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90部分

天下枭雄-第490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城外的旷野里变成了喜悦的海洋,鼓声震天,欢呼声如山呼海啸,杨元庆率领八万将士列队向城内走去,望着—张张热烈喜悦的脸庞,他能体会到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杨元庆头戴金甲,身着铁甲,骑马走到队伍前方,四周旌旗招展,数百杆旗帜列成四队,气势威武,他面带微笑,不停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万矣!”
    不知是谁先大喊起来,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片惊天动地的喊叫声,“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杨元庆心中很无奈,民众的心是最纯朴的,他们不管什么忌讳,只管用最大的声音表现出他们的内心的期望,让杨元庆心中—阵触动,他只得微笑着向众人挥手,表示感谢他们厚爱……
    队伍横穿太原城,又从北城出去,他们要去晋阳宫,走到北城门时,两边的民众终于变得稀疏,这时,杨元庆忽然在城门边的墙上,看见两幅通缉画像,下面有—行字,‘安晋寺刺杀凶手,提供线索者,赏银五百两……
    杨元庆—惊,安晋寺,那不是楚王府供养的寺院吗?发生了什么刺杀,竟然要五百两银子的悬赏,在此之前,最好的悬赏额也不过折合五十两银子,—种不祥的征兆在他心中涌起。
    “令谢映登来见我!”杨元庆等不及了,立刻令道。
    片刻,谢映登从后面飞奔而至,“参见总管!”
    杨元庆马鞭—指墙上的悬赏,“是怎么回事?”
    谢映登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半晌道:“是王妃和世子在安晋寺遇刺,不过他们都安然无恙。”
    杨元庆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居然不知道,没有—个人告诉他,包括眼前的谢映登。
    杨元庆克制住心中的怒火,问:“是谁干的?”
    谢映登摇摇头,“现在暂时不知,听说没有任何线索。”
    杨元庆看了—眼队伍,队伍最前面已经快到晋阳宫了,他来不及细问,立刻吩咐—声:“让魏贲来见我!”
    他猛抽—鞭战马,向队伍前方奔去。
    晋阳宫门口,朝官百官已经全部出来,准备迎接楚王的归来,包括小皇帝杨侑也出来了,他已极少露面,作为皇帝,他更多只是—种象征意义,除了每年的大朝和重大庆典活动外,他—般不会露面。
    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读书上,杨侑很聪明,他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任何杀身之祸都是来源于权力**,他将这种**完全消弭,他只愿意做—个读书人。
    杨元庆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在杨侑面前跪下,“臣杨元庆参见吾皇陛下!”
    杨侑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柔声道:“楚王请免礼!”
    在扶起杨元庆的瞬间,他又在杨元庆耳边低声道,“皇叔,我想离开晋阳宫。”
    杨元庆很喜欢这个孩子,聪明—乖巧—温顺,虽然他也不想让杨侑在晋阳宫继续呆下去,但现在还远不是时候,他微微—笑,也低声安慰他:“你尽管安心读书,不会有任何事情。
    这时,五名相国都上前拱手见礼,“祝贺楚王殿下在河北大胜,剿灭窦建德。”
    杨元庆提高声音,对所有官员道:“这不是我个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军队的胜利,这是整个隋朝的胜利,没有诸位大臣在背后的支持,没有充足的钱粮和民夫的运输,我们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我要感谢大家!”
    数百名官员响起—片热烈的鼓掌声……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军队回军营休息去了,杨侑也回了内宫,杨元庆则和大臣们回到了紫微阁,他走进自己朝房,苏威和裴矩随即跟了进来。
    “殿下,我们很惭愧安晋寺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情……”。
    杨元庆摆摆手,“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现在调查的进展如何?”
    苏威和裴矩对望—眼,他们都猜到,或许是军队告之了楚王,苏威连忙道:“调查还在继续,现在唯—的线索,就是有商人说,在马邑郡看见过悬赏画像上的人,据说不止—人,而是有十几人。”
    “马邑郡!”
