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

第6部分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第6部分

小说: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高丽边城外出现数量不少的难民,我想我这位父王应该还是放他们进城了。高丽虽没有西唯富有,但正宴上的菜色着实不会寒酸到这样的地步。

    想着那位五公主的嘴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高丽为了难民寒酸至此,岂容她这养尊处优的公主来置喙。

    我倏然站起身来。院子内的臣子都是九卿以上的官,他们看着我站起来都愣了愣。主位上端正跪坐的父王见状,温和询问道:“阿凝,可有事情?”

    我缓缓走向他,站定,郑重道:“父王,阿凝本觉得中原蝗灾与我高丽关系不大,可后来一想人命着实可贵。如今看见汤羹里没半粒肉丁,晓得粮食大抵都拿去救了人。父王宅心仁厚,作为高丽的女公子,阿凝不可耍小姐脾气。而且阿凝平日里可以少吃些从而省下更多的粮食,所以请父王允许阿凝捐出半年的食俸,救济灾民。”

    “好!”愣了片刻,我那父王朗声赞道:“不愧是我高丽的女公子。”

    话音刚落,我那大哥也起身走到我边上,站定,对着我那父王沉声道:“儿臣亦愿意捐出半年食俸。”

    “儿臣亦愿意。”冷景黎也站起身来,郑重道。

    有几位臣子搁了筷子,脸上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只是微微侧头对了下眼神。

    “老臣亦愿意。”一位鬓间斑白的武将大踏步走过来,对着上首的父王抱拳,沉声道:“三小姐那句人命可贵着实如醍醐灌顶般。”

    宴会的结局就是一大堆臣子都捐了不少的食俸,反正在场的都是九卿以上的官,也不差这些东西。

    后来据冷景黎告诉我,对于救这些难民,朝堂上最反对的便是那位武将模样的人。再一打听他竟然就是高丽百战百胜的战神,被先王赐名古英巴图鲁。

    巴图鲁,在高丽语中就是勇士的意思。

    这三个字,是武将们的至高荣誉。

    我想,若是他不同意,接济难民的事情怕是真不好做下去。
第十三章 离别
    早上迷迷糊糊的醒来,一推开窗发现昨天夜里竟下起了雪,此时地面上满是一层白。

    迎面刮来晨风,凉凉的沁人心脾。院内的寒梅开的正好,幽幽梅香伴着风飘进屋子里。

    我正站在窗前,忽听身后一声惊呼,道:“我的好主子,快别吹这冷风,您若是病了,奴婢们可活不成了。”湖青衣衫的盈风快步上前,阖上窗子。

    我看着她,道:“哪里有那般严重。”

    盈风闻言笑道:“主子心肠好,自己的身子或许不在意,奴婢们的死活您却是上心的。咱们私底下可都念着主子的好呢。”

    “我瞧着你们一个个的都快成精了。”我摇摇头,笑骂道。

    “主子,您一会儿得去趟弯月居。”盈风一边收拾被褥一边说道。

    弯月居?我没听过这地方,虽说这王宫不算大,可到底还是有几十间屋子的。

    “去那做什么?”我不解问道。

    “赴宴。”盈风看着我,无奈道:“主子您不会不知道西唯的那两个主子就住在弯月居吧?”

    我耸耸肩,无所谓道:“你不说我倒是真不知道,不过为什么他们不住行宫倒住在王宫里?”

    “总归咱们王上唤他一声外甥,住行宫里未免显得生分。”

    我点点头,想着,去便去罢,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正闲得发慌呢。

    到了弯月居,刚刚跪坐好,那边一位青衣侍从走过来,轻声在我耳边道:“二公子有事耽搁,过不来了。”

    “我省得了,你先退下罢。”

    这回也不是什么正经宴席,在我个人看来不过是怕怠慢的这俩人,找我和冷景黎过来陪着吃个饭罢了。如今冷景黎有事耽搁,这饭局上自然只剩下我和他们俩。

    我脸上挂着温和笑意:“方才二哥遣人来告知,说是有事耽搁过不来。公子和小姐可别见怪。”

    今天那位二公子着一袭青色深衣,腰间坠了一块白色玉佩,长长黑发用青色锦带束好,并未加冠。忽地想起二哥曾提过一句,这位殿下今年才十九,还没到及冠年纪。

    “无妨。”他温和地看着我,道:“莫叫我公子了,我名唤济扬,这是我的五妹,名唤韶敏,比你虚长一岁。若是不想称我们哥哥姐姐,便叫名字罢。”

