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90部分

天下枭雄-第90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血浓于水,手足情深,这是天xìng,老奴觉得两兄弟不和,很大程度就是他们手下挑拨,尤其是杨元庆,老奴也听晋王宫中小宦官说起,他仗着自己是杨素之孙,时常替晋王出谋划策,如何夺取东宫之位,如何对付齐王?”
    不愧是萧后的心腹,赵进贤对萧后的心思了如指掌,这几句话比齐王哭诉还要管用得多,任何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和睦友爱,相互扶持。
    萧后只有两个儿子,她当然希望长兄爱幼弟,幼弟敬长兄,这是一个母亲的最大心愿,尽管她也知道兄弟之间有帝位之争,但她的心愿是这样,希望两个儿子有手足之情,尤其她目睹了丈夫和几个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步长辈的后尘。
    赵进贤的话使她脸sè一寒,眼中怒火燃烧,她心中对杨元庆的极度不满便几乎要克制不住,如果说,杨睐的哭诉是使萧后开始厌恶杨元庆,那么宦官的话便使她开始仇恨杨元庆。
    这也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不管平时再怎么jīng明,再怎么大度温婉,可一旦涉及到儿女,女人的jīng明就会被亲情méng蔽,大度温婉就会dàng然无存。
    但萧后毕竟是皇后,与普通女人不同,她有自己的做事方法,任何事情她都要亲自问一问,不会因为赵进贤的几句话,她就坚信不疑,况且杨元庆去边塞从军五年,最近几个月才回来,如果是挑拨他们兄弟关系,那应该还另有人在。
    而且杨元庆毕竟救过她的丈夫,正是这一点使萧后没有失去理智,她知道杨素是丈夫的第一重臣,不可胡乱下结论。
    萧后看了一眼赵进贤,淡淡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不要再多说,尤其在圣上面前更不可失言,记偻了吗?”
    “老奴记住了。”
    这时一名宦官进来禀报“娘娘,杨将军来了,在外面等候。”
    “在哪里找到他?”
    “回禀娘娘,是在晋王殿下那边。“果然是在晋王那里,萧后的拳头捏紧了,赵进贤暗自得意,他并不是一定要证明杨元庆怎么样挑拨晋王和齐王关系,他没有证据。
    他其实只需要在皇后心中投下一个yīn影,有了这个yīn影存在,皇后和杨元庆的谈话就不会顺利,必然会翻脸,从这一点看,他的计划…
    成功了,萧后已经对杨元庆有了一个不良印象,他慢慢退到一边,剩下的事就和他没关系了。
    萧后克制住怒火,吩咐道:“宣他觑见!”
    “皇后娘娘有旨,宣杨元庆甑见!”!。

第三十章 祸福相倚
    立刻有宫女和宦官在萧后的座位前拉起一道幔帐,皇后接见大臣是可以,但不能直见,必须有所阻隔,甚至还会有史官在场,不过今天没有,这里不是皇宫,只有萧后的十几名心腹宫女和宦官,门口还站着四名武艺高强的shì卫。
    杨元庆经过层层搜身,最后进入了萧后房间,他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行礼,“丰州上镇将杨元庆叩见皇后娘娘千岁!”
    “杨将军免礼。”
    幔帐另一面,萧后的语气很平淡,她有身份,不会像她儿子杨暕一样说一些有**份的话,尽管她心中对杨元庆极为不满,但表面上看不出来。
    “多谢娘娘!”
    杨元庆站起身,垂手而立,萧后浇过帘幔看了杨元庆一眼,杨元庆在亮处,她在暗处,她能看得见杨元庆的模样,见他身材高大,一表人材,只是衣着有些寒酸,萧后也曾经经历过穷苦生活,对杨元庆的衣着并不在意,还好,杨元庆不是她想象中那和獐头鼠脑的jiān猾人。
    “杨将军,圣上赐你的天子剑呢?在外面shì卫手上吗?”
    依照萧后的想法,她要没收这把剑,改赐他良田美宅,她也是希望丈夫这样赏赐,不料丈夫却赐剑给他,最后这把剑惹出了事端。
    杨元庆施礼道:“回禀皇后娘娘,臣知道不能带剑觐见,所以那把剑臣没有带来。”
    半晌,萧后淡淡道:“那柄力在某和程度上代表了圣上,杨将军持有它是没有问题,但我很担心,那柄剑到了某些居心叵测人手中,会损害到圣上的名誉,这样吧!你把剑还给我,我另赐你良田美宅。”
    杨元庆心里很清楚萧后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针对今天府门口发生的事,还不知齐王是怎么说自己坏话……如果他把剑就这么交出去,就等于承认了齐王的污蔑,剑,他可以不要……但这件事他必须说清楚,剑有名誉,他杨元庆同样也有名誉。
    “回禀皇后娘娘,剑是圣上赐予微臣,表彰臣的微功,如果娘娘觉得不妥,要收回剑,微臣也无话可说……但有一天圣上若问起臣……让臣怎么回答?请娘娘给臣一个明示。”
    “圣上若问起……我自会解释,你不团管。”
    “娘娘的意思微臣明白,但臣总不能说,剑被娘娘收回,具体原因臣不知,这样是对娘娘不敬,也是对圣上的不敬,希望娘娘能给臣一个……说法,让臣能据实回答圣上的疑问。”
    杨元庆的语气很恭敬,话也说得很委婉,但他的态度却很坚决……萧后收走他剑可以,但必须给他个说法,他不接受保管不善,被居心叵测之人拿走的解释,那种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圣上任何一件所赐之物都会被居心叵测人拿走,那为什么别人的东西不收回,偏偏要收回他的剑?这明摆着就是指他用剑不当。
    就在这时,齐王杨暕忽然从偏殿冲出,指着杨元庆呵斥道:“大胆贼臣,你敢威胁皇后娘娘吗?”
