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修仙)道阻且跻 >

第25部分

(修仙)道阻且跻-第25部分

小说: (修仙)道阻且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但见她右手抬起,掌心便显出了一块晶莹的祥云玉牌,正是她的弟子令牌。纪、陶二人稍稍记录一番,变将玉牌还给了宁桥。随后便再次拱手行礼,目送宁桥化作遁光向下飞顿而去。
    纪启顺挺直脊背,低头俯视脚下灵秀的铜陵山。座座山峰无一不是挺拔险峻、直入云间,山峰间缭绕的是仙气盎然的道道白雾,钟灵毓秀恍若仙境。
    凉风从耳边拂过,扬起她的袍角,带来陶夭的叹息声:“好生厉害的气势。”
    纪启顺抬起头,笑了笑道:“恐怕宁师叔……不对,现在应该是宁师叔祖了。恐怕宁师叔祖已经成就了神魂,所以才会此时返回宗门。”
    陶夭心有戚戚焉的点点头:“以往那些引气的师叔们虽然气势强大,但却万万比不上宁师叔祖啊!”说至此处她话音微顿,转头看向纪启顺好奇道:“师姐似乎认识宁师叔祖?”
    “也谈不上认识,以前恰好有过一面之缘。”纪启顺算了算时间,掸了掸袖子:“时间差不多了,再有一刻钟就可以交任务了,我们下去罢。”
    陶夭自然点头,纪启顺随即手掐指决,口中轻喝一声:“去。”她二人脚下的白云便化作一层濛濛清光裹住纪、陶二人,向着山门遁去。
    两人方才落地,身周清光便猛地消散,化作一柄似虚且实的白色小旗投入纪启顺手中。这白色小旗乃是一柄中品法器,可做防御、飞遁之用。因为多数愿意接这种零碎任务的弟子都只是养气无法飞遁,所以便将此物给他们使用。
    将自己的内气从旗子中枢抽出,随后将旗子还给前来交接的两个弟子。纪启顺叹息了一声,三年前她被免去了宗门任务,每日便只专心修炼。心无旁骛之下的修炼速度非常快,半年前她就已经小周天圆满了。
    小周天圆满后,她并不急每日还是一如既往的修炼、练习法术。半年来,她将青莲诀之上所有法术都练得娴熟圆融,但大周天却是依然毫无进展。无奈之下她听了陶夭的建议,本着“接触法器中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感触”的想法领了看守山门的任务。
    想到一会就要还任务了,自己却还是毫无进展,纪启顺不由的苦笑一声。她知道多想无益,便深吸一口气扬起头,向着前面的石阶行去,心中有些苦中作乐的暗道一句:“这也算是我首次遇到的难关罢……”
    陶夭听见自家师姐的叹气声,便有些担忧的问道:“师姐……可是,还没有进展?”
    纪启顺不紧不慢的迈上台阶,双手笼于袖中轻轻颔首。
    陶夭有些愧疚道:“都是我不好,尽出些瞎主意。”
    “瞎说。”纪启顺清淡的吐出两个字,随即安慰道:“你自责什么啊,你给我出主意的心是好的,建议也是好的,我也从中明白了不少东西。”
    陶夭眨了眨眼睛,见纪启顺真的没有丧气的样子才松了口气,开始说起别的事儿来。
    因为二人都已经养气的原因,是以纵这石阶纵有千阶,两人用了小半个时辰也走到了尽头。待到跨过最后一阶石阶纪启顺回过神来,却见身边的陶夭还在说些什么。她心中叹气:自家师妹好是好,也很可爱,就是……实在太能说了!
    陶夭满面的愤愤不平,小手插在腰间,语速极快的说完了一溜话,随后看向纪启顺:“师姐!你说是不是?”
    是不是?纪启顺可不知道是不是,她可压根没听着小祖宗说话啊!但是人家自有妙计啊,却见她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淡淡一笑道:“然。”
    陶夭一愣,默默的思考:“然?到底是同意我呢,还是不同意呢!还是说,不可置否呢?”
    看着陶夭纠结的皱着小眉毛的样子,纪启顺无良的笑了笑,露出八颗雪白闪亮的牙齿。纪启顺悠然想到,幼时曾经看到魏王在高高的殿上回应臣子:“然。”那时候她不明白这个“然”所代表的意义,也不敢问魏王。直到现在她才明白,这个“然”根本没有意义,不过是魏王不想回答罢了。
    看着陶夭纠结的皱着小眉毛,她无良的露出八颗雪白闪亮的牙齿。为了继续保持自己正直的形象,她收起笑容拍拍自家小师妹的脸颊:“别想了,先去交任务吧。”
    陶夭看着近在眼前的执事堂,又看了看一脸云淡风轻的纪启顺,只得撅着嘴跟着自家师姐进了执事堂。
 
