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274部分

战国征途-第274部分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蓄水,在蓄水之前,还能对大梁进行合围,也是一举二得之事,明天老夫就下令开始修建围堰。”

    郑国道:“有上将军调派,老朽也能放心了。不过仅仅只是围堰还不行,我们引黄河水灌大梁,是借道鸿沟,介时鸿沟的水势将会暴涨,恐怕要超出现在鸿沟的堤岸,因此鸿沟两侧的堤坝也要加强,另外鸿沟距离大梁城还有十余里的距离,而水势无常,如果冒然决口放水,黄河水也未必能够按我们所想,流冲向大梁城而去,我们必须还有修建一条或是数条河道,接通鸿水,将黄河水引到大梁城前来。另外上将军还要准备木筏船只,以备水战之用。”

    王贲听了,也不禁吐了吐舌头,道:“原来水攻之法这么复杂啊,我还以为只要把河提掘开放水就行了。”

    王剪瞪了他一眼,道:“如果水攻之法那么简单,当年我秦国三攻邯郸之时,早就可以釆用水攻之计了,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不要以为才打了几次胜仗,打败了几个庸才,就以名将自居了。”

    王贲也低下了头,道:“父亲见教得是,孩儿受教了。”

    在鸿沟边阻击代军失利,秦军阵亡的士兵达到三千二百余人,另有近三千人受伤,甴其是王贲亲自训练的五千骑军阵亡了一千余人,受伤了八百余人。这也给王贲当头泼下了一桶凉水。

    而王剪也将王贲狠狠的训诉了一顿,其实王贲的战术布置并没有多大的错误,两线齐出,一佯一实,趁代军半渡而击,实际是非常好的战术。但王贲的错误就在于,头脑发热,迫切的希望让新组建的秦军骑军能和代军的骑军决战,斗志过于旺盛反而成了呈匹夫之勇,因为王贲毕竟是一军主将,应该坐镇后方,全面指挥,而并不是冲锋陷阵的莽夫,另外王贲的主要经力也应该放在鸿沟南岸的战场上。

    被老爹狠狠的训诉了一顿之后,王贲这才有些清醒了过来,原来他以为,使用了新式马俱之后,秦军骑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突击荥口的成功,也助长了王贲的自信,认为秦军已经能够和代军一战了。那知这一战的结果还是说明,秦军的骑军和代军相比,仍然还有相当的差距。

    其实王贲也有些过份高估了代军,因为这一次出战的蕃勇军是代军骑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们本来就是由草牧游牧民族组成,天生就是马背上战士,当然不是才换上几天新式马俱的秦军可比,再加上秦军的战术,武器并没有根上,因此这一战失败,也是再所难免的。

    这时郑国呵呵笑道:“上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谁没打过几次败战呢!你也不必太过苛求少将军了。”

    王剪正色道:“水令之言差矣,兵者,国之大势,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数十万大军的生死、国家兴亡成败系于主将一身,又岂能马虎大意。当年长平之战,赵孝文王误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适,结果导致四十万赵国全军覆没,赵国也从此衰弱,一蹶不振。如果转换一下,长平之战败得是我秦国,又将如何,东方六国会趁机再组成合纵,攻破函谷关,杀入我秦国境内。又如这眼前,我们虽然定下了水攻大梁之计,但如水令所言,如果稍有不慎,箅计不周,放水不仅不会淹到大梁,反而会淹到我秦军自己,介时数十万秦军,必葬生于大水,因此也不可不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王贲听了,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一战而兴一国,一战而亡一国的事例,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多了,长平一战,秦国实际也只是取得了一场惨败,如果当时秦军的主将不是名将白起,而是一名赵适式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材,赵国也并没有用赵适替换廉颇,那么长平之战的结局,确实很难说,而一但秦国输掉了这一仗,必然会立刻衰弱下去,还有没有重新兴起的时候,确实很难说。

    过去王贲总是觉得王剪的用兵之道太过谨慎了,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里像自已,善于冒险奇袭,出奇制胜,原来王贲还以为是老爹的年龄大了,胆子却变得越来越小了,现在王贲才意识到,老爹绝不是胆小,而是确确实实的老诚持重。事实上该决战,该投入兵力的时候,王剪也决不会优柔寡断,这一点在井陉之战中就有充份的表现,只是被自己一直忽略了。

    因此王贲这才恭恭敬敬的向王剪施了一礼,道:“父亲的教导,孩儿必会牢记于心,绝不会忘记。”

    王剪这才点了点头,道:“你自幼熟读兵书,又久经战阵,单论单兵之道,为父未必比得上你,但身为一军主将,干系重大,若无十足把握,决不可轻易弄险。”

    王贲道:“孩儿明白。”

