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

第210部分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第210部分

小说: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尔奇在反抗组织中的活动让基洛夫十分警惕,他开始担忧,托洛茨基是否也在打这支武装力量的主意。
    一旦掌控了权力,就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到的自己的地位,就像是苏联时期的维萨里奥诺维奇。
    最终。还是对权力的渴望占据了上风,基洛夫一边宣称会考虑科尔奇等人的建议,另一方面却调集军队,从伊尔库茨克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移动,和华夏军队正在进攻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完全是相反的方向。
    戍边军的廖习武坐在坦克车上,手持冲锋枪和步枪的士兵分散开跟在坦克四周,一列被解除武装的俄军俘虏,双手抱头,老实的跟在行进队伍之后。
    驾驶坦克的兵哥掀开顶盖,对坐在坦克上的廖习武说道:“师座,能换个地方吗?”
    “老子坐这挺好。”
    “可您老挡住了机枪射击口。“
    “……老子愿意!”
    兵哥:“……”配发给师级军官的桶车就在一旁,后边还有运兵的卡车,堂堂一师之长非要坐到坦克上,堵着射击口,这算怎么回事?
    几匹快马从前方奔来,马上的侦察兵向廖习武报告,前方发现俄军要塞。
    廖习武单手撑着从坦克上蹦下来,几步跳上北方汽车厂新设计生产出的桶车,大手一挥:“准备进攻!”
    比起第一辆全靠老师傅们手工打造出来的汽车,如今的北方汽车厂已经全盘机械化,从发动机到汽车零部件全都实现了自产。虽然造价高,产量也低,但国人依旧以开带有关北汽车厂标志的车辆为荣。
    “这是华夏人的汽车!”
    楼大总统还特地从京城发来电报,要求出产的民用型轿车先送去京城。
    “以前是没办法,可现在咱们自己能造了,还开外国人的东西像什么样。”
    先是楼大总统,然后是展长青,白宝琦,连教育部部长陶老也发来电报,“套”交情。北六省军政府占着地利人和,甚至先一步于联合政府“换车”。
    李谨言也为大帅府买了一辆,此举得到白老大加赞扬,隔日,该车便被几位老先生征用,出入必乘。李谨言想要用车,还要排号。
    好在第二批古董将到岸,可以转移一下这些老先生的注意力,否则,李三少恐怕要顶着各方压力,到汽车厂截胡了。
    十月二十七日,华夏空军对库页岛南部日占区进行了首次轰炸。日本政府蹦高抗议,并出示了轰炸波及平民的证据。
    华夏政府对此的回答是,华夏空军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何会炸伤日本平民?日本人未经许可跑到华夏的岛屿上,想做什么?该给出回答的不是华夏,应该是日本。
    日本人被气得脸色发青,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沙俄,通过这两份条约,沙俄从华夏割占了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库页岛也包括在内。
    楼少帅几次发动对俄战争,重新签订的满洲里条约和海兰泡条约,废除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明文规定收回被沙俄强占的土地。
    自此,在“法理”,库页岛的的确确是属于华夏的。日本人以平民在岛上被杀伤为由对华夏抗议,是站不住脚的。
    日本的气焰被掐灭,展长青却提出,华夏军队仍会不定期的在岛上进行实弹“演习”,对于库页岛上非法移民的人身安全,华夏政府将不予以保证。若再出现“平民”伤亡,华夏政府也只能表示遗憾。
    也就是说,华夏没请你来,你自己跑来,还赖着不走,要是倒霉被炸死,那就自己担着吧,华夏不会负责的,别说赔偿,连丧葬费都别想。
    日本和俄国都以为华夏的海军还很弱,陆地上所向披靡的军队,对岛屿也束手无策。却压根没想到,楼少帅压根没打算和他们“玩”海战,舰队拼不过,直接从空中来。
    飞机数量不多,却可以轮番轰炸,反正库页岛的面积也算不上“太大”,目前的攻击目标只是岛上的日本侨民聚集区和军队驻扎区,开飞机的兵哥们表示,一天两趟,毫无压力!
    从十月底开始,一直到年末,除了刮风下雪,不适合飞行的天气,华夏飞机几乎是每隔一到两天就到库页岛南部转上一圈,扔几颗炸弹,岛上的日本人被炸得苦不堪言,北部的俄国人开始考虑是不是跑路先?毕竟日本人被虐成这个样子,他们看着都心惊肉跳。
    日本的海军出动了三艘巡洋舰,可进入十一月,库页岛的几个港口都进入封冻期,水面下有华夏海军布下的水雷,三艘巡洋舰还没越过宗谷海峡,其中一艘就触发了水雷,险些有去无回。
    不过,就算开到库页岛,日本矬子也将毫无作为,飞机在天上飞,军舰能做什么?对着空气开炮吗?
