒向中国的局势,很快就会失去重心,多多少少给了日本一些借题发挥的口实。
段祺瑞把这些担忧告诉了袁世凯,而袁世凯其实也早有这样的猜想。
“单单一个第五师团就够呛了,一旦这件事闹大了,日军向辽东增兵,到时候情况可不是那么好应付了。”袁世凯皱着眉头说道。
“大总统,事情都是两面性。就算事情推进一步来说,对我们也未必没有好处。正是因为之前我们的作战思路太过保守,一味心思只讲究坚守阵线,阻止日军挺进。可这毕竟是一场战争,而且还是日本人先行无理挑起的不义之战。既然要捍卫国家主权,那就必须把这件事做的更彻底一些。”段祺瑞郑重其事的说道。
“话说的好听,这场战争无论是我们还是日本人,都是不希望也不能够把它闹大的。日本人打不起这场战争,我们更打不起。真要是失控,把局部冲突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面冲突,到时候谁能负这个责任?”袁世凯没好气的说道。
他并非没有斗志,只是自己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顾忌。他希望辽东的事情能以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收场,而且越快越好,这样不至于把日本得罪的太死,同时也能尽快进入下一步称帝这个重要的环节。
“日本即便能增兵,无非也就是十八师团、十九师团和二十师团罢了。以目前国际局势而言,我料定日本是绝对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从国内调派兵力前来。如果日本真的调动这三个师团增援辽东,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口实。直隶、山西、山东、热河四省,只需一道命令,必可集合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到时候一鼓作气趁势收回辽东也是大有可能。”段祺瑞神情略显几分激动的说道。
“芝泉,我知道你有统筹作战的经验,可是这件事不单单是战场上的事,还关于许多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拖到一定程度,对我们是有大有利的,可一旦拖得过头了,反而对我们是不利的。英法列强的耐心有限,最终他们会选择日本还是中国,这一点你我都清楚。”袁世凯语重心长的说道。
……
【求收藏,求收藏呀!】





    正文 第2章,进攻丹东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5…6 1:28:11 本章字数:3152


十一月初的北方,天气的寒冷已经十分明显。
中央陆军第十师临时师部设置在距离丹东东北方向约二十里的凤县县城内,自从六天前接到营口总司令部的命令,陈文年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制订了详细作战方案,毕竟第十师自进驻哈达碑之后,便早就开始盘算主动出击的计划。
第十师留下后勤部队和师部的部分机构在哈达碑,其余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旅分批次陆续开拔到凤县。先头部队于十一月三日上午抵达丹东北郊,并试探性的向城镇发起了进攻。陈文年对进攻丹东的思路很简单,三个旅的部队从三个方向完成战术合围,一边合围的同时,一边快速挺进进攻。
丹东的日军原本就没有多少人,这次作战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悬念。
如果日军主动弃城逃跑,第十师也不会去追击,而是直接夺取整个丹东的控制权。
进攻丹东的作战目标不在杀伤敌人,而在截断朝鲜与辽东的交通联系,并掠夺日军囤聚在丹东这边的战略物资。战术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关键还是从战略层面对整个辽东战局造成影响,最大化的威胁第五师团进攻营口、盖州的步伐。
袁绩熙的第二十九旅在十一月四日率先完成对丹东北部地区的进占,于下午两点钟获得师部命令后,正式发起总攻。
丹东的日军早在第十师从哈达碑出发时,便已经洞悉了中国军队的意图,连续发了好几封电文到旅顺和汉城,可惜得到的答复都是远水不救近火。驻守丹东的这几百名日军最终决定留守城中,毕竟在他们看来,贫弱的中国人是不敢乱来,能守多久是多久,就算战败被俘也能安安稳稳在俘虏营里过日子。
在当天下午的作战中,第二十九旅很顺利的便占领了丹东北郊,甚至还夺得了一处燃油储备仓库。日军基本上没有在城郊附近进行顽强的抵抗,仅仅是派遣了几支侦察部队和骑兵在做牵制、骚扰。
到了第二天早上,董政国的第二十八旅先头部队也从东边向丹东发起进攻。
战火一下子从轻微的摩擦上升到了激烈的碰撞,日军占据了丹东城内几个关键的街道和建筑物,分散兵力布置了数十个隐藏据点,向挺进城内的中国军队发动阻击。
第二十八旅、二十九旅先后投入了两个团的兵力按照进军方向逐步扫城前进。原本师部预计会在中午时攻占大部分城区,然后正好在南郊与纪伏义的三十旅回合。可是万万没料到日军区区几百人防守偌大的城池,竟然能做到如此密不透风的地步,几乎每一个火力据点都能独当一面。
鏖战数个钟头,第二十八旅和二十九旅的进攻部队反而陷入困境。往往一个日军小队只要占领一个合适的位置,利用一挺重机枪和数十枚手榴弹,便能阻挡一个营的中国士兵。
毕竟第十师绝大部分士兵全部刚刚征召入伍的新兵,这些新兵当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兵力还没来得及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常规军训。再者第十师在军备配置上还有许多没有到位和欠缺的地方,比如购买的重机枪还没有配送齐全,再比如一些六十五毫米口径小山炮因为没有合格的炮兵,所以不能派上战场。
简单来说,第十师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