    我一愣,顿了顿说道:“济扬哥哥说笑了,阿凝自然得依礼才对。”转头对着那位五公主点点头,道:“韶敏姐姐好。”对这个只有十四岁的丫头叫姐姐,虽然心里呕得要死,但面上却是云淡风轻的温和神色。

    “阿凝…阿凝妹妹。”韶敏看着我,脸色些微不自然。大概是想到昨天还对我那般嘲讽,今天便姐妹相称温润词句,显得有些不适应。

    那厢济扬阖上桧扇,一脸温和笑意,道:“那我就随你的哥哥们叫你阿凝罢。”

    我点点头,道:“可以的。”

    阿凝本是我的小名,只是这高丽家里人才唤的。总归不过是个名字,他唤便唤罢。

    一晃儿几天过去,今日已经是初七,那两个主今天便回西唯去了。

    自那天吃完饭,那位“韶敏姐姐”便时不时的过来。相处久了,发现她也没那么讨厌,不过是从小娇生惯养叫人宠坏了,性子跋扈了些,倒没什么坏心眼。

    盈风走进来,有些惊讶道:“主子不去送送他们吗?”

    我仍旧歪着身子,细细啃着竹简,慢吞吞道:“青山永在,绿水长流,自是有见面的机会,何必徒添离别的悲伤情绪。”

    正说着,外室的门忽地拉开,我听着那声响,心里担心那门可别被甩坏了。这大冬天的,我可不想屋里刮穿堂风。

    那人直接闯入内室,我定睛一看,微微叹口气。心道,果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

    “你为何不去送我?”黄莺一样的声音高高抖起。脸上透着红晕,气息也不稳,想来是跑过来的。

    此时屋外阳光正好,一缕光正照在她额间的彩胜上,有些晃我的眼。

    我在心里暗叹,这主儿不会是在快出发时发现我没去送她,任性的撇下众人跑过来的罢?我看她两眼,越看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我阖上竹简,勉强笑道:“我怕我舍不得你,将你绑在高丽,不叫你走。”

    她脸色缓和下来,抿了抿唇,道:“阿凝,我也舍不得你。夏天的时候我再来找你玩,可好?”

    我点点头,恨不得将她推出去,“如此甚好,我等着你。”

    她满意一笑,脸上梨涡一漾,高兴道:“既如此我得赶紧走啦,咱们就此别过。”说完提着裙摆出了门。

    盈风对这情况有些回不过神来,愣怔片刻后回过头来,憋出一句:“这西唯五公主倒是顶喜欢主子呢。”

    我白了她一眼,无奈道:“她哪里是喜欢我,不过是西唯的那些王女们觉得她跋扈不和她玩,如今来了高丽我能真诚和她玩耍不敷衍。若不是二哥嘱咐我不可与她太计较,我早就闭门谢客了。”

    “怪道主子这两日安安分分地陪着她下棋呢,我和晴瑛还奇怪着莫不是主子改了性子。”

    听着盈风的话,我假意怒道:“你若再笑话我,我便告诉二哥去。”

    “罢罢罢,主子,您饶命。”盈风知道我在吓唬她,笑着道:“您总拿二公子吓唬人,奴婢们迟早被吓出病来。”

    听了盈风的话,我暗自想着,不光她们怕,其实我也怕。初见时以为是谪仙,等到被摧残几个月后才明白,这哪里是谪仙,这分明是脾气最古怪最会折磨人的谪仙!
第十四章 华姨
    外面的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火药,所以这里用烧竹子的方式代替炮仗。可即便没有火药,这烧竹子的声音还是挺响的。我不禁暗忖着,若是有火药,这屋顶怕是都叫他们掀了罢。

    我翻了两下身,觉得实在是睡不着了,遂无奈起床。

    刚刚系好衣带,便听见外室门轻轻被打开的声音。

    我轻声问道:“可是晴瑛?”

    “小姐,您醒了?”晴瑛伸手撩了帘子进来,随手给我整整衣襟,道:“今天怎的醒的这样早?”

    我无奈苦笑道:“不知今天怎么了,只觉得外面烧爆竹的声音比平常响得厉害。”

    “今儿个十五,最后一天了,今日不烧今年就没机会了。小姐明天就可睡个好觉了。”晴瑛笑道。

    “今日十五啊。”我恍然大悟,道:“我都过糊涂了。怪道这些人疯了似的呢。”

    在这古代,没有日历,况且就算有我也看不懂,日子过着过着就过糊涂了,尤其是在这年节里,每天总感觉乱糟糟的,异常烦躁。

    晴瑛抿嘴一笑,道:“小姐,他们也不过是讨个好彩头罢了。”

    “呀,对了。方才华秀姨娘送来的元宵,小姐现在尝尝?”

