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292部分

武夫当国-第292部分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吗?”李典顺着曹锟的话说道。
“话虽如此,只是这件事未必会那么简单。”曹锟拖着声音似模似样的说道,显出一副高瞻远瞩的样子来。
“曹大人是什么意思?”李典问道。
“一则是项城已失民心,若非是我等努力反对,只怕他还会继续做着皇帝的美梦迟迟不醒。简单来说,那就是项城不够诚意。二则我等自然发起改革委员会,旨在完成对北洋内部的改造,如今改造之路才刚刚起步,岂能就此中止?若不然等我们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万一北京那边又传出什么其他变势,又该如何来算?”
“如此听来,曹大人所言也不无道理。不过如果汉口这边不肯让步的话,那势必是要与近卫军大打出手,到时候我家袁大人也会很难堪的。”李典加强语气说道。
“并非是我等要让袁大人难堪。只是项城如此大刀阔斧挥兵南下,事先也不曾派人来与我们沟通,没有诚意不说,也俨然摆出一副穷兵黩武之态度,势必是要跟我等一较高下。如此,我们又能如何自处?”曹锟故意歪曲事实的说道。
在这个时候的对话无非就是充充门面,当初双方都没有考虑谈判,对曹锟来说一旦接受谈判那就等于妥协,一旦妥协那就是一无所有。对袁世凯来说反正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到,无非是破罐子破摔,拼一个鱼死网破。若是侥幸能拼赢了,或许还能为子子孙孙留一个名份。
李典缓缓的点了点头,故意先做出一番沉默思索的状态。他当然明白曹锟的用意,也很清楚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所以没必要在这些门面话上多过于计较。
“诚如我家袁大人所托,袁大人的意思是尽可能避免此次军事冲突,一起促成北洋军事改革大业的完成。不过这其中又该如何切入处事,倒是必须先与曹大人这边商讨出一个定论。当然,除此之外,河南那边我家袁大人虽是总司令,可下属多是皇帝陛下派来的亲信心腹,实难有调动指挥的可能。就怕其中会有误事。”
听完李典的话,曹锟等人各有不同的脸色,大致上是弄清楚了河南方面的态势。他们当然明白袁肃一人独木难支,不可能单凭一人之力就把驻扎在河南的那些将领全部收拾了。一方面是兵力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袁肃不是傻子,近卫军自个儿内讧起来,打得大家都元气大伤,之后还有什么实力来跟汉口这边谈判。袁肃亦是如此罢了。
“既是袁大人派李副官前来,必然是袁大人那边已经有了想法。不妨明示,看看你我两边是否可以通力合作一番。”这时,王占元插嘴说道。
“此处并无外人,那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家袁大人所推举的改革方案不在乎国体、政体如何,只在乎我们少壮派要在今后中央占据一席之地。曹大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除此之外,一旦帝制取消之后,北洋之内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坦白的说,那就是各自将军之间的地盘会有一些变动。”李典渐渐的打开话题说道。
…………
【看到书评读者大大的留言,顿时虎躯一震,默默留下一行泪水。啥也不说,努力端正态度,好好准备新书。各位读者大大真是辛苦你们一直陪伴煎熬到现在,只能说这本书从八十万字开始不见起色,实在影响了很大的情绪,所以写作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实在抱歉。】





    正文 第91章,别有阴谋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6…22 7:41:34 本章字数:3095


