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北洋枭雄 >

第92部分

北洋枭雄-第92部分

小说: 北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第三镇的随营学堂,它虽然不算正式军校,但是在北洋体系甚至在北中国里名声都不算小,因为它里头的进修班是北洋体系里唯一一个能够提供高级军官进修的地方。
    普通人可想进都进不去呢,寻常学子要想报考该学堂,得先到第三镇报名参军,然后才能以第三镇现役军人的身份去报考该学堂,而且去的只能是速成班,至于进修班旨在培养高级军官,只能是现役军官才能够报考,而且一般都是兼职学习,并不对士兵以及寻常学子招生!
    张作相投诚了,而且还是带着他手下的近三百人马在阵前直接反叛的,在次日孔眺北率领部队发起攻势的时候,张作相就是率领所部杀进了张作霖的指挥部,然后当场格杀张作霖和汤玉麟等多人,然后又是率部从背后对张作霖的其他人马发起进攻,不到一天时间,张作霖的其他部队就是彻底溃散了。
    带着这一份投名状,张作相这才忐忑的走进了孔眺北的临时司令部!
    “张兄,此战你居功甚伟啊!”孔眺北并没有摆什么臭屁的架子,这一次孔眺北能够以这么小的代价,甚至连炮弹都没打几发就把张作霖一伙给一锅端,不但把张作霖、汤玉麟当场格杀,而且这上千土匪一个都没能逃走,除了交战时候被打死了百多人后,其他的不是投诚就是被俘虏。
    尤其是成功策反张作相这一招,让孔眺北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此战虽然打死打伤的敌人不算多,远不如孟恩远领军的上两次剿匪作战,但是相对的自己伤亡也小,弹药消耗也少,这仔细算起来,还是自己更划算一些。
    孔眺北甚至都已经想象着自己的战报到了锦州后,自家统制大人会露出什么样的笑脸了,凭借此战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不过也能够在自己的从军履历上重重的写上一笔,以后有晋升机会的时候,自己可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了。
    赵东云的确和他想象的那样,在接到了他的捷报后赵东云看到孔眺北说竟然只以阵亡四人,伤三十余人,而且阵亡的四个人里头有一个还是骑马行军的时候堕马身亡的情况下,竟然击溃上千人的张作霖所部,更关键的是连弹药都没有消耗多好,孔眺北率领下的联系剿匪支队前往新民府月余,虽然小规模战斗打的不少,但是大规模的战斗前后也就打了三场而已,一个是最开始骑兵为了拦截金万福的骑匪外套而展开的拦截作战,五十余骑对两百骑的马上近战,不过这场战斗可以说一粒子弹都没有消耗。而后面两场一场是防御战,另外一场是最后的一场进攻战,规模虽然达到了数百人,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交火也不是非常激烈,所以弹药消耗还是比较少的。
    而且那批军械也是被顺利找到了,该批军械被藏在一个荒山野岭里头,如果没人带路的话还真找不到,不过张作霖手下那么多人总是有人知道的,还是张作相亲自带人去把这些军械抬回来的。
    这样一对比下来,几乎可以是看成孔眺北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张作霖所部,这都不知道是该说他运气还还是说他实力强了……rg

第一百三十六章 留德浪潮
    但是不管因为何故,打赢了自然就该勉励一番,所以回了信进行了口头上的表扬,然后又说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把剩下的金万福以及王小辫子的马队也给剿灭了。
    对于投诚过来的张作相,虽然赵东云对他一样没什么好感,实际上赵东云对这些土匪大多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但是人家既然阵前反叛投诚过来,而且还心甘情愿的放下兵权,他自然也是不会随手打发了,所以亲自批了个条‘子,让他去随营学堂速成班进学。
    随营学堂虽然只是第三镇的私设学堂,但就算是第三镇内部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进去的,更加别说是中途插班了,没有赵东云的条‘子张作相根本就进不去。
    ‘第三镇随营学堂’前身就是新建机枪营随营学堂、后来先后改名为第三协随营学堂、第三混成协随营学堂,到第三镇成立后自然改名为第三镇随营学堂,靠挂在镇本部教育处名下,学生主要是为第三镇现役士兵以及军官。
    其中分有进修班和速成班,进修班的话旨在提高第三镇内中高级军官的战略、战术素养,讲课的主要是赵东云以及高薪聘请的数名外籍高级退役军官,教授的课程相对比较高阶。
