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67部分

天下枭雄-第567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掌柜双股战栗起来,自己妻儿父母落在他手中,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他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鼻涕眼泪一起流了出来,拼命磕头道:“我愿一死求魏将军饶我父母妻儿一命!”
    “我可以饶他们一命,甚至可以给你一笔钱,让你带着家人去外地谋生,但前提是你必须老老实实地替我做事,否则,你全家人都将死无丧身之地。”
    黄掌柜抬起头,茫然地望着魏贲,“我能为将军做什么?”
    魏贲蹲在他面前,目光凶狠地逼视着他的胖脸,一字一句道:“我要知道,王家私酿了多少酒,酒存放在哪里?他们酿酒之地又在哪里?若有半点隐瞒,我把你儿子的人头先提上来。”
    黄掌柜这才恍然大悟,他心中一阵悲鸣,他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我说,我全说!”

第十一章 霹雳出击
    在太原以西约三十里外有一座占地约三百顷的田庄,这里便是王家的三座田庄之一,叫做西山田庄。
    王家三座田庄都是由王绪的三子王淇掌管,并委派了三名大管事分别负责,其中西山田庄的大管事叫王随禄,也是王家的一名老资历家人。
    西山田庄背靠西山北麓,一条小河从田庄内流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修建了几十座亭台楼阁,夏天天气凉爽,使这里也成为了王家的度夏之地。
    除了度假房舍外,西山脚下还有一座村庄,约三百户人家,这些人家都是王家佃农,原是逃避河北战乱而来太原的流民,没有户籍,以租种王家土地为生。
    但随着河北均田制的推行,西山田庄的佃户也开始返回河北家乡,夏收结束后,便有七十余户佃农结束租种返乡,而更多的佃户准备在秋收后回河北。
    这也是隋朝所有庄园遇到的共同危机,佃户不愿再为田庄种田,要返自己家乡接受分田,不仅土地是自己的,而且田税要远远低于租赋。
    尽管有的庄园主将租赋一降再降,只略略高于田税,还承诺为无妻的佃户娶妻,但依然挡不住佃农们的返乡大cháo。
    黄昏时分,一支由千人组成的内卫军骑兵一路疾奔,奔到了西山庄园,庄园四周没有围墙,只是在王家度假的房舍周围修筑了一条十里长的围墙。
    千余骑兵的杀至早惊动了村庄和王氏房舍,数十条细犬奔出村冲着骑兵狂吠,骑兵飞马疾奔,张弓放箭,二十几条细犬被钉死在地。
    杀机初露,吓得出来看热闹的村民飞奔而回。家家关门闭户,王氏房舍的看门人也看到了骑兵奔至,他关上大门,奔回去报信,瞬间,骑兵疾冲而至,大门被轰然撞倒。
    千名骑兵冲进了王氏房舍群中,他们目标明确。分兵两路,一路骑兵将一座粮仓包围,数十名士兵踢开大门冲了进去。
    而另一路骑兵则将一座大宅团团围住,举起弓弩。对准了大宅围墙和大门,有军官厉声喊道:“房中人全部出来,否则格杀无论!”
    片刻,数十名男女吓得脸sè苍白。一个个举手从房中出来,约五六十人。士兵们冲了上去,喝令数十人跪下。
    为首都尉率领百余内卫士兵冲进了大宅,这座占地约两亩的大宅由二十几间房舍组成,院子和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酿酒的器具,整个大宅上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酒糟气息。
    而粮仓里也搜到了酿制好的数百瓮酒和大量的空酒瓶。这时,田庄大管事王随禄被押了上来。他跪倒在地,哀求饶命。
    “将军,被东西都带走吗?”一名校尉问道。
    都尉摇了摇头,“魏将军有令,所抓获人赃就地扣押,防止王家不认账。”
    他随即对校尉令道:“你率三百弟兄看守查获的人赃。若有人敢冲击,就地格杀!”
    校尉躬身接令。“遵命!”
    都尉安排好留守士兵,率领其余数百骑兵向太原城奔去。
    。。。。。。。。
    就在西山田庄被搜查的同一时刻,另外两支骑兵也搜查了王家的其他两座田庄,在粮仓内同样搜到了酿酒工具,而且在粮仓内也搜查到了大量的藏酒。
    太原城内,一品居酒肆和进士酒肆也被内卫军团团包围,士兵从酒窖中搜查了数千瓶米酒,而且在北市的几家王氏店铺内,也搜出了大量准备批发出售的米酒。
    而此时,距离杨元庆的下令仅仅只过去了三个时辰,魏贲和内卫长史刘桥松将写好的一份奏疏呈给了杨元庆。
    夜幕初降,紫微阁内依然灯火通明,楚王官房内,魏贲和长史刘桥松垂手站在一旁,等待命令。
    杨元庆坐在桌案后,仔仔细细地翻阅着这份报告,魏贲的高效率令他很满意,他就喜欢这样雷霆出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赃俱获。
    但奏疏所写的内容却让杨元庆一阵愤怒,王家三座田庄内原本有粮近十万石,但就在禁酒令下达后不久,他们便开始酿酒牟利,短短半年时间,就将其中的五万石米用来酿米酒,公然与自己的禁酒令对抗。
    杨元庆背着手来到窗前,凝视着夜空沉思不语,王家的酿酒事件足以使王家万复不劫,现在的问题是,他需要将这次事件扩大到哪一步?
