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718部分

天下枭雄-第718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得异常严密。
    不过羽林军只负责宫城的外围,包括宫城一段的城墙城门,内宫却不是羽林军的管辖范围,是由千牛备身负责安全,羽林军的驻地便是宫城北面的禁苑,曾经被杨元庆一把火将军营和官署焚毁,后来由重新修建。
    此时羽林军大将军长孙顺德正是在自己的官署内,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是长孙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李渊忠心耿耿,也极得李渊的信任,封他为羽林军大将军。
    尽管去年底杨元庆险些攻破宫城,长孙顺德有所失职,但李渊并没有治他的罪,依然对他信任有加,令长孙顺德又是羞愧,又是感激,更加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
    最近太子和齐王的矛盾渐渐深化,已经到了生死相搏的程度,掌管两万羽林军的长孙顺德便显得愈加重要,太子和齐王都分别找过他,不过长孙顺德却坚持中立,只向李渊效忠。
    尽管李渊的旨意是让他听从齐王的命令,但李建成仁德宽厚,李元吉却凶狠残暴,在感情上他是偏向太子李建成,只是圣意难违,他只得听从齐王的命令。
    虽然是这样,但长孙顺德只执行公务,齐王的私人调令,他一概不理,不久前,李建成希望他能派兵保护东宫,长孙顺德认为这是他的职责,便不顾李元吉的反对,派出三千羽林军护卫东宫。
    这两天,长孙顺德得到手下禀报,羽林军左军中郎将杨彦卿和齐王有过几次秘密接触,往来频繁,长孙顺德便生了疑心,杨彦卿可是齐王妃之兄,不会是因为齐王无法拉拢自己效忠,转而拉拢自己手下吧!
    杨彦卿手下有两千人,负责玄武门的防御,权责极为重要,由于秦王兵败,齐王发难之rì越来越近,长孙顺德的心中便有些担忧起来。
    长孙顺德正坐在房间里看书,这时,门外有亲卫禀报:“大将军,柴驸马有急事求见。”
    长孙顺德心中一怔,难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当即令道:“请柴驸马进来!”
    片刻,柴绍匆匆走进了房间,悲声道:“长孙大将军, 圣上。。。。。。驾崩了!”
    长孙顺德惊呆了,话从柴绍口中说出,不会有假,他顿时双膝跪下,放声大哭,“陛下!”
    柴绍连忙拉住他,忍住悲痛道:“大将军,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形势危急,太子即将被害,太子殿下向大将军求救!”
    长孙顺德抹去眼泪,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会全力保护太子安全,圣上既逝,太子就是新君,我理当效忠于他。”
    这是他给李建成的承诺,一旦李渊驾崩,李建成自然继位,他就会效忠李建成,李渊对他下达的命令也就失效了,既然他已承诺,他自然会遵守自己的诺言。
    柴绍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枚李建成的玉符令,交给长孙顺德,“如果长孙将军愿效忠新君,请受此令!”
    长孙顺德接过玉符令,将它放在桌上,双膝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臣长孙顺德愿效忠新君,万死不辞!”
    柴绍心中大喜,长孙肯效忠,那他们大事可济,他急忙低声道:“现在太子殿下要进宫为圣上处理后事,但我们得到情报,齐王已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企图要加害太子,太子希望大将军能协助我们铲除齐王的yīn谋。”
    长孙顺德明白李建成的意思,他沉吟一下,点了点头,“我既已效忠新君,自当为他分忧解难。”
    。。。。。。。
    宫城内由三千备身侍卫负责保卫安全,宫廷侍卫的首领是宗室李道宗,他被封为略阳郡公,李渊登基后担任左千牛备身,现在为千牛卫将军,掌管三千备身侍卫。
    李道宗年纪和李元吉一样,刚刚二十岁左右,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为亲密,这次李元吉掌军发难,得到了李道宗的支持,使李元吉控制了内宫。
    镇守玄武门的郎将叫做杨彦卿,是齐王妃的兄长,他也为李元吉提供了便利,他不仅允许李元吉率骁勇进入玄武门,同时在太子进入玄武门后,他将及时关闭玄武门,阻截羽林军的支援。
    但不管是李道宗和千牛备身侍卫还是杨彦卿的羽林军,他们都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对太子的伏击,毕竟是大唐储君,他承担不了这个压力。
    此时在玄武门内,四百余名jīng锐骁勇已埋伏就绪,这四百人是从三千骁勇中挑选出来,个个身材魁梧,武艺高强,由李元吉亲自率领,朱桀和李德仁为左右副将。
    这一天李元吉已等待很久了,从他父皇登基那一天起,他心中也渴盼着自己也有一天也能够坐上那个高高的位子,成为天下九五至尊,只是他心里清楚,这个位子轮不到他,有长兄、有次兄,他最多为一国之王,比如蜀王,比如晋王。
    但就在他还在汉中之战而提心吊胆之时,机会却悄然来临,大哥和二哥都隐瞒了父皇中毒的真相,他抓住了这个良机,密告父皇,使得他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掌握了京城四万军队。
    李元吉心中那颗种子开始发芽,并疯狂滋长,此时李元吉心中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不顾一切了,就像他玩过的女人,他并不想长期拥有,他只想得到这个女人的身体,只想占有她,然后再换新人。
    这个皇位也是一样,他只想得到,只想品尝当皇帝的滋味,至于江山能稳坐多久,他从不放在心上,随着秦王兵败,李元吉变得更加疯狂,他知道时间已不多,再不下手,他就没有机会了。
    这时,杨嵘悄悄上前,低声道:“殿下,东宫消息,太子已经出来了,正向玄武门而来!”
