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633部分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63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还是有许多读书人看出这种好处,在教导孩子读书时,自己也在一边温故而知新。同时拿了朝廷的薪水,足以养家糊口,也没有录夺自己参加科考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唯一让他们不满的就是所到的地方条件都很艰苦。最后前去报名,只是那些家中实在端不锅盖,没有办法渡日的穷秀才了。

石坚点头。读书人未必有出息,可想要有出息,并且弃大出息,肯定要读书。

“这话也未必对吧?”卜姑娘眼里出现了一丝迷茫。

石坚笑了笑说:“也能这样说。读书未必有出息,但书读得多了。读得深了。就一定有出息了。”

石坚未必对这个小姑娘感兴趣,可对这个。种族的妇女十分地同情。在这个种族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如果劳动力缺乏,妇女必须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快要断了。其实农业生产中这些软活比犁田耙地更吃苦。

“可我们塞子中那位老夹子书读得多吧?”

石坚心里笑了一下,读得多,有什么用,要读得精,最少到了南方的读书人很少有功名在手,大多数连秀才都没有考中,但这话,石坚并没有说。他问道:“难道你们塞子里面那位老夫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小姑娘听了脸色变了变。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你们来自宋朝什么地方?”

申义彬再次警慢地看着她。

石坚暗中拽了一下他的衣服,意思不要想那么多,小姑娘眼神在哪里,单纯清澈。况且他们这次前来,也只有他们这十几个人知道。

石坚坦然地答道:“我们来自大宋的京城。”

“那你们一定认识宋朝的许多大官吧?”

石坚一笑说:“我们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们。”

小姑娘眼里出了失望。

石坚问道:“这位姑娘,你问这么多有什么事吗?。

这时后面的老船夫喊了一声,这个姑娘眼里闪烁了一下,走了出去。山歌再次传出来:”

天上的乌云一般黑哟。

地上的乌鸦一般黑哟。

什么心儿要不得,

有了良心哎一成了短命的花。

什么事儿做不得,

做了善事哎一小鬼马上来捉拿。

为什么美丽的兔子,

狼要来吃啊?

为什么美丽的花朵。

风雨总要来吹打?

天上乌云一般黑哟,

太阳躲在乌去后面不说话。

地上的乌鸦一般黑哟,

凤凰躲在乌鸦后面不说话。

申义彬听了后,对石坚说道:“石大人,我们不要多事。”

石坚一笑。说道:“我看看,放心,我不会自不量力的。”

申义彬叹了一口气,这一行本来他就不赞成。可石坚偏要来。来了这个小姑娘又跑来说什么老夫子。

他听的说道:“石大人,这些地方是大宋的羁廉之地。”

石坚冷笑一声:“是羁康之地。可现在我们教他们孩子读书,如果他们不善待我们的教书先生,不妨给他们一点颜色看再诬诬四友发布,曰肌肌0

羁靡是因为民族观念不同,可不能完全脱于管辖,这最后还会形成坏事。随着宋朝的强大,这种羁康制度必然要收紧,走上轨道。

后面小姑娘唱完了山歌,正在与她父亲说话。

她父亲在问她:“你刚才与那几位客人说了什么?。小

小姑娘说道:“没有说什么啊?阿爹,你说他们是不是有来再?与以前的客人不一样呢?”

“有了来历又如何?连宋朝的朝廷列他们都妥协呢。你不要多事,我们惹不起他们。”老船夫叹道。

“可小朱姐姐被他们抢去了,弟弟他们再没有人教他们读书了。”

“唉。”老船夫叹了一口气。

天上的太阳渐渐走向了西方。船儿停了下来,老船夫喊道:“客官,坝子到了。”

石坚早就看到了,眼前是一片平坝,里面长满了庄稼。晚稻露出金黄的颜色,有的地方开始收割了。在平坝后面是一座大山,大山里是一个塞子,里面有许多木楼与草屋。

石坚道了一声谢,拿出钱来,付了船资,并且还拿出了一些小礼物,如玻璃镜。还有一些化妆盒,这些东西在这里还很金贵。老船夫死活不肯收。但小姑娘眼里放着光,早接到手里。

她说道:“正好,我弟弟他们要放学了,我带你们去看看他们是如何上课的。”