    是杀一儆百,还是彻底清洗官场,将王家势力彻底清除出朝廷,杨元庆心中一直在权衡这件事,权衡其中的利弊,后者他不是做不到,而是看他有没有这个决心。
    沉思良久,杨元庆才缓缓道:“先走第一步!”
    。。。。。。。。
    沉沉的夜sè中,一支由两千名全副武装士兵组成的内卫军,正无声无息向位于太原城南的王氏府宅进发,这支军队由魏贲亲自率领,包围大臣的府邸,这是新隋王朝建立后的头一遭。
    片刻,两千内卫军便抵达了王家府宅,魏贲一声低令,两千士兵便将这座占地近百亩的王氏府宅团团围住。
    此刻,在王府内堂,满地都是茶杯碎瓷片,家主王绪恼怒之极,他手执长剑,脸sè铁青,正破口大骂几名王氏子弟,“你们这群蠢猪,我们王家就要被你们害死,太原王氏几百年的延续就会断送你们手上!”
    王绪在几个月前被贬为赵郡太守,但他却借口养病,一直没有去赵郡上任,而是留在太原府中。
    但他的太守之职并没有被罢免,赵郡政务都是由长史赵弘玄代理,他留在太原府宅中,暗中掌控着他在朝廷和地方上党羽,这次反对隋军攻打中原,便是由他率先发起,引发了朝廷的一场波澜。
    由于他的全部jīng力都放在官场运作中,忽视了王家产业的经营,他竟然不知道,王家子弟竟然暗中做起了酿酒赚钱的勾当。
    直到半个时辰前,一品居酒肆被内卫军查抄的消息传来,他才知道族人竟瞒着他闯下了天大的祸事。
    他恨得几乎要举剑剁了这几个蠢货,包括他的儿子王淇,此时他已是六神无主,不知该怎么处理这场家族危机。
    地上跪着四人,最前面是王绪的族弟王玄治,他是王家的总管事,王家所有的产业经营和账房收支都是由他全权负责。
    利用王家粮食酿酒赚钱的决定也是由他拍板决定,他也是被王家面临的财政危机逼得没有办法。
    今年王家的夏粮收成是百年来最惨的一次,减产程度甚至还超过了大业六年那场大旱,不仅是小年导致麦收减产,更重要是**。
    大量佃户的不辞而别直接导致入库粮食锐减三成,更要命的是,据说秋收后还要有大量佃户离去,他初步估算,三座田庄的六百户佃户可能会离开四百户左右。
    这样一来,王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五百顷庄田便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到时用什么来支撑王家的天量支出,仅维持王学每年所耗费的钱粮就有数万吊钱和上万石粮食之多。
    没有了土地收入,凭王家的家底最多也只能维持三年,然后王家便烟消云散。
    作为王家大管事,王玄治忧心忡忡,直到几个月前,负责酒肆的王济中告诉他一个发财途径:酿酒。
    这是因为禁酒令颁发而出现了一个巨大商机,本身用粮食酿酒就比纯粹卖粮食多赚两倍的钱,加之因为禁酒令导致粮食酒身价暴涨,其中的暴利足有三十倍之多,加上用粮食酿酒本身的利润,那么他的库存粮食最多就能赚到六十倍的利润。
    酿酒的巨额暴利使王玄治利益熏心了,他便没有和家主商议,只和几个掌管大权的侄子商议一番,众人便一拍即合,决定铤而走险,酿酒牟利。
    除了王玄治外,在他身后是王绪的三子王淇,他负责掌管田庄,还有掌管酒肆的王济中和掌管商铺的王济云兄弟。
    这四人便是王家酿酒的主谋,此刻他们都跪在家主面前,因酿酒事发而引来的大祸,都使他们万分惊恐,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知道田庄也出事了。
    王玄治万分懊恼道:“家主,此事是我的责任,我没有想到会引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我也是没有办法,若不想办法赚钱,王家也同样难以维持,家主忘记我在几个月前的汇报吗?大量佃户要走,谁来给我们种地?家主当时是同意的。”
    “住口!”
    王绪又是一声怒喝:“我是同意你赚钱,但并没有让你去酿酒,公然违抗禁令,你以为别人都蠢吗?不懂酿酒赚钱,裴家那么深厚的背景都不敢冒犯禁酒令,你又算什么?”
