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修仙)道阻且跻 >

第14部分

(修仙)道阻且跻-第14部分

小说: (修仙)道阻且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那女子走到最前方的蒲团上盘坐下来,笑道:“诸位,我乃玉衡峰内门弟子宋斐然。”

  ☆、第21章 十六。佳人笑问君知否

宋斐然不紧不慢的走到问道殿最前面的高台上,伸手弹了弹袖子,这才慢条斯理的在蒲团上坐下。实际上她早就到了殿内,只不过用了一个简单地隐身匿气术罢了,是以自然是将殿内发生的许多情景看的一清二楚。
    但她并未说什么,而是行了一个道礼后,笑道:“诸位师弟师妹,我乃玉衡峰内门弟子宋斐然,今日由我为大家讲道。”随后起身行了一个道礼,在场诸人自然都是忙不迭的起身回礼。
    待众人坐定后,宋斐然微微思考了一下,道:“老是讲些道经上的大道理,虽对心境有所裨益,但听多了不免就有些腻味,我今日便讲些不一样的罢。既然诸位皆是养气期,我便讲一些自己的经验之谈吧。且先说说观想……”
    纪启顺这才进入养气期,自然是有很多不懂的东西,原想着大约只能靠着自己摸索了。但今日忽闻宋斐然如此开场,心中自然是欣喜不已。
    其实很多内门弟子讲道都只是讲些道经上的东西,抽象的很。听起来玄而又玄实际上又是无趣又是枯燥,很少有人可以听进去,并且化为己用。是以今日当真是令众人又惊又喜。
    那宋斐然先是讲了观想中要注意的事情,譬如:不要急于求进,最好是观想一阵就休息一阵,不然如若体内内气用尽,就用可能要转化本源来支撑观想了。随后又讲了一些她自己的经验之谈,其中有涉及到她从养气突破到出窍的经验。
    听得徐金风是双眼发光,毕竟她已经养气几年了,很有可能一年左右就会下山游历,以图出窍。每一次讲道只有一个时辰,宋斐然看了看天色,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笑道:“今日的讲道就到此为止吧。”随后也不再多话,行了道礼后就走了。
    在场诸弟子自然是行礼恭送,待到宋斐然身影消失后,便有人匆匆起身。显然是听了宋斐然讲道后很有一番感悟,这就准备回院子好生体悟一番了。徐金风亦是匆匆起身,一句话未说便往回走。
    纪、苏二人都晓得她大约是有了感悟,都没有像以往那样闹她。三个人默默的顺着石阶向下走,徐金风在前头行色匆匆。纪启顺忽的落后了一步,眼中含着喜意轻声对苏方道:“师姐,我瞧着金风怕是有了些感悟,恐怕不日就要申请下山了呢!”
    苏方低着脑袋,不晓得在想什么。纪启顺心觉奇怪,便稍微放大声音叫她:“苏师姐?”对方猛然一惊,抬头见是纪启顺叫自己,便抚了抚胸口嗔道:“师妹吓我一跳。”
    纪启顺笑着调侃:“师姐还好意思说呢,方才我和你说话,心神只恐都飞去爪哇国了,也不晓得在想些什么。”
    苏方面上一红,故作正经道:“你这丫头,正是大胆,竟还敢打趣师姐!一会回了院子,我可轻易饶不了你!”纪启顺自然是又调侃了几句,之后进了院子,恰好白英锻体回来,就将徐金风的有所体会只是和白英说了一阵,随后几人便各自散去了。
 
    两日后,弄月峰,执事堂。
    这一日是月初,也是纪启顺养气满了一个月的日子,也就是说她该去执事堂测一测适合自己的功法了。才进执事堂,便有守门的杂役弟子对她行礼,她也颔首回礼。随后走到上回的高柜前,对着柜后埋头奋笔疾书的白袍弟子道:“劳烦……”
    话未说完,对方就漫不经心道:“接任务还是领任务?”才说完他就发现自己说错了,忙晃了晃脑袋,啐道:“呸呸,应该是:你是接任务还是还任务才对!”纪启顺忍不住“噗嗤”的笑出声。
    对方自然是听到了,颇为郁卒的将笔一扔,抬头道:“接任务还是还任务?”这人长相俊秀,自然便是上回的何明德了。
    纪启顺无奈摇头道:“何师兄贵人多忘事,我并非是为任务而来的。我今日养气满了一个月,是以这才来执事堂的。”
    何明德这才慢半拍的认出了纪启顺,一拍脑袋恍然道:“哦哦,原是纪师妹,看我这个破脑子。师妹稍等,我进去找一下宁师叔。”话音未落,他便拐进了一个不显眼的小门。大约两息的时间,他便走出来示意纪启顺进去。
 
