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190部分

天下枭雄-第190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云定兴决定还是赌上这一次,因为他在听陈智伟讲述杨元庆杀元尚应经过时,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杨元庆居然还拥有天子剑,这就说明圣上在贬黜他为宫监时,并没有失去对他的信任,正是这个细节,云定兴最终决定把他的身家xìng命都压在杨元庆身上。
    经过杨勇一案后,云定兴痛定思痛,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可以说他现在比任何人都看得透。
    坦率地说,齐王待他确实不错,给了他不少赏赐,还给他谋了一个齐王府西阁祭酒的官职,使他重新走上仕途,但这一切都无法取代他对前途的害怕。
    云定兴是在年初才听说齐王养有私军,这个消息令他大吃一惊,死士和私军的意义完全不同,死士只是一种随从,是打手,和一般官宦人家的家丁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私军却是军队,那是为了谋逆,为了造反。
    这便让云定兴害怕了,尽管齐王并不想让他知道私军之事,但他还是知道了私军存在,这说明齐王的保密做得并不严,他能知道,其他人也能知道,万一被圣上知晓,严查此事,齐王所有的手下都要被清洗,他云定兴一样逃不掉,他已经上了贼船,就算他现在离开齐王府,将来追究起来,他也会受到牵连,考虑了整整一个月,他最终决定来找杨元庆,一年多以前,他和杨元庆合作过一次,杨元庆并没有事后过河拆桥,使他心中对杨元庆还是有一分信任。
    “杨将军来了!”
    门口一名士兵提醒他,他连忙转过身,只见杨元庆低头走进了营帐,杨元庆看了他一眼,眼中也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有想到会是他,云定兴连忙上前施礼,“卑职参见杨将军!”
    杨元庆确实没有想到会是云定兴,当初他从云定兴手中得到齐王死士的情报,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杨广还是宽容了儿子,这两年对齐王宠爱有加,除了没有正式封他为太子,其余所有的待遇都视同太子,还把东宫六率府的二万军队都给了齐王,这种强烈的太子暗示,使杨元庆都有一点沮丧了。
    现在云定兴的到来,使他忽然意识到,云定兴或许是扳倒齐王的突破口。
    “云先生,好久不见了,快请坐!”
    杨元庆态度很热情,使云定兴的心稍稍放下,他坐了下来,遗憾地说道:“听说杨将军为保高熲而被罢了官,大家都很为将军感到惋惜!”
    “也谈不上罢官吧!我现在出任汾阳宫监,也是蒙圣上的信任。”
    杨元庆说着官场式的客套,亲手给云定兴倒了一杯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他坐下来笑问道:“云先生怎么会想到来我这里?”
    “其实我只是顺路经过,我是去五台山给齐王请道士。”
    “哦?”杨元庆好奇地问:“齐王怎么信奉起三清来了?”
    云定兴掩饰不住满脸的鄙视,冷笑道:“他只信道术而已,他府中有一个妖道,叫做潘诞,是嵩阳宫的主持,据他自己说活了三百岁,齐王把他奉为神仙,连自己心爱的姬妾都送去伺候他,这个潘上人说他有一个师弟,叫做潘重,在五台山上清宫做主持,道术更加高明,齐王便让我去请他。”
    “他找这些道士做什么?”杨元庆又问道。
    “对外说是给父皇母后祈福,实际上是太子去世快两年,他都没有能入主东宫,他心里急了,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道术身上。”
    “有用吗?”杨元庆哑然失笑道。
    “或许他认为有用吧!去年三月,那个潘妖道来他府上施法三天,结果半个月后,圣上便把东宫六率府的军队给了他,他便认为是潘妖道的功劳,从此对潘妖道言听计从。”
    杨元庆听他一口一个潘妖道,估计这个道士不会做人,把齐王的手下都得罪了,至少把这个云定兴给惹恼了。
    “云先生打算就这么一直在齐王府做下去吗?”杨元庆试探着问,话题一下子便转到正事上。
    云定兴低头不语,半晌,他忽然抬起头道:“我不妨告诉杨将军一件密事,齐王养有一支私军。”
    杨元庆的眼睛眯了起来,笑了笑道:“不是死士吗?怎么变成私军了。”
    “本来是死士,但就是这个妖道说齐王五行属于木,木xìng太重,才使他迟迟进不了东宫,需要用金克之,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死士就变成了甲士。”
    “那么甲士有多少人?”
    “具体我不知道,齐王从不告诉我,不过在去年底他令我做了一批牙牌,一共五千二百块,五千枚铜牌,两百枚银牌,我推断这就是他私军的人数。”
    ‘五千人!’这个数字让杨元庆暗暗吃惊,如果真是这个人数,齐王真就万复不劫了。
    云定兴也焦急起来,起身施礼道:“杨将军,齐王私养军队,一旦圣上知晓,我也逃不掉了,我想先向圣上举报,不知杨将军能不能替我引见圣上,将军之恩,云定兴铭刻于心。”
    “先不要着急!”
