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712部分

天下枭雄-第712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钢Х丛敉督担钤ㄑ杆偕ㄆ焦刂辛粝铝舜蠊Γ环馕
    此时的局势他比谁都清楚,唐朝眼看大势已去,他怎么能不为自己寻找一条后路呢?难道也要他史万宝为李唐殉葬不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史万宝也知道,李神通是李唐宗室,是不可能投降隋军,只能用计把他调走。
    “王爷,卑职在考虑,为什么我们就死守关中,不能为自己寻找一条后路呢?”
    李神通看了他一眼,他知道这名手下的歪点子很多,或许他真有什么办法,便问道:“你想说什么?”
    “卑职在考虑,唐军应该开辟一条关中至陇右的通道,如果关中保不住,就索xìng退到陇右,如果有可能,再占领河西,利用陇右和河西为根基,再向西发展,西部地域广阔,或许能重建西大唐。”
    李神通叹了口气,“恐怕圣上不想离开关中。”
    “那王爷可以去啊!走洛水道北上关内道,趁丰州和灵武郡一带隋军兵力空虚,一举占领这两地,夺取粮食,再杀进河西,王爷,隋朝举倾国之兵围困关中,其余很多地方都必然空虚,正是有机可趁啊!”
    李神通低头不语,他感觉这太冒险了,他踌躇良久道:“恐怕士兵不肯跟我冒险。”
    史万宝心中暗叹一口气,这李神通确实做不成大事,没有一点魄力,“可是王爷,现在关中危在旦夕,十万隋军陈兵在外,若不想办法破局,我们就会被困死在蒲津关,王爷,形势危急啊!”
    “这个我也知道,我在等朝廷的消息,太子那边一定会有援军,他已经承诺我,很快就会派援军到来,我们再等一等。”
    史万宝心中冷笑一声,他可不想再等下去了,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王爷,大事不好,隋将秦琼率五万军从洛水道杀来。”
    突来的消息令李神通大吃一惊,他心中慌乱成一团,已顾不上身份,连忙问史万宝,“史将军,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
    史万宝心中暗忖,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立刻道:“王爷,蒲津关两面都可以防御,但潼关不行,那边只有五千军把守,一但隋军杀到潼关之后,潼关就完了,卑职愿速领兵一万,增援潼关,请王爷赶紧催促朝廷援军,成败就在此一举。”
    李神通心中慌忙万分,无暇分辨史万宝的真实用意,不过一万军队还是太多了一点,他想了想道,“也好,你可 率五千军速去增援潼关,潼关就由你为主将,邵忠为副将,朝廷方面的援军我来催促。”
    李神通当即拨付了五千军队给史万宝,命他镇守潼关,史万宝星夜出发,率军向潼关赶去,次rì天刚亮,史万宝率五千军队赶到了潼关。
    潼关守将也是李神通的一名心腹部将,名叫邵忠,他听说史万宝来接管潼关守备,立刻出城五里相迎,邵忠在史万宝马前单膝跪下,“卑职参见史大将军!”
    史万宝马鞭一指,“给我拿下了!”
    一群士兵扑上来,将邵忠按到在地,邵忠大喊:“史将军,卑职无罪!”
    史万宝冷笑一声,不理会他,又命人将邵忠的亲兵全部抓捕,他率军抵达潼关,立刻召集数十名将领训话。
    大堂之上,史万宝摁剑在坐下,冷冷地望着二十几名偏将和郎将,在大堂四周,数百名校刀手执刀而立,令二十几名将领忐忑不安。
    “各位将军,我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秦琼已率五万隋军从洛水道杀来,已经杀到我们后面,最迟明天,五万隋军将抵达潼关后背,我们将腹背受敌,大家说,大家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大堂顿时一片惊呼,二十几名将领都露出了惊恐的神情,众人窃窃私语,史万宝重重咳嗽一声,打断了将领们的议论,厉声道:“我再问一遍,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将领们忽然明白了史万宝的意思,一起单膝跪下道:“愿听史将军做主!”
