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299部分

新明史-第299部分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陈豫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指挥第二军作战的时候,拥有的只是复仇的怒火,第二军官兵拥有的也只是复仇的怒火,从来没有考虑到,敌人比自己强大很多。当然,这就如同一头狮子与一头水牛之间的战斗一样,也许,水牛比狮子更为庞大,不过,水牛永远都不是一头雄狮的对手!

不出一个月,第二军扫荡了九州岛上所有的月本叛军的驻地,歼灭了十多万日寇叛军,至少有近五十万日本平民倒在了第二军的铁蹄之下。这是黑色的一个月,也是九州岛日本人记忆中最悲痛的一个月。

直到数百年之后,当明帝国的原子弹落在了长崎之前,这一直是日本人记忆中最为恐怖的时刻。

三万多明帝国骑兵就如同三万多头野狼一样,冲入了羊群之后,并且用利牙,尖爪撕裂了每一头绵羊的身躯,将鲜血撒在了九州岛的每一个角落。在这股血雨腥风过去之后,数十座日本城镇,难以计数的村庄都变成了毫无生气的坟地,变成了乌鸦觅食的乐园,变成了死神的领地。

不过,这才仅仅是个开始。第二军在九州岛的屠杀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这为明帝国在九州岛上百年的恐怖统治打下了基础。任何一个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日本人都不会忘记那段恐怖的时期。同样的,第二军的行动也向所有日本宣告了明帝国对待日本的态度,不顺从,那就灭亡!

朱祁钰没有阻止陈豫这疯狂的行为。作为陈豫的最高统帅,朱祁钰非常了解这个年轻将军的性格。当然,他也很清楚陈豫与邓茂之间的关系。两人虽然一直在竞争,不过两人都将对方看作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邓茂在日本遇害,陈豫的怒火是无法平息的,也许,只有血腥的大屠杀,能够让陈豫暂时把痛苦放到一边去,将痛苦转嫁到敌人的身上。

在第二军还没有结束对九州岛的大扫荡时,朱祁钰就率领步兵军到达了北九州。当然,这里已经成了一座鬼城,虽然有部分居民返回了这座城市,不过要向再恢复之前的繁华,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这里,朱祁钰等到了吴历宏率领的东洋舰队,并且收到了马关城的最新情报。

“现在,守卫马关的是第五军的步兵团,以及朝鲜军队。谢正卿率领的第一军骑兵部队在马关东北面的关隘驻扎,这里是日寇进攻马关的必经通道,也是马关防线的最外围。”一名赶到北九州来的第五军军官向朱祁钰讲解了马关城的大概情况,“虽然日寇主力已经调到了关东战场上去,不过,他们的进攻一直没有停止,如果这座关隘失守的话,马关就危险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对胡志说道:“现在,我们还没有稳定住九州岛的局面,所以必须要在马关牵制住日寇的主力兵团,等待陈懋的援军到达。胡志,你率领步兵赶往这处关隘,协助谢正卿作战,务必要在主力军团到达马关之前挡住日寇的进攻。”

胡志点了点头,没有多废话。不过,能不能借几千兵力守住关隘,他没有太大的信心。日寇在知道明军援军赶赴马关的消息之后,必然加强进攻,恐怕等着他的将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五节 血战同萌关

马关本身就是日本本州岛西部最重要的关卡。数百年来,马关一直是本州岛防御九州岛方向的主要据点。同时,日本本州岛中央山脉一直延伸到了马关东北面,在这里有一座更重要的关卡,即同萌关。以往,同萌关是本州岛防御在马关登陆的敌寇的主要地点,而现在则成了明军抵抗来自东面的叛军进攻的最为重要的据点。

在上一次东征时,明军虽然在马关附近成功登陆,但是却没有立即派兵占领同萌关,结果让织田信长能够率领大军顺利到达马关城外,结果明军第三军与第六军在此与日寇打了一场大规模防守战役,伤亡相当惨重。东征之后,明帝国获得了马关的驻军权,一方面将马关建设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另外一方面,也将马关建设成了明帝国在本州岛西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而这其中,距离马关大概十五里的同萌关就是守卫马关的最外围防线,也是马关之外最重要的据点。

在西军反叛的时候,明军的防线从京都一直向西撤退,先后在神户,冈山,福山等地与西军发生激战,不过明军因为准备极为不充分,且兵力太过于分散,都没有能够挡住日寇的疯狂进攻,一路退到了马关。而谢正卿率领的第一师的骑兵到达了同萌关之后,就留在了这里,一个团的两千五百名官兵肩负起了守卫同萌关的艰巨任务。而正是他们的殊死抵抗,最终挡住了日寇疯狂的进攻。