    李元吉点了点头,心中既得意,又紧张,他咽了口唾沫,手中的刀捏得更紧了。
    。。。。。。。
    李建成的车驾缓缓驶出了东宫后殿门,进入禁苑,折道向玄武门而来,近三百名侍卫左右护卫着车,薛万钧和罗诚一左一右,护卫在马车两边,车帘不时拉起,露出李建成那张苍白而瘦长的脸庞。
    大约一刻钟后,马车抵达了玄武门外,薛万钧高声喊道:“太子殿下要进宫,请速开宫门!”
    片刻,玄武门缓缓开启,黑暗中,三百名全身盔甲的侍卫保护着李建成的马车进入了皇宫,不紧不慢地向前行驶,玄武门前方约一里外是临湖殿,两边树林浓密,易于隐蔽。
    李建成的马车似乎并没有发现任何意外,继续向前行驶,这时玄武门大门又缓缓关闭了,城头上出现了一个,负手冷冷地望着马车向前行驶,此人正是太子李建成,马车中之人不过是长得略像他的一名侍卫而已,晚上远观,很难分辨真假。
    在李建成旁边,羽林大将军长孙顺德也走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叹息道:“他简直疯了!”
    李建成淡淡哼了一声,“一个为皇位而入魔之人罢了,他要自取灭亡,也怨不得我了。”
    临湖殿旁的树林内,李元吉举起了弓箭,瞄准了马车,这时马车车帘拉开一般,又露出了李建成的脸庞,李元吉的眼睛蓦地眯成一条缝,弓弦一松,一支狼牙箭疾速shè出,劲力强大,直shè马车车窗,‘咔!’一声,车窗出现一面盾牌,箭shè在盾牌上,这使李元吉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但李元吉的箭就是命令,顿时喊杀声大作,四百名骁勇从两边杀出,伴随着无数箭矢shè来,罗诚和薛万钧早有准备,他们举盾相应,挥矛大喊:“有刺客!”
    东宫三百名侍卫纷纷举盾执矛迎战,双方瞬间混战在一处,这时朱桀率领数十人杀进重围,直冲到马车前,用铜锤砸开了车门,他顿时愣住了,里面竟然空空荡荡,一个人没有,刚才车里的太子在哪里去了?
    他一回头,忽然看见了刚才的太子,竟然也在和骁勇激战,这个太子穿着侍卫盔甲,手执长矛,武艺高强,身材高大魁梧,除了模样有点像太子,其他完全不是。
    朱桀头脑里轰一声,知道上当了,他回头大喊:“齐王殿下,我们上当!”
    他话音刚落,从临湖殿和玄武门冲出上千羽林军,高声叫喊:“杀刺客啊!”
    躲在树林内李元吉惊得魂飞魄散,他调头要逃进深宫,不料一支长矛迎面刺来,他躲闪不及,长矛‘噗!地刺穿了他的胸膛,李元吉惨叫一声,他看清的眼前之人,竟然是杨嵘,杨嵘满脸狞笑,“殿下,你就把这个功劳送给我吧!”
    他抽出战刀,猛地一刀劈去,将李元吉人头劈落下地。
    杨嵘拾起人头大喊大叫:“李元吉被我杀死了!”
    “李元吉被我杀死了!”
    但他却喊不出第三声,一支冷箭shè来,正中他的咽喉,这一箭shè穿了他的脖子,杨嵘猛地捂住脖子,这才看见数十步外,罗诚手执弓箭,正冷冷地看着他。
    杨嵘眼前一黑,从马车栽落下地,城头上,李建成下达了命令,“一个不留,全部杀死!”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
    第九十一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
    李渊在一天前便病故了,国不可一rì无君,众大臣就在当天晚上拥戴太子李建成登基,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二任帝王,立年号为长兴。
    尽管隋军已兵临城下,但李建成还是振作jīng神,一边安抚大臣,一边振作民心,同时又下令调十万石官粮平价卖给民众,以平抑长安粮价。
    次rì中午,有守军传来消息,东面和北面同时发现了隋军的踪影,这个消息顿时令长安城紧张起来。
    城头上,两万唐军士兵神情紧张地望着城外,从东面来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黑压压出现在东城数里外,旌旗铺天盖地,从南到北,军队足有二十余里长,声势极为浩大,隋军正忙碌地安营扎寨。
    这时,有士兵大喊一声,“圣上来了!”