    轰炸库页岛的消息一出,之前关于北六省和外国势力勾结的新闻顿时就被压了下去,尽管还有人不死心,依旧在报纸上叫嚣,可国人的注意力,更多还是放在了华夏军队对库页岛的轰炸上。
    到十一月底,华夏的情报人员将两个带着弓箭,一身少数民族装扮的壮年汉子带到了伯力,他们是生活在库页岛上的赫哲人,是趁夜从岛上划船过来的。
    他们的到来,意味着岛上的日本人已经被炸得“差不多”了,也同样意味着,楼少帅制定的夺回库页岛计划,即将进入最后阶段。
    属于华夏人的国土,就算只有一块石头,也要收回来!
   
    第二百一十九章 

    十二月初;比历史上多“支撑”了一个月的大隈内阁倒台;在军部元老山县有朋的授意和支持下;原朝鲜总督寺内正毅被召回国内;组建下一届内阁。虽然寺内在朝鲜的表现引来不少反对之声,但有山县有朋的赏识;就足以为他扫清大部分选举中的障碍。
    朝鲜总督由陆军大将,并于不久前升为伯爵的长谷川好道接任。
    原本寺内不需要如此快的“卸任”;只不过,如今的朝鲜已经成了一块烫手山芋,能尽快“甩”出去;那是再好不过。
    长谷川伯爵接任朝鲜总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寺内组织的清缴行动升级,同时下令驻平壤的第十九师团主动对李东道领导的朝鲜救国军发起攻击。
    “不过是一群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
    长谷川好道对于救国军的评价很低,他和寺内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寺内更像一个政客,而他则是个军人。与其费力去清缴“嫌疑者”,不如直接朝“源头”下手。长谷川并非没想过华夏人的反应,但情势所逼,他没有其他选择。就算他不下令第十九师团进攻朝鲜救国军,日子也未必好过。
    新任总督,总要有所表现。
    命令刚一下达,在新义州的北六省第三师就接到了密报。
    在送信人离开之后,赵越下令第三师各部集结,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少帅就要朝库页岛下死手了,咱们都得弄出点动静来。这个新总督着实是‘不错’,倒是省得让李东道主动挑事了。”
    “师座英明!”
    “少拍马屁,做事去!”
    “是!”
    传令兵傻傻一乐,笑出一口白牙,原本板着面孔的赵大师长,崩不住也乐了。
    在长谷川好道计划吞掉李东道的队伍时,赵越这只黄雀也做好了准备。
    前者新官上任三把火,还要收拾寺内正毅留下的烂摊子。后者却是为了给楼少帅进攻库页岛的计划打掩护。朝鲜弄出的动静越大越好,这样才能转移日本人更多的注意力。
    十二月十日,驻平壤的日军第十九师团,遵照新任总督长谷川好道的命令,主动对朝鲜救国军发起了进攻。
    事先收到消息,并得到华夏武器援助的朝鲜救国军,和日本军队展开了一场艰苦的鏖战。虽然救国军上层争权不断,可绝大多数加入这支武装力量的朝鲜人,都怀抱纯粹的救国梦想,发誓要把日本殖民者从朝鲜赶出去。
    战斗打得很惨烈,双方都没有重炮,掷弹筒和少量的七五山炮是唯二的重火力,机枪太过浪费子弹,第十九师团的军官和士兵都接到命令,子弹要省着用,而朝鲜救国军的弹药补给是要花钱的,不节省,数量也有限。在第十九师团的攻势变得愈发猛烈,冲锋的队形密集起来后,李东道才下令所有机枪开火。
    必须用更少的子弹,杀伤更多的敌人。这是李东道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回国头来被用在了日本人的身上。或许在未来的哪一天,朝鲜人会宣称,这种“战术”和“战略思想”是他们发明的,也并非没有可能。
    金正先亲自带着一个团上前线,李东道闻听消息,立刻招来心腹,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心腹点头,转身离去。李东道咬了咬牙,他不信,金正先每次都有好运气!
    从战斗打响,李东道就深信朝鲜救国军不会被消灭,因为华夏人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果然,在第十九师团用老式村田把朝鲜救国军杀得节节败退时,炮声响了。
    不是七五山炮,也不是掷弹筒,而是120mm的重炮!