    旁边另一个族弟王贞孝劝道:“家主息怒,现在问题出来了,就要想办法先解决危机,而不应互相埋怨,等危机渡过了,再好好内部算帐,家主说对不对?”
    王绪恨恨道:“你说得简单,你让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倒说说看?”
    就这时,门外传来奔跑声,随即只听管家惊恐万分道:“禀报家主,府门外已被军队团团包围,由魏剃头率领,他要家主出去应话,否则他就要率军杀进府来。”
    这个消息将王绪惊得目瞪口呆。
    。。。。。。。。

第十二章 大事化小?
    王府大门外,数百内卫士兵手执火把,将大门口照如白昼,魏贲披甲戴盔,手按剑柄,目光yīn鹜地注视着大门。
    从大业十年成立内卫军后,他便一直担任内卫将军,内卫军在他手中从最初的千余人发展到今天一万两千人,还包括各大城的情报点,成为大隋军队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在太原提起魏贲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魏剃头,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今年内卫军连续查获三起铸假钱案,按律满门抄斩,就在太原闹市街头,魏贲亲自cāo刀,将数百人斩杀,上至八十的老人,下至两岁的孩童全部不放过。
    这三桩案子轰动整个大隋,现场血腥杀人的场景使围观的数万太原人夜不能眠,故提起魏剃头的大名,人人谈之sè变。
    但魏贲能一直担任内卫将军并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而是他的忠心,他是杨元庆最早的亲卫出身,对杨元庆忠心耿耿,而且jīng明能干,深得杨元庆信任。
    除了忠心外,还有他对杨元庆心意的理解,比如这一次,他就很清楚杨元庆对付王家的目的,绝不是一个违禁卖酒那么简单,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大门开了,王绪带着十几名族人从大门内匆匆走出,王绪神情凝重,当看到大门外数百名全身盔甲的士兵,他的目光闪过了一丝紧张。
    他也不知这件案子该怎么收尾,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们王家确实违反了禁令,酿酒私卖,按律私酿酒者当斩,难道王家也有人会因此人头落地吗?
    见王绪出来。魏贲微微拱手道:“奉命前来稽查案犯。望家主配合内卫军执法。”
    王绪故作惊讶,“王家一向约束子弟,从无作jiān犯科之事。这稽查案犯又从何说起?”
    魏贲冷冷哼了一声,“朝廷在四月前颁发了严禁粮食酿酒之令,但在王家的两家酒肆、店铺查获上万瓶粮食所酿之酒。在田庄里更是查获了大量酿酒器具,人证物证确凿,特上门抓捕案犯。”
    王绪也装不下去,他背着手铁青着脸道:“违反朝廷禁令,也应该是官府来抓人,和内卫军何干?
    “普通律令由地方官府负责,但特别禁令则由内卫抓捕,禁酒令为第三号特别禁令,王使君曾为相国。不会连这也不知吧!”
    第一号特别禁令是禁止私铸钱令,第二号特别禁令是禁止贸易违禁货物,第三号特别禁令便是禁止用粮食酿酒。
    这三条特别禁令王绪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无言以对。半晌才道:“内卫军上门要抓捕谁?”
    这是关键,王绪需要知道这件案子的波及程度。他毕竟做过相国,他知道一桩案子可大可小,可以象征xìng地抓捕几个虾兵蟹将,不了了之,也可以抓几个小人物,将大事化小。
    但同样也可以把事情放大,由一点变成一片,这就是借题发挥,使事态变得严重,这就要看决策者的意图,对于这件酿酒案来说,就是要看杨元庆目的是什么?是就事论事,还是借题发挥。
    王绪心中很紧张,如果内卫军要把自己带走,那问题就严重了。
    魏贲冷冷道:“根据现场人犯供述,此案涉及王氏子弟,主管酒肆的王济中,主管田庄的王淇,还有主管商铺的王济云,这三人涉嫌主谋,请家主把他们交出来,否则,内卫军将进府抓人。”
    尽管王淇是王绪的儿子,但王绪心中还是一松,抓捕名单中没有王玄治,那就说明这件酿酒案中,不是针对王氏家族,而是就事论事,只抓主要责任人,案情并没有扩大。
    王绪也知道不交人是不行了,他回头对家人令道:“速把那三人带来!”
    家人领令而去,王绪脸上终于挤出一丝苦笑,叹口气道:“家门不幸,出了三个见利忘法的子弟,这是我家教不严,有辱门风啊!”
    他说得有些轻描淡写,又偷偷看了一眼魏贲,他其实是在试探魏贲的态度,从魏贲的回答便可以看出杨元庆对此案的重视程度。
    魏贲外表粗鲁凶悍,内心却细如毫发,他听出王绪的试探之意,也不露声sè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哪家没有几个胆大的子弟,而且总管也承认这个禁酒令有不合理之处,只能暂时禁止,迟早还是要放开,这次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