曹锟、王占元二人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对李典的话自然是心领神会。
“李副官果然快人快语,好,那咱们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说了吧,只要帝制取消,重组共和政府之后我曹某人可担保袁将军出任副总统,内阁部长当中可让袁将军推举四个名单。如何?”曹锟笑逐颜开的说道。
“重组共和政府之事大可延后再谈,不过曹大人的诚意我想我家大人一定会欣然接受。对于我家袁大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地盘划分。我们少壮派目前的势力集中在直隶、江苏、安徽三省,不过基本上至今未能执掌省级行政单位。”
“直隶省倒是好说,不过江苏、安徽两省……只怕还需要再议。”
“直隶、河南、东三省,这是我家袁大人提出的要求。至于安徽、江苏的地盘大可全部都退让出来。”李典直截了当的说道。
“袁大人还真是盘算的精细。这样吧,曹某人虽然不能答应什么,但是只要袁将军他本人能控制这些地盘,我曹某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袁将军的名份。你看如何。”曹锟试探着说道,这几乎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曹大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下面仍然有人不明白这层意思,到时候曹大人也应该有所表示才是。”李典斤斤计较的说道。他越是斤斤计较,便越能显得这次谈判是真实性,也能进一步取得曹锟的信任。
这才轮到曹锟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袁肃还真是胃口不小,直隶省是近畿重地,要不是因为袁肃的势力地盘就在直隶,自己当然不可能会把这块地盘拱手相让。东三省倒是敏感的地方,虽然地域广褒,但势力错综复杂,更重要还有段祺瑞的嫡系心腹徐树铮坐镇。把这里让出去无非就是让袁肃来处理这些隐患。至于河南也是没话可说,毕竟近卫军现在就霸占着河南,而且袁肃在商丘也有一些势力。
他很清楚袁肃是什么意思,在巩固这些地盘的时候,最起码还是需要自己这边出手帮忙。但是明摆着出兵是不可能,那就只能在政治和物资上提供帮助。
想想也罢了,只要能坐上大总统的宝座,到时候还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最终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一切都好说。只要我曹锟能帮上忙的地方,必然不会有任何推辞。到时候还不是要跟袁将军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嘛,对不对?”
李典这才满意的笑道:“还是曹大人是明白人。除此之外,眼下这会儿我们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解决近卫军。之前在下已经说过了,我家袁大人虽是总司令,但麾下可不容易听话。在这件事上,我家袁大人希望能与曹大人演一场戏。”
曹锟扬了扬眉毛,问道:“哦,是吗?如何演戏?”
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谵三人也都打起精神来。
随后,李典按照之前袁肃的交代,与曹锟等人谈起了关于如何陷害那些袁世凯嫡系将领的阴谋。期间曹锟等人虽然有几分疑惑,不过却觉得这件事反正与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既然是袁肃要求“泄密”,难道还能不遵了这个意思吗?
李典又在汉口停留了两天时间,这两天时间全部都在与曹锟进行密谋计划。等一切都谈完之后,他于三月十四日一早启程返回河南,与来的时候一样需要一番折腾的转折,经水路到江西省内再转陆路回到郑州。
当天傍晚,曹锟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他暂时没有急着公开袁肃与自己会面的消息,只是兴高采烈的向众人表示,很快局势就会迎来一次重大的转机。看到曹锟都这般有信心的样子,其余众人虽然不明就里,但心头上也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有利的大事。
然而就在会议刚刚结束不久,曹锟的副官王弼臣略有几分焦急的在会场门口等待。见曹锟出了会场后,连忙快步迎接上来,他压低声音在曹锟耳边说道:“大人,河南那边发来电文,事情很急,还请先回避了再看。”
曹锟微微怔了怔,他今天早上才刚送走李典,怎么这会儿河南那边又有电文发来?不过王弼臣又提到要先回避再看电文,这显然就更加奇怪了。
随后,他没有多说什么话,迈步跟着王弼臣来到会场隔壁的一间茶室。这时王弼臣才取出了电报文件递交了过来。
快速的看完电文之后,曹锟脸色瞬间大变,良久之后才徐徐开口说道:“怎么会这样?”
王弼臣神色同样显得很凝重,他说道:“河南那边的情况实在太古怪,先是袁肃派人来联络,现在朱泮藻也发来电文。而且两边所透露的消息差异实在太大,究竟该信谁?”
曹锟疑虑重重的说道:“这不是该信谁的问题,可见河南那边的情况与我们想象的大有出入。这下事情可要闹的不太愉快了。”
王弼臣说道:“既然朱泮藻说袁肃曾经召开过军事会议,决定利用与大人您之间的联络,来发动对汉口的奇袭,不管这是到底是真是假,我们总不能不防。袁肃是什么人我们都还说不清楚,是人是鬼根本没一个头绪。再者这次是袁项城重新启用袁肃,袁肃没道理会在这个时候反自己的叔父。”
曹锟自然知道王弼臣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认为这件事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朱泮藻没有在电文里透露郑州军事会议的具体内容,所以不清楚袁肃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奇袭汉口。更何况袁肃凭什么手段来奇袭汉口?带警卫队来绑架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的众官员吗?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的计划。
也就是说,朱泮藻的话上下都说不清楚,反而最是不可轻信。
但是偏偏朱泮藻这份电文发来的时机很有可疑,不得不让曹锟开始质疑袁肃到底怀着什么目的。他了解朱泮藻这类人的心态,假设朱泮藻所言是真的,那么其泄露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在道义是绝对可耻,但在北洋做派上却又屡见不鲜。如果真要了解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怕还得派人跟朱泮藻秘密联络一番。
“曹大人,这件事您到底怎么看?”
“说实话,现在是关键时刻,如果单靠猜测来进行判断只会误了大事。之前李典来的时候也说过,让我们故意派人装作泄露他与中华革命党人见面的证据,跟近卫军下面的那些师长们进行秘密接触。反正这是袁肃自己要求的,那我们索性就将计就计。”曹锟眯着眼睛冷冷的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当真把这些证据都泄露出去?”王弼臣问道。
“本来就是当真,只不过这次我要故意摆袁肃一道。咱们提前派人去跟朱泮藻联络,把这些证据抖出来,顺便把李典来汉口的事情也一并捅出去。到时候朱泮藻肯定会感到很震惊,以他们之间尔虞我诈的性格,十之八九会马上内讧起来。对我们而言,就是作壁上观,看着近卫军自个跟自个打起来。”曹锟禁不住冷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从来就没打算把袁肃当盟友来看待,袁肃既然这么有野心又有心机,弄不好迟早还会危及到自己建立的北洋新秩序。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故意布下虚实之计,诱使袁肃跟袁世凯嫡系亲信内斗,反而要比搞什么合作更加稳妥一些。
“不过,要是这么做的话,会不会有些太不留后路了。”王弼臣忽然又觉得曹锟把事情做的太绝了。他确实有点不信任袁肃,但也不至于一棒子彻底打死。假设袁肃真能愿意跟汉口这边合作,那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必然能很快的站稳局面。
“没什么留不留后路。对我们而言,本来就是拖延时间,只要时间拖得越久,笑到最后的人就是我曹锟。不管袁肃也好,朱泮藻也好,要怪就怪他们自己非要狗咬狗。近卫军一旦闹起来,消耗的是袁世凯的实力,与我又没有任何瓜葛。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外面的大局基本上也算是彻底有了定论。就只需要我站出来收拾残局了。”曹锟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王弼臣暗暗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主观上是赞同曹锟这种做法,但是总觉得心头不免担心,万一这件事没操作好,最终结果那就是里外不是人,怕的就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就这样决定下来,你马上把事情安排好,先回电报给朱泮藻,就说我这边也有重要消息相告,最快约定安排人相见。”曹锟又说道。
“索性电文往来岂不是更好?”
“你懂什么,电文都只是随便说说的,拿出去未必能让人相信。最重要的是证据。”
“是,卑职明白了。”





