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 >

第2部分

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第2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能侥幸不死!还要多谢兄台的救命之恩。多谢了!”

韩罡的话的确不伦不类,但是诸葛均却并没有什么意外神色,要知道说话方式是跟平时读书有着直接关系的,一些没读过书的普通人,见面也只是喊一声就算完了,又哪来的在下,兄台等礼貌用语?

眼下诸葛均唯一感觉意外的就是,眼前这个孩童从清醒到现在为什么一点惊慌失措的神色都不存在?要知道以眼前孩童的身体算起,满打满算也就不满十岁的样子,一个孩子在经历了如此生死磨难,竟然豪不惊慌。又怎能不叫他另人看之,在加上那一口虽然声音稚嫩却字正腔圆的官话,可不是一个普通孩童能说出来的。眼下的一切都显示出对面躺着的孩童不平凡之处。

已经听闻先前少年报告的诸葛均此时虽然意外,但是面上却并没有流露出来多少,就着韩罡的回话,轻声问道“不知小友来自何处?贵姓呢?”

这打听来历的话语说的很明显,韩罡却并没有介意,要说人家把你救了他的性命,当然要打听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只听韩罡想了想后才回道:“在下,来自北方,姓韩名罡。”说到这里,韩罡低头看了看自己现在的身材,才带着哭笑不得的神色补充道:“今年九岁!”

诸葛均看着韩罡那有苦说不出的神色,奇怪的看了一眼,但是却并没有过多的询问,想对方虽然大异于常人,心智想必也是相比普通孩童要高上许多,对方不想说什么,他也无可奈何。要知道,北方这个概念可是有点太笼统了,从南阳往北,全算是北方,到底韩罡来自哪里,谁能清楚?

这倒是诸葛均误会了,想韩罡前世自小被国家收养培养,可以说除了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意外,倒是在很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说是在北方,也是因为他的营地在北京,可是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啊?有没有北京这个地方可是难说的。又叫他怎么回答?

二人正叙话间,突然听到那先前帮韩罡清理伤口的少年,对着门口满是欢喜的喊了一句,“三爷快来啊!二爷!出游回来了。”

那少年话语才刚喊出口,就听院内突然传来一声朗声的笑骂,“你这混小子,又不是外人,喊三弟作甚?”

说完,也不等诸葛均说什么,已经是走进了房间,那人进的房间后看到房间内的景况先是一愣,接着奇怪的开口问道“这位小友是?”

此时的韩罡已经是完全愣住了,要知道诸葛均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英挺人物了,可是不折不扣的潇洒人物,而在观眼前之人,韩罡却不得不感叹起来,只见来人一身素雅的儒袍,一轮羽扇随着手腕摆动,再配以别致却不显俗气头顶纶巾,却是衬托出别样的风骚儒雅之姿。

但是,韩罡看着看着却有些好笑的意味,眼前之人的装备不就是电视里常演的三国里面的诸葛孔明的形象吗?

注视着那人俊朗的面孔,韩罡心中暗道“难不成,这是诸葛家的后人?怎么如此一副打扮?”

韩罡的心理一瞬间转换的思绪可谓是相当杂乱,但是时间却只过去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此时的诸葛均已经是微笑着开口回答道:“回兄长,此孩童乃是我出游归来的时候,于官道边带回的,姓韩名罡。”

听着诸葛均介绍的话语,韩罡也是从思绪中脱离出来,微笑着对着救了自己却张口不提的诸葛均感激的一笑,忙开口接道“在下,于林间官道遭遇山狼,拼死抵抗下,虽将山狼毙命,自己却也是危在旦夕,幸得恩人相救,才可活命。”

韩罡此话一出,诸葛均微感意外,因为那孩童刚才清醒时所说的话语,虽然不伦不类,但是却是从感觉上差了许多,怎么才一会的功夫,这种只有读书人才能说出意境的话语,竟地如此熟练?

诸葛均想了想,微笑着一笑而过,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探讨下去,而是对着躺在塌上的韩罡介绍道“这是家兄,诸葛亮,字孔明。”

就连诸葛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对一个孩子介绍的这么全面,要知道介绍时连字都介绍,证明是把对方看重的一种表现。

此话一出,诸葛亮颇感意外,他想不明白自己的三弟为何如此,但是他也知道以三弟的性子,肯定不会无地方失,定是有什么原由,于是诸葛亮再看向韩罡的神色里,多少带上了几许的观察意味。

这个时候的韩罡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听到诸葛均的介绍,他刚下意识的想问候一声,“拜见。。。。。。”

突然,只见韩罡眼睛一睁,愕然的高声叫道:“我靠……,谁?你说是谁?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先生?”

