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55部分

天下枭雄-第655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光线柔和,杨元庆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疏,在他身旁已经堆了厚厚一叠,从早上到现在,他已处理了大半,只剩下十几份,最多再有一个时辰,他便可以完全处理好。
    这时,门敲响了,外面传来记室参军张亮的声音,“殿下,裴参军到来。”
    今晚正好轮到张亮当值,张亮也即将离职,出任谯郡太守,将由西河郡长史韦纶来接任他的参军一职,而裴青松的参军职务则由马邑郡长史褚遂良来接任。
    “让他进来!”杨元庆没有抬头,继续批阅他的奏疏。
    裴青松心事重重走进了房间,他不知道这么晚楚王还找他做什么?尽管他现在没有正式离职,还要等褚遂良从马邑郡赶来交接,但今晚不是他当值,一般楚王不会找他,直觉告诉他,楚王找他应该和白天之事有关。
    “参见殿下!”裴青松上前深施一礼。
    杨元庆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问道:“今天被家主训斥了吧!”
    裴青松默默点头,“就在刚才被家主狠狠训斥了一顿。”
    “这个可以理解,你原本是记室参军,却要当什么地方官,你们家主确实想不通啊!”
    裴青松低下头,一言不发,杨元庆想了想,又意味深长道:“好吧!我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可以留下继续担任我的记室参军,也可以去出任南阳郡长史,你可以选择。”
    裴青松咬紧了嘴唇,尽管他也知道,为了家族利益他应该留下来,但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我不想留下,愿意去南阳郡。”
    “为什么?家族不重要吗?”杨元庆不解地问道。
    “家族虽然重要,但我的梦想。。。。”
    裴青松叹了口气,“家族不缺一个记室参军,但这却是我的人生抉择,我绝不后悔!”
    杨元庆赞许地笑了,他站起身走到裴青松,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注视着他道:“去南阳郡好好干,干出政绩来,五年后,我升你为京兆尹。”
    裴青松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动。
    。。。。。。。。
    当天晚上,一辆马车在几名骑马随从的护卫下驶出了裴府,在城门关闭前,驶出了太原城,向南方闻喜县驶去。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消息
    随着新年渐渐到来,太原城内又下了一场小雪,二十九rì一早,一辆牛车缓缓驶进了太原城。
    牛车里坐着杨元庆的婶娘沈秋娘,此时的沈秋娘已年过五十,岁月的风霜已悄然染白了她的两鬓,眼角和额头也布满了细细的皱纹。
    但眉眼间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清秀,她掀开了牛车上的帘子,好奇地打量着这座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大都城,这是她第一次来太原。
    和其他城池一样,太原城也充满了新年的气息,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风鸡和熏肉,一根根长竹竿竖立在院中,竹竿上挑着sè彩艳丽的各种旗幡,在寒风中飘扬。
    不时可以看见有人府前点起一堆火,把竹筒子扔了进去,片刻竹筒爆开,爆竹声响,这就意味的新年除瘟辟邪的开始。
    她还看见有人向井中投入芝麻二十七颗,小豆二十七颗,念念祈祷,这是辟瘟的风俗。
    “大娘,这里的风俗和我们一样啊!”
    说话的是一个仈jiǔ岁的女孩,长得伶俐乖巧,她叫阿涞,是衡山脚下的一个孤儿,三岁就失去父母,一直被沈秋娘收养,沈秋娘极为喜爱她,这次来太原,特地带着她一起来,路上也可以说说话。
    阿涞说得是一口衡山土音,从未离开过衡山,她已经苦学了两个月的北方官话,虽然口音还是很重,但已经勉强听得懂她在说什么了。
    沈秋娘微微一笑,“南方北方过年都大同小异,其实我们南方很多风俗都是北方传过来,比如元rì立幡讨吉,比如出嫁女儿元rì要回娘家,再比如把旧鞋埋在院子里,意味着要出‘印绶之子’,还有晓夜子初之时,把要家中用坏的笤帚放在院中烧掉。这些风俗原本南方没有,是北方传来。”
    “我明白了!”
    小姑娘又想起一事,好奇地问道,“大娘。元庆阿叔是个大官吧!”
    “嗯!他的官可不小,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官,不过你不能叫他元庆,那是我称呼他,你按家乡风俗叫他阿伯就行了,但你是晚辈,要学会给长辈磕头。明白吗?”