    元宵?

    哦对,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有食“元宵”的习惯,即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制成,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

    我将擦脸的布巾递还给晴瑛,想着前些日子我那位二哥“关照”我的话,便道:“煮一些送到华姨的院子,我和华姨一起吃。”

    随着晴瑛左拐右拐终于到了地方,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这院子竟然就在沁园的一侧。

    沁园就是我的母亲生前住的地方,沁园主殿的檐脚上雕的是凤凰,那是高丽王后身份的象征。如今我那位父王为了怀念他的王后,就住在沁园。

    我压下心底的疑问,慢慢步入秀园。没有想象中的华贵,出乎意料的质朴,在我看来没什么精致的摆设,处处都透着几分萧索。

    本以为这个华秀姨娘是我那位父王在王后辞世之后纳的妾室,但现在看来倒不像是那么回事。

    晴瑛提着食盒,走到院子一侧的屋子门口向里喊道:“华秀姨娘,你若在便应奴婢一声。”

    我站在外面,打量着周围,回过神来正看见那位华姨走出来,身上系着围布,做饭的模样。

    我侧过头,甜甜笑道:“华姨,阿凝和您一起吃元宵,可好?”

    “小姐?今儿个怎么过来了?”华姨随意用围布擦擦手,惊讶的有些不自然地问道。

    我看着她眼底的丝丝喜悦,笑道:“阿凝想华姨了呗。”

    不管她到底是什么身份,至少她温和慈善的笑是叫人讨厌不起来的。

    看着她在这里孤孤单单的样子,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没由来的心疼她。

    我晃着头,调皮道:“华姨呢,有没有想阿凝?”

    “当然啊。”她一边拉着我的手往屋子里去,一边说:“有什么喜欢吃的就告诉华姨,华姨别的不行,做些吃食还是可以的。”

    等进了屋子才发觉这院子里没有半个侍女,难怪觉得不对劲呢。

    我端正跪坐好,看着回厨房后又端着小碗进来的华秀姨娘,小心地试探道:“华姨,平日里都是您亲自下厨?怎的不叫侍女们帮忙?若累坏了可不好。”

    此时她已经解下腰间的围布,将小碗端给我,正往里面加香香的芝麻酱。她伸手捋了捋发丝,温和笑道:“自己中用麻烦别人作甚。何况这些年这样的活计早就做的惯了。”

    “来,快趁热吃罢。”

    我乖巧点点头,一边吃一边道:“华姨也吃,一起吃。”

    她只是瞧着我,眸光里满是欣慰,半晌,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叹声道:“如今一晃儿你都这样大了,小姐若是看见你出落的这样好看,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回去的路上,直觉告诉我华姨嘴里的小姐就是我的母亲,于是我问晴瑛:“为什么华姨不称我母亲为王后要称小姐呢?”

    晴瑛闻言如实道:“华秀姨娘是王后的陪嫁人,咱们这宫里只有姨娘一人才有身份称王后为小姐。”

    听她一说,我才想起来,在西唯人眼中,陪嫁人可是相当于新娘子的姐妹,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难怪我们都得规规矩矩的称她一声姨娘。

    不过看着华秀姨娘孤单的样子,心里有点心疼她,如今年近四十的年纪却没有结婚也没有半个儿女。

    关外三国嫁娶的风俗都差不多,都是上花轿之前才扎耳洞,便是所谓的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我方才注意到她的耳朵上并没有耳洞。

    这个华秀姨娘随着我的母亲嫁来了高丽,也将她的一生都一并献给了高丽。

    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事情,至少在我看来是有些不值得的。

    ……
第十五章 上元
    正月十五的晚饭自然也是和父王一家人一起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袭紫衫的冷景黎忽然出声对坐在上首的父王说:“父亲,儿子想带小妹和毅儿去宫外观赏灯火。”

    听他一说,我才意识到,古代和现代的元宵节差不多,主要活动都是吃元宵和观赏灯火。

    父王转头看我一脸向往之意,故意逗我:“阿凝想不想去,若是不想就不去了罢,叫你二哥和毅儿自己去罢。”

    “想的想的。”我生怕我那二哥临时改了主意,急道:“阿凝自然想去。”

    好不容易能出宫瞧瞧,还是瞧灯节去,我岂能放过这次机会。

    于是我转头对二哥说:“咱们这就走罢,不用换衣服了。”

    他闻言,无奈摇摇头,道:“你这丫头急甚么…你先回去换身便装,这天色还早,不急。”

    我一出沁园便加快步子回去换衣服,惹得盈风在后面念道:“主子慢些走,别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