    此外随着北洋扩军速度越来越快,北洋体系下的几所军校虽然招生越来越多,但是短时间内依旧很难满足各镇对新式军官的需求,,尤其是去年年底第三镇、第四镇同时开办,北洋一时间根本就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合格军官,所以当时保定毕业的一大批军官被段祺瑞招揽了后,导致第三镇扩军过程中基层军官极为缺乏,为此赵东云一方面是在国内范围内大力招揽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自己尝试着培养基层军官。这才除了现役军官进修班外,又开设了一个速成班,从现役短文识字的士兵以及文案情书中挑选进行军官速成培养。
    不过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随营学堂里不管是速成班还是进修班,都是不对外界招生的,随营学堂只从第三镇内部招生,不过依旧有不少人年轻人想要报考。
    这年头虽然普通人对当兵有一定的抗拒性,认为好男不当兵的大把,但是当兵和当军官是两码事,庚子年后随着科举改革,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投军,尤其是那些秀才们投军的更多,当然他们去投军不是说当大头兵的,而是普遍去报考军校或者从事文案清书之类的职位。
    然而别以为这些军校就容易报考了,各省尤其是湖北或者直隶的几所学堂每年都是上千人去报考,最后一般只录取百多人而已,所以很多人听到赵东云弄了个随营学堂后也有不少人想要报考,听说不能直接报考所以很多人就走了迂回的路子,也就是先去当文案清书之类的,然后再用第三镇现役军人的身份去报考。
    赵东云弄的这个随营学堂速成班的教学质量自然是不如北洋陆军军官学堂这种正规军校,不过培养出来的当个基层军官还是勉勉强强可以的。
    这个速成班虽然不算多少,但是第三镇随营学堂不仅仅有速成班,还有进修班呢。
    这个进修班在北洋体系内的名声可比随营学堂速成班大多了,从新建机枪营时代开始,赵东云在保定开办的时候就有不少友军的军官时常来旁听,尤其是赵东云经常亲自授课,根据后世的记忆以及留德生涯里所学的军事理论,基本上他讲述的都是当代最前沿甚至是超前的战争理论,很多东西国内甚至没有人听过的。
    在国内你如果想要知道什么叫静态或者弹性防御理论,你就得来这个进修班,如果你想要详细的了解什么叫做总体战,你还得来这个进修班,又比如你如果想要知道赵东云去年年底提出的‘国土防御理论’里头的‘空间换时间’是什么意思以及拥有什么意义,那么你还得来这个进修班。
    这些东西涉及的已经不是战术层面,而是战略层面,你在北洋陆军军官学堂和日‘本陆士是学不到这些东西的,至于其他几所可以学到这些东西的名校,比如日‘本陆大、德国柏林军事学院一般国人根本就去不了,陆大就不说,人家日‘本根本就不允许国人去报考,至于德国那边的几所高级军事院校按照道理来说也是不会接受外国留学生的,但是德国对接纳中国的留学生还是比较欢迎的,通过外交途径还是勉强可以让德国接受少量几个留学生到那几所高等军事院校学习的。
    但是前提得通过外交途径的官派生而且还得你自己考上才行。
    因此北洋的诸多军官唯一能够接触到这些战略层面并且是最前沿的战争理论,只能跑到赵东云的这个进修班来听赵东云讲了。
    赵东云在保定数年之所以能够拉起一个少壮派来,他的讲课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北洋内部不少中高层军官可都是或多或少旁听过他授课的,所以听到其他北洋军官突然喊一声赵东云为老师,千万别觉得奇怪。
    到锦州后,这个随营学堂继续开办,而且依旧有不少旁听生,去年年底段祺瑞、王英楷、吴长纯他们是拉下面子,亲自找赵东云要了十几个名额,并各镇里抽调了十几个手下到锦州来旁听了半年,今年年初其他三镇又是派遣了第二批十多名旁听生来进修。
    在当代中国,能够接触到当代最前沿军事理论的地方,也就只有赵东云开办的这个第三镇随营学堂进修班了,至于北洋军官学堂虽然出名,但是依旧只是一所培养初级军官的学校而已。
    其实赵东云回国并崛起后,北洋又是掀起了一番留学德国的,这几年来虽然大部分留学生还是首选留学日‘本,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尤其是北洋体系里的人选择追寻赵东云的留学步伐,前往德国留学,不过能够进入柏林军校的还是屈指可数,那不仅仅要官方派遣生才可以,而且还得你自己有能力考进去才行,那些自费生就不说了,基本上不可能考上军校的。
    而官派生的话,这几年已经单单北洋就已经选派了前后上百人赴德留学,不过这些都是普通留学生,去就读普通院校或者普通的军事院校。
    然而由于赵东云这个成功例子在前,导致袁世凯对德国的几所名校,尤其是柏林军事学院大为期待,甚至特地每年都选派了真正的精英人才专程去德国报考该校。
    1902年袁世凯从北洋新军里头,先头挑选了四个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留德幼年班的年轻军官前往德国留学,要知道这四个人可都是和之前的赵东云一样在天津武备学堂幼年班学习多年,精通德文以及军事理论的,算得上当代北洋体系里能够培养出来的顶尖精英了。