    进入那道小门中后,便见里头是一处静室。静室中没什么东西,唯在西边的墙壁上挂了一幅字,上书两字“空明”。静室正中放了两个杏黄的蒲团,有一个身穿宝蓝色锦袍的人影坐在其中一个蒲团上。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纪启顺甚至可以看到细微的尘埃,在金黄色的阳光中慢悠悠的飘着。宝蓝色的袍子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微微的闪着悠悠的光泽。那一定是个明艳的女子,纪启顺心想。
    恰好对方就在这时候转过头来,对着她微微笑道:“坐罢。”那女子正如纪启顺想的那样,明艳不可方物。即便是宝蓝色穿在她身上也没有一丝的艳俗,而是十分熨帖的美丽。她打量了一下纪启顺,了然道:“一个月了?”
    纪启顺点点头,心中却道:“这话听着怪不是味儿的……”
    那宝蓝色锦袍的女子掩唇一笑,随后道:“师侄且将令牌与我瞧瞧。”
    纪启顺自然是乖乖取出来,给了那女子。对方点点头道:“纪师侄是吧,很好,你观想时候观想到的是何物?”说着,纪启顺便见到她的眼中亮起一点红色的光芒,心中知晓大约是测谎术一类的术法,便老老实实的将自己观想的情况说了出来。
    对方摸了摸下巴,琢磨道:“哟,居然是巨剑,那就是偏向剑修一脉了啊,而且应当是比较适合金属性类功法。”
    因为她并没有放大声音说,是以纪启顺并未听清楚,正琢磨着对方说了什么之时。就见对方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玉简,道:“纪师侄,你且将内气往这块玉简中输出一些,好叫我判定你的具体情况。”
    纪启顺自然是乖乖的伸出手,向那块玉简上输了一点内气。那玉简并未有什么反应,后来那宝蓝锦袍的女子倒腾了一会子,点点头道:“纪启顺,资质上佳,适合金属性功法。”随后边见她随手一弹,就往手令里弹了一道赤色光芒。
    正当纪启顺以为此间事了,正打算退出去时。那女子忽道:“师侄稍等,我还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纪启顺闻言心中奇怪,但还是低头应是。那宝蓝锦袍的女子摸了摸头上的步摇,叹道:“你为何要修行?”
    纪启顺一愣,她以前可从未想过这些问题,有且奇怪的抬头看去。却见对方低着头,阳光在她的脸颊上镀出一条金色的美好弧线。她抿了抿嘴,还是老实道:“晚辈平日里没有想过这些事儿,但是我想……大抵是为了母亲和柳先生罢。”
    那女子自然瞧出了她脸上的难色,便摆摆手道:“无妨无妨,贫道也就是心血来潮罢了。”
    但是纪启顺却隐约觉得她有些失望,但是这些事自然是与她无关的,她便恭敬的一揖,随后便往门外退去。正要迈出门槛,忽而想起还不晓得对方是谁,便回头问道:“不知前辈高姓大名?”
    那女子逆着光,扯出一个朦胧的笑容道:“贫道宁桥。”
    出了那道小门,就见何明德正一脸无聊的站在门边,见到纪启顺走出来,他这才立直了身子道:“宁师叔怎么说?”纪启顺自然是据实回答了,不想何明德竟然也是咂舌道:“竟然是金属性啊……倒是挺少见的。”
    纪启顺闻言自然是有一些奇怪的,便问道:“不知师兄何出此言?”
    何明德引着纪启顺出了执事堂,往多宝阁去。听闻纪启顺所言,便咂了咂嘴道:“你们女弟子,资质好的自然是有不少。但却大都是水、土、木,三个较为柔和的体质。”
    纪启顺点点头,顺势接着道:“那我体质这般,算是好是不好呢?”对方摇头表示不知。
 
    太虚门建立在绵延不绝的铜陵山上,这铜陵山共有十座山峰。其中七座是以北斗七星命名的,此七座山峰由七名金丹宗师掌管。每一座山峰就是一脉道统传承,分别以北斗七星命名。
    另外三座乃是:弄月峰、松绕峰和清流峰。其中弄月峰主除了给外门、杂役弟子居住意外;松绕峰主要是惩戒堂,如有弟子违反了门规,或是做了错事便来此处领罚;清流峰便是多宝阁的所在了,也是纪、何二人要去的地方。
    原本纪启顺还以为要先下山,然后在从另一条道去清流峰。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太虚门的各峰之间竟然架着高高的栈桥,倒是省下不少时间。一下栈桥,就有一座巍然的高大楼阁映入眼帘。
    其上高悬牌匾一块,上书笔锋锋芒毕露的三个字:“多宝阁”。