    正文 第92章,提前预手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6…23 7:40:48 本章字数:2518


春暖花开的时节,郑州忽然迎来了一阵蒙蒙的细雨。
从早上到晚上,整个城区都被笼罩在一片润物细无声之中。
城东郊区是一处小镇子,比邻着城关官道的交通,也显得十分繁华。
被袁肃称为特务队的谍报组织这段时间一直将此处当作重要价值目标,因为东城区唯一能不入城门而衔接城关的地方就是这里,沿着镇子一路东南而去,很快又能到达开封南部的通许火车站。不可不谓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从上面委派任务到今天,特务队已经在小镇子上潜伏了快两个半月的时间,几乎从陌生的面孔一下子就融合到了本地人群当中。被派到这里来执行任务的谍报人员一共只有九人,但是第三旅那边又抽调了特务连的十多名官兵听候调遣,已然在这里布置下了严密的监视网络。不仅如此,此次执行任务特务队更是首次尝试窃听电报的技术。
就在三月十五日凌晨的时候,监听小组从众多电报信息中总算筛检出一条隐电。
隐电有别于密电,后者是指电文内容通过特定的方式加密。隐电则是重在隐藏电报发送的痕迹。不过在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特别高超的技术手段,所以要么是选择深更半夜发电报,要么是隐藏在其他电报里面。只要监听的人能一一检查,终归还是难以藏匿。
尽管在监听电报线路的这段时间里,特务队没能及时发现朱泮藻发往汉口的电文,但是对于汉口发回郑重的电文却是抓了一个正着。不仅如此,正因为有了这一条突破的线索,监听小组进一步锁定电报线路,将这几日彼此双方来往的电报全部记录下来。
为了确保谍报任务的顺利进行,不至于很快就露出马脚。特务队这边是在记录了这几天郑州与汉口所有来往电报之后,才汇总起来上报到袁肃那里。反正根据这些记录下来的电文,双方是约定了中旬的时候派人见面,在见面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必然不会采取其他行动。
在看完这一系列汇报之后,当场袁肃便变了脸色,虽然他做好了许多心理准备,但是毕竟很多事情无法预料,就好比自己刚刚与曹锟联络,朱泮藻那边那边紧随其后放出消息,与其说是歪打正着,还不如说是世事难料。
陈文年、蒋百里、郭文远三人就这个问题立刻找到了袁肃,希望劝说袁肃索性放弃执行汉口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