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98部分

天下枭雄-第698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秦王竟然还在谋取军权,李建成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圣上有没有答应?”
    “好像是答应了。”杨峻低声答道。
    “浑婆!”李建成捏紧了拳头忍不住尊出声来。
    李建成最终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对杨峻挥挥手,“你先去吧!我想安静一下。”
    “微臣告退。”
    杨峻行一礼退了下去,他刚退下不久,一名宦官又禀报道:“陈相国求见殿下。”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请他进来。”
    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起涌来,令他头痛不已,更重要是大唐王朝的颓势让他心中总是沉甸甸的,无法振奋起jīng神,他甚至有点怀疑,父皇这个时候把政务大权交给他,就是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陈叔达快步走了书房,急匆匆道“殿下,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圣上封段志玄为益州行台总管,这是什么意思?”
    李建成冷笑了六声,“这就是秦王所谓的家事,他认为齐王守不住巴蜀,要求撤回齐王,而父皇答应了他的请求,竟然没有先征求我的意见。”
    陈叔达沉吟一下道:“卑职认为这或许并不是坏事。
    “为什么?”
    “殿下,圣上其实一点也不糊涂,他把兵符交给秦王时,竟然把京城的四只虎符去掉了,这说明圣上对秦王也有防备之心,他既然答应秦王换人,肯定会给殿下补偿,卑职认为,圣上极可能会把京城的军权交给殿下。”
    李建成眉头皱成一团,虽然陈叔达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他总觉得这里面没有那么简单,他现在连自己父皇的心思都琢磨不透了。
    陈叔达仿佛明白李建成的担忧,他微微一笑,又继续解释道:“殿下,卑职认为圣上的心思其实很简单,他要稳定,他把军政大权放给殿下和秦王,就是要划清你们二人的界线,这条界线就是一个内,一个外,殿下主内,京城之事由殿下做主,秦王主外,京城以外的事务由秦王决策,所以他才会答应巴蜀换帅,并把汉中的军权也交给秦王,也正是这样,圣上在最后关头把守卫京城的军权剥离出来,这显然就是要把京城的军队交给殿下。”
    李建成缓缓点头,自己虽然没有看透父皇的心思,但陈叔达显然是看透了,其实萧瑀也看诱了,所以他才支持父皇的军政分权,也罢!大唐现在确实是需要稳定,把齐王换回来也未必是坏事。
    “好吧!多谢陈相国的解惑,我也希望父皇早rì把京城的军权交给我,手中没有军权,心中总是不踏实。”
    李建成叹息一声,在时局动荡的今天,军权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
    杨峻向太子汇报情况时,已经是黄昏时分,朝廷早已下朝,杨峻的东宫太子洗马本来就是闲职,他没有什么事情,便也离开了东宫。
    杨峻骑马出了朱雀门,沿着朱雀大道缓缓向前走着,他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为官二十余年,却只混到一个太子洗马的从五品闲官。
    当年他可是杨家的嫡长孙,祖父杨素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还记得祖父给说过,将来他继承楚公之爵,在朝中为相,元庆从武,在边疆掌兵,一文一武,可保杨家三十年的昌盛。
    可是祖父也没有想到,世事竟是如此无常,他没有继承楚公之爵,更没有拜相,相反,杨元庆却要统一天下了,成为天下之君,恐怕祖父做梦也想不到。
    前天他接到了母亲从太原写来的信,让他去向杨元庆道歉,并给父亲守孝三年认罪,毕竟是兄弟,就算得不到高官显职,但至少高爵厚禄没有问题,杨峻这才知道母亲偷偷跑去了太原,杨元庆封了她一品夫人。
    这件事让杨峻极为恼火,让他去给杨元庆低头认罪,他做不到,他的兄弟杨嵘是个软骨头,或许杨嵘会低头认罪。
    但他杨峻不会,他宁可做个平头小民,安安静静地过后半辈子,也绝不愿失去自己的尊严,他从小就不会向杨元庆道歉,现在更不会。
    杨峻的府邸在利人市旁边的延平坊,是一座占地六亩的中宅,他的家境很不错,祖父去世前分给他不少家产,除了利人市拥有一座绸缎店铺和丰厚的钱财之外,他在陈仓县还有一座占地十顷的庄园,也是祖父给他。
    杨峻回到府中,他刚进门,妻子便迎了上来,“夫郎,客堂有人在等候。”
    杨峻眉头一皱,“是什么人?”
    “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张先生。”
    杨峻心中一惊,连忙对妻子道:“把门关上,若有客人来访,就说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不管是谁都不见。”
    杨峻妻子见丈夫神sè紧张,连忙点点头,关门去了,杨峻则忧心忡忡向客堂快步走去,走进堂下,只见一人正背着手,欣赏墙上的字画,他听见了脚步,回头笑道:“可是杨使君回来了?”
