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

第80部分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第80部分

小说: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李谨言转头过,半天才认出跑过来的人是李三老爷的嫡女李锦书:“锦书,你怎么在这?”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的。”李锦书说道:“三哥,你别怪吕茵他们好不好?他们不知道车子里的是你。其实大家都很佩服你,说你创建了那么多的厂子是振兴民族工业,连我们老师都在课堂上夸你呢。”
  小姑娘说话的声音很脆,李谨言却皱了皱眉,这里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事情真相如何要交给警察来办。你放心,只要他们和这次的事情无关是肯定不会有事的。你和我来。”
  “三哥,我要和同学们在一起!”
  “你出来的事情,三叔和三婶知道吗?”
  “……”李锦书低头不说话了,李谨言不由头疼,光是李锦琴去前院见到外男就不得了了,锦书这样,还不知道三叔和三婶会怎么生气。虽然他不认为女孩子一定要关在家里,可现在的社会风气是这样,如果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她甭想再找个好人家了。
  李锦书还想争辩,楼少帅却翻身上马,又把李谨言拉了上去,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对之前跟着李谨言的副官说道:”开车送她回李家。”
  “少帅,不能就这么送锦书回去。”李谨言忙道:“送她去我娘那里,再派人去李家通知三夫人,记着别告诉李三老爷。”
  “是!”
  李锦书就算再不情愿,也知道李谨言是为她好,坐进车里,由副官开车送去了二夫人住的洋房。看到她被楼家的车送来,二夫人吃了一惊,问明了事情的原委,知道李谨言受了伤,更是忧心忡忡。若不是李锦书在她这里,她恐怕马上就会冲去楼家。
  “二伯母……”李锦书见到二夫人的神情,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老实的坐在沙发上不敢说话了。
  接到消息的三夫人差点没晕过去,不敢告诉李三老爷,更要瞒着老太太,自己带着丫头赶来接人。见到李锦书,确认她没受伤之后狠狠的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啊,你怎么这么大的胆子啊!”
  李谨言和楼少帅回到楼家之后,楼大帅和楼夫人都等在客厅里,刘大夫也被请到了府里,仔细帮李谨言处理过伤口,又开了药,吩咐七天内不要沾水,应该不会留疤。
  “谢天谢地。”楼夫人双手合十,她怀孕快七个月了,手脚都浮肿得厉害,“总算是没有大碍。逍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查。”楼少帅坐到李谨言的身边,手指擦过他的额角,“疼吗?”
  “真没事。还不到半指长的口子,擦破点油皮流点血罢了。”李谨言想了想,接着说道:“少帅,这件事恐怕不简单,那些学生肯定是被利用了,真正动手的是后来拿着木棒和石头的人,至于是谁扔的炸弹我没看清楚。”
  “我会查清楚。”楼少帅的手缓缓抚过李谨言的发,“我会让做这件事的人,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旅顺,关东都督府
  都督大岛义昌看到情报部送上的电报,猛的一拍桌子:“好!做得很好!”
  “阁下,是否采取第二步计划?”
  “当然。”大岛义昌说道:“将这起刺杀事件栽赃给南方政府,不用费什么力气吧?”
  “是!”
  “只要华夏再度陷入战乱,就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机会!”大岛义昌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袋交给河下,“这几个人就是策划并实施这起事件的情报人员,其中三人是新加入情报科的,之后由你直接领导。”
  “是!”
  河下恭敬的接过来文件袋,取出里面的资料,最上面一份资料上贴的照片,赫然正是之前躲进日本领事馆邢五!
  于此同时,李家的大门前跪了一男一女两个身影,男人的手里还捧着一个盒子。门房听到外边的声音,从门缝里往外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大少爷,大小姐?!”
 
  第八十五章 

  “老太太;不好了!大少爷和大小姐回来了!”
  “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老太太轻斥一声;靠在引枕上;“回来就回来了;值得大惊小怪的。老太爷那里知道了吗?”
  “还没,门房的告诉了管家;管家直接来见的老太太,现在就在门外呢。”春梅顿了顿;才接着说道:“说是两个人现在都跪在大门外,不少人都看到了。”
  跪在大门外?
