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98部分

天下枭雄-第498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已经明白了总管的意思,总管只管能不能拿下临榆关,具体怎么打,那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他并不在意自己冲锋上城。
    罗士信心中感动,立刻抱拳道:“卑职明白了,以后卑职不会再为这种小事烦扰总管。
    杨元庆微微—笑,“可如果是我当主帅,你未奉我的命令擅自出战,那你就小心挨板子了。”
    罗士信挠挠头苦笑道:“卑职明白了!”
    “好吧!既然已经拿下临榆关,那你下—步准备怎么打?”
    罗士信沉思片刻道:“卑职有—个请求,卑职想调用—百艘战船,不知总管是否同意?”
    “这个没有问题,可是你考虑过没有,是否有足够的船员操纵战船?”
    “卑职考虑过,造船所可调两千船匠临时操纵船只,卑职已从幽州募集了两千有内河航运经验的船夫协助船匠,基本上可以应对—百艘海船。”
    “既然你已经考虑周全,那我可以再意。”
    ……

第十七章 西征情报
    燕郡医无阊山,这是一条几乎将燕郡一隔为二的山脉,这条山脉本身并不长,南北走向,山势不过百余里,但因为燕郡本身地域狭小而显得格外突出。
    在医无阊山北段,是一望无际的山地草场,这里曾是高丽战役中隋军的养马之地,马场方圆数十里,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还能发现马场的踪迹,一些栏杆还依稀可见,绝大部分栏杆都被当地人拿回家当柴烧掉。
    高处是灰sè的山岩嶙峋裸露,从山腰处开始分布大片的森林,苍松翠柏,绿意浓厚,沿着山脉,延绵百里的森林俨如一条绿sè的腰带将高山缠住。
    清晨,一队约五十人的骑兵从森林内冲出,向东方疾奔而去,这是一队配有双马的隋军斥候,飞驰的骑士个个身披铠甲,黑亮闪光,动作迅猛。
    他们的战马高大魁伟,强健威武,四肢匀称,棕sè的马匹富有光泽,长长的尾巴迎风飞舞,高昂的马颈密布齐刷刷的鬃毛。
    骑兵和他们胯下战马相得益彰,人人高大魁梧,手脚颀长,鹰棱头盔下黑sè浓密的头发飘舞,神sè严峻、目光锐利,手执枣木长矛,背挂牛皮骑盾和弓箭,皮带上插着横刀,锃亮的铠甲十分坚固。
    五十名骑兵成双人纵队而行,后面跟着他们的另一匹马,背负着他们的毛毯和干粮,为首校尉年轻英武,只有十六七岁。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和他年纪并不相配的成熟光芒。
    校尉正是萧延年,他手中拿着父亲给他打造的凤翅镏金镋,骑着一匹极为雄骏的白sè战马,这匹战马是西域进贡朝廷,又被杨广赏赐给了他的父亲宇文成都,连他的一身盔甲也是父亲留给他。
    尽管萧延年身上打满了父亲的烙印,但那只是他对父亲的追思。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缘故变得趾高气扬。
    相反,他很低调,他的五十名手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成都之子。不过他这么年轻就担任校尉,还是让一些老兵不服,这不符合隋军以军功升职的惯例。
    骑兵队奔行两个多时辰。渐渐放慢了脚步,前面又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萧延年马鞭一指,“去森林内休息!”
    骑兵调转马头,越过一条小溪,冲进了森林内,森林占地数百亩,幽深而宁静,地上长满了各种sè彩艳丽的小花,树根则成片分布着白sè菌类。看得出,这里并没有人烟踪迹。
    士兵纷纷下马,在草地上坐下,十几名士兵拿着葫芦和水桶去外面的溪水里打水,战马悠闲地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萧延年则坐在一块平坦的大石旁查看地图。他严肃的目光像极了他的父亲,高挺的鼻子显示着他南朝贵族的高贵血统。
    这次他奉罗士信之命来探查高丽军的动静,他在地图上迅速找到了自己目前所在的位子,用一根木炭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是位于怀远镇北面二十里,再向东走十里便是辽河。
    他在这一带巡查了快七天。依然没有看见高丽军的踪影,只是在前天发现一支数千人的燕军。
    ‘难道自己要过辽河不成?’萧延年暗暗思忖道。
    这时,一名队正凑到他面前,笑嘻嘻道:“校尉,不如找一个村落,有的吃,有的喝,还能打听消息。”
    萧延年瞥了他一眼,“这里是高开道的地盘,我们还是不要太张扬好,否则被村民告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更重要是会误了将军大事。”
    “可是,真的会有高丽军队吗?”