    杨元庆安慰他道:“云先生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齐王毕竟是圣上的爱子,养私军之罪非同小可,若没有充分证据,圣上非但不信,反而会说你离间他们父子关系,云先生若能抓住证据,我可以替云先生引见。”
    云定兴叹了口气,让他找证据,他又能从哪里入手?杨元庆又笑着提醒他道:“云先生是从哪里知道这个秘密,就可以从哪里入手。”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云定兴知道该怎么办了。
    .......
    云定兴走了,杨元庆坐在帐中思考这件事,他和齐王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四年,和齐王的仇恨已经无解,齐王对他也一样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从这次修晋阳宫便可看出,竟准备给他设两个圈套。
    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不利,这次发现了齐王养私军的秘密,一种直觉告诉杨元庆,这是一次天赐良机,历史上杨暕并没有成为太子,问题出在哪一环他并不知道,现在他有点明白了,问题就应该出在齐王私养军队上。
    就在杨元庆低头沉思之时,帐外传来了奔跑声,一名士兵在帐外急声禀报,“将军,圣上派人到!”
    杨元庆一惊,连忙道:“速请他过来。”
    片刻,一名宦官被士兵匆匆领了过来,他上前施一礼道:“杨将军,圣上要见你,命你立刻前去觐见。”
    .......
    杨元庆一路疾奔,在次rì晚上赶到了杨广的宿地,此时**城已经戒备森严,四周机关密布,暗藏杀机,城头上一队队侍卫在jǐng惕地注视四周的情况.
    当杨元庆的战马靠近**城,立刻被城头的巡哨发现,一名军官厉声喝道:“来人站住!”
    陪同杨元庆一同赶来的宦官气喘吁吁上前解释:“我是御书房当值中官马少英,奉圣上旨意带汾阳宫监杨元庆前来觐见。”
    片刻,一名侍卫小心翼翼出来,对杨元庆拱手道:“杨将军,请随我来吧!当心四周暗箭。”
    杨元庆把马交给随从,跟随着侍卫一路小心地走进了**城。
    此时杨广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进入马邑郡后,从各地来的奏折明显地多了起来,使他稍微轻松的塞外生活消失了,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御书房里度过,批阅奏折、下达圣旨、召见官员,使他感觉自己和在京城没有什么区别,尤其京城的局势一直未能平息,令他忧心忡忡,他需要一个得力的悍将去替他稳住京城的乱局,在这个时候,他首先想到了杨元庆,当然,杨广还有更深的意图。
    “陛下,杨元庆来了!”
    杨广jīng神一振,这么快就来了么?果然是个当机立断之人。
    “宣他觐见!”
    片刻,杨元庆走进了御书房,躬身施礼道:“臣杨元庆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杨广见他晒得颇黑,也瘦了不少,不由微微一笑道:“杨爱卿,修汾阳宫难道比戍边还辛苦吗?”
    “回禀陛下,戍边是常年辛苦,而修汾阳宫是所有辛苦都集中在三个月内,卑职压力很大,每天基本上都在工地度过。”
    “三个月,能修得完吗?”
    “应该可以,汾阳宫毕竟不大,只要材料齐备,臣认为没有问题。”
    杨广点了点头,“你的情况朕很清楚,很敬业,还亲自去晋阳宫催促栋梁木,和工匠们吃住在工地上,这让朕感到很欣慰,另外,关于元尚应之事,你也承认自己是擅杀朝廷命官,杨爱卿,这件事让朕很为难啊!朕需要做出一个决定。”
    既然杨广把自己的情况都了解很清楚,那说明他在汾阳宫那边安插有探子,元尚应之事,他就没必要隐瞒了,至少给杨广留一个坦诚的印象,而且听杨广的口气,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杨元庆躬身道:“臣擅杀朝廷命官,愿接受陛下一切处罚!”
    杨广确实没有把杀元尚应之事放在心上,对他而言,这些控制军队的关陇贵族杀一个就少一个,只要杨元庆有元尚应犯罪的证据,那他也可以向元家交代,不过杨元庆屡次使用他的天子剑却让他很头疼,这次正好给他抓住了机会。
    “你越权擅杀朝廷命官,本该治你的罪,但念在你敬业修宫的份上,朕从轻处罚,罚你革俸半年,另外,你滥用朕的磐郢剑,给朕造成不良影响,朕决定收回它。”
    杨元庆心中苦笑一声,磐郢剑是因为当年在仁寿宫救了杨广一命,杨广才特别赏赐给他,但既然高颎一案他已经用掉了杨广当年的承诺,杨广就不会再把剑给他,在这一点上,杨广倒是毫不含糊。
    “臣不敢,愿交还陛下!”