  坐在一旁的李三老爷脸色一沉:“娘,这事不对头啊。”
  “我当然知道不对头。”老太太摆摆手;“都被除了族还腆着脸回来,能没有所求?春梅,去告诉李东,让他现在就去禀告老太爷。”
  老太太这话实在出乎预料,李三老爷忍不住问道:“娘,万一爹心软,让他们……”
  “得了,这件事你甭管。”老太太让春梅去钱匣子里取几百文给李东,“让他如实禀告老太爷。若是老太爷问起,就说我已经知道了。”
  “是。”
  春梅掀开帘子出去了,李三老爷等到脚步声远了,才开口说道:“娘,这么做真的不太妥当。”
  “都说了这件事你别管。”老太太皱了一下眉头,“我要和你说的是另一件事,楼夫人要给锦书保媒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我总觉得这个人比不上季副官。”
  李三老爷和三夫人都认为季副官才是良配,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本以为李谨言开口,事情至少有九成的把握,结果却没成。沈和端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书生,还父母双亡,怎么看都不像是女儿的良人。
  “你把想法和谨言说了?”
  “还没有。”李三老爷说道:“想等着过些日子再和谨言说,把这事给推了。”
  “糊涂!”老太太的手一下拍在了桌子上,声响不大,却硬生生打断了李三老爷的话,“推了?说得容易!”
  “娘,我就是想不明白,怎么这事不能成!咱家锦书哪点不好了?我如今在关北城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吧?”
  “有头有脸?谁给你的脸面?”
  老太太声音发冷,李三老爷愣了一下。
  “你有今天,靠的是谨言提携!”老太太一字一句的说完,突然话锋一转:“你先前看好的季副官,是楼少帅身边得用的对不对?”
  “是。”
  “越是这样咱们越不能往前凑。你想想,若是你媳妇想着法的把她的丫头嫁给你手底下最得用的管事,你会怎么想?”
  “……”李三老爷拧紧眉头,半天没说话。
  “是不是会想她往你身边安排人?”
  “娘,我怎么会这么想。我和清荷夫妻这么多年,她的为人我了解。”李三老爷争辩道:“再说锦书是谨言的堂妹,和丫头能一样吗?”
  “往深了说,亲戚可比丫头更要命!”老太太的语气愈发严厉,“你只想着给你女儿谋个好前程,怎么就没想过谨言会不会因为这事惹上麻烦?你和你媳妇夫妻二十多年,谨言才进楼家多长时间?别看他现在风光,他每走一步到底有多难你知不知道?在这件事上,旁人不会说你,只会说他借机拉拢少帅的心腹,别有用心!”
  “娘,我……”李三老爷只是个商人,对这里面的门道并不十分清楚,如今听老太太一说,总算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他恐怕真的是给侄子惹麻烦了。
  想到这里,李三老爷的手心开始冒汗,他能有今天全是托了李谨言的福。若因为这门亲事让李谨言和楼家生了嫌隙,或是让外人借口说嘴,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想明白了?”
  “娘,这事是我办错了。”李三老爷给了自己一嘴巴:“我糊涂!给谨言惹麻烦不说,还因为事情没成心里有些怨他。我明天就去给谨言赔礼道歉!”
  “你能想明白就好。”老太太缓和了表情,“楼夫人不是要给锦书保媒吗?”
  “对,说是沈泽平的孙子。”李三老爷说道:“在北六省军官学校里做教导处副主任。”
  “照我说,这门亲事就挺好。文人有文人的好处,不牵扯军事便少了许多麻烦。又是楼夫人保媒,沈家绝不会亏待锦书。”老太太抿了抿发鬓,取下一枚银簪,“你明天去见谨言,告诉他这门亲事你应下了。”
  “是。”
  “这段时间就别让锦书到外边去了。现在外头乱,今天这个游行明天那个演讲的,一个姑娘家还是小心点好。”
  “是。”
  这时,春梅又来回报说老太爷把李谨丞和李锦琴兄妹接进了府里,直接安排住进了西屋。
  “大少爷手里捧着个盒子,进了府就跪在正堂里哭。老太爷问了才说是大夫人和谨行少爷的骨灰,说是邢家出事的时候,他们刚好在邢府,受了池鱼之殃。”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春梅离开后,李三老爷又问了一句:“娘,真让他们这么留下?”
  “还能怎么办?”老太太冷声道:“硬是撵出去,旁人不会说他们已经除族,不是李家人,只会说咱们心肠狠毒,连失怙的兄妹俩都容不下。现在可不是前朝了。”
  “那……”
  “这事我自有计较,既然回来了就必然有所求,我倒要看看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事你也给谨言提个醒,可以的话,借楼家的关系查查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这两个没安好心,还是放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才好防备。”
  “娘!”