    杨峻缓缓走上客堂,拱拱手见礼,“让张将军久等了。”
    此人名叫张公瑾,最早也是瓦岗军大将,是翟让部下,李密和翟让火并后,大肆清洗翟让旧部,张公瑾和尉迟恭有旧交,便离开了瓦岗军来找尉迟恭,被尉迟恭推荐给了李世民。
    张公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深得李世民信赖,被封为骠骑将军,做了秦王幕僚。
    不久前长孙元忌奉命去镇守大散关,便由张公瑾接管了唐风,成为了李世民的情报头子,今天张公瑾便是奉李世民之命来见杨峻。
    两人分宾主落座,张公瑾微微笑道:“听说杨使君母亲去了太原,杨使君怎么不想去太原谋一份前途?”
    不愧是唐风头子,消息果然敏锐,竟然知道了自己母亲偷偷去找杨元庆之事,杨峻冷笑一声,“君子有所,有所不为也!”
    张公瑾点点头,“我想也是,若杨使君是趋炎附势之人,早就去太原了,杨使君可是楚王亲兄啊!不说封郡王、国公,至少封县公没有问题,我还听说杨玄奖和杨巍都封国公了……
    “够了!”
    杨峻极为不满地打断了张公瑾的话,yīn沉着脸道:“这是我的私事,和张将军无关,也和秦王殿下无关,请张将军不要再提此事。”
    张公瑾没有一点生气,依然笑眯眯说:“这怎么是杨使君的私事呢?杨私君可是大唐的东宫五品官,可你母亲却是敌朝的一品夫人,这若传到圣上的耳中,杨使君觉得圣上会以为它是私事吗?”
    “哼!”
    杨峻重重哼了一声,“这些情况圣上早已知道,你们尽管去告诉圣上好了,我不在意。”
    “那么尹德妃、尹贵平之事,杨使君觉得圣上也会不在意吗?”张公瑾眼中充满了冷笑。
    杨峻仿佛被击中了要害,一下子软了下来,半晌,他叹了口气道:“你们到底要怎样?”
    “很简单,秦王殿下要见你。”

第六十一章 动之以情
    【痛苦啊!白天隋唐,晚上三国,跨越四百年的历史,很多读者告诉我,三国被写烂了,我这几天至少也翻读了三十本起点的三国,发现我也看不下去,其实并不是情节的问题,而是因为作者没有那个笔力写三国,普遍写得比较幼稚,比较浅蒂09年我就想写三国,但不敢写,因为知道自己还没有那个能力,一直等到4年后,老高才终于有一点自信,老高已经写了一千多万字,相信凭我的笔力,凭我对三国的理解,不会让大家失望。。。
    ……
    尽量杨峻极不愿意去见秦王李世民,在张公瑾的要挟之下,他不得不换了件长袍,跟着张公瑾出门了,此时天已经微黑,昏暗的暮sè笼罩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十分安静。
    “杨使君,有没有发现最近街上的气氛有点异样?”马车里,坐在一旁的张公瑾淡淡道。
    尽管杨峻每天都要往来于朱雀大街,他却从没有注意到街市的这些微妙变化,张公瑾的提醒,才使他忽然意识到,天sè尚未黑尽,大街上居然没有行人了,这可是暖风熏人的阳chūn时节,是一年中最生机盎然之时。
    杨峻不由微微一叹“米价都涨了两百文,人心不稳焉能见繁华?”
    “杨使君当真不为自己考虑条出路?”张公瑾似乎依然不甘心,又一次旁敲侧击。
    杨峻冷笑了一声“大不了我还可以做个富家翁,他不敢杀我,倒是张将军,你的出路在哪里,你考虑过吗?”
    “呵呵!”
    张公瑾干笑两声,却没有回答他,其实大唐上下,每一个人都在考虑自己将来的出路,尽管上层人物都说要励jīng图治,反败为胜,可是真能反败为胜吗?连张公瑾自己也没有把握,他脸sè的干笑渐渐变成了苦笑。
    马车在秦王府侧门停车这时天已经全黑了,两人下了马车,杨峻向四周打量一眼,没有看见任何异常,便跟着张公瑾匆匆走进了秦王府。
    不远处的一栋宅子院内的大树上,在繁枝茂叶之中,一个黑衣人正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杨峻走进了秦王府侧门,他极为轻微地呤哼了一声。
    “微臣参见秦王殿平!”