同萌关其实是一座两面临敌的关卡,与明帝国的很多关卡都不一样。最初,日本在修建这座关卡的时候,考虑到地是来自西面的进攻,所以防御都是针对西面的。而后来明帝国在控制了同萌关之后。主要防备的是来自东面的进攻,所以在关卡东面建设了一道新地城墙。结果,同萌关成了一座建立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堡垒,可以同时抵挡东西两面的进攻。

也正是如此,谢正卿率领的骑兵团才能够在此挡住日寇的疯狂进攻。当时。他手里只有两千五百名官兵,虽然关卡内存放了不少地粮食弹药等作战物资,不过相对于十多万疯狂的日寇叛军而言,他这点兵力确实太弱小了。

日寇在到达了同萌关之后,立即展开了进攻。谢正卿也开始了三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两千五百名骑兵都放弃了自己的战马,开始用步兵的火枪,以及守军留在关卡上的火炮抵挡日寇的进攻。当然,同萌关并不是唯一能够到达马关地通道。在明军舰队没有办法参战的情况之下,日寇还可以通过沿海平原直接杀向马关。不过,日寇将领很清楚,要想保证顺利进攻马关。就必须要拿下同萌关。而且,只要同萌关还在明军的掌握之中,他们的后方就得不到安全保证。因此,在派遣部队从沿海平原杀向马关的同时,日寇包围了同萌关,并且先后调遣数万军队,对同萌关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与大多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样,虽然日寇叛军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火器,不过并没有如同明军那样的炮弹,日实心炮弹对同萌关城墙的威胁就没有那么大了。相反。谢正卿率领地虽然是骑兵,不过,他们却有充足的弹药储备。加上地形更有利于防守,结果,数万日寇轮番进攻了三个月,同萌关却依然在明军的掌握之中。当然,谢正卿是正统的骑兵军官,他跟随邓茂征战这么多年,学到的最多的就是进攻,即使是在防御之中。谢正卿仍然没有忘记进攻。也只有进攻才能拖住日寇的疯狂进攻。而被动的防御,根本就不可能确保同萌关的安全。

前十日的战斗极为关键。而谢正卿也在这十日地战斗之中展现了自己地指挥才能,以及勇猛作战的风格,同时也让日寇尝到了苦头。连续三日,谢正卿率领骑兵冲出同萌关,借助关前地形险要,不利于大规模兵团作战地特点,数度击溃日寇的进攻,甚至在战斗中击毙了一名日寇的高级将领,振奋了军队的士气与斗志。

接着,谢正卿利用日寇重新组织进攻,准备用火炮轰开同萌关城门的机会,率领五百骑兵,徒步穿越了北面的山区,沿着一条几乎不可能通行的险道出现在了日寇的后方,趁夜偷袭了日寇的营地,炸掉了日寇储备的上万石炸药,并且烧毁了日寇的大量粮草,为守城部队争取到了数日喘息的机会。

受到了沉重打击之后,日寇也放弃了迅速攻占同萌关的想法,开始派重兵围困同萌关,并且让主力部队绕过了同萌关,从沿海平原杀向了马关城。也就是从这开始,谢正卿率领的两千多帝国官兵经历了最为残酷的三个月的战斗。

可以说,日寇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同萌关的进攻,即使是在马关城外的战斗进行到最残酷的时候,日寇也没有撤走围困同萌关的军队。原因很简单,明军的增援部队随时有可能到达日本,而且明军的舰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懒户内海。如果不能占领同萌关,那么就无法向进攻马关的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持。到时候就算是占领了马关,他们也守不住马关。所以,同萌关直接关系到了整个马关攻防战的结局。

三个月之内,守卫同萌关的两千多明军几乎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几乎没有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带伤。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候,就连重伤员都拿起了武器,加入了防御作战的行列。

在七月十五日,日寇在两个方向上,对同萌关发动了最为疯狂的十八轻进攻,并且集中了三百多门火饱,猛烈轰击同萌关。这一日,至少有三百名明军官兵阵亡,两倍于这个数字的明军官兵负伤。在最危机的时刻,日寇甚至杀上了城墙。结果数十名明军官兵抱着敌人一起从城墙上跳了下去,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帝国军人的职责。

七月二十八日,日寇再度猛攻同萌关,甚至挖掘了一条进入关内的地道,准备派兵渗透到关内。然后里外配合攻陷同萌关。谢正卿及时地发现了日寇的企图,并且找到了日寇地道的出口。然后将上千斤的桐油注入了日寇的地道内,烧死数千名藏身在地道内地日寇,瓦解了日寇的偷袭。