    杨暕sè厉胆薄,他派人刺杀杨元庆,见他居然没死,令他心中一阵胆怯,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那名宦官没有向他集报,使他感觉到一阵不妙。
    “当L,没你的事,退下!”
    萧后不高兴地轻斥儿子一句,她本来想一步步地追问杨元庆,却被杨暕打断了她的思路。
    杨元庆却抓住了机会,从腰间把军牌摘下,放在面前,不卑不亢道:“这是臣的军牌,请皇后娘娘一并收回。”
    萧后一愣,她立刻极为不满道:“杨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威胁本宫吗?”
    杨元庆摇了摇头,“微臣不敢威胁皇后娘娘,微臣正是听从了皇后娘娘之话,替齐王殿下着想,微臣想,皇后娘娘一定不希望齐王殿下背负一个刺杀朝廷命官的罪名。、。
    杨元庆这句话说得极为犀利,也非常坦白,萧后脸sè一变,她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杨暕低下了头,他心中一阵发虚,按照他的xìng格,他肯定是立刻驳斥,不承认有这回事,可是那名宦官没有来向他回复,他怀疑已经落入杨元庆手中,说不定还写出什么口供,这个时候他不敢把事情扩大,这也是他的小聪明之处。
    萧后是个极为聪明的女子,她一下子便听出杨元庆话中有话,她也知道儿子一向行为不端,居然到了要刺杀杨元庆的程度,估计事情不是他向自己告状那么简单。
    她也意识到自己被儿子利用了,只是这是她最宝贝的儿子。
    一边是大臣,一边是儿子,让她十分为难,萧后回头看了看儿子,杨暕眼中lù出乞恰的目光,那是他小时候调皮后经常有的表情,萧后心中一阵悸动,她仿佛又看到了儿子在孩童时牙牙学语的情形,看到儿子在摇篮里笑容甜美的模样,她叹了口气。
    在沉吟片刻后,她心中感情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儿子。
    “杨将军,别的事情我不想过问,我就事论事,军牌是朝廷之事,与我无关,你收回去,那柄剑你必须立刻交回来,你明白吗?”
    杨元庆见萧后为了儿子,连最起码的是非公正都不讲了,那也就是说,自己被杨暕杀死,她一样会护着。
    他能理解这和母爱,对一般女人这无可非议,但萧后不同,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天下人都是她的子民,她也可以选择沉默,不要过问齐王和他杨元庆之间的恩怨,但她没有那样做,她依然命令自己交出剑,袒护儿子,在大臣和儿子的矛盾之间,她失去了最起码的公正。
    一和被侮辱的羞愤在杨元庆心中燃起,他骨子里的勇烈被jī发,他缓缓摇头道:“请皇后娘娘把军牌收走,剑我会一并交出,如果娘娘不愿收走军牌,那微臣还是大隋的边将,这柄剑我应该交还圣上。”
    “大胆!”
    萧后一声怒斥,“杨元庆,你别以为我不敢杀你,来人!”
    几名站在门口的shì卫一齐答应正要扑向杨元庆,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宦官的一声高呼:“乐平公主驾到!”
    脚步声响起,乐平公主杨丽华已经出现在门口萧后的怒斥她远远听见了,她已经听杨昭说了杨元庆和杨瞰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这就是杨晾和杨昭之间的斗争,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皇后娘娘,究竟有什么事忙这样让你发怒?”
    杨丽华慢慢走到杨元庆旁边,看了一眼杨元庆,淡淡问道:“Q……庆,是你惹恼了皇后娘娘吗?”
    “微臣不敢!”杨元庆行一市J道。
    萧后听杨丽华称呼杨元庆为‘元庆,心中不由微微一怔听她的口气似乎他和杨元庆有点什么瓜葛。
    萧后深知这个公主xìng格刚烈,手段强硬,不是好惹之人,她更担心儿子会不会有什么把柄落在杨元庆手中?