  ☆、第22章 十七。向西一百三十步

栈桥像是一条蛟龙,腾空架在两座山峰之间。慢慢的走在栈桥之上,纪启顺忽想起以往在宫中时候,太傅曾经教过一片《阿房宫赋》。其中有一句话:“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倒是恰好可以形容这栈桥的样子。
    走了些许时候,栈桥便到了头。远远地便可以看到,浓翠的枝桠间有一座高大的楼宇挺立。顺着青石板铺就的小道,走了大约十息的时间,那座楼宇便近在眼前了。细细看去,边见楼宇上挂着一副牌匾。
    牌匾上有三个笔锋锋锐的大字:“多宝阁”。
    这多宝阁十分高大,看着共有三层。门前有外门弟子把守,光瞧这阵仗就很是威严了。毕竟多宝阁中可是放着:门中所有的功法玉简以及各类法器、灵器等等。这阵仗自然要大一些,外门弟子把守还只是明面上的,周围肯定还布置了强大的守护阵法。
    何明德领着纪启顺走上前去,客气的对着守门弟子道:“这位师兄,我乃是弄月峰执事堂的何明德。奉命带纪师妹来此处领养气弟子份例中的功法玉简,以及低阶法器。”说完还把执事堂的令牌掏出来亮了亮。
    对方原本就见过何明德好几次,又看过了执事堂的令牌自然不会多做刁难,马上就让他们进去了。
    两人迈入门槛后,纪启顺这才发现,多宝阁内部十分广阔。立着一排排的白玉多宝架,架上皆是满满的功法玉简,流光溢彩十分美丽。何明德往一个角落里走了两步,轻声道:“师妹,这里。”
    虽说多宝阁中都是满满的多宝架,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很是冷清,没有什么人来往。是以尽管何明德刻意放轻了声音,但在多宝阁中还是显得十分清晰。纪启顺有些尴尬的转头看向何明德,这才发现那个角落中,竟还有一个年轻道人坐在一个杏黄蒲团上。
    她赶忙上前两步走到何明德身旁,又看看那老神在在的道人,对何明德比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这位怎么称呼?”何明德忙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纪启顺无奈,只得恭敬地深深一揖,含糊着道:“弟子见过前辈。”
    谁知对方闻言慢慢睁开眼睛,瞄了一眼纪启顺,轻描淡写道:“哦?你见过本座?”
    纪启顺眉心一抽,心中郁卒吐槽:“前辈,我确实是没见过你,客气一下而已,不要这么认真啊!”但是面上还是窘道:“呃,弟子……”
    对方不知从哪里端出一个茶盏,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随后微微一笑道:“无妨,本座开个玩笑而已。且把你的令牌与我看看,我也好给你一些建议。”
    纪启顺松了一口气,从袖中掏了手令出来恭敬的双手递给那道人。
    对方看了两眼,将茶盏放下,稍微想了一会子道:“小朋友且往西走一百三十二步,然后去左手边的第二个多宝架看看,本座记得那里有几个不错的功法,应当最是适合你。”随后便合起眼,不再说话。
    纪启顺将信将疑的数着步子,向着西边走一百三十二步,随后找到了左手边的第二个多宝架。这个多宝架依旧是放了许多功法玉简,一个多宝架有八十一个格子,每个格子放一个玉简。也就是说,纪启顺要在这八十一个功法玉简中找出合适自己的功法,光这么想想,纪启顺就觉得一阵头痛。
    但是人家都直言说了,就在这个架子上,她也没什么别的好说的了。随手从面前的一个格子上取出了一个功法玉简,幸而每个功法玉简都会在上面刻功法名字和大致内容,这样看着倒也是不用花这么多时间。
    大约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纪启顺将一架子玉简上刻的内容都看了一边,挑出了三块玉简。分别是:《上清九转玉书》、《太虚朝元真解》以及《*青莲诀》。纪启顺合计了一下,《上清九转玉书》和《太虚朝元真解》一个太过高深、一个并不是特别适合自己,便拿了《*青莲诀》。
    将玉简挑出后,纪启顺就将玉简交给了那个道人。对方看了看,随即掏出几沓纸张,将那玉简向上一滚,便在纸上印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黑字。纪启顺知道这是一个小术法,名为“拓印术”,出窍期便可以使用了。
    只不过是一个简单地拓印术,这个年轻道人依旧是做得行云流水。不过短短五息,他便利落的将整个功法拓印完毕了。他一边将《*青莲诀》交给纪启顺,一边向这纪启顺的弟子令牌弹出了一道清光。随后淡淡道:“好了,出去吧。”
    纪启顺自然是恭敬一揖,退出了多宝阁。从多宝阁出来后,随何明德去执事堂报备过后,她并没有急着会弄月小筑。因为这日是这个月的初一,纪启顺自然是该领任务了。
    何明德从高柜内拿出一个厚厚的册子,随后将它展开看了看道:“也是师妹走运,这个月的任务已经是分配好了,不然的话恐怕师妹还要先回院子,等下午再来看了。”看了一会,他有些惊讶道:“哟,这……这任务可有点麻烦,怎么竟是分给师妹你了。”
    纪启顺微微一愣,心中忽起了一些不详的预感,但还是压着心中的情绪,问道:“师兄这话是怎么说的?”
    何明德叹了口气,解释道:“倒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任务,只不过这个任务有些麻烦,每天要花上挺长的时间。看守山脚药田的杂役弟子前两天出了点事,现在杂役弟子那里分不出人手,便要找两个外门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