“好啊。”石坚点了一下头。

老船夫听了后再次唉声叹气,愁着脸将船绳在一棵柳树上。

凭他的经验,怎能不知道这几个客人,来历不凡呢?可这将会给他们山寨带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缓步来到这个山塞,这是石坚他们到达的第一站。因为这个塞子是通往抚水州的窗口,除了寨民们,还有一家客栈,和两家小酒馆。石坚没有先入住,他跟着这个小姑娘向寨子后面走去。一个吊脚楼,老远就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硕鼠硕鼠。无食我秦!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然后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这里贯是侍奉,宠爱的意思。三是虚词,很多年。联在一起,意思就是大老鼠大老鼠,不要再吃我们种的庄稼了。多年来我们辛苦地养活你,可你不顾我们的生活。”

石坚点点头,虽然未必将诗中主要意思说出来,可也不差多少了。只是这群孩子能听得懂么?还有怎么老夫子变成了一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勾了勾手,石坚也上了脚楼,看到脚楼里一间简易的教室,几十个孩子坐在小凳子上,可情形让他吓了一大跳,本来为了普及知识,石坚主持下可是拨了许多经费的。但现在这群孩子一个课桌也没有,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群孩子前面一个小盆,盆里是泥巴,这些孩子看着黑板。用小棍子在泥巴上,照黑板上的字画着。 这真是节约到了极点了。

石坚脸色阴沉下来。

申义彬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回想不多事都不行了。他将一个护卫喊了外面。得让他快点回去,拨一支大军过来。在这地方与中原不一样,朝廷统辖力很弱,万一发生冲突,这十几个人可不是这个抚州蛮上千军队的对手。而后面的大军因为顺着公路行走。远离此地。有了意外就是调动也来不及。

石坚再次望着这个教书先生,老夫子?他更是一愣,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也不过二八豆尧年华,亭亭玉立。只是她身上披麻戴孝。这让他想起了刚才这个船夫女儿说的话。这有什么隐情?

这时候想来走到了放学的时候,来接孩子的家长也多了起来。石坚又发现了冉题。一是这些家长眼中表情有些不忍。还有因为关心孩子,许多家长都挤到脚楼上,石坚都能听到脚楼发出吱哑的响声,这可不安全。

显然看到石坚一行,这个教书“夫子”很意外,但脸上表情更激愤。她说了声:“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小孩子心思单纯,高兴地发出欢呼声,与石坚前世一样,听到放学高兴地跑出这个。“教室。”这个教书先生来到石坚面前,与这个船家女不同,一眼看出来石坚如众星拱月一般,是首领了。

她说道:“你们害死了我父亲,现在还要我嫁给你们家大人,想也别想。我不相信,这天下没有公道而言了。小

第六百六十六章 借端

手;亍到少女的声普刚落四周接孩了的乡亲们眼里一个个小攒”恐

还别说,石坚这回做的事可是一个好事儿。不但免去这些贫困地方的教育费用,还免费支持了大量的书本以及其他费用,如老师的薪水、课桌课椅、教室。可与石坚前世一样,除了少数地方彻底地执行了外,其他地方这些费用层层落实下去,究竟有多少真正进入教育事业很难说。连救灾的款子都敢贪。况且这些款子。

比如这个村寨,这间教室也太危险了吧。石坚还不知道这还是这个寨子乡亲们自己为这个。卜姑娘父亲搭建的,根本就没有看到朝廷的拨款。还有书桌书本纸笔,石坚一样没看到。

就是这样。也无当挡住百姓对知识的渴望。会识字写字,以前在这些地方。除了一些族人的贵人、昼师们才会。什么时候轮到他们百姓的子女也有上学的机钱当老夫子到达这个寨子时一说,寨子的乡亲就象过年一样。除了这个塞子,连周围有些塞子的乡亲不顾每天爬几座大山,将子女送来上学。

现在好了。老夫子死了。老夫子的妻子在生病,他女儿代替他教书,可上面的人要这个小姑娘做他小妾去。

但敢怒不敢言,这还是宋朝的官员,还是宋朝的事。

他们敢反抗么,且不说人是人家的人,就是自家的人,前年宋朝恐怖的战斗力与一些稀奇古怪的武器,他们抚水三房的近千名战士,只是一战就溃不成军。

石坚看了一下四周千夫所指的眼光,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位姑娘。你误会了。”