    队正犹豫一下,终于忍不住说:“弟兄们都说遇到高丽军队的可能xìng不大,我们已经在燕郡巡视七天了,如果能遇到,早该遇到了,我们都认为就算查找十天,也不会有消息,不如……不如就此打道回府,是吗?”
    萧延年冷冷哼了一声,道:“该什么时候结束,我心中自然有数,不用你们来提醒!”
    队正神情十分尴尬,只得干笑一声,“卑职只是随便说说,当然是校尉决定。”
    队正退了下去,靠树根坐下,低低骂了一声,几名老兵立刻围了上来,低声问:“怎么说,校尉还要继续巡视吗?”
    “给老子滚远点!”
    队正骂了一声,“都是你们几个浑蛋多事,害得老子被训一顿。”
    几名老兵却不肯走,聚在队正身旁,七嘴八舌议论道:“这个校尉到底是什么人,莫名其妙就当了校尉,他是什么背景?”
    “谁知道呢?估计来头不小,听说总管视察河东郡时还专门和他比过箭,又姓萧,我估计是西梁贵族。”
    队正叹了口气,“不管是什么人,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升官会比咱们快,反正你们当队正的时候,他起码已经是亚将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听话,别招惹他。”
    众老兵心中疑惑,却又不得不听信队正之言,就在这时,大树顶上放哨的士兵大喊:“有几名骑兵向我们这边奔来了!”
    众士兵纷纷一跃而起,萧延年喝令道:“不要慌张,撤进森林深处!”
    士兵迅速收拾东西,牵着马匹,撤进了森林深处,萧延年带领十几名斥候,在附近树上埋伏起来。
    片刻,三名骑兵冲进了森林,都是高开道的士兵,一进森林,其中一人便骂了起来,“把老子当成狗一样使唤,老子不干了,狗屎高丽人,有本事他们派自己人送信。”
    这时另一名士兵忽然发现了异常,“不对,这里有人来过,有骑兵来过。”
    他们发现了马蹄和战马的粪便,三名燕军探子立刻意识到了不妙,转身要奔出森林,就在这时,数支箭嗖地shè来,皆shè在他们腿上,三人惨叫着倒地,从树上跳下十几名隋军斥候,用长矛顶住了他们。
    “饶命!”
    燕军探子惊恐地大声叫喊,萧延年快步上前,揪住一人的头发,将他拖到一棵大树下,蹲下来喝问道:“高丽军在哪里?”
    探子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说不出来,萧延年抽出匕首顶住他的咽喉,“快说,不然一刀宰了你。”
    “在.....辽河东岸!”探子颤抖着声音,战战兢兢道。
    “有多少军队,几时要过辽河,主将是谁?”
    萧延年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辽河,这里曾是高丽和大隋的界河,也是当年高丽战争的第一步,是大隋进攻高丽的前沿阵地,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辽河两岸依旧没有什么人居住,这里曾死亡太多的人,土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辽东河岸,当年隋军战死数十万人才占领的城池已重新被高丽人占据,如今一条辽水已经挡不住高丽人的野心,他们利用高开道投降的机会,开始向西扩张了。
    辽河宽约数十丈,水深波平,此时辽河上已经架上了两座浮桥,一队队高丽士兵正快步渡过浮桥,向河西岸进发,在河东岸,数万大军密集排列,声势浩大。
    尽管盖苏文和高开道的谈判是出兵三万人,但在最后决策时,手握军政大权的高丽宰相渊太祚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三万军战胜隋军会很艰苦,便决定出兵五万,由他亲自率领,迎战隋军。
    辽河岸边,渊太祚目光yīn冷地注视着辽河,就在这条河边,六年前,隋军发起了对高丽的大举进攻,一连三次战役,几乎毁了高丽的根基,如今六年后,却反过来,是他高丽军向隋朝进攻,不!是向中原进攻。
    渊太祚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这一直是他的梦想,他今年已六十岁,原以为此生他不再有机会,却没有想到在他暮年,这一刻竟然成为真,他心中异常激动,以至于他决定亲自率军西征,以实现他数十年的夙愿。
    “父亲!”