八月一日,日寇趁月圆之夜。发动夜袭,趁一度突入关内,不过最终被明军敢死队杀退。而同一晚上,谢正卿率领的突袭部队袭击了日寇在关西的军营,烧毁日寇储备的作战物资,毙伤敌寇上千人,还在混战中击毙日寇将领两名。瓦解了日寇这一轮进攻。

八月十七日,日寇再度进攻同萌关,并且派遣敢死队从关卡北面地山峰上进攻。谢正卿率军拼死抵抗,最终将日寇杀退,而日寇敢死队的五百多武士,全被明军击毙。

……

这样的恶战几乎天天都有,就连日寇的将领都不得不惊叹明军的强大战斗力。两千多明军,在同萌关牵制住了至少五万日寇主力部队,以及大量的火炮,为马关城的第五军步兵团分担了压力。同时也挫败了日寇地锐气。当然,同萌关的战斗也成就了谢正卿这位明军军官的威名,不过,谢正卿在日本的表演并没有结束。

当朱祁钰率领五千步兵赶到马关的时候,日寇仍然在进攻同萌关。虽然此时日寇并不是希望在拿下同萌关之后可以进攻马关,而是希望在占领了同萌关之后可以阻挡住明军的进攻,为后方的动员赢得时间。不过,很明显的,同萌关同样非常重要,对明军。对日寇来说。都将直接关系到这场战争的胜败。

胡志率领的两千步兵在当天傍晚之前就赶到了同萌关西面。日寇已轻撤销了对同萌关地包围,将主力集中在了同萌关的东面。当胡志进入了同萌关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原本这是一座要塞性质的关卡,三年多来,明军在关内建造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包括物资仓库,兵营,战地医院,乃至战俘营。而此时,这些军事设施几乎都被摧毁了,整个关内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废墟场一样,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不过,仍然屹立在战场上的几百明军并没有被敌人打挎,而是在战斗中变得更为坚强了。

“我就是谢正卿,”谢正卿身上的铠甲几乎都成了碎片,不仔细辨认,还真难以认出这是帝国骑兵地铠甲,“你是皇上派来地胡志将军吧?”

胡志点了点头,在西征之后,朱祁钰就将他升为了准将。“上校,你们辛苦了!”

谢正卿点了点头,将手上的那把佩刀交给了胡志。“将军,同萌关就交给你们了。这三个多月来,我们没有辜负皇上地期望,没有让敌人踏入关内一步,虽然……”

谢正卿突然激动了起来,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两千五百余名帝国军官,现在只剩下了不足五百人,而且其中至少有三百人是重伤员。

胡志拍了拍谢正卿的肩膀,说道:“上校,相信牺牲的兄弟在天有灵,他们见到这一刻,也该瞑目了。”

谢正卿点了点头,擦掉了眼泪。“将军,现在我去处理兄弟的遗体,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作战!”

“好吧,你们都先去休息,防守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好了。”谢正卿刚转过身去,胡志又说道,“皇上已经知道了这边发生的事情,皇上对你们的勇敢精神很满意,你们是最优秀的帝国军人!”

谢正卿的身躯微微的颤抖了一下,并没有开口。这些在战场上俗血奋战的帝国将士的要求并不高,在他们看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就是帝国军人最高的荣誉。而对帝国的所有军人来说,荣誉比生命更为重要,这也是驱使着他们一直努力战斗下去的原始动力。

三日后,朱祁钰就率领侍卫团赶到了同萌关。此时日寇并没有从同萌关东面撤退,不过也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显然,日寇也很清楚,明帝国的缓军已经到达了马关,战局对他们已经不利了,再发动进攻,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朱祁钰在城墙上观察了一会,这才叫上参谋军官走了下来。“胡志,那个骑兵上校在哪?”

“他马上就过来,这几日,他都在处理阵亡官兵的遗体。两千多人,全是他的手下,这三个多月,他们已经付出了一切……”

朱祁钰打断了胡志的话,他已经看到了正朝这边走来的谢正卿,不用别人介绍,朱祁钰一眼就认住了这个高达的上校军官,然后他快步迎了上去。

谢正卿一见到朱祁钰,也是一惊,立即就要行礼。

朱祁钰一把扶住了谢正卿,说道:“上校,这三个月来,你们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的艰苦奋战,马关城恐怕已经在日寇的手里了。你们有什么要求?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朕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

谢正卿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臣等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陛下能够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为邓将军复仇!”

“好样的!”朱祁钰拍了拍谢正卿的肩膀,“这个要求,朕一定满足你们,而且朕可以向你保证,任何日寇叛军都不会有好下场,朕要用所有叛军的脑袋来祭奠邓茂的在天之灵。现在,朕晋升你为帝国陆军少将,第一军代理军长,好好干,别辜负了朕的期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