声音说的极慢,不但说给这个小姑娘听。也说给这些乡亲们听。

“在下不知道你说的什么。但在下前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妻儿。最近才得到情报,说他们是被人绑架了,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就是在这里不远。”

网说完,那个船夫的女儿说道:“依姐姐,是啊,是啊,他们是我和阿爹从山外接回来的。也是我带过来的。”

这个依姑娘脸色才平静平来。

她在大山中,还不知道山外发生的事。闻听石坚带着十万大军南下,虽然他是顺着那条新修建的马路,前往大理。离这里还很远,可那些个硕鼠吓坏了。至少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敢做出什么过份的事。

但这个依姑娘眼里还带着警慢的神情。

石坚再次苦笑,现在就是想询问,也未必问出什么。他看了一眼,那些泥盆中泥土上写的歪歪扭扭的树枝字。心里面一阵黯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要说走出人头地,就是以后写的字也难以保证质量。就如科考,不要求字写得象王颜,最少得让考官感到整洁吧。

然后又看了一下黑板上写的《硕鼠》,他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教他们《千字文》?”

“先尖已经教过了。”

石坚听到先父二字,才又一次注意到她戴的白孝。想要询问,可看到小姑娘眼中的警慢神情,没有问。也许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教书先生被迫害了。今天晚上住下客栈时再慢慢盘查。

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姑娘接过了父亲的职责,教导孩子。可这些孩子能学习多长时间?这是去年年末才发动的,这个老先生最多来这个地方半年多时间就不错了。一本《千字文》这些孩子全掌握了?难道全成了天才不成?

至少现在这些小孩子学《诗经》还早,也不能学。想想《诗经》里有多少描述男女情爱的内容?在石坚映像里小孩子应当先学习《百家姓》、《千字文》,然后学习《论语》《孟子》。不过也不能怪这个。小姑娘,没有教学经验,恐怕两个字还是跟着她父亲学的。最搞笑的是石坚小时候在和州,他为了验证自己的见解,四处游学,跑到一些私熟里向一些老秀才们讨教。

这些老秀才好了,为了卖弄他们的本事,开始上《尚书》,曰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小思、安定。允幕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几十句话念出后,那一群小孩子将眼睛瞪得老大,就象听天书一样。

这个依姑娘隐隐感到石坚身上有一种威压。可也感到了石坚身上流露出来的那个儒雅之气。她嚅嚅不知道怎么回答。没有办法,自己老父亲考了几十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考中。最后朝廷圣旨之下,老父亲带着母亲,还有弟弟一起来到了南方。现在母亲不适应这里炎热的天气,生了病,父亲去世了。她接过父亲的工作,目标是为了养家糊口。她知道怎样教孩子?

石坚温和地说道:“麻烦姑娘帮我拿一支笔来

他是想到中国古时候三本启蒙读物,《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百家姓》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其余不以人口实际数量计算,而纯是以念读顺口排列的。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千字文》是粱武帝命令周兴嗣编撰的,这本书影响也很大,旧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众里的玄毒就是指《千字女》中第向话,接舶赞”宇宙洪荒。

但《三字经》的作看来历争议很大,有人说是宋末,有人说是明朝。有一点。反正最早的争议时间离现在也有两百年,没有出来。以后也未必会出来了。

所以为了孩子的教育事业,石坚再次无耻了一回。

小姑娘拿来了纸笔。石坚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共一千七百多字。石坚写完后,申义彬眼睛放光。虽然说是二百五读书人。可这点内容还是一看就明白的。这篇文章不但讲述了许多史上的事情。还教导怎样做人向善。比《千字文》少了许多玄谈,多了一份脚踏实地感觉,而且更容易看懂。

石坚实际对其中宣扬的一些愚忠愚孝内容很是反感。但相对来说《三字经》比《千字文》更浅显易懂,也容易被小孩子接受,因此三文一出****文立退,成为国家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申义彬过了好半天才说道:“石先生,功莫大矣。”

这本书传出后,将对宋朝教育事业产生多大意义,申义彬就是扳着手指头也能算出来。

可怜这个卜姑娘还不知道,她过了半天才说道:“多谢这位先生了,我明天就教孩子这本书。

想了想。又说道:“先生这字写得真好看。”

申义彬听了苦笑,岂只是好看,如果你将这几张纸卖出去,石坚亲笔写的字,再加上他亲手著的新书,如果你一家不求奢侈的生活,这一辈子衣食算是无忧了。但不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