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

第84部分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第84部分

小说: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摇头,文老板啧舌:“这么一搞,恐怕关北日报的报社都得让人给砸了!”
  李谨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敢自己往枪口上撞,黑不死你!
  连夜印刷好的报纸在第一时间就发了出去,依旧是免费派发,李谨言这次没让文老板往领事馆送,而是专门派人守在关门中学和北方大学等几所学校的大门口,包括学生,教师,连校工都是人手一份。
  “三少爷,接下来怎么办?”
  “等。”
  “等?”
  “对。”李谨言三口两口的吃完了包子,擦擦手,现在的东西可真实惠,拳头大的肉包子,两个就顶饱,“文老板,接下来的事情你就不要参与了,记着,明天的报纸继续刊登关北日报的事情,我不管你的报道怎么写,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关北城的人知道,这家报社是日本人办的,里面的人都是给日本人做事的,没一个好人!只要是脏水就往他们身上泼,白的也要给他染成黑的!”
  “您就放心吧。”
  离开报社,李谨言直接去找了萧有德。
  “言少爷,您是说要派人去关北日报的报社外边守着?”
  “恩。”李谨言点点头,“另外派人通知警察局的赵局长加强巡逻,最近城里可能要出事,还有,这样……”
  李谨言示意萧有德靠近点,对他低声说了一番话,萧有德点点头,“您放心,这档子事兄弟们都是做熟了的。”
  “你办事我放心。”李谨言揉了揉额角,“那两个人怎么样了?”
  “没问出什么。”萧有德摇头:“他们都是刚加入情报部的,恐怕从一开始就是弃子。倒是去找李锦琴的几个学生有些可疑。”
  “怎么说?”
  “我也只是怀疑。”萧有德说道:“在没掌握切实的证据前不好下结论,我已经派人去跟着那几个学生了,一有情况会立刻回报。”
  “我知道了。”
  李谨言没再多问,谁都有底线,李谨丞和李锦琴触到了他的底线,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改变不了他们做汉奸的事实!
  这样的人,不能留。
  回到楼家,李谨言恰巧遇上了来给楼夫人看诊的刘大夫。
  楼夫人的月份越来越大,身体的情况也越发让人担忧,楼大帅现在几乎整天呆在家里,除非必要的政务,都推给手下人去做,就连在前边打仗的楼少帅,都差点被楼大帅抓了壮丁。
  “刘大夫,娘还好吧?”
  “无大碍。”刘大夫仔细看了看李谨言,说道:“倒是言少爷气色不太好。”
  “我没事,就是一夜没睡。”李谨言摆摆手,“等下去睡一觉什么事都没有了。”
  “还是注意一些好。”刘大夫示意李谨言伸手,李谨言知道刘大夫是好心,只得挽起袖子露出了手腕。
  刘大夫两指搭在李谨言的腕上,过了一会才收回手,也没说什么,只是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瓷瓶,“养身的,每三天一粒,温水吞服。多吃些谷物,多休息。”
  “我身体挺好的,不用吃药吧。”李谨言对中药和药丸什么的,当真是没办法。当初被二夫人和枝儿灌下的那碗苦药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不要因为年轻就不在意。”刘大夫的神色变得严肃,“你以前生过一场大病又失于调养,身体已经有些亏损。若再不注意恐怕会影响寿数。”
  “有这么严重吗?”
  “有。”
  李谨言还想说话,楼夫人被丫头扶着从房间出来,听到刘大夫的话,当即说道:“言儿听话。刘大夫,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你都告诉我,就算是压着他,我也得让他把身体养好了。”
  “有夫人这句话,老朽自当尽心。”
  李谨言看着刘大夫重新坐下,拿起毛笔龙飞凤舞的写起来,嘴里忍不住的开始发苦。
  早知道,他到工厂去转一圈再回来,这下倒好……
  楼夫人自然明白李谨言在想什么,当天就将刘大夫的话告诉了楼大帅,楼大帅摸摸光头,直接给已经到了鞍山的楼少帅发去一封电报。
  楼少帅看到电报,二话没说,当即回电,电报上破天荒的写了八个字:吃药,否则后果自负。
  “后果自负?”李谨言嘴角直抽,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李三少当真很想威武不能屈的,奈何楼少帅实在太威武了,不屈不行啊……
  皱着眉头喝完了一碗苦药,又猛灌了一大口水,勉强把嘴里的苦味压下去,哑叔走进来,将一张纸条交给了李谨言,李谨言看完之后,顿时一拍巴掌,成了!