    第三师的炮兵营集合了两门120mm重炮和四门七五山炮,开始对进攻中的日军进行炮击。
    原本士气高涨的日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长谷川没想到华夏人会这么快就行动,但他也有准备,一门从老式巡洋舰上拆下来的舰炮,在炮声中展开了回击。
    港口封冻,军舰开不进来,但拆下来的舰炮却没问题。
    海军的战舰开不出海港,老式的巡洋舰也逐渐落伍,与其留在军港基地发霉,不如为缺少重炮的陆军做些贡献。
    日军的炮击在赵越的意料之外,“大意了。”
    轻视敌人,哪怕是再“虚弱”的敌人,也是战场上的大忌。何况日本矬子还没真正虚弱到无力还手的份上。
    “下令第二炮兵营加入进攻。”
    炮兵们也打出了火气,继两门120mm重炮之后,两门150mm榴弹炮也被推了出来,另有一门203mm重炮,这是北方兵工厂目前为止,造出的最大口径火炮,刚运到时,赵大师长都看得眼睛发直。
    战场上的主角已经不再是朝鲜救国军和第十九师团的步兵,而是第三师和第十九师团的炮兵。
    炮弹不停的炸响,75mm口径的火炮已经退出了攻击序列,第三师的一门120mm重炮也被炸毁,加上炮兵的死伤,让炮兵营的两个营长心疼得眼睛发红,在十二月的天气里,一把甩掉军装上衣,推开耳朵已经被震出血的炮兵,亲自操控火炮,“小日本,我X你爷爷!”
    此时,两架华夏战斗机出现在天空,飞行员还是新兵,刚从北六省空军军官学校毕业不久。由于大多数有经验的飞行员都参加到对库页岛的轰炸行动中,能增援朝鲜第三师和西伯利亚戍边军中的,只有毕业不久的学员和刚从新兵营中出来的“生瓜蛋子”。
    两架战斗机的载弹量并不多,升空之后,锁定日本的炮兵阵地,先后呼啸着俯冲而下,机枪口喷射出可怕的火焰,立刻有十数名日本炮兵倒在了地上。
    日军的防空火力依旧薄弱,只能拿起步枪对空射击,子弹打在机身上,穿过木头却被钢板挡住,没有加装钢板的机翼,也不是老式村田步枪能轻易打穿的。
    两个年轻的兵哥在日军的炮兵阵地上空盘旋,盯准了下边的炮兵,见一个打一个,打一个少一个。
    起初悍不畏死的日本兵,在目睹被机枪子弹打成筛子的同僚之后,终于感到了害怕,就算军官在后边踢打,用枪托砸,他们也不肯起身去操控火炮。在军官亲自上阵,被一串子弹打死之后,他们更是死死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像是真的“死尸”一样。
    一架飞机锁定了日本人堆放在火炮旁的弹药箱,机身倾斜,扔下两枚十磅的炸弹,然后拉起操纵杆,以最快的速度升空,可还是被炮弹殉爆腾起的烈焰波及,机身尾部冒起黑烟,不得不在另一架飞机的护航下掉头飞走,临走不忘把机翼下挂着炸弹全都扔到第十九师团的头上,炸不死太多人,听个响也好。
    只有两架飞机,却摧毁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说炮兵阵地不太恰当,毕竟满打满算只有一门火炮。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在欧洲人来看,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可在华夏兵哥和日本矬子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奇迹还是出现了。
    谁让长谷川总督只想着带来一门舰炮就万事大吉,却忽视了防空火力?
    长谷川犯了和库页岛驻军一样的“错误”,不过以日本陆军能得到的军费来衡量,他想不犯错,比犯错更加困难。
    日本人的炮声哑火,华夏炮兵却在继续轰击,李东道趁机鼓舞朝鲜救国军的士气,同时不忘宣传华夏人的“友好”和鼎力相助。第三师的炮声停下,没有再响起之后,他亲自带领鼓起勇气的救国军冲向第十九师团。
    “冲啊!跟我冲!”
    李东道此举,非但让救国军士气大胜,还将金正先之前亲自上前线奋战的英勇变得微不足道。此役,让他彻底奠定了在救国军中的声望,也为今后成为朝鲜的最高权力者奠定了基石。
    第十九师团的士兵已经被炮弹炸得七荤八素,加上失去了火炮支援,他们只能凭借步枪和刺刀去和朝鲜人硬拼。
    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这就是一场混战和群殴。
    赵越看到炮兵营送上的战损,也叹了口气,战争总要死人的,不过吃了这个亏,下一次,第三师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发生在平壤的战斗断断续续了六天,惊动了整个日本朝野。长谷川好道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的作战目的,反而让朝鲜救国军和华夏人彻底占据了平壤。
    昔日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陆军大将成了一个笑话,只有刚卸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深知其中滋味。不过,就算同情长谷川,寺内也不会再去碰朝鲜这个烂摊子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日本人同样熟悉。
    在日军第十九师团被“赶出”平壤之后,朝鲜救国军正式进驻,平壤的市民接连走出家门,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犒劳救国军,当华夏军队出现时,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之前投靠日本人的“朝奸”,还没来得及逃走的,都被从藏身处找出来,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