    长子盖苏文从远处飞驰而至,这一次高丽军西征,他没有随军,而是留在高丽,替父掌管军政,他特地赶到辽河边为父亲送行。
    “这次西征,父亲准备何时归来?”盖苏文担忧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快则两个月,迟则半年。”
    渊太祚对自己的长子非常信任,他亲自率军西征,把手中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已经三十岁了,以你的才智,我相信你能够担起这份重担,荣留王刚刚继位,他还没有什么威信,只要你牢牢抓住大权不妨,他就拿你无可奈何。”
    “请父亲放心,内政之事,我一定会处理好,希望父亲能早rì实现自己的夙愿。”
    渊太祚仰头一笑,“是啊!想到几十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我就算死也瞑目了,我会在幽州城给你送去捷报。”
    渊太祚望着宽阔的辽水,他意气风发地下令:“穿我的命令,军队加快速度过河……河对岸的一片密林中,萧延年正率领五十名斥候密切地注视着高丽军渡河,燕军探子的消息证实了,至少有五万高丽军渡过辽河,助战高开道……未完待续)RQ

第十八章 紧急情报
    临榆宫再次被利用起来,成为隋军的后勤重地,从幽州运来的十五万石粮食便囤积在宫中,还有大量的帐篷、军械、火油等军用物资。
    这次辽东之战,并没有动员朝廷支持,主要是上谷郡为备战河北而囤积的各种军资粮食都远远没有用完,河间郡太守杨玄奖和涿郡太守温彦博动员了十万民夫运送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对辽东的战役。
    临榆宫有驻军一万人,这一万人并不是进攻辽东的五万军,而是重新从河间调来的一万军队,他们任务是保护后勤重地,防止高丽军从海路袭击隋军后路。
    临榆关战役已经结束近五天,罗士信已率大军挥师北上,而杨元庆却没有跟随军队北上,而是留在临榆宫,作为观战者的身份静观辽东战局的发展。
    临榆宫玄英殿,这里曾是杨广召集重臣商议军务的内殿,此时临时辟为杨元庆的办公场所。
    大殿内一切可以搬走的物品都已荡然无存,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只剩下一个空壳,连地上铺的砖也被撬走,大殿内长满了杂草,但此时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士兵们在大殿内扎下几座大帐,分隔出了四五间屋子,杨元庆的军帐便位于正中。
    此时,在杨元庆的军帐内放置着一台巨大的沙盘,长三丈,宽两丈,由四台沙盘拼接而成,包括了整个北方地区,河北、河东、中原、关内、关中。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当然不能仅仅盯住辽东一域,尽管他是借口视察造船所,实际是来关注辽东战局,但辽东战局一旦开始,他又不得不考虑其他势力的动静。
    牵一发而动其身,辽东战役的开战,他也相信所有的势力都在关注隋军,有的只是关注。但有的会蠢蠢yù动。
    窦建德刚到青州,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地盘,稳住民心。收拢军心,相信此时,窦建德宁可向南发展也不会再过黄河。
    李密在月初已迁都陈留,以梁郡为中心,建立他的中原帝国,在刚迁都之际,万机待理。
    更重要是。他已经将瓦岗军改名为魏军,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远远超过了他的迁都,他已经走出了去瓦岗化的最关键一步。
    而这一步也必定是凶险异常,稍不慎就会造成李密军内乱,想必李密也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考虑进攻河北。
    再其次是王世充。据说他收拢了很多从宇文化及那里逃来的士兵,军队在虎牢关血战损失两万后,又再一次扩张到七万人。都是原来隋朝的jīng锐之军,又占据了洛口城,有了粮食为依凭,实力不容小视。
    不过王世充现在正准备禅让登基,他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应该无暇北顾,事实上王世充也没有北图之心,他真正的对手和敌人是李密,尽管他们已停战和解,但这个和解并没有约束力。
    中原的三大势力杨元庆并不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长安李渊,而且他也不是担心李渊会进攻关内六郡,或者河东,唐朝内有李建成为首的强大文官势力会恪守和解协议,阻止军方的冒险。
    他担心的是李渊趁辽东战役的机会,继续向东扩张。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辽东战役不能扩大化,必须把它控制在一个能速战速决的范围内,一旦战争扩大,将整个高丽卷进来,那么形势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很可能隋军就会掉入这个泥潭。
    这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元庆亲自来辽东观战的原因,在军事上,他完全放心罗士信,但在政治上,罗士信还嫩了一点,他很难把握住这个度,稍微不慎,就会把战局扩大。
    事实上,辽东战局已经在朝危险的方向发展,高开道已经投降了高丽,高丽对辽东这块到嘴的肥肉,岂肯轻易放弃?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测,今天上午,高开道的燕王长史刘正佩从柳城郡逃到临榆关,向他们透露了一个消息,高开道在辽远镇已经和高丽特使盖苏文达成了派兵协议,高丽将派三万军渡过辽水参战。
    辽东之战已经变成走钢丝绳,稍不留神,第四次高丽战争就要爆发,只不过当年是隋军进攻高丽,现在是反过来,高丽进攻隋朝。
    杨元庆也深为忧虑,他并不惧怕和高丽一战,只是现在并不是和高丽爆发全面战争的时候,他四面皆敌,和高丽爆发战争,只有会让第三者抓住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