  连日以来,在文老板等人不遗余力的抹黑之下,关北日报的名声已经是臭不可闻,报社里的人也成了汉奸的代名词。
  事实上也没冤枉了他们,这家报社的主编和大部分记者都和日本人往来密切,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亲日的言论。反倒是那个在报纸上说楼少帅是屠夫的记者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牵扯。饶是如此,他的言行却更显得可恶。
  不是汉奸,不为日本人办事,却如此污蔑为国而战的华夏军人,不是脑子有毛病吗?
  他现在几乎不敢出门,一出门就被人揍。日本人揍完了华夏人揍,华夏人揍完了日本人接着揍,门牙被揍掉了四颗,脸肿得连他家人都认不出来。不得不辞了报社的工作躲在家里。
  就算自诩正义之士,挨揍也是会疼的。阴差阳错之下,倒是让他躲过了一劫。
  九月二十六日,关北日报报社被人在大门上写了卖国贼三个大字。
  九月二十八日,关北日报主编被人套上麻袋拖进小巷打断了一条腿。
  九月二十九日,关北日报的记者在采访中途被人扔的臭鸡蛋砸伤了一只眼睛。
  就算如此,关北日报依旧死不悔改,继续在报纸上发表污蔑北六省军队,同情日本人的言论,甚至暗示给他们扣上汉奸帽子的报道很可能同楼家有关系,妄图以此来转移民众的视线,歪曲事实。
  “这是打压言论自由!独裁,封建的军阀!我们是崇尚自由与真实的新闻人士,绝对不会向这样的恶势力屈服!”
  此番言论竟然得到了某些人的同情,质疑楼家是否真的是幕后黑手。
  可惜,李谨言不会给这群汉奸翻身的机会。
  十月一日,关北中学和北方大学等四十多名学生,聚集在关北日报的报社门前,高举着标语示威!
  学生们高喊着要严惩汉奸卖国贼,一个穿着关北大学校服的男学生,在路边捡起一块石头,从围墙外扔进了报社,大喊道:“这些甘心为日本人走狗的卖国贼,汉奸,必须得到严惩!我们的军人在前方流血,他们却在后方妖言惑众,造谣生事!大家说,能放过他们吗?”
  “不能!”
  “严惩汉奸!”
  学生们的愤怒感染了路过的人,很多人问清是怎么回事之后,也加入了示威的人群,人越聚越多,场面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
  街对面的一条巷子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李谨言摇下车窗,对萧有德说道:“动手吧,那个主编只是幌子,副主编才是真正在为日本人做事的。让赵局长带警察过来,控制一下场面,报社砸了就砸了,最好不要出人命。”
  “您放心,”萧有德说道:“凡是和日本人没有瓜葛的,现在都不在报社里,里面的可没一个干净的,就算是被打死也不冤。”
  “我不是担心他们。”李谨言摇摇头,“我是担心那些学生,还有,去查查那个领头的男学生,没问题的话,我想见他一面。”
  “是。”
  混乱的场面引来了其他几家报社的记者。在拍照之后,立刻拿出纸笔当场撰写报道。他们手里的笔就是战斗的枪,他们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世人,纵然有数典忘祖,为侵略者张目的无耻之徒,同样也有为了正义,为了民众,为了华夏敢于说真话的人!
  最终,愤怒的学生砸开了报社的大门,萧有德的手下已经将报社副主编提前抓走,他还有用,不能就这么被打死了。
  学生们冲进报社之后,警察也随后赶到,吹响了哨子,很快控制住了局面。
  整间报社都被砸得一塌糊涂,印报的纸张和油墨洒了一地,桌椅板凳也无一幸免。报社里的人大多从后门和窗口逃走,没有闹出人命。
  李谨言得到报告后松了一口气。他果然不是搞阴谋的料,从刚开始他的心就一直悬着,生怕事情闹大无法收拾。
  “言少爷,您放心,出不了大乱子。”萧有德说道。
  李谨言点点头。
  这件事当天就见了报,有了关北日报的前车之鉴,之前那些让李谨言气得咬牙的人这次都没敢冒头,关北的各家报纸都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报道,大部分都站在学生一边,也有少数认为年轻人血气方刚,手段有些激烈,却无一家为关北日报说话。看完全部报纸,李谨言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随后副官送来的一份电报,让他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少帅发来的?”
  副官点点头。
  “写了什么?”该不会因为他闹出的这件事生气吧?