    士兵们纷纷闪开,只见数百侍卫簇拥着一顶黄罗伞盖出现在城头,这是新帝李建成得到消息,亲自登上了城头查看敌情。
    李建成刚刚才登基,他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身份,先帝未葬,太后未尊,皇后未封,太子未立,这些诸多的后事至少要忙碌一个多月。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他下令封闭内宫,依旧在他东宫的显德殿内进行朝议,处理危机,事实上他早已掌管朝政,只是除了身份改变外,其他一概未变。
    李建成身着赤龙袍,头戴冲天冠,他慢慢走到城垛前,注视着远处铺天盖地地隋军,心中长叹一声,现在朝廷终于稳定下来,但似乎已经太晚了。
    “陛下,军心好像不太稳定。”旁边陈叔达小声提醒着李建成。
    李建成看了一眼士兵,见周围的士兵个个默然无语,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不安和紧张。
    他是该安抚一下士兵,可是他又能说什么?但李建成也知道,这么多士兵在等候着他,他作为帝王,他必须要有所表态。
    李建成勉强笑了笑,站到一座高台上,高声对士兵们喊道:“所有的士兵们,朕便是大唐帝王,特地来看望大家。”
    城头上一片寂静,近万双眼睛注视着李建成,在他们记忆中,似乎从未见过皇帝亲自来鼓舞士气。
    李建成又振作jīng神高声喊道:“朕要告诉大家,我们库房内有充足的粮食,足够支持一年,而隋军粮食却不足,他们支持不了多久就会撤军,我们的巴蜀也没有失去,唐军还在和隋军作战,我们也取得了胜利,大家要有信心,最困难的时刻一定会过去!”
    城头上还是一片寂静,没有人欢呼,这是陈叔达忽然鼓掌起来,他暗示一下侍卫们,侍卫也纷纷跟着鼓掌,终于带动了城头的士兵们,城头上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有人振臂高呼,“大唐陛下万岁!”
    “万岁!”
    城头上欢呼声响成一片,李建成脸上有点涨红,士兵们的欢呼让他感到兴奋。
    他又视察一圈城头,鼓励士兵们振作起来,在他的鼓舞之下,原本低迷的士兵终于有了一点起sè,城头开始忙碌地进行防御战备。
    李建成下了城头,却见萧瑀匆匆赶来,“陛下!”萧瑀喊了一声,神情显得有些紧张。
    “出什么事了?”李建成心中有点不安地问道。
    萧瑀走上前低声道:“今天臣亲自去清点库存粮食,发现只有十五万石粮食。”
    “什么!”
    李建成大吃一惊,急问道:“可太府寺的账册上明明有四十万石存粮,还有二十五万石哪里去了?”
    “微臣也追问了太府寺梁颂,他也不是很清楚,又追问下面的人,才知道这四十万石粮食是包括了广通仓的二十五石万粮食,他们没有分账,实际上长安的库存里只有十五万石。”
    李建成顿时急了,“那朕下旨调十万石粮食平定粮价,已经扣除了吗?”
    萧瑀摇摇头,“还没有动,如果再调十万石粮食平抑粮价,我们太仓里就只剩下五万石粮食了。”
    李建成沉默了,五万石粮食分给四万军队,每人只有一石多一点,连同他们家人,也就够吃一个多月,更何况城内还有五六十万民众。
    他叹了口气,转身向车驾而去,萧瑀又跟了上来,压低声音道:“陛下,其实城内有些大户家里还有不少存粮,臣估计,这些大户存粮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石。”
    李建成停住了脚步,迟疑一下道:“你是说关陇贵族?”
    萧瑀点了点头,“独孤家、窦家控制了长安的粮食和盐,还有长孙家,他们府中都有巨仓,屯钱粮何止千万,如果能.....”
    不等他说完,李建成摆了摆手,“不要再提此事!”
    李建成心里很清楚,一旦动了关陇贵族的利益,长安城立刻就守不住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他们的主意。
    “那十万石粮食还下拨平抑米价吗?”萧瑀又问道。
    李建成叹了口气,“那就先下拨三万石吧!留十二万石待急用。”
    他上了马车,在侍卫们的护卫下向东宫去了,萧瑀无奈地摇摇头,只得赶去太仓放粮。
    。。。。。。。。。。。
    务本坊独孤府大门前,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车窗已开,窦轨探出头,有些惊讶地望着独孤府门前的变化,原本排列在台阶下的两排列戟已经撤掉了,十六名站在府门前的侍卫也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