佼是韩罡身为特种战士,有着强悍的意志,刚铁一般的精神,此时也不受控制的大声叫了出来,爆了一句粗口。从这点完全可以看出,此时的事件究竟给了他多大的震撼。

韩罡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诸葛兄弟却不知道眼前显的很是异样的孩童,究竟是怎么了,更奇怪的是为何他一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就如此失态,更听不明白“我靠!”是说的什么。

“眼前孩童怎么会知道,“卧龙先生”的道号?”

心中翻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诸葛兄弟就这样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同样眼睛睁的也不算小的韩罡,只留下房间外,那少年奇怪的看着房间内怪异的三人。

今日二更送上,明日持续俩更,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将这本书顶起来,起码别沉沦的太厉害,呵呵!先在这里谢谢了。

第三章 先公后私,生死勿论

房间内,韩罡在话语出口后看到眼前诸葛兄弟二人的表情,就明白自己说的话已经引起对方的怀疑了,忙想了想,尴尬的掩饰道“在下从北面一路走过,行到南阳地界的时候,时常听人提起,“卧龙先生”一词,打听之下,多闻先生才名,所以适才听到恩人介绍,才会惊讶失声,万望先生勿怪!”

此话一出,诸葛兄弟相互看了一眼,也就释然,也信好韩罡说的是在南阳地界听到的诸葛卧龙,如果他说的是早就听说的话,怕是解释不了他前面的话语了,要知道,诸葛孔明现在还没出山,名气怎么可能那么远播。更何况韩罡说的时常,而不是经常,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了,也勉强说的过去。

虽说如此,诸葛亮心中却还是抱着一丝疑惑,因为适才韩罡的表情可是清晰的表现出,他究竟受到了多大的震撼,这可不是见到一个听闻过的人而能显现的神色,但是疑惑归疑惑,诸葛亮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而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小友远道而来,又加伤势在身,且在这茅庐安心静养即可,旁的事暂且放在一边也罢!”

闻听诸葛亮所言,韩罡仍旧带着少许不自然的恭敬说道“多谢,先生收留。”

这话恭敬的语气,任何人都听的出,无形当中却是更加让诸葛亮新中疑惑,要说,韩罡感激的说出此话,倒是不叫人奇怪了,可是一旦用上恭敬的语气,就不得不使他好好推敲一翻了,想救人的是他的三弟,将他收留在茅庐的也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如今才一见面,眼前的孩童便对自己如此恭敬,也难怪他会疑惑。

想到这里,诸葛亮看了一眼,也是一脸疑惑的诸葛均,微笑着回道“既然如此,小友好生安歇,我等便不在打扰了。”

说完,对着诸葛均示意了一下,率先向着着房门外走去。只留下独自沉浸在震撼当中的韩罡,转换着万千思绪。

诸葛兄弟二人走出房间后,一直聊着韩罡的事情,直到诸葛均将救起韩罡的经过,向着自己的二哥仔细的说了一遍后,双方才沉寂了一会,无疑沉寂归沉寂,他们却是并没有将那心智异常成熟的九岁孩童看轻半分。

此时也不知道是在担忧什么,只听诸葛均一声长叹,开口说道“当日我见那孩童满嘴的血肉本还纳闷,后来查看狼尸的时候,才恍然明白,那孩童正是以此血腥手段拼死咬死山狼,能在危难时做出如此作为,即使是成人也难免汗然,在反观此子的言谈举止,更是不像平常人,如此良才美玉,学好还好说,倘若坠入邪道,定是一方凶徒啊!”

此话一出,诸葛亮想了想才微笑着回道“这一点三弟倒是不必担心,为兄适才观察此子虽然对自己来历出身含糊其词,但是那真诚的眼神跟言行,倒是可以看出,此子也是赤诚之辈,至于以后会不会心性大变,就不是你我所能考虑的了,现在唯一另我疑惑的就是,此子面带早夭之相,印堂灵台处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十分不合常理啊!”

诸葛亮的说的莫名其妙,但是诸葛均却并不奇怪,相反还好奇的问道“那这到底是怎么会事?”

由此便可以听出,对于兄长看人的本事,诸葛均还是了解一些的,想诸葛亮一生所学颇杂,相人之术也是多少有些涉猎的。

听到自家三弟的问话,诸葛亮也是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见他苦笑了一下,轻声回道“这个……,为兄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想为兄终究是不能参透的相术一学,仅学到皮毛而已,还是待日后请司马微先生,到府上一观吧!”

见兄长微露对相术的遗憾之意,诸葛均不禁笑道“兄长如真领悟这一相学,企不是更把我跟大哥比了下去?再说,以兄长的才学,韬略少了这一门相术,也无不可吧?世间技艺,多不胜数,人又怎能尽学之?兄长又何必自行苦恼呢!”