    “大娘,我记住了。”
    沈秋娘心中又想起了元庆,他已经三十岁了吧!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打猎养家的孩子,竟然成为一代君王。
    不知为什么,沈秋娘心中也有点紧张起来,尽管杨元庆是她养大的孩子,又是她的女婿。但想到他的身份,沈秋娘便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也是她始终不肯来和女儿同住的一个原因,她不习惯这种深宫高墙内的生活。更重要是她放不下南华宫的孩子们,一批批孤儿进来,长大chéng rén后又一个个离去,能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才是她一生的事业。
    “老夫人,王府到了!”牛车外,一名专程去接她的王府管家指出远处的大门笑道。
    沈秋娘着实不太喜欢这个管家,一路上太过于殷勤,居然还偷偷叫她太后。让她很反感,不过他确实也很辛苦,沈秋娘心中也感激他。
    “陈管家,一路上辛苦你了,我会如实告诉王妃,多谢你的关照。”
    管家高兴得呵呵直笑。“老夫人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只是一路服侍不周,还请老夫人多多担待。”
    这时,出尘已经得到了消息,母亲来了,她早早在大门口等候,裴敏秋也出来迎接,她心里明白,这可不光是出尘母亲那么简单,这其实就是丈夫心中的母亲来了。
    沈秋娘从车窗里看见女儿,高兴得探头向她挥手,“妞妞!”
    “娘!”
    出尘心中欢喜得要炸开了,她飞奔上前,拉住了母亲的手,有些埋怨道:“你怎么今天才到?”
    沈秋娘从牛车里出来,她也有七八年没有看见女儿了,她见女儿已长成了成熟的少妇,颇有几分当年自己的模样,心中又是高兴,又是伤感,她替女儿理了理额上的秀发,笑道:“路上有积雪,牛车走得慢,对了,冰儿呢?”
    沈秋娘想起了自己的外孙女,忽然又想起女儿还生了个儿子,她竟然忘了,她不由拍拍脑门埋怨自己,“看我这个猪脑子,还有一个宝贝外孙,我怎么忘了?”
    出尘连忙回头把女儿拉上来,笑道:“还不快给外祖母磕头!”
    杨冰怯生生跪下,“冰儿给外祖母磕头!”
    “好孩子,快起来!”
    沈秋娘急忙把外孙女拉起来,她对杨冰感情很深,孩子刚出生时,便是她帮助女儿抚养,杨冰站起身,沈秋娘这才发现她已经长大了,身材高挑,容颜俏丽,竟然和出尘少时一模一样,她一下子愣住了。
    “出尘,冰儿和你小时候真的一模一样。”
    沈秋娘叹了口气,“我感觉自己又仿佛回到从前了。”
    杨冰红着脸不好意思笑着解释:“爹爹也说我很像娘小时候,说二弟像他,虎头虎脑。”
    “那你爹爹一定把你当宝贝了。”
    这时,裴敏秋也慢慢走上来笑道:“婶娘一路辛苦了。”
    沈秋娘从前见过裴敏秋,她知道这可是楚王妃,将来的皇后娘娘,连忙跪下施礼,“小民参见王妃!”
    吓得裴敏秋一把拉住她,“婶娘可别这样,您不是外人,您就是孩子们的祖母,和从前一样,就叫我敏秋好了。”
    沈秋娘也不想让她为难,想了想便笑道:“那好吧!我还是和从前一样叫你敏秋。”
    出尘看见了躲在母亲身后的小姑娘,不由好奇地问:“娘,这个小姑娘是谁?”
    沈秋娘伸手把她从身后拉出来,笑着介绍东岸:“她叫阿涞,是我收养的孩子,从未离开过衡山,这次便带她出来走走。”
    阿涞立刻乖巧跪下,砰砰磕头,“阿涞见过大娘、二娘。”
    她一时忘了,竟说起了家乡话。声音清脆甜糯,长相清秀乖巧,倒也讨人喜欢,出尘心里也喜欢。便把她拉起来,“我们府上孩子多,正好陪你一起玩。”
    她回头吩咐女儿,“冰儿,把这个小妹妹带回府去,你来照顾你。”
    “哎!”
    杨冰心中喜欢她,连忙答应一声。牵着她进府去了。
    裴敏秋笑道:“在外面说了这么多话,快进府休息吧!”
    众人簇拥着沈秋娘进了王府。
    。。。。。。。
    今天是上朝最后一天,明天除夕放假了,朝廷事务也格外忙碌,杨元庆早得到了妻子派人送来的消息,一直忙到中午,这才急忙赶回府中。
    他快步走到后堂外,只听堂上传来一阵阵笑声。远远望去,只见正中间坐着婶娘和师娘两个老人,他的妻妾孩子们则坐着两边。众人谈笑风声,叙说着离别之情。
    女人们在一起,大多是谈论孩子,话题自然特别多,笑声不断,热闹异常,但随着杨元庆走上大堂,堂内顿时安静下来,一起望着他,杨元庆快步上前。在婶娘面前跪下,眼睛一下子红了,哽咽着声音道:“元庆磕见婶娘!”