    史万宝得意地笑了起来,站起身道:“好!各位将军,唐军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须为自己的前途考虑,所以我决定,开潼关投降隋军,如果志向不同者,可以走,我史万宝绝不勉强。”
    “我们愿随史将军投降!”众将皆一致表示愿意投降。
    史万宝目光扫过众人一圈,见人人皆愿意投降,他点了点头,“传我的命令,开潼关城投降隋军。”
    唐军在东线的防御终于崩溃了,随着潼关守将史万宝的投降,裴行俨部两万隋军进入了潼关,加上秦琼的五万军队,前后十五万大军围困蒲津关。
    就在兵困蒲津关的当天晚上,蒲津关唐军兵营发生了内讧,数千唐军不愿再为唐朝效力,杀将造反,开城向隋军投降,隋军杀进了蒲津关,李神通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李神通之死,意味着唐军在关中东线全线失守,十五万隋军杀入关中。
    。。。。。。。。。(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隋唐大战(十二)
    第八十二章 隋唐大战(十二)
    长安永兴坊紧靠皇城东面,在长安各坊中名气并不大,但它却有一个很出名府邸,那便是齐王府,齐王李元吉的府邸。
    齐王府占地约一百八十亩,府内建筑气势恢宏,美奂绝伦,俨如皇宫一般,不过齐王李元吉在他这座皇宫巨宅中所居住的时间并不多,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蜀地度过。
    这天上午,数百名东宫侍卫护卫着太子李建成的车驾缓缓停在了齐王府前,太子殿下驾到,早有门口的侍卫飞奔进去禀报了。
    李建成下了马车,背着手目光yīn沉地望着这座府邸,四弟元吉的突然背叛,令他非常意外,也格外地愤怒,本来京城的四万军权是掌握在他的手中,但父皇却把这四万军权给了元吉,打乱了他打算用这四万军支援关东的计划。
    但昨天晚上,李建成却得到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四弟元吉有逼宫的打算,逼父皇退位,让位给他,这便使李建成忍无可忍,今天他必须当面把话说清楚了,元吉到底是什么企图?
    权力是一种可怕的毒药,有的人不能拥有权力,一旦他得到这种毒药,就会立刻变成魔鬼,李元吉无疑就是这种人,他得到长安的四万军权,就意味着长安城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开始迅速褪变了,人xìng泯灭,魔xìng肆虐。
    此时的李元吉只有一个念头,夺取皇位,一脚踏上天子殿,就算只当一天皇帝,他也要尝一尝九五至尊的滋味,他这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他不抓住,他必将死不瞑目,他的心已经被魔鬼占领了。
    王府内,李元吉正在内书房和他的几名心腹商议兵变细节,房间里除了李元吉之外,还有齐王府长史王叔宝、户曹武士逸,以及两名幕僚段达和朱桀,另外还有李元吉的侍卫副首领李德仁,一共五人。
    王叔宝今年约五十岁,原本是李渊的幕僚,李渊入主关中后,他因坐赃而被惩处,贬为庶民,不过李渊又想到他的功绩,重新启用他,封他为齐王府长史。
    王叔宝心中对李渊十分不满,他认为李渊不念旧情,薄待于他,一直心怀忿恨,一旦李元吉掌握京城军权,他便立刻怂恿李元吉兵变,深得李元吉之心,成为这次齐王兵变的主谋。
    武士逸是工部尚书武士彠的次兄,他是因为武士彠的缘故而得封一个小小的齐王府户曹,他同样也是对朝廷心怀不满。
    他和王叔宝的关系极好,在王叔宝的拉拢下,他也加入了这次兵变计划,李元吉许他将来任尚书左仆shè之职。
    另外两人段达和朱桀,原本是王世充的手下,段达是王世充篡位的首谋,yīn险毒辣,后来成为王世充的相国,而朱桀曾是南阳食人魔,凶狠残暴,但另一方面却又敢做大事,极有魄力。
    这两人在王世充覆没时逃出了洛阳,他不敢投降杨元庆,而是秘密投靠齐王李元吉,并献上金帛,李元吉知道他们是有用之才,便藏匿于府中,这次齐王兵变,他们两人都是积极的策划参与者。
    李德仁原名叫王德仁,也是王世充手下赫赫有名的大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王世充兵败后,王德仁也跟随段达投奔了李元吉,李元吉喜欢他的骁勇,给他易容更名,改名为李德仁,他和武士逸负责给李元吉暗中招募骁勇之士。
    其实按照李元吉的想法,他既然控制四万军队,那索xìng就直接发动兵变,囚禁太子,逼父皇退位,但王叔宝却坚决反对,其他几人也不是很赞成。
    “殿下虽然拥有兵权,但殿下却忘了,这两支军队根本上还是效忠于圣上,如果殿下直接发动兵变,他不会支持殿下,甚至还会倒戈,卑职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宫廷政变,利用我们自己人,在宫中发动政变,囚禁太子,逼圣上退位,并颁布让位诏书,这样殿下便可以名正言顺登基,军队也自然会效忠殿下。”
    王叔宝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几人的支持,段达又补充道:“其实太子不可怕,很好对付,关键是秦王,殿下应该先想办法把秦王召回来杀掉,没有了后顾之忧,殿下便可以堂堂正正的登基称帝了。”
    李元吉眉头一皱,“可是调回秦王,须父皇的旨意才行。”
    段达yīnyīn一笑,“这就需要殿下进宫勤一点,伺候在圣上身边,趁圣上昏庸之时,向圣上进言,我想圣上既然肯把京城军权给殿下,那他一定会听殿下之劝,下旨把秦王调回来,把秦王哄进宫,同时发动宫廷政变,大事可济。”
    李元吉背着手走了几步,点了点头,此事事不宜迟,得尽快实施了,他又问李德仁和武士逸:“招募骁勇之士怎么样了?”