    如果真有把柄,又被杨丽华抓住,一旦把柄公开,会对儿子的名声不利,事情就有点严重了尤其这段时间圣上正在考虑太子之事,她不希望次子为这些事而失分。
    尽管她心中对杨元庆十分恼火,但这一刻她不得不冷静下来她克制住了怒火,若无其事地笑了笑道:“没什么,这个小将军不太懂礼,我在教训他。”
    “是山”
    杨丽华看了杨元庆一眼,叹了口气道:“这孩子还年轻,久在边塞,不懂官场应对,更不懂宫中规矩,失礼也是难免,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就不要太计较他了。”
    “他已十五岁,不再是孩子!”萧后锐利的目光凝视着杨丽华。
    “可对于我们,他依然是孩子。”
    杨丽华的双眸如海一样深,萧后锐利的目光在她眼中没有起半点bō澜,她鸡杨元庆和颜悦sè道:“元庆,还不给皇后娘娘道歉!”
    杨元庆立刻单膝跪下,行一军礼道:“卑职不懂礼,顶撞了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宽恕。”
    杨丽华的水柔之力和杨元庆及时配合,就算萧后心中再恼火也发不出来,她不得不给杨丽华一个面子,便点了点头,“算了,就像公主所言,你对于我,还是一个……孩子,我不该和你计较,你又有救驾之功,今天之事就算了,去吧!”
    “多谢娘娘千岁,卑职告退!”
    杨元庆又向杨丽华行一礼,“多谢公主殿下。”
    他慢慢退下,杨丽华一直望着他背影走远,这才语气诚恳的对萧后道:“这孩子重情重义,对我有恩,我很喜欢他,他对娘娘有冒犯之处,还望娘娘看在我面子上,饶他一次。”
    杨丽华做事滴水不漏,把萧后可能会在事后报复杨元庆的路也堵死I了,逼得萧后只能放下此事,“公主说到哪里去了,我是堂堂的大隋皇后,怎么会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此事就此了结。”
    杨丽华向她行一礼笑道:“我是今天主人,事务繁多,就先告辞了,改rì再置酒向娘娘赔罪。”
    萧后亲热地拉着她手笑道:“一点小事,我们之间还用说什么赔罪的话吗?我知道大姐很忙,就不留大姐了。”
    杨丽华点点头,步履轻盈地走了,至始至终,她没有和旁边的杨暕说一句话,就好像不认识他。
    杨暕原以为能借用母亲之力收拾杨方庆,没想到最后竟一无所得,令他心中极为不甘,他愤恨道:“杨元庆如此犯上,母后,我们就算了吗?”
    “此事与我无关,别把我扯上!”
    萧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东宫未定,睐儿,我劝你这个时候不要得罪皇姑。”
    杨暕碰了一鼻子灰,心虚地告退了,萧后背着手在宫殿里踱步,虽然她已经答应杨丽华不再过问此事,但今天发生的事还是令她心里很不爽,尤其杨元庆借丈夫来压她,更令她如鲠在喉。
    这时,旁边老宦官赵进贤yīn**:“皇后娘娘,老奴觉得,杨元庆似乎缺乏家教啊!”
    一句话提醒了萧后,没错!她可以不找杨元庆的麻烦,但杨玄感和夫人郑氏教子不严,他们有责任。
    “你去一趟主殿,把杨元庆的母亲郑夫人给我请来,我要和她好好谈一谈育儿之道。”
    。!。

第三十一章 新的靠山
    杨丽华从侧门出来,四下看了看,便向另一条林荫道走去,杨元庆并没走远,一直在等她,等她离侧门稍远,他立刻加快脚步,追上了她。
    “公主殿下!”
    杨丽华回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寿宴已经开始了,你还不去吗?”
    杨元庆单膝跪下,发自内心的感jī道:“多谢公主殿下相救!”
    杨丽华凝视了他片刻,又转身继续向前走,两名宫女在前面打着灯笼,走了十几步,只听她轻柔的声音传来“你跟我来吧!”
    浓密的林荫上,两盏橘红sè灯笼发出橙sè的光芒,交织在杨丽华身上,她白裙如雪,步履轻盈,就仿佛夜林中的jīng灵,四周林木幽静,每一棵树木都仿佛有生命,在向这位jīng灵中的公主致敬行礼。
    他们缓步而行,竟让杨元庆如梦如幻,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走进一个院子,一片灯光霎时在杨元庆眼前亮起,使他又一下子回到了人世间,眼前是一座红sè的三层八角小楼,层层飞檐都挂着灯笼,将整个小院照得亮如白昼,这里是杨丽华的临时住处,看得出她并不是很喜欢这里,否则她会命人把飞檐上的灯笼摘掉。
    门口站着八名宫女,见主人回来,一起躬身施礼,一名为首宫女道:“公主殿下,刚才封舍人来过了,说寿宴已开始,请公主殿下尽快过去。”
    封舍人就是内史舍人封德彝,他能言善道,担任今天主殿的司仪,杨丽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她带着杨元庆直接上了二楼回客房,杨丽华回头笑道:“先请坐吧!我去换身衣服。”
    客房里布置得非常简单,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