    然而这四个人一个都没考上柏林军校,让袁世凯颇为失望,不过他没死心,他觉得自己手下有一个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赵东云成效就那么大了,要是能再多几个的话那就更好了。
    所以他去年又从整个直隶了搜刮七个精英人才去德国,不为别的,就为了去报考柏林军事学院,而且为了安排他们去考试,清廷的外交部门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但也只考上了一个历史上名不经穿的杨德明而已,今年估计还要派遣人过去应考,不过真正能考上几个就是没准了。
    为了积累更多能去德国留学,尤其是能够报考那些德国名校的留学种子,北洋陆军军官学校那边还效仿之前的天津武备学堂,再一次开设了留德幼年班呢。
    不过这些精英去了德国的人虽然大多考不上柏林军事学院,但是好歹是官派生呢,通过外交途径倒是可以上德国的其他几所二三流的军事学院,从整体的生源素质以及就学情况来看,比北洋体系派遣到日‘本的学生比选派到日‘本那边的学生要强得多。
    这也算是赵东云给当代北洋带来的一个小小改变了,毕竟有着他的例子在前,不少人是希望能够和他一样学有所成回国后一飞冲天的。
    只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很少而已,对于普通识字而言,连获得官派生的机会都非常难,更别说在外交途径的帮助下报考各国名校了,他们一般都是自费去了某国运气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学习后,能够考上正规院校,如果运气不好或者能力不够,基本上只是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连日文或者德文都没学顺溜就回国了,这些半途而归的人自然是说不上有什么能力的。
    这两年,北洋体系内派遣到德国的留学生比较多,除了由于赵东云的影响外,实际上还和去日‘本那边的留学生普遍玩参与革命党有关!
    也许对于那些南方省份来说,派遣出去的留日学生参加革命党不算什么事,但是在北洋体系里这却是犯忌讳的事情,不管是在现在的北洋还是十几年后的北洋,这个体系一直都是非常排斥那些拥有过激主张的革命党。
    这种情况下北洋自然是减少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转而加大了对向德国派遣军事留学生的数量,除了前头说的每年几个专门去报考柏林军事学院这类高等院校的精英外,还有大量的普通留学生,这两年都已经送去了上百人,这些人一部分会进入德国的部分初等军事学院以及普通大学学习。
    赵东云给北洋带来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留德浪潮,更主要的还是让北洋的诸多中高层将领知道了大量的当代前沿军事理论,不至于让北洋体系的战略理论还停留在普法战争时期。
    给张作相批了进入随营学堂的条‘子后,赵东云就是开始考虑起来新民府那边的布防来!
    之前新民府的布防自然是属于张作霖来做,然而现在张作霖都被灭了个赶紧,而中国一方又不能不在新民府步兵,毕竟奉天就在边上呢,得防着俄国人或者日‘本人越过辽河进入辽西。
    只是驻扎多少兵力以及派遣什么部队去倒是个问题!rg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民驻军
    庚子年后到日俄战争时期里的东北局势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庚子年后俄军全面占领了东北,虽然后来在英日美等国的逼迫下俄国被迫和清廷签署了《交收东三省条约》,并在1903上半年先后撤出辽西地区。
    本来按照《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军是需要全部撤出东三省领土的,但是俄军拒绝执行第二期条约,因此也就没有继续撤兵,相反还再一次出兵占据了营口、奉天等辽河一带的重要城市。
    而中国这一方,准确的说是北洋这边对俄军拒绝撤兵的反应就是派遣了当时还只是第三协的赵东云部进驻锦州,此外奉天的部分地方部队,比如奉天巡防营、锦州巡防营以及其他部分乱七八糟的旧军分别掌控了辽河以西的新民、辽中、台安等地区。
    由此在日俄战争前夕,东北这边黑龙江和吉林不用说了,现在哪里还有部分名义上的中国地方部队,但是实际上处于俄军的全面掌控之下,而在奉天大体以辽河为界,包括奉天、营口以及辽河以东地区、辽东半岛都处于俄军实际控制之下。
    辽河以西处于中国方面的奉天巡防营、锦州巡防营分别掌控,锦州以及辽西走廊则是由赵东云所部第三镇掌控,这种情况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