听出诸葛均话里的劝慰之意,诸葛亮微微一笑,并没有开口继续说什么,继续慢慢的想前走着。

突然,诸葛均像似想起来什么一般,颇有兴致的开口说道;“呓!对了!兄长不是长叹说,瞻儿聪慧有于,性子上却是缺乏坚忍吗?还言,不能尽得兄长所学。你看这样如何,此子虽然年纪不大,却是显露出美玉的品质,不如兄长你悉心教导一翻?再说了,以兄长品德,才学,教化于他,想将来就算成不了将相之流,却也足够担当大任的。兄长你看这个提议如何?”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使的诸葛亮微微一愣,接着便是露出几许意动的神色,但是想了想后,诸葛亮突然笑了,轻声询问道“此次你又要出游去哪?”

诸葛亮的头脑可是不白给,自己兄弟的脾性他又不是不知道,将韩罡资质如此出众的孩童交给别人教导,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想那孩童今年才九岁,再加有重伤在身,想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想不猜出诸葛均要出游,都不可能。

被自家兄长说破,诸葛均却并没有懊恼的神色,忙笑着回道“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兄长,我此次出游于半路,以闻知北方战事以定,曹孟德正励精图治虎视荆南,我想去见识见识此人的风范,历来,学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便是我等有志之士的归宿,况且咱们诸葛家落魄了几代,如今正是趁乱在度辉煌的大好时机啊!如今群雄割据,你我兄弟三人,如全投一家,保不齐一输到底,如分散开来,至少也可延续血脉不是?如今我同友人已经约定在即,不几日就要起程,那孩童偏又如此优秀,为弟实在不愿见一锦壁蒙尘啊!还望兄长勿怪。”

说到最后,诸葛均嬉笑的表情已是转为严肃,可见其态度的坚决。

诸葛亮看着三弟的表情,沉思了一下才回道“三弟既然心意已绝,为兄也不好在阻拦什么,那孩童暂且我先观察一段时日,如他真可传承我的衣钵。这个三弟不必担心,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得天下不仅有手段,有谋略就可以的,自古以来,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还望兄弟慎重待之。”

说完这句话,诸葛亮便不在继续言语,沉寂的抬头看向晴朗的天空。

见兄长如此,诸葛均也没急着说什么,场面为之一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下了某种决定般,只听诸葛均突然平静的说道“我此次出游北方,如曹操不是我的命明主,那为弟将会继续游览天下,寻求可辅佐明公,如曹操符合为弟的侍奉标准,那为弟也会回到隆中向哥哥请辞,如他日你我兄弟二人对阵沙场,各为其主,理应先公后私,万不可留下话柄给后人诟病,还请兄长答应为弟。”

此话一出,诸葛亮颇为震撼,他想不到诸葛均竟然说出如此话语,要知道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是说的清楚明白,以后兄弟二人各自都不能手下留情的,这是何等决心?何等无奈。

诸葛亮紧紧的盯着自己的三弟,同样诸葛均在兄弟凝神的目光下并没有丝毫退缩,双方整整对视了大约一刻左右的时间。

诸葛亮突然一笑,欣慰的说道“三弟!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志气,为兄甚为欣慰。”

说罢,诸葛亮忽然抬起自己的右手,大声说道“你投曹操,他日你我兄弟二人,必有对阵的那一天,为兄在这里同你击掌盟誓,先公后私,生死勿论!”

终于诸葛均在自己的坚持下,得到了兄长变相的鼓励,又怎能不振奋?要知道,诸葛家父辈去世的早,大哥又出仕了东吴孙家,如今“长兄如父”的对象,已经换成了,二哥诸葛亮,他不开口,诸葛均即使不顾其他的出仕曹操,也难免背负上不孝之名。如今得到兄长的鼓励,诸葛均顿时颇为激动。

只见诸葛均颤抖着同样抬起自己的右手,微笑着盟誓道:“先公后私,生死勿论!”

说罢,诸葛均慢慢的曲身下跪,对着自己的兄长恭敬的扣了三个响头,便沉静的站起,转身,离去。

几日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韩罡在一直照料他的少年的搀扶下,同诸葛亮站在茅庐的大门处,颇为感伤的注视着远方慢慢消失的背影。

离别的滋味历来是伤感的,同时更是预示着世间的不如意十之八九,眼前诸葛家的兄弟二人不就是因为政见的不和,各自寻求着自己的明公吗?

“没听说,诸葛均在三国有多大的名气啊?难道他在历史上真的投了曹操?为何书中没写过呢?”已经模糊知道了事情经过的韩罡,此时却只能暗自猜测其中的原由,静待日后事情的变化了。

第四章 三连手弩

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转眼间韩罡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足有三个月之久了,来时炎热的天气也早就在半月前,转换为点点飘雪,使的韩罡不得不感叹古时气候的分明,要知道,在当今时代,南方见雪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