    沈秋娘也伤感起来,连忙扶起他,见他比上一次更加成熟威严,不由叹息一声。“元庆,婶娘也一直想你,也几次想来见你,可是想到你的身份,我真的不敢来,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杨元庆摇摇头,注视着婶娘道:“身份只是对外,在婶娘面前,我永远是你从小养大的孩子,在我心中,您就是我的母亲。”
    沈秋娘泪水涌了出来,她连忙别过头去,将泪水拭去,含泪点点头,“孩子,婶娘明白你的心,我们娘俩就和从前一样。”
    这时,裴敏秋拍手笑道:“既然元庆回来了,那就可以开饭了,孩子们肚子也早饿了,大家吃饭去吧!有什么话,吃完饭再慢慢聊。”
    众人笑着起身,向旁边餐堂走去。
    。。。。。。
    吃罢午饭,各人回了房,杨元庆则和婶娘来到了出尘的院子,他们在起居室坐下,出尘和敏秋也跟着坐在一旁。
    沈秋娘这才关切地问道:“元庆,你舅父一家的情况怎么样?怎么没听你提到他们,好像我听说他们在长安?”
    “早就换回来了,舅父现在出任上党郡长史,一家人都在上党,虽然舅父能力平庸一点,不过名声不错,修桥铺路、劝农建学,很得民心。”
    说到这,杨元庆又问:“婶娘现在还在吴郡和衡山两边跑吗?”
    沈秋娘摇摇头,“以前是,现在不敢去吴郡了,沈法兴被李密灭了后,沈家也遭了殃,听说数百名蒙面人夜袭沈府,沈家人几乎被杀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一些妇女和老人幸存,男人和孩童全部被杀绝,死伤非常惨重,连家主沈柏也被一刀斩头,家财被洗劫一空,有人认出蒙面人是沈法兴的旧部假扮。”
    沈秋娘对吴兴沈氏一直怀有恨意,而且她这一房的兄弟子侄在敦煌,所以她对吴兴沈家的遭遇也没有什么难过。
    但杨元庆却吃了一惊,沈柏居然被杀了,沈家几近被灭门,这。。。。他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他还打算收复江南后,重用沈家,让他们成为出尘的外戚,没想到竟出了这个意外。
    出尘也惊讶异常,“娘,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沈法兴兵败的第三天,当时江南一片大乱,李子通也被杀了,到处都是逃窜流兵,当时很多大户人家都被乱兵抢了,死了不少人,所以沈家出事,大家也就见怪不怪。”
    这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杨元庆的计划,他本来计划击败李密后,由吴兴沈氏率领江南名门出门稳住南方局势,现在沈家居然出了大事,这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了。
    实在不行,就用虞家和谢家出面安抚江南,这时,杨元庆想到了东郡太守虞世南。
    。。。。。。。
    【大家猜猜看,沈家是被谁趁乱机灭了门,老高以前布下伏笔的】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难过新年
    长安的新年明显要比太原冷清了很多,虽然家家户户也立幡贴符,城中偶然也传来爆竹声响,但行人低头匆匆而行,每个人都显得心事重重,完全没有过年的舒心和欢乐。
    除了孩子们,街头坊内到处是欢笑嘻戏的一群群孩童,他们无忧无虑,永远感受不到chéng rén世界的烦恼。
    正月初一,清晨的平康坊门前格外安静,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祭祀先祖,一名伙计模样的人探头探脑,向两边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异常,他回头招了招手。
    一名瘦高男子如风一般从巷子里骑马奔出,向平康坊大门奔去,这个男子正是杨嵘,他昨晚留宿在平康坊的玉兰楼内,玉兰楼是一家长安有名的青楼,杨嵘的相好,就是这家青楼的红牌花魁。
    从会宁郡回来后,杨嵘的rì子就没有一天安宁过,他在聚财赌馆内欠下了天价赌债,而聚财赌馆的后台是独孤氏,不是他惹得起,利息一天天堆积,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不仅是赌债,他在玉兰楼欠下的piáo债就有千两白银之多,还有另外几家青楼,他同样身负巨额piáo债。
    不久前他又从一个神秘人手中借到了一笔千两黄金的巨资,他用这笔巨资还了piáo债,但赌馆却闻到了味,开始追索他,把杨嵘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
    杨嵘刚冲出平康坊大门,忽然从斜刺里奔出一队黑衣骑士,足有数十人之多。黑衣策马疾奔,瞬间便将杨嵘团团围住。
    杨嵘吓得心都要裂开了,这是聚财赌馆的黑衣追债人,心狠手毒,死在他们手中之人不知有多少,令长安闻之sè变。
    这几天杨嵘就是在拼命躲他们,没想到还是被堵住了。这时,为首一名黑脸管事催马上前,拱拱手道:“杨将军这是要去哪里?”
    杨嵘克制住心中的紧张。咽了口唾沫,也拱手道:“今天是我当值,我要赶去东宫。烦请马管事让路,不可耽误了公务!”
    黑脸马管事冷笑一声,“我是弄错了吗?还是杨将军健忘,我提醒你一下,你是今晚当值,时间还早呢!”
    杨嵘脸sè大变,连自己当值的时间都查到了,这是要逼死自己吗?他心中也恼怒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