  “您自己看吧。”
  李谨言接过电报展开,整张电报上只有四个字:记得吃药。
  李谨言:“……”
  
  第八十九章 

  十月五日;关北火车站
  李谨言走进站台;两个身着黑色短打的汉子跟在他的身后;另有数名不起眼的男人分散在人群中;时刻注意他身旁的情况。
  自从李谨言在街上被人扔了炸弹,身旁的护卫就没再少于四人。楼少帅安排了一个班专门负责他的安全;其中就有李谨言熟悉的那个有鞑靼血统的兵哥。他现在已经升任班长,手下带着十一个大兵;见到李谨言依旧是笑出一口白牙,满嘴跑火车,说起话来就没完。
  对于楼少帅的这番举动;说李谨言不感动是假的。当然,如果楼少帅不是每天一封电报催着他吃药,那就更好了。
  李谨言是到车站来接人的,由于楼少帅和日本人打仗,从河北到关北的铁路也一度停运,宋老板和顾老板不得不推迟北上的时间。等到战事稍缓才最终确定行程。为确保万无一失,李谨言特地给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他这两天是否要和日本人动手。电报发出去,李谨言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妥,这不是刺探军情吗?万一情报泄露,可就要出大事了!
  为了补救,李谨言连忙又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说,无论动手还是不动手,都不要告诉他!
  楼少帅的回电很快,电报上依旧是四个字:记得吃药。
  看到这封电报,李谨言半晌没说出话来,话说这封电报当真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吧?
  事实上,李三少的确想多了。
  从楼大帅的电报中得知刘大夫的一番话之后,楼少帅就给季副官下令,每天一封电报,督促李谨言吃药。
  想到楼少帅当时说话的样子,季副官就为李谨言捏了一把冷汗,或许言少爷该祈祷这场战争打的时间更长一些……
  北六省的军队截断了南满铁路,又在安奉铁路上扎下了钉子,完全阻断了通往大连和朝鲜的铁路线。日本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增兵救援,要么服软。
  宽城子驻扎了日军一个联队,联队长小岛发回旅顺的电报中声称,若不给他调派援军,他很难守住宽城子。
  身在旅顺的大岛义昌现在也是焦头烂额,即便是在华夏生活了几十年的“华夏通”,也从没想过战争会爆发得如此突然。楼盛丰这个人已经够他们头疼了,楼逍更是不按牌理出牌,他们本以为将刺杀事件栽赃到南方政府身上,可以轻易挑起华夏的内乱,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手段之前就被用过,而且效果很不错。但是这一次,他们选错了对象,也错估了北六省情报人员的能力。
  在查明动手的是谁之后,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必然。无论是楼盛丰还是楼逍,都对日本人忍得够久了。
  “阁下,要不要向朝鲜总督发电报,请求派遣援军?”
  第五师团的师团长大谷喜九藏和大岛义昌一样脸色阴沉,眉头深锁,参谋的建议他们都曾经想过,可是朝鲜通往华夏的唯一一条铁路,安奉铁路被华夏军队阻断了,北六省的一个师不久前刚攻下连山关,随时可能进攻凤城。一旦驻朝日军出兵增援,必然会受到这个师的阻拦。
  现在的大谷师团长和大岛都督都不再狂妄的认为大日本帝国军队可以轻易击败华夏军队。事实上,第五师团,这个曾经参加过日清战争,攻陷平壤,并在日俄战争中表现突出。在日后被称为“钢军”的日本陆军老牌劲旅,已经被楼少帅揍得满头包了。
  从旅顺发回日本国内的电报大多经过修饰,写得还算好听,但是再好的措辞也掩盖不了他们接连被华夏军队打败的事实。
  现在,一个问题摆在了日本人的面前,是和华夏人死战到底,还是主动要求和谈?
  继续打下去,他们未必不能赢,甚至赢面更大。毕竟楼盛丰只是个地方军阀,而且华夏几乎没有海军。可是,在这期间,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可能先一步拖垮日本!而且日本陆军和海军向来不和,若是陆军向海军求援,不知道会被嘲笑成什么样子。
  和谈的话,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代表军方势力的桂太郎内阁都将倒台。而且,按照楼盛丰和楼逍的性格,他们很难从谈判桌上得到想要的东西。
  那么,打还是和?
  相比起日本人的举棋不定,北六省上下则显得轻松许多,无论如何,华夏的军人都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先是俄罗斯,又是日本,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之下,楼少帅几乎成了所有热血青年心中的当代军神,甚至有人翻出了之前纽约时报的那份报道,指着报纸说,连洋鬼子都佩服咱们少帅!
  一些年轻的女学生更是将亲手写下的书信送到了大帅府,当然,没人大胆到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字,信封上的署名,一看就是化名或者是笔名。李谨言拿起一个署名芳草的信封,暗道,这还没有新文化运动,青年们就已经如此进步了吗?
  当然,打死李三少也不承认他是有些吃味,至于是吃谁的味……佛曰,不可说。
  自从被刘大夫诊断出他的身体受了亏损,还“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