    弄月小筑。
    推开自家小院的篱笆,便见一个清秀的女弟子立在院中,她转过头来对着纪、陶二人露出一个微笑:“启顺、陶夭。”
    纪启顺一边活动了一下脖子,一边答道:“可吃饭了么?”
    此人正是曾是杂役弟子的白英,她在两年前便晋升养气了,大约是底子打得牢,现下她的修炼速度也是不慢,恐怕要不了一年就可以小周天圆满了。陶夭是一年前的考核前夕晋升养气,顺利通过了考核。
    “之前见你们未回来,我便和苏师姐一块去吃了,这不我前脚回来你们后脚就来了。”白英前些年做杂役弟子也是受了一些苦的,故而看着也是沉稳内敛的,不再是以往沉默的样子。
    听闻此言,陶夭可不开心了,轻声嚷嚷道:“那今儿我就吃不上饭了?”
    白英摇摇头,从身后取出一个乌漆食盒:“我是那么不厚道的人?师妹须得放心,饿着谁都饿不着你的!”
    陶夭见了食盒中白花花的米饭哪里还顾得上和白英拌嘴,三步并作两步就拿起了饭碗,也不看他二人自己径直就吃了起来。见此纪启顺和白英心中都不禁出现两个大字——吃货!
    纪启顺看了看院子,轻轻皱眉问道:“怎不见师姐?”
    白英似乎一愣,随后面上的笑意散去,浮起些许担忧:“方才吃了饭,师姐就回屋了,大约是在修炼罢。”
    纪启顺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后便捧着饭碗吃了几口,软糯喷香的米饭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胃口,而是莫名的味同嚼蜡。
    见她才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陶夭咽下口中的米饭,眨着眼睛道:“师姐不吃了吗?我觉得今天的红烧排骨很好吃啊。”随即夹了一块油亮的排骨放在纪启顺碗里。
    她盯着陶夭看了一会,还是无奈的端起碗筷。她还记得两年前,她和陶夭才认识没多久的时候,她曾经给陶夭带过一次早饭,那是三个白面馒头。吃完第二个的时候陶夭已经撑得不行了,但是还是把第三个硬塞下去了。陶夭对于粮食的执着之情可见一斑。
    “如果我不把饭吃完,恐怕她也会帮我吃完吧。”吃完最后一口饭时,纪启顺如是想。这时候陶夭正在努力的吃着剩下的一些菜,白英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有些愣怔的看着陶夭。
    纪启顺无奈的拍了拍白英的肩膀:“习惯就好。”随后便回了自家屋子。
    推开门靠在竹榻上,她扭过头透过窗户,看向院子另一头的一间屋子,那是苏方的住处。她在榻上坐正,担忧的皱起眉。苏方和徐金风差不多大,也是现在这个院子里最大的了。
    这几年来,纪启顺已经小周天圆满了,白英、陶夭也都养气了,要不了几年也会渐渐小周天圆满。只有她,这么多年来毫无进展,还是小周天圆满。
    自从自家小周天圆满,纪启顺就渐渐发现苏方的变化。这个曾经温婉的师姐半年来愈发沉默,想必白英也发现了不然不会如此担忧。她收回目光,这种事儿她没办法帮苏方,但是就怕苏方在这时候走错了路。
    一边担忧苏方,一边又想到了自己也没摸到大周天的门槛,不由嗤笑自己五十步笑一百步。
    纪启顺敛了敛表情,虽说现下离及笄还有几乎两年的时光,但是如果还是这样日日耗着恐怕不美。凝眉想了许久,她忽的展颜一笑,其中有三分的跃跃欲试,六分是下定决心后的放松,最后一分则是对于未知前路的忐忑。