    王剪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好了,这几天你就和郑水令一起,制定怎样引水渡大梁的事宜,从那里开口引水,怎样修建引水河道,绘成阵图交于我看。”

    郑国赶忙道:“老朽谨尊上将军之令。”

    王剪看了看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又转头看了看大梁城的方向,道:“能否攻下大梁,就在此一举了。”





第四三零章 大梁攻防(一)

    这个时候,离高原进驻大梁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双方基本洠в蟹⑸裁凑蕉罚腔ハ喽荚谧鲎抛急傅墓ぷ鳌4罅撼抢锏木衩刻於寂沙鍪蛉送獬龇ツ就谕粒鼐苍诖笮送聊荆藿ūだ萦髯龈鞯模桥率谴罅旱陌傩涨敖角鼐恼蟮厍翱呈鳎揭裁挥蟹⑸罚3肿乓恢治⒚畹钠胶恪

    这时大梁城外千步以内的区域,树木基本都被砍光,另外还挖掘了数万个泥砂袋,堆放在大梁城里。而在大梁城外,秦军也建立起了十几个堡垒,而且还有无数的士兵,百姓正在挖土挑担,紧张的忙碌着。

    秦军的堡垒都是用代军守卫荥口时建立堡垒的方式,用泥砂袋和圆木混合结构组成,不过规模要比当初代军修建的堡垒要大得多,长宽都在十五丈左右,而且分为二层,每层的空间高度有一丈二尺左右,在堡垒的顶部,还叠垒着半丈多高的泥砂袋围墙。

    在城堡的四角,还各建了一座四丈多高的木质箭塔,每个箭塔上可以容纳二十名射手。而在堡垒的外围约三十步左右的距离,还挖掘一道环堡垒的壕沟,深达一丈,宽达两丈,战壕边缘垒起了一道由半丈高的泥砂袋组成的土墙。并且布置下六架床弩、石架投石机。而在堡垒的后方,还扎着一片营地。

    过去建造一座这样规模的堡垒,大概需要十到十五天的时间,但因为是釆用泥砂袋和圆木混合结构,因此建造的速度很快,只用四五天的时间,就可以建成,再加上挖掘战壕的时间,十天左右,就可以基本全部完成一座堡垒的全部工程。

    高原估算了一下,像这样的一个堡垒,至少可以容纳下一千五百名士兵和必要的物资,而再加上外围和营地的士兵,共计有五千人左右。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秦军还调来了大量的民役,因此可以将数个堡垒同时施工,每一边城墙,一共建有五个这样的堡垒体系,这时秦军己经在大梁城的南北两面各修建成了十座这样的堡垒,距离大梁城的距离,大约在千步到八百步之间。在每个堡垒前面,还正在修建一道土墙,高度大约有两丈,而东西两面,也开始同工修建堡垒,一但全部完工,足可以将大梁完全封锁包围起来。

    高原带领着众将站在城楼上眺望,在南北两面,对大梁的封锁基本初成体系。

    赵江道:“秦军到是学得真快啊,当初我们在荥口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完全被秦军有样学样,完全是照着我们的样式去做的。”

    凌风道:“不过秦军的堡垒建得可比我们在荥口建的要大得多了,差不多都可以赶上一个小城了。”

    鄂崇禹没有参加过荥口之战,但却是经过井陉之战的人,对秦军的强大实力有十分清醒的认识,道:“你们看秦军投入了多少的人力物力,我看他们征集的民役就不在三十万人之下,再加上一部份军队,恐怕也只有秦军才能做到对大梁的完全封锁包围。”

    凌风指着远方两座堡垒之间正在修建的土墙道:“如果只是要封锁大梁,只用多修建几个堡垒就行了,再多建一座土墙,岂不是有些多余了吗?而且还空费不少的人力物力。”

    赵江道:“也许是秦军想把大梁城完全包围起来吧,光靠堡垒,虽然可以将大梁封锁起来,但做不到完全包围,可能是害怕我们的骑军突破吧,反正秦国的人多,废就废一点人力吧。”

    凌风摇了摇头,道:“如果只要要包围大梁城,只用挖战壕就行了,要堆土墙要省力一些,而且如果是堆土墙的话,也应该是依附着堡垒修建,但秦军修建的土墙却明显在堡垒前面,距离差不多有五十多步,只是在堡垒前留出了一个缺口,这非常不合理啊。”

    高原道:“这道土墙的作用应该不是做为防御工事用的,而是为了以后放水灌城所修建的围堰吧,因为土墙俪坡度很大,可以不用任何工貝,就可以直接攀爬上去,如果是做防御工事用,绝不会建成这种样式,只有河流佑堤坝才是这个结构,而且根据斥候的报告,现在秦军正在修建鸿沟的堤坝,并且还在修建引水的河道,这说明秦军的水灌大梁之计,己经进入到实际的实施阶段了。”