    李世民的外房内杨峻长揖施一礼态度十分恭敬李世民正坐在桌案后看,并没有显得太热情,他其实是第二次接见杨峻了,杨峻这种不冷不热,既不配合,也不拒绝的态度着实让他有点伤脑筋。
    李世民发现这个杨峻城府很深,根本摸不透他在想什么,不像他弟弟轻轻的一点拨,马上就五体投地了。**
    李世民放下,满脸笑容地问道:“杨使君我上次提议之事,不知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上一次,李世民明确地提出,让杨峻为自己效力,杨峻推说回去考虑考虑,这一考虑就是近一个月,今天再一次问他,无论如何他不能再用考虑来搪塞了。
    杨峻心中暗叹一声,只得躬身道:“回禀秦王殿下,太子殿下待我不薄,我如果弃太子而奉殿下,恐怕令人不齿,而且吏部那边手续也不好办?”
    李世民脸sè一变,这个杨峻竟然还在自己的面前装糊涂,自己是让他离开东宫来秦王府的意思吗?李世民心中有点恼火起来,他索xìng冷冷道:“既然如此,你走!以后孤不会再找你了。”
    旁边张公瑾连忙劝道:“殿下息怒,杨使君不是这个意思,殿下误会了。”
    李世民眼睛眯起,眼中杀机迸shè,他淡淡问道:“杨使君是什么意思?”
    杨峻其实很清楚李世民想做什么,他实在不想参与到这兄弟二人的内斗之中,但他也感觉到李世民心中的恼火,如果自己再不是识相,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万般无奈,他只得躬身又道:“殿下,微臣的意思是,微臣不能明着替殿下做事,而且太子天xìng多疑,微臣也不能常和秦王府往来……”
    不等他说完,李世民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可以,我不要你多做什么事,你只要替我做一件事。”
    “微臣愿为殿下效劳。”
    李世民点点头“肯替我做事之人,我绝不会亏待,你放心,你会保住你儿子的安全,不会让他们出任何问题,你去!”
    杨峻心中一凉,他两个儿子都藏在庄园里,难道秦王知道了吗?听他的口气似乎已经知道了,他心中开始不安起来,想说什么,可是又无从说起,只得一躬身,告辞而去。
    不多时,张公瑾送走了杨峻,又返回了房,他行一礼道:“殿下,此人应该问题不大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冷冷道:“此人居心叵测,城府很深,你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太相信他,不过他的两个儿子确实是他软肋。”
    “殿下,要不要把他的两个儿子弄进王府来,逼他效命。”
    李世民背着手走了几步,最后他停住脚步道:“倒也不必这样做,这样反而会惊动太子,杨峻就成了废棋,最好的办法是引而不发,监视住他的两个儿子,但又不动他们,杨峻是聪明人,他会乖乖听话。”
    “殿下果然高明。”
    张公瑾赞叹一声,又问道:“那杨嵘怎么办?”
    李世民鼻子里微微一哼“杨嵘此人名声太坏,估计太子也不会太信任他,用他做饵,我们暗渡陈仓。”
    ……
    洛阳,杨元庆从襄阳返回中原后,已经快半个月了,他一直便呆在洛阳,每天都十分忙碌,接见从河南道十二郡络绎赶来的官员,视察农田水利情况,探访民生。
    洛阳城在去年冬天经历了最后一次大战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人12只有七千余户,不足五万人,昔rì的园林琼海已经损毁殆尽,变成了一片片农田,亭台楼阁化为残垣断壁,满目疮痪,杨广曾经穷天下之财打造的一座繁华大城,已经无比衰败。
    不过在数万隋军近半个月的清理整顿之下,洛阳城的污秽垃圾都已填埋干净,整个城池虽然人烟稀少,倒也干净清爽,整个城池焕然一新。
    天刚刚亮,洛阳城门便像往常一样地开启了,早等候在城外的数百农民一拥而进,挑着菜担,推着鱼车,争先恐后进城做买卖,远远的,还有千余名骑着毛驴、赶着骡车的移民,扶老携幼,带着微薄的家当,准备返回洛阳城。
    这些原本都是洛阳居民,躲避战乱而离开了洛阳,随着战乱结束,他们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乡,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人、上千人从各地返回,守城的士兵早已司空见惯,也不盘问,任他们进城。
    在人群中跟着几名骑马的官员,为首之人正是从太原赶来的杨师道,身后四五人都是他的随从,虽然是隋朝相国,但杨师道却没有摆出高官架子,而是跟随着大群民众中,慢慢进城。
    “杨桩国!”
    城头上忽然有人大喊一声,杨师道一抬头,只见是一名校尉模样的军官,但在他旁边一名头裁金盔的将军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正是杨元庆,杨师道心中一热,白城头挥了挥手。
    进了城,杨师道翻身下马,快步上了百道,向城头上走去,杨元庆已满脸笑容地等待他多时了“我估摸着杨相国会来,所以一早在城头等候,果然来了。”
    杨元庆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几个月不见,两人皆感到份外欣喜,杨师道上下打量杨元庆,见他变得又黑又瘦,下颌长出硬硬的短茬,不由感慨道:“殿下辛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