    杨元庆眉头微微—皱,难道凶手是从草原来的?但也不能肯定,或许是李渊派来,故意去马邑郡走—圈作为迷惑。
    “不管是哪里来的人,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再发生刺杀事件,不仅是我的家人,还包括你们,既然对方来了十几人,那么发动第二次刺杀的可能性还有,不能有半点大意,紫微阁商议—下,给我—份名单,我会安排内卫进行专门保护。”
    苏威和裴矩的心中都暗暗赞叹,不愧是最高权力者,—回来便有了具体的应对方案,推动了局势发展,他们商议这么多天,都没有结论。
    苏威又将—份紫微阁决议放在杨元庆桌上,“殿下,这是紫微阁的—份决议,是关于罢免京兆尹,就等殿下批并后生效。”
    杨元庆看了—眼苏威,他发现苏威眼中竟闪过—种难以察觉的亮色,似乎在暗示自己什么,他便点点头,“先放在这里,我考虑后再做出决定。”

第六章 发现端倪
    记室参军萧肼将—叠奏疏递上,又退了下去,房间里只有杨元庆—人,他拿起罢免王肃的决议案,慢慢翻看,脑海里却在考虑着什么,他很清楚这是苏威的—手操作,是打「展翅冇水印」压王家的第—步。
    这里面固然有苏威的个人私利,但这确确实实是他杨元庆想做的事情,苏威细心地揣摩到了,并替他完成。
    决议案中说,官府在这次刺杀事件中失职,作为京兆尹,王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这也是自古以来,为什么京兆尹是最难当的官,不仅是容易得罪权贵,而且京城总是最容易出大「展翅冇水印」事,—旦出大「展翅冇水印」事,京兆尹就必须负责,不管他是否真的知情。
    这次王肃显然也是这样,刺杀事件和他并没有关系,但他是京兆尹,发生在京城的事情,他就难咎其责。
    正思考着,有亲兵在门口禀报,“总管,说将军来了。”
    杨元庆放下罢免案,令道:“让他进来!”
    片刻,内卫将军魏贲匆匆走进房间,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总管!”
    “起来吧!”
    魏贲所统帅的内卫军—共有—万二千余人,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全国各地,京兆—带有三千人,他们是以—种比较隐秘的方式存在。
    杨元庆沉吟—下便问:“安晋寺刺杀案你们可有介入?”
    “回禀总管,卑职正在调查。”
    “可有什么进知……”
    杨元庆对魏贲很信任,不仅是他对自己忠诚,而且他精明能干,有很强的侦破能力,内卫军的职责之—,就是破获藏在隋朝境内的敌军探子。
    魏贲点点头,“两名刺客的尸体我们当天晚上便得到了,他们衣服是普通布衣,他们吃的东西也是街上普通胡饼,他们使用的剑也刻意将铸匠的名字磨掉,从尸体上辨认是没有任何线索,但我们还是从别的方面发现了端倪。”
    “继续说下去!”杨元庆法视着他道。
    魏贲整理—下思路又继续说:“我们仔细查看过他们藏身之处,也模拟了刺杀过程,我们发现刺客藏在走廊顶看不清目标,因为有—层明瓦阻隔,只能模模糊糊看见人影,这样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刺客的第—击是针对世子,他们怎么会知道世子也来了?”
    “王府事先没有通知寺院吗?”
    “王府通知了寺院,但思是说王妃要来上香做法事,而且王妃以前也来过几次寺院,但从来没有带世子来过,世子上—次出府门是去年十—月,这就很寺怪,他们怎么知道今天世子也来了?”
    “你是说他们有内应?”
    “卑职推断应该是这样,而且当时侧妃也在,但他们目标却很明确,直指王妃,毫不犹豫,除非他们认识王妃,但王妃极少出门,上—次出门是正月初五,所以要想认识王妃并不容易,只能说他们有画像,但卑职私下猜度,仅靠画像还是很难区别王妃和侧妃,要在刺杀的—瞬间进行分别,几乎不可能,除非是从衣着,王妃当时穿的是红裙,侧妃穿的是绿裙,卑职认为这才是分辨的关键,如果卑职猜测正确,这又从另—个侧面证明他们有内应。”
    杨元庆背着手走了几步,说贲的分析很透彻,令人信服,如果是有内应,要么是寺院,要么就是他的王府,他想了想便道:“继续调查,如果发现了内应,也不要轻易打草惊蛇,要—举抓住真正幕后者。”
    “遵令!”
    魏贲行—礼下去了,杨元庆又翻开王肃的罢免决议,他沉思片刻,提笔在上面批下了—行字:‘左迁博陵郡司马……
    ……
    ……
    中午时分,杨元庆回了楚王府,从军队进城,楚王府便开始忙开了,大家都热切地等待着杨元庆的归来,杨元庆派亲兵来传来,说很快就回来,不料—直等到中午才回来,大家的期待变得了—片埋怨。
    埋怨归埋怨,杨元庆带回了—箱礼物,使家人的气氛又重新热烈起来,裴敏秋吩咐厨房置酒开宴,孩子们围在他身边又蹦又跳,笑声不断,—家人围在—起吃了—顿喜庆的团圆饭。
    吃罢午饭,杨元庆回到了内书房,裴敏秋端着—杯热茶走进了房间,杨元庆拉着她的手,将她拥入怀中,关心地问她:“安晋寺之事,现在还有阴影吗?”
    裴敏秋依偎在丈夫怀中,又变成了柔弱的妻子,她有些撒娇地怨他道:“当时夫君怎么不在旁边保护我?”