    两人对望一眼,武士逸躬身道:“回禀殿下,我们是在军队中招募骁勇之士,进展得很顺利,已招募到两千余人,都是武艺高强之士,目前府内有五百人,城外庄园里藏有一千五百人,都在秘密训练之中。”
    “好!”
    李元吉赞赏道:“要加快训练,必须要绝对效忠于我。”
    “遵令!”
    这时,门外有侍卫禀报,“启禀殿下,太子驾到,要见殿下。”
    李元吉吓了一跳,皇兄来了,这可怎么办?他求援地向众人望去,王叔宝呵呵笑道:“这很简单,太子必然是有所怀疑,殿下坚决不要承认,只说自己是遵照圣上旨意办事就行了,他也没有办法。”
    李元吉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咬牙道:“索xìng今天就囚禁了太子,大家觉得如何?”
    “不可!”
    王叔宝连忙反对,“太子主管朝政,殿下若囚禁他,必然会使朝政混乱,这样就打草惊蛇了,殿下还是照卑职建议去做,坚决否认就是了。”
    旁边段达也冷笑一声道:“长史说得不错,其实太子是个无用之人,最没有实力,可以最后收拾他,殿下不用担心他,先稳住他才是良策。”
    李元吉接受了众人的方案,稳定一下心神,快步走了出去。
    。。。。。。。。。
    李建成已经被请到了齐王的外书房,尽管李建成的几个幕僚劝李建成不要去齐王府,但李建成依然决定前去,他相信四弟还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外书房里,李建成背着手来回踱步,此时他的心中充满悲伤和愤怒,他怎么也不明白,在这么局势这么危急的关头,四弟竟然节外生枝,抢走了四万军权,一点也不顾全大局,他到底想要做什么,要抢夺皇位吗?
    这时,屋外响起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传来李元吉笑呵呵的声音,“是哪阵香风把皇兄吹来了?”
    李元吉大步走了进来,微微拱手,笑眯眯道:“皇兄还是第一次来我的陋宅吧!”
    他自从掌握军权后,腰明显挺硬了,说话的语气也不同从前,开始有了一种气势,变得更加自信,换句话说,就是不把皇兄李建成放在眼中了,在李建成面前,他再也没有了从前那种毕恭毕敬的小弟姿态。
    李建成感觉到了李元吉语气和态度的变化,淡淡问道:“你这是在对我说话吗?”
    李元吉一呆,又连忙躬身道:“皇兄这话怎么说,小弟一直对皇兄敬重有加,皇兄的话令小弟惶恐。”
    李建成哼了一声,“你若有半点敬重我的意思,不该夺我的军权,四弟,你嘴上敬重,可骨子里,你从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李元吉连忙叫屈,“皇兄冤杀我也!我绝对没有夺皇兄兵权的意思,是父皇硬要给我,我不得不从,我只是告诉父皇了秦王下毒之事,我觉得不该隐瞒父皇,结果父皇震怒,就把军权给我了,皇兄,我绝没有半点对你不敬之意。”
    “够了!”
    李建成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怒斥他道:“现在局势危急,只能让京城的军队去支援东线,正是因为你的自私,导致全盘计划失败,若东线失守,你就是罪魁祸首!”
    李元吉也恼羞成怒起来,他黑着脸道:“皇兄要摸着良心说话,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是我的责任吗?是你们指挥无能,兄弟争权,导致唐军一败再败,现在想把责任推到我的头上,办不到!”
    李元吉狠狠一跺脚,转身走了,李建成呆了半晌,他也知道四弟是不可能把军权还给自己了,更不可能承认有篡位的野心,自己问也是白问,这件事只有去告诉父皇,让父皇来阻止政变的发生。
    想到这,李建成迅速离开了齐王府,向皇宫而去。
    。。。。。。。
    养心殿,李建成跪在地上,他已经把自己的担心一一告诉了父皇,他希望父皇能收回四弟的军权,采取措施,不要让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
    在李建成前面拉着一面薄薄的帷幔,李渊就坐在帷幔之后,半晌,李渊冷冷道:“你不应该怀疑自己的兄弟,首先你不能有这样的疑心,你要相信元吉,就像朕相信他一样,这件事,朕不想再听你说第二次了。”
    李建成只觉浑身寒冷刺骨,他的心就像坠入了黑暗一般,无底无尽的深渊,让他有些绝望了。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隋唐大战(十三)
    第八十三章 隋唐大战(十三)
    夜幕已悄然降临,李建成负手站在窗前,目光忧郁地望着窗外,隋唐大战的战火已经渐渐逼近长安,他很清楚自己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