    虽然高原一直都在强调秦军会使用水灌大梁,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此半信半疑,因为在这个时代,水攻的战术并不多,不少人对水攻并没有多少认识,而且大梁的地势虽然不高,但毕竟离黄河还有数十里远,而鸿沟的水量又确实有限,就算是放水也不会对大梁靠成多大的威害。

    但从秦军现在的架式来看,确实是一付放水灌城的样孑,因此也让不少人有些紧张起来。

    姜桓武道:“主公,我们决不能让秦军这样从容的修建起围堰和堡垒,完成对大梁的合围,应该马上派军出击,打破秦军的一两个堡垒。以震摄秦军。”

    鲁仁杰道:“现在城外的秦军多达近三十万,民役也有三四十万,我们大梁城里的可战之兵不过五万,实力悬殊太大,进攻的一方总要比防守的一方困难,因此冒然出城攻击秦军,未必能攻陷一个堡垒,而且就算是攻下了一个堡垒又有什么用,我们不可能派军队驻守,一但我们退回大梁,秦军很快就会重新修复。相反,如果让其他的秦军赶来救援,截断我们退路,那么我们出战的军队恐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对我们的军心士气打击极大,现在我们大梁是经不起这样一场败战。”

    姜桓武摇了摇头,道:“虽然秦军的兵力远胜过我们,但现在他们是围攻之势,兵力分散,而我们却可以集中兵力,主攻秦军一点,甚致还可以出两支军队佯攻,让秦军顾此失彼,因此我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虽然我们攻下堡垒也并不能驻守,但却可以乱其阵、疲其兵,使秦军不得不重复施工,反复劳动,而一但获胜,也同样可以振奋我军的士气。”

    高原点了点头,道:“我也赞同姜将军的意见,守城的弱点是兵力分散,必须面面俱倒,其实围城的一方也是一样,因此守城的一方必须主动出击,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我们不仅要主动出击,而且以后还要不断从各门出击,或者是数军同时齐出,使秦军首尾难顾,疲于奔命。至于我们的兵力不足,城里不是还有四万多预备军队吗?可以让他们适当出战,不仅可以弥补我们的兵力不足,还可以让预备军队増加作战经验,在以后的战斗中能够担当重任。”

    赵江道:“主公之言极足,我们应该出动出击。”

    鄂崇禹也道:“是啊,现在城外的树木都巳经砍光了,士兵的训练也进行了很久,接下来我们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如果不活动活动,士气恐怕就会慢慢的消磨掉了。”

    高原道:“好,那就事不迟疑,通知各城的守军,集合军队,我们马上出击。”

    因为这时大梁城中第一次出战,高原也不敢大意,调动了精兵强将,并且做好了充份的准备。

    而这次出击的目地是攻打秦军的阵地,因此出击的兵力是以步兵为主,主力分为三个三千人队,每队分为枪盾兵、刀盾兵或剑盾兵、弓弩兵各一千,和一千骑军,其中一个千人队就由代军胜捷军组成。还带上了十二架床弩,十二架投石机和一百架长梯,做为对秦军堡垒的远程打击,攻打堡垒所用,另外还有三千预备队,每人都带着一百架锹镐,带着准备填埋壕沟,而填壕的材料就是垒土墙用的泥砂袋。

    同时高原还分派了三支人马,每路五千,均是甴魏军组成,分别从其他三方出击,做为佯攻,牵制秦军的兵力。而姜桓武带领剩下的蕃勇军留守城中,作为接应兵力。

    这一次出战的总兵力达到了近三万,占到城中守军的三分之一,并且甴高原亲自领军出战,也说明高原对这一战志在必得。而魏军的士气也十分高昂,因为高原在他们心中己经成了无敌的像征,因此人人对这一战信心十足。

    城门打开,三个千人首先从城杀出,均按枪盾兵居前列,刀盾兵护住左右,弓弩手居于其中的阵形排列,派成了一个品字形,随后一千骑军分为两批,分别居于左右,十二架床弩和十二架投石机,也被推出大梁,连同三千预备兵力一起,跟在三个千人队的后面。

    出战之后,代魏联军迅速的布置好了阵形,向着城门前偏右的一个堡垒逼近而去。

    而秦军也迅速的做出了布置,一队一队秦军从堡垒中或是后方的营地中杀出,在堡垒前列好阵式,准备和代魏联军交战。

    因为秦军修建的围堰堤坝的土墙,在正对堡垒的方向,留下了一个约二十余丈宽的缺口,因此秦军的阵式是集中在缺口后位置,前列阵,横行展开,一直沿伸到土墙的前面,背倚土墙而列,而在左右的土墙上,还布置下数排弓弩手。这样不仅背有所倚,不用怕联军从两侧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