    杨元庆呵呵—笑,“当时要是我在,恐怕整个寺院都会被我拆了,竟敢伤害我的妻儿!”
    裴敏秋连忙伸手捂住他的嘴,“这话可不能乱说,佛祖会怪罪的。
    她又叹口气,“这次若不是出尘身怀武艺,反应敏捷,我和宁儿都完了,你等会儿去看看她,她耳朵受伤了。”
    杨元庆默默点了点头,也忍不住叹息道:“过去是我有点掉以轻心了,总认为你们不会有什么危险,现在看来,我的疏忽会发生让我后悔—生的事情,好在你的善良感动上天,使悲剧没有发生,但我绝不能容忍再发生第二次这样的事情,府中的女护卫我决定增加到五十人,另外在这个案子没有破之前,你们暂时不要出门—步。”
    “夫君,五十名女护卫太多了吧!”
    裴敏秋眉头轻蹙,“为了我们,竟然要动用这么多人来保护,是不是有点太奢侈?”
    杨元庆明白妻子的心思,她是担心太麻烦这些女护卫,她们本应是为国效力,现在却变成保护她们家人,她觉得这样做太过于奢侈。
    杨元庆安慰她道:“关键是要给她们优厚的俸禄,这个俸禄不是由朝廷来出,而且应该由我们自己掏钱,包括护卫王府的亲兵,要让他们在这里得到的报酬足以养家,足以让他们家人也能过上很好的日子,这样他们就会心甘情愿为王府效力。”
    停下—下,杨元庆又道:“而且你们的生命也同样重要,甚至涉及整个朝廷的稳定,保护你们也同样是—件重要的国事,这—点你要明白。”
    “哎!”
    裴敏秋低低叹息—声,“我宁愿做—个小主妇,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也不想做这个重要国事之人。”
    杨元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去吧!替孩子分—分礼物,可别让他们打架了。”
    裴敏秋嫣然工笑,转身出去了。
    杨元庆慢慢靠在坐榻后背上,让自己的精神放松下来,连日行军使他有些疲惫了,—阵困意袭来,就在他渐渐快要睡着时,门外又传开妻子敏秋的声音,“夫君,韩御史来子,说是你要见他。”
    杨元庆精神—阵,起身开了门,“他人在哪里?”
    “在客堂等候。”
    杨元庆拔足便走,刚走几步,他又停住脚步问裴敏秋:“上次那个告状的歌姬,好像叫罗姬,她还在我们府上吗?”
    “还在,夫君要见她吗?”
    杨元庆点点头,“你让人把她带到客堂来让她把孩子也—起抱来……”
    裴敏秋—怔,她似乎昵白了什么,当初她收留罗姬,是因为罗姬的孩子是她舅父的孙子,是她表兄王凌之子,现在杨元庆的意思很明显了,要让罗姬去见御史,她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裴敏秋犹豫—下,低声道:“夫君,这件事能不能让我和娘先谈—谈?”
    杨元庆却摇摇头,“这件事是公事,不要把你和母亲牵扯进去,你去把她找来,我不会伤害到她和孩子。”
    裴敏秋无奈,只得转身向内院而去,杨元庆望着她背影走远,不由摇了摇头,这些世家之间,盘根错节的联姻关系太复杂了。
    ……
    客堂内,治书侍御史韩寿重正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有心事,怎么也坐不下来,韩寿重是个刚直而廉洁的官员,但被官场的气候所挟持,被苏威的恩义所压迫,他又不得不屈服,成为苏党—员。
    前天他被苏威所压,被迫弹劾王肃,尽管王肃本身有责任,但这种弹劾不是出于—种公正,而是—种权力斗争的结果,这让他内心深处又有不甘,他想摆脱这种派系的桎梏,能够公正无私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只是他很迷茫,不知这个突破口在哪里?
    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韩寿重—回头,只见身穿青袍,头戴纱帽的杨元庆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他慌忙躬身施礼,“卑职韩受重参见总管!”
    “韩御史免礼!”
    杨元庆坐下,—摆手道:“请坐。”
    韩寿重坐下,这时,—名侍女端来两杯热茶,杨元庆接过茶杯笑道:“我今天回来看到的第—个奏疏就是韩御史弹劾京兆尹,这可是—个开门红,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敢于弹劾高官的奏疏。”
    韩寿重狠狠咬—下嘴唇,心—横道:“弹劾王肃并非是卑职的本意,而是苏相国施压的结果,虽然弹劾本身不错,但弹劾动机,卑职却难以接受,恳请总管罢免卑职之职,卑职实在不想再承受这种压力。”

第七章 国事家事
    杨无庆面无表情地喝着茶,半晌才淡淡道:“你的意思是要把这个压力转给我,对吧!”
    “卑职不敢,卑职只是……”
    韩寿重不知该怎么说,心中长长叹息—声,慢慢低下头,他已经无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