    一名宦官将金盘里的磐郢剑呈给了杨广,杨广取过剑,轻轻抚摸剑身,这是他父皇当年命他镇守扬州时赠给他的剑,准确地说,应该叫晋王之剑,这把剑让他又想起了父皇,他心中叹息一声。便把剑收了起来,却又拿出了另一把剑,放在御案上。
    “虽然你擅杀朝廷命官该受责罚,但你的当机果断却令朕非常赞赏,现在京城局势混乱,朕需要一名得力干将去恢复京城秩序,朕看中了你的果断,从现在开始,你就不再是汾阳宫监,朕任命你为东宫左右卫侍率,赐你尚方天子剑,替朕稳住京城局势。”
    杨元庆心中凛然,他明白杨广的深意,名义上去维护京城秩序,实际上是夺齐王的军权,由此可见,杨广已经决定放弃齐王了。
    ......
    !@#

第三十二章 道士军师
    全文字无广告    第三十二章 道士军师
    ‘当!’一声清脆的声响,这是法铃在风中摇响,一名中年道士面无表情地摇动金铃,袅袅青烟在他身边缭绕,他穿着一身镶有金边的夹软纱天师道袍,后背桃木剑。
    在他身后是一名鹤发童颜的年长道士,须发雪白,颇有神仙之气,他头戴华阳玉冠,身披鹤氅,盘腿坐在高高的法坛上,左手执拂尘,右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
    忽地,他拂尘一摆,低喝一声‘咄!’,手指如莲花般弹出,双眼微微睁开,清冷的目光从下面一排跪在地上的男女面前扫过,最后目光落在跪在最前面的齐王杨暕身上。
    年长道士叫做潘诞,是嵩阳宫主持,自称已历人世三百年,即将羽化升仙,他高寿的说法得到了当地山民的一致支持,再加上他鹤发童颜和深不可测的气度,令齐王杨暕对他深信不疑。
    不仅待他礼遇隆重,还特地为他邙山修了一座别宫,以供他修行。
    “恳请上仙为我指点迷津!”
    这些天杨暕心中颇为烦躁和不安,他无力控制京城持续发生的sāo乱,尽管他派出军队去镇压流民闹事,可此起彼伏的各种sāo乱事件令他焦头烂额,令他束手无策,他又害怕父皇责他无能,无奈之下,他只能来求潘诞替他指点迷津。
    潘诞哪里能替他指点这种迷津,他是修道之人,这种治理sāo乱与他无关,不过他却能安抚齐王心中的担忧。
    他用拂尘一指最边上的年轻妇人,“此女贵不可言,乃皇后之相。”
    年轻妇人一惊,慌忙跪下,“感谢上仙指点!”
    尽管道士有些答非所问,但杨暕还是暗暗吃惊,这名年轻妇人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但并非是他的姬妾,是三年前病逝齐王妃的姐姐,京兆名门韦氏嫡女,也是元寿长子元尚武的妻子,和他私通已经六七年,还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府中中都称她妃姐。
    杨暕曾经在床头给妃姐发过誓言,将来他若称帝,必封妃姐为后,这是他们两人间的秘密,潘诞却能一语道破,令杨暕心中惊讶,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这就是暗示他有称帝之望,能渡过这次京城危机。
    他慌忙跪下又道:“求上仙告之弟子,何时可实现?”
    潘诞雪白的长眉微垂,摇了摇头,“此乃天机,汝不可知,泄之,我必遭天谴。”
    他眼睛一闭,不再多言,也不再理会杨暕,杨暕无奈,只能起身回头令道:“送上仙回房休息!”
    这时,站在下首的潘诞徒弟却道:“我师傅今天要去邙山别宫。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去别宫!”
    杨暕一迭声令道:“送上仙去别宫!“
    从院外走进八名齐王府家丁,个个身强力壮,将一座镶金嵌玉的亭阁式肩舆放在法坛上,几名弟子慢慢将潘诞扶坐上,潘诞拂尘一甩,‘起!’,八名壮汉将肩舆扛起,向府外走去,潘诞的十六名弟子分列两排,跟在后面,至始至终,潘诞竟不理睬杨暕。
    可杨暕却毕恭毕敬,跪在地上,送上仙归去,这时,他的一名姬妾再也忍不住,低声嘟囔一句,“这道人好无礼!”
    恰好被杨暕听见,杨暕勃然大怒,起身一巴掌将这名姬妾打翻在地,怒斥她道:“上仙风仪,岂是我等凡人所能妄测!”
    他气得暴跳如雷,喝令左右,“将这贱人杖一百,关三天,看她再敢妄言!”
    姬妾吓得浑身发抖,被几名体壮如牛的健妇拖了下去,其他姬妾都被吓如泥塑,杖一百,那是要打死人的,从未见过殿下发这么大的火。
    杨暕的心情极度恶劣,依然余怒未消,他重重哼了一声,拔足向内院走去,刚走到门口,一名家人来报:“殿下,皇甫使君到了。”
    杨暕点点头,“请他到我书房等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