  “行了,回房去吧,我也乏了。”
  “是。”
  李三老爷一路心事重重的回了房,走进房门才发现李锦书也在屋里,正和三夫人说话。见到李三老爷,母女俩神情都有些不太对。
  只是三夫人很快就遮掩过去,笑着说道:“老爷回来了。”
  李锦书怯怯的叫声了一声:”爹。“
  “恩。”李三老爷坐到椅子上,“刚才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三夫人忙道,“老爷,老太太叫你去可是有事情吩咐?”
  “还不是锦书的亲事。”
  “爹,娘,我先下去了。”
  听到是自己的亲事,李锦书脸一红,转身就要走,却被李三老爷叫住了,“先等等,还有件事,谨丞和锦琴回来了,被老太爷安置在了西屋。”
  “这都被除族了,怎么还能回来?”三夫人满脸诧异。
  “谁知道。”李三老爷转了转大拇指上的扳指,“总之,管好咱们房里的人,别往西屋凑,也别和那边沾上关系就是了,他们呆不长。”
  “就听老爷的。”
  “爹,那我回房了。”
  “恩。”李三老爷点点头,等到李锦书离开,才对三夫人说道:“老太太的意思是,锦书的亲事就定了沈家……”
  李家发生的事情,李谨言还不知道。他刚接到电报,顾家人已经到了天津,两日后将和宋老板一起北上。宋老板在电报中说:“顾家此行极具诚意,前来洽商的是顾老爷的长子,目前顾家的家业主要都由他掌管。”
  放下电报,李谨言舒了口气,总觉得堵在胸口的一股郁气散了不少。摸了摸额角,伤口已经不疼了,可一旦想起之前的那场爆炸仍心有余悸。这件事哑叔已经去查了,楼少帅肯定也在查,李谨言心里隐约觉得,这次同发生在几个月前的那起炸弹事件极其相似,只是计划得更周详,还利用了游行了学生。
  想起这些满腔热血,一心救国的青年,李谨言忍不住叹息。他们是时代的骄傲,也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可惜,却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利用,好心办了坏事。
  他们能看到社会的弊病,百姓的孤苦,国家的衰弱,他们想要改变,想要唤醒国民,却往往不得其法。这些青年学生可以为了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将成为国家振兴的最强力量。
  李谨言曾经读过梁启超的少年论,他很赞同其中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另一个时空中,十万青年十万兵更不是一句空话。
  “外国的技术和人才,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培养出自己的人才,才是强国的根本。”
  世界上贯彻实行强制教育的国家,只有德国和日本,德国的强制教育,培养出了大量举世瞩目的科学家,而日本的强制教育……好吧,李谨言撇了撇嘴,培养出了一批肯绑着月经带为天皇玉碎的“勇士”,也算是另类的成功。
  不过,要如何掌握舆论,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看着桌上的十几份报纸,对于之前发生的刺杀事件都有报道,其中几篇报道的侧重点不是追查策划这起事件的真凶,而是指责车里的人不该将炸弹扔出车外,导致无辜之人受伤,之后送伤者进医院更是做戏,试图博取同情而已,就差没指名道姓的说他草菅人命,应该一死谢罪了。再看刊头,是一家日本人办的报纸,撰稿的却是华夏人。
  气愤,还是悲哀?李谨言不知道。
  拿起那份被他看好的“八卦报纸”,上面也有关于这起事件的报道,虽然报道写的不怎么着调,但字里行间却隐隐透出了一个意思,找准楼家的车子下手,百分之百事先就有了预谋。报道的最后还隐隐将矛头指向了日本人。
  “这家报纸还真有意思。”李谨言敲了敲桌子,他越来越想早点见到这家报社的老板了。
  被李谨言惦记的报社老板,此刻正坐在鼎顺茶楼二楼的雅间里,桌子上放着一壶凉茶,还有几叠精致的点心。哑叔坐在他的对面,双手放在桌子上,看着他,很长时间,房间里都没有任何声音。
  终于,站在哑叔身后的李老五说话了,“三当家的,没想到会在关北城见到你。”
  被称为三当家的报社老板,身材不高,一张精瘦的面孔,两撇细细的胡子,嘴角还有一枚长毛的黑痣,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好人,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大当家被抓,二当家身死之后,带着弟兄们东躲西藏,躲避官府的追杀。之后将弟兄们全都安置妥当,独自离开没了消息。当年官府悬赏捉拿他的告示贴了满城,却始终找不到一点线索。最后也只能抓了一个死刑犯充数砍头,草草结案。
  “别叫三当家了,我现在好歹也是个正经生意人,叫我文老板。”文老板拿起一块点心,三口两口吞下肚,“小五子,你这生意做得不错啊。”
  “托三少爷的福。”
  “三少爷?”文老板鼻子下面的两撇八字胡像老鼠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