  ☆、第六章·红尘令

凉风从初夏的淡蓝天际刮过,吹乱了鬓角的碎发。
    纪启顺有些烦躁的将碎发拢在耳后,脚下的步子没了以往的不紧不慢,而是有些急促的大步向前。如此这样走了两步后,她忽的停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乎要把心中的躁意全部吐出。
    她做了一个深呼吸,右手紧紧地握成拳状,心中暗道:“虽说已经下定了决心,但是毕竟还是有些不安啊……”随即晃了晃脑袋,努力沉稳从容的向前走去。每向前走一步,心中的躁意就被压下去一分。
    待到纪启顺停下步伐,她已经站在了松饶峰的多宝阁前了。大约是已经事到临头,她反而没有方才的忐忑了。
    对向自己行礼的两位杂役弟子轻轻颔首,纪启顺稍微一整衣襟,随后便迈步走进了多宝阁中。
    多宝阁和三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还是满架流光溢彩的玉简。
    纪启顺环视一圈,便在值守处看到了一名身穿朱红道袍的女冠,随即敛容走上前去。走近后感受到了女冠身上的天地灵气威压,自然也就知道了对方乃是引气弟子,她便恭敬的一揖:“外门养气弟子纪启顺见过这位师叔。”
    那女冠阖着眼淡道:“可有什么事?”
    纪启顺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道:“弟子想要兑换一柄俗世利剑,以及红尘令。”
    闻言那女冠蓦地睁开眼,扫了纪启顺一眼,平淡的问道:“为何兑换红尘令?我瞧着你尚未突破大周天。”
    “师叔说的不错。”纪启顺又是一揖,恭敬答话:“不瞒师叔所说,弟子现今只是小周天圆满,但是积累了半年都未有寸进。”
    听至此处,那女冠点点头,面上浮现些许赞同之色:“想法不错,不过你才小周天圆满,是以若要红尘令,须得用三百功绩来兑换。”
    纪启顺知晓如果突破了到了大周天,自然而然就可以领取一块红尘令,但是她已经下定了决心又怎会被三百功绩吓退?更何况她身上可有一千点功绩呢,自然是爽快的将弟子令牌递给那女冠。
    女冠见她并无犹豫之色,便也干脆利落的扣去了三百点功绩。随即便见她手上红光一闪,掌上便蓦地显出一块黑沉沉的木质令牌,其上浮现两个似虚又实的道种文字。
    接过触感温润的红尘令,下意识低头打量手中之物。却见木牌表面无数禁制纹路缓慢的沉沉浮浮,随着禁制的或聚或散、或沉或浮,一幅幅不同的场景在纪启顺脑海中浮现:
    有随处可见的乡村城郭,富丽堂皇的庄严宫殿;有老者含孙弄怡、坐享天伦,也有被不孝儿孙丢弃山间;有夫妇和合儿女双全,也有同枕异梦貌合神离的,更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如此种种,令人不禁沉沦其中。
    直到女冠的咳嗽声惊雷般的响起,纪启顺才猛然惊醒。她稍微深呼吸了一下,才勉强压住心中心绪起伏。
    却见那朱红道袍女冠面色一如方才古井无波:“你若要挑选俗世利器,尽管去北边的角落看看罢,一会挑好了再给我就是。”话毕便阖上了眼。
    见此纪启顺便只得深深一揖,随后悄悄离开。向着北边的角落走了两步,这时候她才有些心有余悸的将红尘令收了起来,心中暗道:“这种复杂的禁制果然不是现在的我能看的!”
    用袖子擦去满额的冷汗,快步行至北边的角落。绕过丛丛玉架,便见那处角落里一处长桌上密密麻麻放了不少兵器,刀、剑、戟、鞭、枪、矛、锤各式各样,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因为纪启顺习的便是剑诀,是以她倒是省力不少,只用在剑中选一柄合心意的就好。至于像陶夭、徐金风这样并未明确擅长路数的弟子来说,要选一柄俗世兵刃就有些头疼了。
    将诸多非剑类兵器排除后,就只剩下十来柄或长或短的剑器了。首先被排除的就是那些太过沉重的巨剑,就算纪启顺扛得起来,那也不适合使《逍遥踏歌诀》啊。随后排除的便是那些太过猎奇的,什么镀金镶镶玉的、什么水晶宝石的,她又不是暴发户。
    一些用法极端的,类似袖中剑云云排除。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三把剑了:含光剑、承影剑、宵练剑。斟酌一番后纪启顺拿起中间的那把左侧的承影剑,这把剑乍一看十分普通,但只要挥舞而起便不见剑身、唯剩剑柄!
    快步走回那女冠身前,对方都未睁开眼便道:“你这丫头倒是有眼光,这乃是古时名剑。若是平常剑器至多二十功绩,你这柄须得五十功绩方可取走。”
    纪启顺自然不会拒绝,笑着将令牌又递给对方。待到女冠扣去功绩后,将令牌系回腰间,忽想起还不知对方叫什么,便恭敬开口询问道:“弟子愚笨,不知师叔名讳是何?”
    女冠平淡道:“贫道宋斐然。”
 
    拿着承影剑以及红尘令,纪启顺步履轻快的想着自家小院走去。就在院子近在眼前之时,忽的远远传来三道悠扬清越的钟声。
    “当——当——当——”
    她脚步一顿停在原地,微微侧脸看向远处云雾缭绕间的松饶峰顶。钟声十分洪亮,在铜陵山的十座山峰间激起层层回音,余音不散。
    换做别的弟子可能会疑惑,但是纪启顺却是一片了然:还能为了什么呢,自然是为了庆贺宁桥晋升神魂呗。
    她悠然转身继续向院子走去,又不是她神魂,干她何事?
    推开院门,便见苏方倚着门向着松饶峰远眺。许久才收回目光,看到纪启顺的瞬间似乎愣了愣,但是随即便淡笑道:“师妹。”
    纪启顺脸上浮起一层笑意:“苏师姐。”
    苏方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的询问了一声:“难道是哪位师叔晋升神魂了?”
    太虚门钟声的数量是有不同意义的,例如:有弟子晋升神魂是三声、急促的两声则是大敌入侵、五声是有弟子成为密传、六声是有人成就金丹宗师、九声是有贵客来访、十二声则是有人成就元神。
    因此,方才钟鸣三声之后,只要是在门内的弟子几乎都知道是有人成就神魂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弟子。
    别人或许不知,纪启顺却是知道的,却见她微微一笑:“若我料得不错,乃是宁桥师叔。”
    苏方点点头,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她看了一眼纪启顺手中拿着的承影剑道:“这是师妹方才去兑换的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